APP下载

产后抑郁产妇应用个性化心理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

2021-04-09丰俊华

中外医疗 2021年1期
关键词:家属个性化产后

丰俊华

冠县人民医院妇产科,山东冠县 252500

产后抑郁是妇产科较为常见的一种疾病,其在我国发病率相对较高,研究表明[1]产妇内分泌、遗传等因素是产后抑郁发病原因。一般而言,产后抑郁症大多在产后6 周左右出现,大多表现为持续性情绪低落、无精打采、易流泪、自我评价降低、对生活缺乏信心,严重的可能出现自残或者伤害婴儿的行为。同时,部分家属对产后抑郁症缺乏正确的认识,故而导致产妇产后抑郁症状加重。据统计[2-3],抑郁是导致产妇自杀的第一成因。因此,注重对产妇的心理干预是围术期护理的重要内容。为了探究产后抑郁产妇应用个性化心理护理干预的效果,该文方便选择该院妇产科2018 年1 月—2019 年4 月收治的84 例产后抑郁产妇作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对比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方便选择该院妇产科84 例产后抑郁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数字法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2 例。观察组中,年龄20~36 岁,平均年龄为(24.72±2.12)岁;孕周37~41周,平均孕周为(39.42±0.62)周。对照组中,年龄21~38岁,平均年龄为(25.06±2.08)岁;孕周37~41 周,平均孕周为(40.12±0.71)周。该研究经伦理会批准,所有产妇及其家属均对该研究知情,排除认知功能障碍、既往精神病史、中途退出者。两组产妇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产妇采用常规护理干预,主要包括生命体征监测,观察会阴伤口等情况;协助产妇清洗身体,鼓励产妇排尿,进行乳房护理,为产妇提供舒适的住院环境;产后48 h 指导产妇进行离床活动,指导母乳喂养;做好常规心理护理以及健康教育。

观察组产妇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个性化护理干预。①产妇入院时,护理人员对产妇的心理状况进行评估,并积极与产妇以及产妇家属进行沟通,了解产妇的性格特点、兴趣爱好等,据此针对性地对产妇进行心理疏导,帮助产妇减少对分娩的恐惧。②健康宣教。产前,护理人员向产妇发放健康手册,并通过面对面沟通向产妇及其家属讲解分娩过程、产后护理、产后育儿技能等知识,尽可能避免产妇因产后缺乏婴儿护理的经验导致产后抑郁,使产妇及其家属对产后抑郁症有着较为明确的认知,了解产后抑郁症的危害性,可以积极配合医护人员的干预[4-5]。③在产妇分娩时,助产师或护士积极与产妇交流,认真听取产妇的心声,针对性地进行心理疏导,必要时让产妇的家属陪伴产妇。④护理一个月内,定期对产妇的心理状况进行评估,掌握产妇产后心理状况与情绪变化,进行心理疏导。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产妇产后心理状况评估采用SAS、SDS 评分进行评定,分数越高,产妇焦虑、抑郁程度越为严重[6]。产妇生活质量评价应用该院自制的生活质量评价量表评定,分数越低表明产妇生活质量越低。护理满意度应用自制问卷进行调查,护理满意度为较满意率与基本满意率之和。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1.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频数和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产妇心理状况比较

护理前,两组SDS、SAS 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SDS、SAS 评分分别为(32.78±2.03)分、(36.29±2.17)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产妇护理前后SAS、SDS 评分比较[(),分]

表1 两组产妇护理前后SAS、SDS 评分比较[(),分]

2.2 两组产妇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护理前,两组生活质量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为(91.25±2.31)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产妇护理前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分]

表2 两组产妇护理前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分]

2.3 两组产妇护理满意度比较

护理后,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5.24%,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产妇护理满意度比较

3 讨论

在产后期间,女性容易出现忧郁情绪,产后忧郁是一种温和而短暂的情绪问题。产后忧郁的患病率从15.3%~84.0%不等,症状通常在分娩后3~4 d 开始,并且在第12 天趋于消退[7-8]。产后忧郁最常见的症状是情绪波动,伴有焦虑、烦躁或流泪,食欲不振和睡眠问题,症状可自行缓解。然而,高达25%的产后忧郁症产妇会进一步发展为产后重度抑郁症,产后抑郁症的症状与重度抑郁发作的症状相同,但有产后特异性[9]。数据显示[10],10%~20%的女性经历过产后抑郁发作,产后抑郁症的症状包括悲伤情绪、躁动、注意力不集中、对生活失去信心等。导致产妇出现产后抑郁症的因素是较为复杂的,除了与产妇内分泌、遗传等生理因素有关,而且也与家庭收入、夫妻关系等社会原因。当前,抚育一个孩子成长需要投入较多的时间、精力与费用,如果产妇所在家庭经济收入水平不高,孩子的出生会增加其经济压力,部分产妇产后考虑到这一点故而心理状况会不断变差。产妇产后因为丈夫忙于工作或者没有考虑到产妇的感受,一些小事经过产妇心理作用的放大,产妇产后会伤心、失落,长期后便会发展为产后抑郁症。

随着我国产后抑郁症发病人数不断增加,社会对产后抑郁护理工作的关注度不断提高。对产后抑郁症产妇实施常规护理,虽然可以帮助产妇尽快地适应身份角色的转换,保证产妇以及婴儿围术期安全,但是对于产妇心理健康的干预效果有限。具体而言,①常规护理干预没有结合产妇的实际情况、心理特点等对产妇实施心理干预,心理干预效果不佳。②轻视了对产妇丈夫以及其他家属的健康宣教以及心理辅导,产妇家属对产后抑郁症缺乏了解,虽然产妇在心理辅导后症状有所缓解,但家人的不理解、不支持使产妇可能又会对自我产生新的怀疑。因此,临床开始将更为先进的护理理念与技术应用于产后抑郁症的护理工作中。个性化心理护理干预结合产妇的性格特点、不同时期的心理状况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干预,可以在产前与分娩过程中减轻产妇恐惧、焦虑的情绪,使产妇以积极的心态面对分娩。同时向产妇以及家属进行健康宣教也可以提高产妇及家属对产后抑郁症的认知度,争取患者家属的支持,为产妇创造良好的家庭氛围,保证产妇产后身心健康。

该文研究结果显示,护理后,观察组患者SDS、SAS评分分别为(32.78±2.03)分、(36.29±2.17)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生活质量评分为(91.25±2.31)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5.24%,高于对照组(P<0.05)。李改茹等[11]研究显示,个性化干预组产妇的观察组患者的抑郁症状持续时间显著短于常规组,SDS 评分为(31.52±7.56)分,低于常规组(P<0.05)。董红霞等[12]研究显示,个性化心理干预组产妇产后3 d 的抑郁心理评分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该文研究结果与上述结果基本一致。

综上所述,对产后抑郁产妇实施个性化心理护理可以较好地帮助其调节负面情绪,改善产妇的生活质量,提高护理满意度,有利于产妇的产后恢复,有利于减少产后抑郁症的发生。

猜你喜欢

家属个性化产后
挡风玻璃爆裂致人死亡,家属诉至法院获赔偿
产后出血并发症的输血治疗及预后
产前宜凉,产后宜温
如何避免产后大出血
南平市妇联关爱援鄂医护人员家属
河北乡村端午文艺活动慰问农民工家属
新闻的个性化写作
上汽大通:C2B个性化定制未来
满足群众的个性化需求
朝韩红十字会商讨离散家属团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