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儿童流行性感冒180 例分析

2021-04-09黎媛闫芳

中外医疗 2021年1期
关键词:甲流奥司流感病毒

黎媛,闫芳

北京市延庆区医院(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延庆医院)儿科,北京 102100

流行性感冒(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由于流感病毒的易变性和不可预知性,常常造成爆发流行,曾在全球范围内引起6 次大流行,每年的流感季节5%~10%的成人及20%~30%的儿童被感染,有300~500 万重症患者,造成25~50 万人死亡,是人类面临的主要公共卫生健康问题之一。人群对流感病毒普遍易感,但流行季节儿童的感染率及发病率通常最高,大量证据表明,流感是导致儿童就诊及住院的重要原因。儿童不仅是流感的高发人群而且也是重症病例的高危人群[1],重症流感患儿病情发展迅速,可出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等并发症,严重威胁儿童健康。该项研究针对2017 年12 月—2018 年12 月该院门急诊180 例流感患儿的流行病学资料、临床及实验室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总结经验提高儿童流感的诊断治疗水平,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全部病例均便利选取于该院门急诊就诊患者,留取鼻咽拭子行甲型/乙型流感病毒抗原检测(胶体金免疫层析法)确诊为流感病例,其中甲型流感(甲流)128例,乙型流感(乙流)52 例。

1.2 方法

按照发病季节、年龄段、暴露史对流行病学资料进行调查分析;按照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治疗效果等对甲型及乙型流感进行对比分析,归纳总结异同点。

1.3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2.0 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流行病学特征

冬季为流感高发季节,共发病128 例,占71.1%,其次为春季,共32 例,占17.8%;学龄儿及学龄前儿为高发人群,其中学龄儿92 例,占51.1%,学龄前儿58 例,占32.2%;学校及幼儿园为主要暴露地点,共84 例,占46.7%,见表1。

表1 180 例流感患儿流行病学特征[n(%)]

2.2 两型流感患儿临床特征对比分析

180 例流感患儿中甲流128 例,占71.1%,乙流52例,占28.9%。甲流热峰高于乙流,体温39℃者112 例占87.5%,而乙流24 例占46.2%,二者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消化道症状多见于乙流,其中呕吐15 例占28.8%,腹泻12 例占23.1%,而甲流分别为16 例占12.5%及14 例占10.9%,二者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呼吸道症状以咳嗽流涕最常见,两型流感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全身症状中乏力及头痛在甲流中分别为42 例占32.8%及48 例占37.5%,乙流中分别为8 例占15.4%及10 例占19.2%,二者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惊厥及肺炎为主要并发症,其中甲流患儿惊厥15 例占11.7%,乙流仅1 例占1.9%。两型流感合并肺炎发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流感患儿主要在门急诊接受治疗,两型流感住院率分别为12.5%及7.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型流感患儿血常规对比分析

二型流感均以白细胞及C 反应蛋白正常,单核细胞百分比增高为主,甲流白细胞正常者102 例占79.7%,乙流36 例占69.2%,C 反应蛋白正常者甲流110 例占85.9%,乙流42 例占80.8%,单核细胞百分比增高者甲流105 例占82.0%,乙流38 例占73.1%,两型流感相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白细胞降低多见于乙流,共11 例占21.2%,甲流共12 例占9.4%,见表3。

表2 两型流感患儿临床特征对比[n(%)]

表3 两型流感患儿血常规特征对比[n(%)]

2.4 奥司他韦治疗效果比较分析

经奥司他韦治疗后,96 例甲流患儿于24~48 h 内退热占75.0%,乙流患儿8 例占15.4%;退热时间大于72 h 者甲流12 例占9.4%,乙流30 例占5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型流感患儿奥司他韦治疗效果对比[n(%)]

3 讨论

流感病毒属于正黏病毒科,根据内部的核蛋白和基质蛋白抗原性的不同分为甲、乙、丙3 型。甲型流感病毒宿主范围广泛,能感染人及多种动物,多次引起世界性的人流感大流行;乙型流感病毒仅在人和海豹中发现,偶而导致局部爆发流行;丙型流感病毒一般不引起流行,且感染后症状较轻。人群对流感病毒普遍易感,<5 岁的儿童感染流感后并发重症疾病的风险较高[2],掌握流感发病规律、临床特点,及早诊断及治疗至关重要。

该研究回顾性分析了180 例流感患儿的流行病学资料,显示冬季为发病高峰期,其次是春季,与温带地区流感发病规律一致[3-4]。学龄儿及学龄前儿发病率较高,主要暴露地点为学校及幼儿园。分析原因可能与儿童体内缺少血清抗体,不能有效抵抗病毒入侵,北方冬季天气寒冷,教室通风差而学生密度较高易于病毒传播有关。因此,提高儿童流感疫苗接种率从而建立免疫屏障,流行季节学校及托幼园所加强流感样患儿的管理,对于降低儿童流感的发病率有重要意义。

流感的主要症状为发热,可伴随咳嗽、流涕、咽痛等呼吸道症状及乏力、头痛、肌痛等全身症状,部分患儿可出现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该项研究对比分析了两型流感患儿的临床资料,显示呼吸道症状以咳嗽、流涕最常见,两型流感患儿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甲流以高热为主,而低热及中等度发热多见于乙流,与沈勤荣研究结论一致[5]。儿童流感消化道症状较成人常见,该项研究显示乙流患儿更易出现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与甲流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既往研究结论一致[6]。流感并发症以高热惊厥及肺炎最常见,该研究中肺炎发病率两型流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流感患儿严重肺外并发症包括流感相关噬血细胞综合征、流感相关脑病、病毒性心肌炎、流感相关横纹肌溶解症、流感相关肾脏并发症等[7],该组患儿无严重并发症,可能和样本量不够大,且仅为一个流行年度有关。流感患儿主要于门急诊就医,甄别重症流感患儿至关重要。

血常规是临床最常用检查方法之一,可通过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百分比及C 反应蛋白初步鉴别病毒及细菌感染。该项研究显示流感患儿以白细胞计数及C 反应蛋白正常,单核细胞百分比增高为主要表现,二型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白细胞降低更多见于乙流[8-9]。儿童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存在2 个交叉,不同年龄段百分比不同,该次研究未将其纳入研究范围。

1999 年,奥司他韦在美国首次用于治疗成人及儿童流感,目前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局(FDA)已批准奥司他韦用于1 岁及以上儿童流感的治疗及预防。奥司他韦最佳给药时间是出现流感症状48 h 内,推荐疗程5 d[10]。该研究中所有患儿使用奥司他韦后均取得满意疗效,但二型流感在退热时间上存在差异,甲流用药后退热更快,75%患儿于24~48 h 内退热,而乙流仅15.4%,而超过72 h 退热以乙流常见,占57.7%,甲流仅9.4%(P<0.05)。李薇等研究也显示甲流儿童用药后平均退热时间(1.92±1.32)d 相比于乙流(2.48±1.89)d 体温更快降至正常(P<0.01)。分析原因除病毒本身对药物的敏感性不同外,可能与甲流多为高热就诊时间较早,能够于48 h内给药有关。

综上所述,冬春季是儿童流感的发病高峰期,学龄儿及学龄前儿发病率较高,学校及幼儿园是主要暴露地点。甲流多为高热,易诱发高热惊厥,乙流消化道症状较甲流常见。血常规特点为白细胞及C 反应蛋白正常但单核细胞百分比增高,白细胞降低多见于乙流。奥司他韦治疗后甲流退热较乙流快,可能与患儿就诊时间较早48 h 内用药有关。

猜你喜欢

甲流奥司流感病毒
奥司他韦还能安全用吗
抗甲型流感病毒中药活性成分的提取
Calcium channel α2δ1 subunit as a novel biomarker for diagnosis of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高原地区流感病毒培养的条件优化
流感病毒分子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
基于HRP直接标记的流感病毒H1N1电化学免疫传感器
不同剂量奥司他韦治疗流行性感冒疑似患儿的临床疗效比较
奥司他韦治疗小儿流行性感冒75例疗效及对血清细胞因子的影响
骆驼怕甲流?
马英九接种 甲流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