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应用型(职业)本科院校体育运动员培养发展研究

2021-04-09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21年7期
关键词:应用型规划考核

(山东工程职业技术大学体育教研室 山东 济南 250100)

引言

2019年4月,教育部发布深入学习贯彻《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明确提出将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作为重点改革之一,进一步明确了发展在职业本科教育的发展路线。高等职业院校是高等职业教育的主力军,以培养职业精神和职业技能高度融合的高素质技能型专业人才为目标,其培养规划体系设计应紧紧围绕人才培养目标,从指导思想、培养规划目标、培养规划内容、培养过程、评价体系等方面与学生的职业技能紧密结合,对学生进行全面的素质教育,高职院校的体育培养规划设计也应遵循这一原则。据此,根据应用型(职业)本科教育体育培养规划的现状,初步构建了符合其职业特色的体育培养规划体系,为体育培养规划方案设计提供新思路。

1、应用型(职业)本科院校体育运动员培养现状与问题

2019年6月教育部经过多次评审,审批通过了一批民办高职(高专)院校,这部分院校由于升级时间短,招生计划改变,学生素质提升、学制拉长等因素,导至其培养体系构建无法与之相适应。现仅从体育培养过程的现状与问题做以下总结:

1.1、培养目标定位不清

以山东几所应用型(职业)本科院校体育培养规划为例,由于升级时间不长,体育培养目标的设定主要参照高职(高专)和普通本科高校的体育培养大纲设定。在目标定位方面展现出较大的局限性。其主要矛盾表现为:与高职(高专)相比,学制延长培养目标定位应得以升级;与普通本科高校相比,无法凸显应用型(职业)教育的特点。由此,作者认为针对应用型(职业)本科体育培养目标的定位应在普及知识的基础上,充分考虑职业发展的实际需求。

1.2、培养内容存在局限

作者在走访观摩山东几所应用型(职业)本科院校体育课堂时发现,现阶段本科层次培养内容与高职(高专)课堂培养内容区别不大,辨识度不高。根据多位一线体育教师反馈,首先,体育作为公共基础课在职业院校的重视程度远低于专业培养规划知识学习;其次,在培养内容方上缺乏趣味性,且与职业教育契合度不高,很难实现培养学生终生体育参与的目标。

1.3、培养方法创新不足

现阶段应用型本科层次的培养方法与高职(高专)区别不大,部分是根据之前的培养准备进行上课,运用教师讲授、学生听学为主的灌输型培养方法,没有系统分析不同层次、不同专业对体育培养规划内容的实际需要,以共性取代了个体差异,学校已升级为本科层次,学生综合素质也必然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考虑问题的能力也必将提升,再延续之前的培养方法将不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1.4、考核方式标准单一

目前应用型本科层次考核仍然处于专科层次阶段,执行专科层次标准,划分不明确,而且过分依赖《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标准》,没有与学生专业测试相匹配,没有充分认识学习能力对学生职业生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忽略学生职业病预防知识和能力的教育,对提升学生职业生涯质量助力有限。

2、应用型(职业)本科院校体育运动员培养改革契机

2009年安徽科技学院成为安徽省第一批应用型本科院校重点建设学校。学院实行的是“1+3+4”体育培养规划模式,2011年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提出了《全国普通高等职业(专科)院校公共体育培养规划培养指导纲要(试行)》,部分高职院校专家有针对性的进行研究和改革。

2019年4月,国务院印发了《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主要涉及七个方面:一是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二是健全国家职业教育制度框架;三是促进产教融合校企“双元”育人;四是建设多元办学格局,着力激发企业参与和举办职业教育的内生动力;五是完善技术技能人才激励保障政策;六是加强职业教育办学质量督导评价,建立职业教育质量评价体系;七是做好改革组织实施工作。

3、应用型(职业)本科院校体育运动员培养规划实施方案设计

3.1、培养目标设计

培养目标要包含运动参与目标、运动技能目标、身体健康目标、心理健康目标与社会适应目标,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掘学生参与运动的兴趣,使其积极主动地参与体育活动,掌握一项或多项与其专业有关的运动技能,学以致用,达到预防职业病与体育保健的功效,通过运动,使其具备良好的心理健康素质,养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创新精神和合作精神,更要充分考虑本科层次培养时间、专业特征与职业发展,弥补后期培养时间的空白,与学生专业结合,为职业发展服务,达到终身体育的终极目标。

3.2、培养内容设计

培养内容选择既要满足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指导纲要》的基本要求,又要体现各专业职业技能的现实需要和学生健康保健的实际需求,遵照“体育教育贯彻于大学教育的始终”和“健康第一”的教育思想,力求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上,改善学生的职业生涯,促进学生的终身健康。具体包括基础课、兴趣课、职业实用课三个方面(见表1)。

表1 培养内容设计

(1)基础课内容设计。

本科阶段学制的延长,体育培养由之前的2学年改变为3学年,在第1学年开设基础理论课、基础素质课以及基础保健课。基础理论课主要涉及田径场及器材设施理论,教给学生怎样正确使用运动器材及注意事项;运动生理、运动损伤与处方理论,让学生了解基本的运动生理、运动损伤知识和预防运动损伤以及受伤之后正确的处理;基础素质课主要涉及与《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标准》有关的培养规划以及增强学生肌肉力量和心肺功能的运动项目和体能训练,具体包括大肌肉群力量训练、心脏功能强化训练、小肌肉群力量训练;基础保健课主要是人体穴位以及基本推拿按摩手法的学习(见表2)。

表2 基础培养规划设计

(2)学生兴趣选项课设计。

在第二学年开设学生兴趣选项课,以学生为主体,根据师资力量和场地设施尽可能多地开设专选培养规划方案,让学生根据兴趣选择自己喜欢的运动项目进行学习,包括场地对抗类项目:篮球、足球、排球等,隔网对抗类项目:乒乓球、羽毛球、网球等,动作技能类项目:武术、散打、跆拳道、拳击、健美操、体育舞蹈等,各任课教师根据自己的专业特长进行培养,让学生学到不同项目的运动技能,学以致用,以达到终身体育的目标(见表3)。

表3 兴趣选项培养规划设计方案

(3)与职业相关的培养规划内容设计。

在第三学年开设与学生职业相关的培养规划内容,针对学生专业所对应的职业岗位类型,职业所需的身体素质、职业病及职业可持续发展需要,构建了“五型”培养规划体系,即:室内活动型、户外活动型、动态活动型、静态活动型和创意活动型培养新体系,使体育培养规划为学生职业服务,达到预防职业病与身体保健的作用,进而达到终身体育目标。

3.3、培养方法设计

讲授法与演示法相结合,教师口头讲授同时配合动作演示,给学生最直观的感受;讨论法,以学生为主体,学生讨论提问不会的动作,教师因材施教;游戏培养法,将教育内容以趣味游戏的形式呈现出来,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者的学习能力;慕课、微课等网络培养方法,网络与演示法结合,教师系统地为学生示范动作,学生通过独立学习、独立思考、自行发现知识,从而掌握动作技能,有利于激发学习者的求知欲,培养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利用暂停、重播、调整播放速度等技术,从不同的角度细致观察教师示范动作,确保学会每一个动作,掌握每一个动作的要领,即使教师没有足够的时间进行动作演示,没有照顾到每一个学生,学生也能在上、下课进行预习复习,更好的因材施教。

3.4、培养规划考核设计

考核评价过程按照“过程+结果”的形式进行考核,即“身体素质考核+技能考核+平时表现考核”。身体素质考核参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标准》,所占比例为30%;技能考核包括运动项目技能和保健技能,所占比例为40%,其中运动技能和保健技能各占20%;平时表现考核所占比例为30%,主要有出勤、课堂表现、比赛组织参与、学生互评等。教师在考核过程中可以利用网络建立学习讨论组(群),学习者之间就可以互相监督,相互促进,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4、结论

通过对应用型(职业)本科院校中体育培养规划的目标、培养内容、培养方法、培养规划考核以及培养评价的设计,使体育培养更加适用于应用型(职业)本科教育,为学生职业发展与终身体育的目标服务,促进应用型(职业)本科院校培养规划体系的构建。

猜你喜欢

应用型规划考核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内部考核
创新完善机制 做实做优考核
规划引领把握未来
第8讲 “应用型问题”复习精讲
快递业十三五规划发布
公立医院 如何考核?
多管齐下落实规划
迎接“十三五”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