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综合护理干预在颈椎前路手术患者中的应用

2021-04-09李涛金阮丽芬吴瑞萍王笑英

海南医学 2021年6期
关键词:前路颈椎颈部

李涛金,阮丽芬,吴瑞萍,王笑英

番禺区中心医院脊柱外科,广东广州511400

我国颈椎病等颈椎疾患的发病率有逐年增加的趋势,需要手术治疗的例数也越来越多[1]。颈椎前路手术可以直接将椎间盘及后方骨赘对脊髓的压迫解除,减压效果彻底、椎体骨性融合良好,对椎间高度和生理曲度的正常维持效果确切,因而目前其已经成为治疗颈椎疾患最常见手术方式[2]。但是另一方面,颈部具有复杂的解剖结构,加上术中使用内固定器械等因素的影响,颈椎前路手术早期并发症也越来越多[3]。临床上早已公认科学规范的护理对取得理想手术效果有重要作用。本研究以颈椎前路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促进其伤口愈合中的作用,旨在为临床上颈椎前路手术患者规范护理措施的建立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11月期间番禺区中心医院脊柱外科收治的123例颈椎前路手术患者纳入研究。纳入标准:①年龄>18岁;②原发病为颈椎病;③有手术治疗指征,病变部位C3~7,入路为前入路。排除标准:①其他类型颈部疾患手术治疗及非前入路的手术患者;②合并糖尿病、血液系统疾病、结缔组织疾病、严重骨质疏松、恶性肿瘤的患者;③妊娠期患者及哺乳期患者;④合并各类精神疾病及认知功能障碍无法正常沟通者。根据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62例和对照组61例,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知情并签署同意书。

表1 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比较(±s)

?

1.2 护理方法两组患者均接受颈椎前路手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主要措施包括术前健康宣教、术后观察患者的意识和生命体征的观察以及其他基础护理措施,出院前及出院后每月随诊时进行健康宣教。观察组则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建立起系统的干预方案,分为术前和术后两部分组成。术前加强心理护理和健康宣教、术前准备,术后做好生命体征监测、伤口护理、康复指导,尤其是加用延续性护理。具体措施:①心理护理:由于颈椎疾病患者常常存在头晕、颈背疼痛、肢体无力等症状,加之到了陌生的医院环境,以及对手术过程、术后并发症存在不同程度担心、恐惧,因而常常出现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护理人员应主动与患者耐心沟通,进行专业的心理干预,疏导患者的负性情绪,消除患者的疑虑,降低患者对手术的恐惧心理,使其以积极的心态配合手术。②健康宣教:护理人员应该根据患者受教育程度及理解程度等差异,详细介绍疾病本身的知识以及颈前路手术治疗的目的、手术大体步骤、术后注意事项等,进一步使患者从容地面对手术;同时介绍术后康复锻炼的方法和内容,使患者对手术治疗疗效有较为全面的了解[4]。③术前准备:完善相关检查,排除手术禁忌。指导患者进行肢体功能锻炼,以及确保患者可以在床上进行大小便的锻炼,同时进行体位训练等。术前禁食8 h,禁饮4 h,并进行备皮等术前准备。④术后做好生命体征监护:协助医生将患者的颈部固定于正常位置,监测患者的体温、脉搏、呼吸、血压、血氧饱和度等生命体征,有无咳嗽咳痰,能否咳出。⑤伤口护理:首先需要对伤口进行评估,内容包括伤口位置、大小、颜色、肿胀程度、引流管引流量、颜色、性质等情况,以及伤口疼痛及压痛感、有无敷料渗血渗液等,如有及时换药,嘱患者禁食辛辣刺激性食物。若伤口出现异常,如敷料渗血渗液,伤口红肿热痛,缝合线脱落等,立即报告医生并遵医嘱进行针对性处理。⑥康复指导和延续性护理:指导患者进行康复训练,且对患者颈部活动范围进行严格的限定,指导佩带颈托固定的患者进行握拳和扩胸活动。患者出院后第一周和出院后每个月进行电话回访,嘱患者颈托固定需持续3个月,让患者注意颈部保暖,不要持续保持坐立姿势。术后严禁饮酒、吸烟,饮食要清淡,多进食瘦肉、蛋类和水果、蔬菜等。同时询问患者的功能锻炼情况,及时解决患者存在的问题,并确保其每个月回医院门诊复诊[5-6]。总的干预周期为3个月。

1.3 观察指标记录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包括伤口愈合时间、颈部血肿及伤口感染情况、住院时间等。患者出院时采用本院自行设计的《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对护理满意度进行调查,该问卷总分为100分,分数越高则表示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越高。术后3个月进行生活质量评价,评价工具选择《健康状况调查问卷中文版(SF-36量表)》[7],该量表包括生理功能(PF)、活力(VT)、生理职能(RP)、躯体疼痛(BP)、总体健康(GH)、情感职能(RE)、社会功能(SF)及精神健康(MH)等8个维度、每个维度为0~100分,患者得分越高则说明生活质量越高。

1.4 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2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围手术期指标比较两组患者均无颈部血肿、伤口感染等并发症发生。观察组患者的伤口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出院时护理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的围手术期指标比较(±s)

表2 两组患者的围手术期指标比较(±s)

?

2.2两组患者干预后的生活质量比较术后3个月,观察组患者的SF-36量表综合评分及PF、VT、RP、BP、GH、RE、SF、MH各维度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干预后的SF-36量表评分比较(±s,分)

表3 两组患者干预后的SF-36量表评分比较(±s,分)

?

3 讨论

颈椎前路手术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即已被临床应用,目前该技术在颈椎疾患如颈椎退行性病变、颈椎管狭窄、颈椎肿瘤治疗中的效果已经得到公认[8]。颈椎前路手术的优点主要在于可以快速解除神经压迫、且能够进行植骨融合等优点;另一方面,颈椎前路手术具有切口小、较少的剥离周围软组织、手术操作时间短、术中出血量相对较少等优点[9]。但是由于颈部的解剖结构较为复杂,手术切口的位置也较深,且术中常需要植入内固定器械或假体,部分患者存在术后颈部血肿及伤口感染等并发症,进而影响伤口的正常愈合。浅部的感染往往应用抗生素即可取得较好的效果,但是深部的感染则有可能引起食道瘘甚至椎管感染等严重并发症,处理不当或者病情进展可导致患者死亡[10-11]。近年来,临床上越来越重视护理干预对促进手术患者恢复、减少并发症发生率方面的作用。

本研究对观察组患者应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与采用常规护理方法的对照组患者进行比较,结果发现观察组患者伤口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更短,出院时护理满意度评分也更高,说明了综合护理干预对促进伤口愈合、缩短住院时间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且能够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综合护理干预的实施首先是针对不同背景的患者,进行个性化的心理护理和健康宣教[12],使患者加深对手术本身的认识,了解到术中及术后的注意事项以积极地应付;强化对患者的心理干预,疏导患者的不良情绪,使其对战胜疾病充满信心,并且建立了良好的护患关系。其次,做好术前准备,为手术的顺利进行打好基础。术前进行肢体功能锻炼,方便术后极早训练和巩固了功能锻炼的掌握程度。术前在床上进行大小便的锻炼,方便术后的生活护理。术前进行体位训练,方便术中体位的配合。第三,术后做好基础护理,尤其是针对呼吸道及伤口的专科护理。严密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血氧饱和度、咳嗽咳痰情况,注意伤口的引流和伤口的变化并及时处理;指导患者进行及时正确的康复锻炼,促进术后的恢复。第四,常规的护理工作在出院时即已经结束,患者回到家里常常需要带颈托恢复3个月的时间,这一段时间往往存在护理工作的“断层”。综合护理干预则强化了延续性护理,在患者出院回家后仍然进行护理干预,提高患者的治疗、康复锻炼的依从性,从而改善患者术后效果[13]。现代手术疗效评价指标不仅局限于临床疗效指标及并发症发生率,如何进一步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也越来越受到临床重视。SF-36量表常用于评价慢性病患者的生活质量,由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两个方面组成,本研究对干预后患者的生活质量情况也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干预后,观察组患者SF-36量表综合评分及PF、VT、RP、BP、GH、RE、SF、MH各维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这也进一步说明了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提高颈椎前路手术患者的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颈椎前路手术是治疗颈椎疾病的可靠手段,综合护理干预应用于颈椎前路手术患者可以有效促进伤口愈合、缩短住院时间,并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前路颈椎颈部
颈椎为什么易发病
居家运动——颈部练习(初级篇)
苏州工业园区朝前路实验学校 博雅教育 奠基人生
居家运动——颈部练习(中级篇)
养护颈椎,守住健康
前路
颈部肿块256例临床诊治分析
前路漫长,但值得期待
造出一个天鹅颈
你想不到的“椎”魁祸首之:冠心病可能与颈椎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