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拉鲁肽治疗2 型糖尿病合并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价值研究
2021-04-09苑光彩
苑光彩
莒县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山东日照 276800
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患者一般都具有高脂血症和胰岛素抵抗、高雄激素血症等,机体状态均呈雄性激素分泌过多与长时间未排卵的情况,久之便造成生殖障碍和不同程度的糖代谢紊乱,这是患者合并2 型糖尿病的关键[1]。 二甲双胍能有效降低人体内的血糖,对胰岛素抵抗也能起到良好的效果,可以有效治疗2 型糖尿病患者,但患者合并多囊卵巢综合征时,单纯用二甲双胍的疗效欠佳,并不能充分改善患者的病情,常见患者病情反复或者持续加重。利拉鲁肽属于人胰高糖素样肽-1 的类似物,用于治疗糖尿病的疗效显著,近年将此药用于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效果明显,比如李德珍[2]指出上述药物能充分改善糖尿病合并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的内分泌代谢。 为了解利拉鲁肽治疗2 型糖尿病合并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效果,该次将该院2018 年1 月—2019年6 月用不同药物方案治疗的60 例2 型糖尿病合并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临床情况进行分析,旨在探讨单用二甲双胍和联合利拉鲁肽的临床效果,总结利拉鲁肽的应用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该院收治的2 型糖尿病合并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60 例为研究对象,随机数表法将其分成对照组(n=30)和观察组(n=30)。纳入标准:①符合《实用妇科内分泌诊疗手册(第3 版)》[3]中的诊断标准;②仪器检测显示空腹血糖(FPG)>7.0 mmol/L/餐后 2 h 血糖(2 hPG)≥11.1 mmol/L,具有月经紊乱与(或)子宫出血的症状,超声检查证实为多囊卵巢。 排除标准:(①入组前接受过系统治疗者;②胰岛素抗体和胰岛素细胞抗体、 谷氨酸脱羧酶抗体检测结果为阳性者;③具有严重肝肾功能障碍者;④合并急性感染及(或)应激反应者。
对照组年龄 23~35 岁,平均(32.5±2.2)岁;病程 3~16 个月,平均(10.5±2.4)个月。观察组年龄 21~36 岁,平均(32.7±2.3)岁;病程 3~17 个月,平均(10.4±2.6)个月。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该研究所选病例经过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及)或家属知情同意。
1.2 方法
对照组口服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国药准字H2005 1289;规格:0.5 g),用药初始剂量为单次给药 0.5 g,2 次/d,嘱咐患者将药物随餐使用,监测患者的血糖水平变化,发现患者发生耐受问题时,将用药调整为每周单次用药量增加0.5 g,直至增加到每天用药量为2.0 g。
观察组二甲双胍用法用量和对照组相同;联合皮下注射利拉鲁肽,选择利拉鲁肽注射液(国药准字J2011 0026;规格:3 mL:18 mg),嘱咐患者用药 1 次/d,用药剂量为0.6 mg;监测患者的血糖水平变化,将血糖控制目标告诉患者,即 FPG≤6.1 mmol/L,2 hPG≤7.8 mmol/L,糖化血红蛋白(HbA1c)≤6.5%,叮嘱患者持续用药治疗4 周,检测血糖水平未达到目标,则增加用药剂量1.2 mg,坚持用药4 周检测血糖水平,发现血糖水平未达到标准时,调整用药剂量为1.8 mg,注意嘱咐患者利拉鲁肽的使用剂量≤1.8 mg/d。
嘱患者连续用药治疗24 周为1 疗程,期间叮嘱患者严格控制饮食量,保证每天三餐营养丰富、均衡饮食,指导患者做适当的运动加强锻炼。
1.3 观察指标
于治疗当天和治疗后24 周检测患者的FPG、2 hPG与HbA1c、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以及促卵泡生成素(FSH)与黄体生成素(LH)。
于患者用药期间观察患者用药不良反应的发生,主要是常见的胃肠道反应、恶心/呕吐、厌食和腹胀、低血糖等。
1.4 统计方法
应用SPSS 21.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其中计量资料以()表示,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 检验,组间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 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血糖指标
治疗前两组的 FPG、2 hPG 与 HbA1c、HOMA-I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FPG、2 hPG 与 HbA1c、HOMA-IR 低于治疗前,观察组的FPG、2 hPG 与 HbA1c、HOMA-IR 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 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糖指标比较()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糖指标比较()
组别 FPG(mmol/L) 2 hPG(mmol/L) HbA1c(%) HOMA-IR观察组(n=30)治疗前治疗后t 值P 值对照组(n=30)治疗前治疗后t 值P 值7.5±0.2 5.4±0.7 15.799<0.001 12.1±0.2 7.6±0.4 55.114<0.001 6.4±0.8 5.1±0.4 7.961<0.001 5.4±0.3 3.5±0.6 15.513<0.001 t 治疗前组间值P 治疗前组间值t 治疗后组间值P 治疗后组间值7.6±0.5 6.5±0.6 8.415<0.001 1.017 0.313 6.535<0.001 12.5±1.4 8.6±0.9 19.748<0.001 1.549 0.127 5.561<0.001 6.5±0.3 6.0±0.5 4.697 0.042 0.641 0.524 7.699<0.001 5.5±0.1 4.9±0.4 7.971<0.001 1.732 0.089 10.634<0.001
2.2 性激素指标
治疗前两组的FSH、LH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 FSH、LH 低于治疗前,观察组的 FSH、LH 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用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
两组用药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 3。
3 讨论
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发生和患者体内存在胰岛素抵抗的情况相关,而患者常因为高血糖造成胰岛素抵抗,所以高胰岛素血症也是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的主要症状之一。2 型糖尿病合并多囊卵巢综合征时,可以观察到患者的卵巢白质存在不同程度的增厚,并对卵泡的正常发育造成影响,多数患者都具有排卵障碍性不孕症,对女性的身体健康和正常生活造成影响[4]。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性激素指标比较[(),U/L]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性激素指标比较[(),U/L]
组别FSH LH观察组(n=30)治疗前治疗后t 值P 值对照组(n=30)治疗前治疗后t 值P 值6.4±0.3 5.2±0.7 8.630<0.001 10.3±0.7 6.4±0.6 23.169<0.001 t 治疗前组间值P 治疗前组间值t 治疗后组间值P 治疗后组间值6.5±0.5 6.0±0.8 2.903 0.039 0.939 0.351 4.122<0.001 10.5±0.9 7.9±0.4 14.459<0.001 0.961 0.341 11.393<0.001
表3 两组患者用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n(%)]
二甲双胍是典型的降糖药物,该药具有肝脏生成葡萄糖的抑制作用,并能促使机体更好地摄入与利用葡萄糖,对无氧酵解的促进作用明显,可充分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胰岛素抵抗降低效果显著[5]。 但单用二甲双胍治疗2 型糖尿病合并多囊卵巢综合征时,对患者体内的血糖起到一定的控制作用,但不能对患者体内的性激素水平起到调节效果[6]。 张波[7]指出联合利拉鲁肽的患者 2 hPG 水平(10.70±1.50)mmol/L 降低到(7.28±1.17)mmol/L,FPG(6.70±0.67)mmol/L 降低到(5.18±0.59)mmol/L,HbA1c(6.43±0.25)%降低到(5.48±0.75)%,与该次研究中这方面结果相似,说明患者的血糖水平明显降低。 同时联合利拉鲁肽治疗的患者HOMA-IR(5.4±0.3)降低到(3.5±0.6),明显低于单用二甲双胍的(4.9±0.4),也见患者的 FSH(6.4±0.3)U/L 降低到(5.2±0.7)U/L,LH(10.3±0.7)U/L 降低到(6.4±0.6)U/L,这明显低于单用二甲双胍的(6.0±0.8)U/L 和(7.9±0.4)U/L,说明患者的胰岛素抵抗明显改善,体内性激素水平显著降低。通过对患者用药后的机体情况观察,合用利拉鲁肽治疗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3%,这与常规组的16.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2 型糖尿病合并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患者在常规方法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利拉鲁肽的安全性高,不会带给患者机体较大的不良反应,联合用药的可行性高。
该研究认为利拉鲁肽与二甲双胍联合使用能增加降糖效果,该药亦能激活人胰高糖素样肽-1 受体,与其结合后提高胰岛素的分泌程度, 从而使患者体内血糖降低。 康玲珍等[8]指出利拉鲁肽能强化胰岛素敏感性,抑制肝脏的葡萄糖分泌,对胰高血糖素的形成过程具有显著的阻断作用,胰岛功能改善效果明显,可充分调节人体内的激素分泌。 现代药理研究显示[9],利拉鲁肽的不良反应一般是在局部注射部位,且反应较轻,对患者的病情控制不会造成较大的影响。刘晓娥[10]指出利拉鲁肽能更好地控制血糖水平,对胰岛细胞的正常功能具有保护作用, 用药后患者体内的血糖浓度表现为缓慢降低的趋势,且不会造成较大的波动,这对患者低血糖的发生率有明显的降低作用。
综上所述,2 型糖尿病合并多囊卵巢综合征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利拉鲁肽的降糖作用显著,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性激素水平,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