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用整体性护理的效果探究

2021-04-09滕美伶

人人健康 2021年5期
关键词:甲乙乙组甲组

滕美伶

(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 甘肃兰州 730030)

急性心肌梗死就是冠状动脉急性闭塞、血流中断导致的心肌局部缺血性坏死,患者表现为持久胸骨后疼痛、心律失常、休克以及心力衰竭等,且伴血清心肌酶增高、心电图改变[1]。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是急性心肌梗死有效的治疗方式,同溶栓相比,介入治疗的血管再通、降低病死率、减少再狭窄、减少出血并发症、减轻残余狭窄程度等效果更好,且可显著改善预后,缩短住院时间[2]。因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是一种侵入性治疗方法,且急诊介入治疗的时间窗短,病情凶险,致使围手术期可能出现一些严重并发症,因此要做好护理干预措施。

1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对2018 年4 月至2020 年3 月来我院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66 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分组(双盲法)研究,乙组和甲组,各33 例。在甲组中,女13 例、男20 例。42~74 岁/(52.19±3.71)岁。11 例患者是前壁心肌梗死、22 例患者是下壁心肌梗死。在乙组中,女14 例、男19 例。43~72 岁/(52.21±3.63)岁。10 例患者是前壁心肌梗死、23 例患者是下壁心肌梗死。患者基线资料P>0.05。

纳入标准:符合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标准;对研究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的患者;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

排除标准:存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禁忌症的患者;存在意识障碍的患者。

1.2 方法

乙组以常规护理为主,做好术前准备、疾病介绍、介入治疗介绍、术中保暖、饮食护理、心理护理、用药指导等。

甲组以整体性护理为主,即:

(1)术前准备,根据医嘱做基础护理,按患者症状以及体征,及时建立静脉通路、吸氧,遵遗嘱给予患者扩张冠状动脉、保护心肌等药物,并适时止痛、镇静。完善检查、介入治疗前的准备工作,心电监护,准备抢救药品、设备。

(2)术中护理,嘱患者排尿,协助患者上台,经亲切和蔼语言来分散患者注意力,避免谈论不利于患者病情或与工作无关的话,准备妥当,密切观察心电示波变化,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做好保暖措施。

(3)术后护理。①基础护理,继续吸氧、静滴药物,半卧位或者平卧位。术后抗凝,特别是置入支架的患者,因抗凝药物可能继发出血,所以在抗凝治疗期间要注意观察患者的出血迹象存在与否,便于及时处理。密切观察生命体征、肢体肤色和温度、意识状态,重点监测血压变化。床边备临时起搏器、除颤机、抢救药物等。鼓励患者多饮水,促进造影剂排除,仔细记录患者24h 内出入量。②穿刺部位护理,穿刺置管时可能损伤血管,股动脉穿刺可能导致腹膜后出血,桡动脉穿刺可能导致骨筋膜室综合征,特别是继续应用肝素后,穿刺局部更易出血。所以,术后早期应密切观察患者穿刺局部的包扎敷料渗血与否,皮下瘀斑、血肿形成与否,局部加压时,密切观察加压效果,适时放松、加压。早期观察足背动脉搏动良好与否,特别是穿刺肢体皮肤的颜色、温度、疼痛、湿度、感觉等,利于早期发现栓塞致使远端肢体的供血、静脉回流出现障碍。③并发症,介入治疗后早期为并发症高危阶段,比如心律失常等,因此要持续心电监护,强化巡视,确保及时发现可能出现的心律失常并进行处理;腹膜后出血以及骨筋膜室综合征并不常见,但是一旦发生就很处理,所以要做好基础护理,且置管要准、要稳,禁止暴力操作,密切观察早期征象,确保可早期发现,尽量降低发生率、减轻并发症程度;穿刺部位血肿和渗血,严密病情监护,强化巡视,确保及时发现穿刺部位和周围皮肤的变化,及时发现异常及时处理;低血压大都在术后四到六小时发生,如血压下降、呕吐、恶心、胸闷、胸痛、大汗、呼吸困难、心悸等出现要立即报告给医生,并补充血容量,严格遵医嘱泵入升压药;患者术后要绝对卧床休息,床上进行二便,术前未进行相应的练习准备,而发生尿潴留,需留置导尿;出血,预先给予患者奥美拉唑、泮托拉唑等,消化道出血者要禁食,并监测其血压、凝血时间,积极补充血容量,按实施情况适当的停用抗凝药物。

1.3 观察指标

实施不同护理干预后,统计两组的下床时间、排气时间、住院时间、疼痛评分(视觉模拟评分量表评估,10 分满分,分数越低则疼痛越轻);统计两组的心律失常、出血、尿潴留、低血压、血肿等并发症;自制护理满意度调查表对两组护理满意度做评估,100 分满分,<60 分是不满意、60-85 分是较满意、>85 分是很满意[3]。

1.4 统计学分析

SPSS24.0 软件,(%)表示计数资料,X2检验,()计量资料,t 检验,P<0.05 则存在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2.1 比较甲乙两组的并发症

实施不同护理干预后,甲组并发症总发生率小于乙组(X2=7.7591,P=0.0053)。

表1 比较甲乙两组的并发症[n(%)]

2.2 比较甲乙两组的临床指标

实施不同护理干预后,甲组下床时间短于乙组(t=14.03525=,P=0.0000);甲组排气时间短于乙组(t=17.2717,P=0.0000);甲组住院时间短于乙组(t=7.5039,P=0.0000);甲组疼痛评分小于乙组(t=10.4322,P=0.0000)。

表2 比较甲乙两组的临床指标()

表2 比较甲乙两组的临床指标()

?

2.3 比较甲乙两组的护理满意度

实施不同护理干预后,甲组护理总满意度大于乙组(X2=5.1207,P=0.0236)。

表3 比较甲乙两组的护理满意度[n(%)]

3 讨论

临床中,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是急性心肌梗死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目前应用已比较成熟[4]。但是因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是有创性的一种诊疗措施,再加上患者术中、术后使用抗凝药物,且基于急性心肌梗死自身特点和发病突然等,导致患者出现焦虑、紧张等心理,进而致使术中、术后易发生并发症,严重并发症会影响治疗效果、术后康复,甚至会导致患者死亡[5]。所以,要做好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经皮冠状动脉介入的护理,减少并发症、提高治疗效果、促进术后康复。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的并发症大都是可以预见的,护理人员除了要配合医师做好常规手术准备之外,还应积极评价可能致使并发症发生的因素,且密切的观察以及护理管理[6]。使用抗凝药物可能导致出血,因疾病因素、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操作可导致患者心律失常,同时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操作可能导致腹膜后出血、骨筋膜室综合征等发生,因此护理人员要针对上述情况进行密切观察和护理,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应细化护理管理,做好规范化基础护理,护理人员要持续学习疾病、治疗等有关知识,从而掌握经皮冠状动脉介入围手术期的各项护理流程以及重点关注问题,尤其是术后针对性护理,从而提高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效果、安全性,确保患者康复。

总之,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实施整体性护理可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护理满意度,减轻疼痛,促进术后恢复。

猜你喜欢

甲乙乙组甲组
《针灸甲乙经》治疗胃肠病取穴特色探析
一笔业务,组、村、镇三级的会计凭证编制
一题多解求总量
宫腔填塞水囊与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产后宫缩乏力产后出血的观察
观察莫西沙星治疗急性鼻窦炎的临床效果
运用比例解决实际问题
谢靖开创新纪元 唐丹四度擎金杯
有趣的“换钱”游戏
甲乙推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