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高校网络舆情管理与引导的研究现状、挑战及对策述评

2021-04-09葛士华

海南开放大学学报 2021年1期
关键词:舆情思想研究

葛士华

(海南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海南 海口 570228)

网络舆情是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而出现的,近年来得到广泛关注。特别是对于高校网络舆情的管理与引导日益得到学界重视。本文通过阅读和梳理我国高校网络舆情管理与引导的相关文献,对其论文统计和当前的研究现状进行分析。

一、论文统计分析

2020年1月15日,笔者在中国知网以“高校网络舆情管理与引导”为主题进行文献检索,得知我国对高校网络舆情管理与引导的研究始于2009年,且对于这一主题的研究热度呈曲折上升趋势,如图1所示(中国知网)。随后,笔者再以“高校网络舆情管理与引导”为主题在中国知网进行高级检索,筛选出中文核心期刊和CSSCI期刊共60篇,从检索结果来看,学界对该主题的研究质量呈逐年下降趋势。笔者还发现,关于“高校网络舆情管理与引导”的相关论文出现在不同种类的期刊上,若按学科分类,可以看到有教育学、情报学、经济学、政治学、管理学、历史学等期刊,可见我国“高校网络舆情管理与引导”已得到各方广泛关注。

图1

二、关于我国高校网络舆情管理与引导的研究现状

“高校网络舆情管理与引导”作为“高校网络舆情”的重要分支,得到学者们的广泛关注,其研究广度和深度不断提升。经梳理,当前学界对于该主题的研究主要分以下几类。

(一)关于高校网络舆情定义的研究

当前学界对于高校网络舆情的定义,未有统一说法。经过梳理总结,可以看出学界主要从主体、内容、载体三个方面为高校网络舆情下定义。

就主体而言,有的学者认为高校网络舆情是以大学生为主体的,如赵芸、姚鲲鹏认为高校网络舆情事实上是高校学生对学校和社会事件持有的“认知、态度、情感和利益诉求的集合(1)赵芸,姚鲲鹏:《高校网络舆情动态监控与危机管理》,《教育探索》2013第12期,第70-71页。”。有的学者认为:高校在内的所有师生,加上社会上关心高等教育的民众都是高校网络舆情的主体(2)张鹏程:《高校网络舆情工作初探》,《宜春学院学报》2009年第3期,第50页。。前者将高校网络舆情的主体锁定在大学生中,后者则进一步拓宽了高校网络舆情的主体范围。

就内容而言,有的学者将高校网络舆情按内容划分为内部舆情和外部舆情。如潘清泉、都圆圆认为内部舆情主要指的是校园突发事件或者是与学生密切相关的问题,外部舆情主要指的是社会突发事件在高校网络空间上扩散、议论以致产生影响(3)潘清泉,都圆圆:《高校网络舆情管理预警机制建设刍议》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4第16期,第58-59+62页。。内外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了高校网络舆情的内容。而曹银忠、许方圆认为高校网络舆情主要指的是高校师生以微信、微博、QQ等媒介对于国内国外具有突发性的热点问题和新闻事件以及与其自身利益切实相关的一些话题所表达的“态度、意见、情绪的总和”,能够形成“具有一定影响力的舆论倾向(4)曹银忠,许方圆:《高校网络舆情引导研究》,《毛泽东思想研究》2012年第11期,第146页。”。这一定义扩大了高校网络舆情的内容范围,将国内、国外热点和新闻都纳入其中。

就载体而言,学者们普遍认为高校网络舆情是通过互联网进行的。如李庆波、邵晶认为高校网络舆情是高校师生以互联网为载体传播关于大多数民众对于现存于社会现象的“信念、态度、意见和情绪表现的总和(5)王学俭,刘强:《当前高校校园网络舆情的逻辑分析》,《中国高等教育》2010第10期,第17-19页。”。可见,高校网络舆情与互联网密不可分,互联网是高校网络舆情的主战场,高校网络舆情主体以此为媒介传播言论,从而生成高校网络舆情。

(二)关于高校网络舆情分类的研究

当前学界主要从内容和性质两方面对高校网络舆情进行分类。

1.按内容划分

有的学者将高校网络舆情按内容划分为三类。一是与高校学生自身利益关联性较大的如校园突发事件等舆情。二是关于高校大学生感兴趣的社会话题,如民生疾苦、民族团结、国内外热点等舆情。三是各类影响高校大学生心理的文化话题,如快餐文化、流行文化、先进文化等(6)卢萧,叶磊:《高校网络舆情发展的时代特色与生成逻辑轨迹和特色分析——以上海地区高校为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7年第2期,第114-118页。。可以看出,高校网络舆情离不开三个部分,分别是“高校”“大学生”和“话题”。

2.按性质划分

有的学者将高校网络舆情按性质划分,得出高校网络舆情有显性和隐性之分。高校大学生以互联网为渠道而表达出的指涉现实生活的舆情就是高校网络显性舆情。高校大学生对其个人思想认识和价值取向通过网络表达出来就是高校网络隐性舆情(7)方海涛:《论高校网络舆情工作维稳功能的实现路径》,《思想教育研究》2013年第10期,第48-51页。。显性舆情和隐性舆情相互作用,能够有效地对高校网络舆情进行分类。

(三)关于高校网络舆情特点的研究

有的学者认为,高校网络舆情集自由性和限制性、匿名性和外显性、突发性和多变性、时事性和交互性、少数性和分散性于一体(8)李尚旗:《高校网络舆情的作用及其管理》,《学术论坛》2011第2期,第183-186页。;有的学者认为,高校网络舆情具有丰富性、互动性、及时性、群体极化性等特点;还有的学者认为,高校网络舆情主题单一、表达开放、观点多元、言行具有非理性特点;还有学者认为高校网络舆情具有直接性、共享性、偏差性;多数学者认为,关于高校网络舆情局势的掌控有难度;何碧如、何坚茹、孙福顺认为高校网络舆情有局势易控性特点,高校网络普遍实行实名制,若发生突发性事件可以快速准确的进行干预(9)何碧如,何坚茹,孙福顺:《新媒体时代下高校网络舆情干预机制研究》,《中国成人教育》2012年第5期,第42-44页。。可以看出,高校网络舆情特点丰富多样,只有把握住高校网络舆情的特点,才能增强局势掌控能力,更好的予以引导和管理。

与此同时,学者们普遍认为高校网络舆情具有时代特色。卢萧、叶磊认为高校网络舆情具有三个时代特点,一是舆情分类明显,是大学生思想的真实镜像;二是具有较强可预测性;三是具有容易引发衍生舆情特点。杨一帆、马少龙从四个方面总结了高校网络舆情的时代特点,他认为高校网络舆情在主体上活跃且盲目。在内容上具有复杂且传播载体多样的特点;在载体上具有高度开放性,且具有匿名性;在传播上速度快,具有较大的社会影响力(10)杨一帆,马少龙:《高校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引导机制探究》,《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7年第24期,第60-62页。。刘宁、李新春进一步探究了在“微时代”背景下高校网络舆情的特点,他们认为高校网络舆情工作在内容形式上呈现出碎片化特点;在信息把关上呈现出缺失化特点;在传播方式上呈现出裂变化特点;在受众群体上呈现出年轻化等特点(11)刘宁,李新春:《“微时代”背景下高校网络舆情管理对策》,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第5期,第102-105页。。张文莉认为,高校网络舆情在载体上具有多样化和便捷性特点;在内容上具有多元化和丰富性特点;在传播上具有迅捷性和聚变性特点;在主体上具有群体性和非理性特点(12)张文莉:《高校网络舆情介入引导体系的构建》,《青年记者》2012年第26期,第22-23页。。因此,不论是高校网络舆情的主体、受众群体、内容、载体还是传播上,高校网络舆情都体现出鲜明时代特色和印痕,且会随着时代变化不断改变。

(四)关于高校网络舆情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

多数学者认为高校网络舆情与思想政治教育二者密不可分、相辅相成,如闾春飞、张鹏超将高校网络舆情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阵地,认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高校网络舆情的引导(13)闾春飞,张鹏超:《基于思想政治教育视角的高校网络舆情引导机制探讨》,《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5年第2期,第90-92页。;蒋笃君认为高校网络舆情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形成了新的合力(14)蒋笃君:《高校网络舆情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对策》,《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5年第17期,第67-69页。;王子刚从学术研究角度提出,网络舆情研究对于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具有促进作用和参考价值,思想政治教育为网络舆情研究提供理论支撑和全新视角(15)王子刚.《思想政治教育视阈下的高校网络舆情研究》,《现代传播》 (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5年第10期,第165-167页。;顾赟、林丹认为高校网络舆情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方法,拓宽了渠道(16)顾赟,林丹:《高校网络舆情视域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育与职业》2016年第15期,第40-42页。;刘娜、张丽丽认为,网络舆情的发展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来说就是一把双刃剑,积极向上的网络舆情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导向和凝聚作用,开放性、隐匿性强的网络舆情容易滋生问题。刘娜和张丽丽还提出高校网络舆情的快速发展使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延滞性和不完整性日益凸显,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来说是一个不得不解决的问题(17)刘娜,张丽丽:《网络舆情与高校思政教育引导》,《新闻战线》2016年第14期,第113-114页。。吴彩虹也认为高校网络舆情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正反两方面影响。高校网络舆情有利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较为清晰地了解大学生的思想、情绪和态度,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针对性和实效性。但是,一些负面言论会对大学生思想产生负面冲击,进而导致大学生社会心理矛盾失衡并升级。与此同时,在高校大学生中也极易产生群体极化,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增添了一定难度(18)吴彩虹:《高校网络舆情演变中的学生思想动态引导机制研究》,《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4年第4期,第100-103页。。因此,高校网络舆情和思想政治教育两者相互影响,既能相互促进,又能相互阻碍,必须把握好这把“双刃剑”,重分发挥二者合力,进一步促进高校学生全面发展。

(五)关于高校网络舆情管理与引导的挑战研究

当前高校网络舆情工作还处于探索阶段,在高校网络舆情管理和引导方面存在着许多问题,高校网络舆情工作仍面临着许多挑战。

1.关于高校网络舆情管理的挑战研究

结合学者们普遍认为的有关当前高校网络舆情管理面临的问题,笔者总结如下:一是定位和目标不明晰,对于高校负面舆情较为被动,一味采取“拖”“压”“封”“堵”“撤”的办法;二是管理意识不到位,对高校网络舆情认识不足;三是管理机制不健全,其工作机制和规章制度仍需完善;四是管理队伍建设不足,不专业,缺乏专业性人才(19)刘娜,张丽丽:《网络舆情与高校思政教育引导》,《新闻战线》2016年第14期,第113-114页。;五是管理模式落后、不科学,没有与时俱进,缺乏运用大数据技术共享平台(20)魏伟华.基于大数据背景下的高校学生网络舆情管理机制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7(17):69-73.。这五大问题给高校网络舆情管理带来了挑战。

2.关于高校网络舆情引导的挑战研究

笔者经过大量文献梳理,认为当前学界对高校网络舆情引导面临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挑战一,随着时代发展,大学生网络话语主动权增多,促使高校网络舆情复杂化、多样化(21)李洪雄:《加大引导力度 促进高校网络舆情健康发展》,《中国高等教育》2016年第22期,第57-59页。;挑战二,在实际引导中实效性不强,不能真正实现家庭、学校、社会的衔接和联动;挑战三,传统的舆情引导方式如开班会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等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效果不佳,亟待提高(22)杨仲迎:《高校网络舆情传播特点及管理对策》,《新闻战线》2017年第17期,第124-126页。;挑战四,在实际的舆情引导工作中,高校往往重视围堵,忽视了引导;挑战五,高校师生媒介素养参差不齐,导致网络舆情引导难度大,主要表现为三方面,一是反应被动迟缓,二是方式简单粗暴,三是沟通方式不佳(23)牛元帅:《高校网络舆情研判及应对策略研究》,《思想战线》,2013年S2期,第307-308页。。

此外,学者关于高校网络舆情的管理与引导还存在着许多风险。如今高等教育已走向大众化,使得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极易产生社会性不满。社会上的不良思潮也极易造成大学生价值观、道德观迷失,导致行为失范。当前高校网络舆情工作虽然受到高校的重视,但仍处于“粗放型”状态,受到人力物力财力的限制,面临着网络舆情信息检测设备、工作人员不足,研判前瞻性和科学性不足等问题(24)方海涛:《论高校网络舆情工作维稳功能的实现路径》,《思想教育研究》2013年第10期,第48-51页。。

(六)关于高校网络舆情管理与引导的对策研究

1.关于高校网络舆情管理的对策研究

第一,明确出发点和落脚点。出发点是为了网络助人,落脚点是为了网络育人(25)李庆波,邵晶:《高校网络舆情管理现状与提升》,《人民论坛》2014第20期,第151-153页。。

第二,做到“一个重视”。必须高度重视高校网络舆情管理工作,时时刻刻绷紧弦、做好准备应对舆情危机(26)闫育周,宋强,蒲传新等:《我国高校网络舆情管理机制研究》,《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4期,第113-117页。。

第三,做到“三个正视”。正视新媒体的重要作用,要将其作为主阵地,主动出击,主动占领;正视网络正冲击着传统的网络舆论引导方式这一事实,主动作为,改进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教学及班会方式;正视学校、社会、家庭已经出现脱节的现实,主动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个人“四位一体”的网络舆情管理体系(27)杨仲迎:《高校网络舆情传播特点及管理对策》 ,《新闻战线》2017年第17期,第124-126页。。

第四,做到“两个创新”。创新管理观念,实现重舆情管制到重舆情疏导的转变;创新管理方法:首先,要以构建灵敏、高效的舆情信息网络为前提;其次,要以建立舆情信息分析研判机制为关键;再次,要以建立网络舆情应急处置机制为内在要求;最后,要以健全舆情管理体系和完善制度强化队伍为根本保证和基本要求(28)高芳放:《高校网络舆情管理方法及其功能探讨》,《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9第20期,第74-75+78页。。也有学者认为建立高校网络舆情预防机制是基础,应急机制是关键,组建一支高素质的舆情工作队伍是重点(29)高芳放:《高校网络舆情管理方法及其功能探讨》,《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9第20期,第74-75+78。总之,必须要创新管理方法,如此,高校网络舆情管理才能做到与时俱进。

第五,要做到“把好开关”“掌控好火候”。所谓“把好开关”,即牢牢抓住舆情话语权,优化议程设置,主要表现为三方面:一是校园主流媒体主动出击,抢占话语权主阵地;二是建立以需求为导向的议程服务模式;三是迅速适应新媒体的传播特点,迅速反应。所谓“掌控好火候”,即要掌控好舆情发展过程,做到巧用舆情契机、畅通沟通渠道、建立平等协商机制、积极反思总结(30)柯宁:《加强高校网络舆情治理》,《中国高等教育》2016年Z3期,第67-69页。。

2.关于高校网络舆情引导的对策研究

第一,树立正确的网络价值观。一是要加强网络道德教育,更加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引领作用,不断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价值观,进一步规范其网络行为(31)李洪雄:《加大引导力度 促进高校网络舆情健康发展》,《中国高等教育》2016年第22期,第57-59页。。

第二,做到“三个整合”。一是要整合力量,构建高校网络舆情立体引导新格局,如整合高校党委宣传部、团委、学工处等以及各系力量,做好网络舆情引导工作;二是要整合高素质的工作队伍,着力打造两支队伍,即专兼职舆情引导队伍和大学生意见领袖队伍;三是要整合媒体资源完备的网络信息发布和沟通平台,保障网络舆情引导工作顺利进行(32)张文莉:《高校网络舆情介入引导体系的构建》,《青年记者》,2012年第26期,第22-23页。。

第三,实现“三重引导”。一是网上引导;二是现实引导;三是典型引导。也可归纳为线上引导和线下引导结合起来,形成高校网络舆情引导合力(33)何碧如,何坚茹,孙福顺:《新媒体时代下高校网络舆情干预机制研究》,《中国成人教育》2012年第5期,第42-44页。。

第四,牢记“三个引导方法”。一是基于舆情时间的引导;二是基于舆情空间的引导;三是基于舆情主体的引导(34)段洪涛,于子淼:《关于高校网络舆情研判引导方法的思考》,《思想理论教育》2015年第9期,第79-83页。。

第五,建立健全高校网络舆情引导机制。实际上,高校网络舆情引导机制包括许多方面,如有的学者认为高校网络舆情引导机制主要包括组织支持机制、沟通交流机制、管理保障机制、信息汇集和研判机制、危机应急机制(35)闾春飞,张鹏超:《基于思想政治教育视角的高校网络舆情引导机制探讨》,《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5年第2期,第90-92页。。至于如何健全高校网络舆情引导机制,有的学者认为应分“三步走”,首先,在舆情孕育形成期、在舆情扩散爆发期、在舆情冷却消亡期这三个阶段分别制定网络舆情引导策略。其次根据网络舆情主题的演变科学预判网络舆情。最后,将校园意见领袖作为重点关注对象,并对其进行进一步的教育和引导(36)吴彩虹:《高校网络舆情演变中的学生思想动态引导机制研究》,《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4第4期,第100-103页。。

此外,对于高校网络舆情的管理和引导还应该遵循“三契合”原则,即高校网络舆情研究与舆情实践、高校网络舆情工作与高校实际工作、高校网络舆情管理与社会关联舆情研判这三方面的契合(37)丁义浩:《高校网络舆情的特点与工作应对》,《中国高等教育》2014年Z3期,第67-69页。。如此一来,方可增强高校网络舆情管理与引导工作的实效性。

三、简要评述

通过论文分析和文献梳理,可以看出近年来学界对于“高校网络舆情管理与引导”的研究热度不减,在研究数量和广度上有一定增长,但在研究质量和深度上仍有待提高。

除此之外,研究中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一是研究方法单一大多数学者都是进行规范性分析,甚至有些学者是在泛泛而谈,缺乏实证研究,得出的研究结果不具有说服力。今后应加强实证研究,综合运用多种研究方法,将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起来,提高研究质量,不说空话。

二是研究内容类似通过梳理相关文献,可以明显看出学者和学者之间研究内容较为相似,得出的结论也较为相似,这恰恰说明了当前学者对于这一主题的研究创新性不强,不具有足够前瞻性。特别是关于“高校网络舆情管理”“高校网络舆情引导”这两部分,部分学者将二者混为一谈,混淆了“管理”和“引导”的概念,且研究的问题和对策相似度很高,这也从侧面反映出部分学者理论功底不扎实,对这一主题的研究较表面化。今后学者应努力打好理论基础,“打铁还需自身硬”,有丰富的理论知识铺垫才能全面、熟练的掌握研究内容,如此一来才能增强研究深度,提出创新点。

三是研究视角固化虽说当前学界也有除思想政治教育学、教育学以外的学科研究“高校网络舆情的管理与引导”,但数量较少且质量不高。多数学者还是集中在思想政治教育学、教育学等单个视角进行研究,学科与学科之间缺乏交融互动,研究结论千篇一律,不利于进一步研究“高校网络舆情管理与引导”。因此,要鼓励跨学科合作研究,从不同学科找到不同切入点,这样才能研究得更加全面、透彻,如此,也能增强学科之间交流,促进学科共同发展。

猜你喜欢

舆情思想研究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思想与“剑”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
数字舆情
谁说小孩不能做研究?
数字舆情
对周期函数最小正周期判定法的研究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