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京津冀城市群经济空间联系与空间结构

2021-04-09王蒙蒙马宇博

对外经贸 2021年3期
关键词:空间结构网络结构城市群

王蒙蒙 马宇博

(河北金融学院,河北 保定 071051)

[关键字]经济空间联系;空间结构;引力模型;城市网络;京津冀城市群

一、引言

我国已逐步确立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的空间战略格局,而且城市群也不断呈现出网络化的结构特征。作为我国重要人口集聚区和新经济增长极,京津冀城市群为了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雄安新区,打造以首都为核心的世界级城市群,要求各城市的空间网络结构更合理、功能更完善,但是城市结构无序、人口-城镇空间分布不均衡、区域发展失衡以及城市功能定位与产业结构不相称等问题,一直是制约京津冀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通过空间网络结构优化解决京津冀发展过程中的结构和质量问题、解决区域均衡和协调发展问题,关键是要积极探索京津冀空间网络结构演化过程,明确网络格局驱动因素是什么,如何从理论和实际层面积极探索,实现京津冀城市群空间网络格局的动态稳定性,满足打造世界级城市群的需求。

在明确京津冀城市群空间网络概况基础上,量化京津冀城市群内各城市间的经济联系强度、辐射能力及分析其演化过程;实证分析京津冀城市群整体网络密度结构,并设计优化京津冀城市群网络结构的相关对策,既为京津冀城市群空间网络结构稳定性提供参考,又能为调整其空间布局和空间结构提供政策诉求,以期为京津冀城市群城市网络一体化和区域协同发展提供参考。

二、文献综述

城市群空间网络结构的研究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空间网络结构与城市群发展的相关性分析。李国平[1](2009)认为城市群空间发展的新趋势为网络城市群,网络化是城市群发展最理想的城市化模式。种照辉等[2](2018)运用大数据分析城市群经济网络对经济增长的溢出效应,相互联系的城市在规模效应和协同效应作用下相互影响。赵勇、白永秀[3](2008)认为在要素流动、产业空间结构调整以及城市化进程中,制度变迁等因素是驱动城市群实现一体化的重中之重。覃成林等[4](2010)发现城市间的经济联系,通过内部要素流动、产业分工等途径,为城市群协调发展提供了一个空间组织框架。二是空间网络结构的测度问题。学者们在对城市间联系强度进行测算时多采用引力模型(尹娟等,2015),有些学者采用网络分析法从不同角度对不同区域的空间网络结构进行研究(方大春,马为彪[5],2018)。

相对来说,国外城市群发展更为成熟,学者们对空间网络结构的研究也较为深入。在全球化背景下,在分析城市之间的相关关系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城市体系与结构。Scott[8](2003)对城市群网络空间结构进行研究,并从经济流角度延伸到社会制度、政策、文化流等方面。Russon等[9](1995)运用修正引力模型,提出短拖模型,分析旅客流量、人口密度以及运输距离间的相关关系。在对城市群网络形成的研究方面,国外学者分别分析发现交通、信息渠道和城市开放度等因素都从一定程度影响其形成和发展(Gerritse等[10],2017)。

学者对城市群空间结构的研究成果丰硕,其中:目前对京津冀城市群空间结构的研究多着眼于网络现状及特征的描述;京津冀城市群空间网络结构的微观分析较少,多是进行宏观层面研究,子群的划分方式也比较单一;研究属性特征时多进行的是静态分析和单一关系说明。基于此,城市群空间网络结构的优化和扩展,研究视角应从空间布局的单一框架转移到空间布局与制度设计相互协调的立体框架中,以保证优化方案的科学性、前瞻性和相对稳定性。

三、研究区域概况及方法

(一)研究范围及概况

京津冀城市群包括北京、天津和河北省11个地级市(石家庄、唐山、保定、邯郸、张家口、承德、廊坊、秦皇岛、沧州、邢台和衡水),总人口11308万人,总面积218000平方千米。首先,从经济总量、人口密度等角度了解京津冀城市群的空间分布格局。如图1所示,经济总量与人口密度高度集中在京津两地,且河北省会石家庄和唐山无论经济总量还是人口密度相对来说较为集中,然后依次向其他城市呈梯度递减态势。

图1 2019年京津冀经济总量、人口密度概况

(二)京津冀城市群空间网络结构空间模型分析

1.京津冀城市群空间联系分析

经济空间结构的研究重点是进行经济空间联系的测度,进而多维度动态分析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的形成和演变过程,通过使用空间联系分析方法研究京津冀城市群空间结构。

采用改进引力模型来测算城市群内各城市间的经济联系强度,并以此为基础构建城市群内部各城市的关系矩阵。具体模型如下:

运用网络密度分析方法,反映城市群网络的完善程度、节点城市空间相互作用的紧密程度,即城市群整体网络密度越大,城市间经济空间联系越紧密,经济形态也越集聚。具体公式如下:

其中,D为t时期城市群的网络密度;gij为城市群城市i和城市j之间的经济联系,n为城市群中城市个数。

2.数据说明

京津冀空间联系分析研究的数据是2019年北京、天津和河北省各相关城市的统计数据,数据来源是对应年份的《北京统计年鉴》《天津统计年鉴》《河北统计年鉴》《中国城市统计年鉴》以及各城市的统计公报。

四、京津冀城市群空间网络结构的实证结果分析

表1 2019年京津冀城市群内城市自身特征

数据来源:根据北京、天津和河北2019年统计公报数据测算得出。

(一)城市自身特征分析

1.经济联系总量差异性分析

根据公式(1)(6)测算得出京津冀城市群各城市间的经济联系情况,见表1。北京与其他地区经济联系总量为8.74,几乎是邯郸(0.89)、邢台(0.90)的8倍,京津冀城市间经济联系总量差异显著,表现为明显的空间分异和非均衡分布特征。北京排列第一位,廊坊、天津和唐山紧随其后,其次是沧州、石家庄、保定、秦皇岛、承德和衡水等城市,最后是京津冀城市群南部地区的邯郸和邢台等城市;由此可见,一方面城市间等级分布情况基本与该城市发展水平相匹配,另一方面距离衰减作用明显,京津冀南部区域由于距离较远,京津的辐射带动作用有限,而石家庄带动力较弱,使其发展呈现相对滞后态势。城市经济质量和经济联系总量较为领先的北京、天津、唐山和廊坊等是经济发展较好区域,邢台和邯郸等城市是经济发展较为缓慢区域,这从一定程度上说明,城市间的空间联系与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存在一定逻辑关系,具体而言,与周边经济联系密切且频繁的地区往往会表现出良好的经济发展水平,而与周边经济联系较弱的城市往往经济发展较为落后。

2.识别核心边缘空间网络结构

(二)城市群经济联系强弱及空间结构分析

图2 2013年-2019年京津冀城市群网络密度

从图2可以看出,京津冀城市群网络密度从2016年开始变动幅度较大,网络空间结构逐渐趋于复杂,其网络密度最大值为0.35,最小值为0.22,网络联系格局具有一定扩张趋势,说明京津冀城市群城市间联系逐渐紧密、重视各市间生产要素的流动,各节点城市间吸收、传递以及处理功能显著增强,但是内部城市间联系强弱不均匀。城市群中网络联系区域密集,北京、天津的中心地位更为凸显,唐山、廊坊与其他城市联系频繁并且紧密,其后是石家庄、沧州、保定和秦皇岛等城市。

五、结论及对策建议

城市群是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和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空间载体,其发展阶段因地域不同而呈现出不同空间形态。借助改正的引力模型,量化分析了京津冀城市群空间结构和经济网络联系,得出如下结论:京津冀城市群表现出一定的空间网络特征,整体网络密度有所提升,但相对而言联系水平较低;该城市群形成了以北京为核心,天津、唐山和廊坊为次核心的空间格局,而石家庄依托其省会城市逐步形成石家庄都市圈,带动京津冀南部城市高质量发展。

京津冀城市群高质量协调发展建议:“多中心”发展的空间集聚策略,平衡北京极核空间发展结构,积极促进其他城市融入,推进区域空间一体化发展,构建京津冀空间网络结构有序、集群式发展。双向流动的交通集成策略,优化群内交通网络,充分发挥多元化交通网络作用,推动京津冀城市群各城市空间网络拓展。培育石家庄都市圈中相关城市的特定功能,不仅分担主城区城市功能,还有助于实现专业化发展。互补合作的产业集聚发展策略,加强京津冀城市群内各城市的互补合作,加快产业转型,明确各城市职能分工。合理整合群内资源,形成多功能、多层次的生态网络,优化群内空间网络结构。

猜你喜欢

空间结构网络结构城市群
格绒追美小说叙事的空间结构
长三角城市群今年将有很多大动作
我国第7个城市群建立
把省会城市群打造成强增长极
徐州安美固建筑空间结构有限公司
基于社会空间结构流变的统战工作组织策略研究
基于互信息的贝叶斯网络结构学习
知识网络结构维对于创新绩效的作用机制——远程创新搜寻的中介作用
沪港通下A+ H股票网络结构演化的实证分析
复杂网络结构比对算法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