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A公司财务共享服务框架下的人力资源配置研究

2021-04-08班艺芹黄璐

中国市场 2021年1期
关键词:财务共享人力资源

班艺芹 黄璐

[摘 要]由于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和传统财务部存在较大差异,导致企业在运行财务共享中心之后出现人员配置不够合理的情况,文章以A公司出现的人力资源配置问题为例,提出相应的优化建议,旨在解决企业面临的因为人员结构出现的问题。

[关键词]财务共享;人力资源;优化流程

[DOI]10.13939/j.cnki.zgsc.2021.01.144

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建设目标、建设类型、组织结构、人力资源与传统财务部有较大的差异,这些差异构成两者内部环境上的差异,将会影响内部控制方方面面。从人力资源上看,由于工作内容的特殊性,中心可能仅需要低水平的核算人才或是大量低水平核算人才与少量高水平管理人才结合的模式;而财务部则必须要有高水平人才对企业财务进行管理;两者工作内部的不同将会影响人才的分布及发展。

1 A公司人力资源配置介绍

1.1 组织结构

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组织结构与业务模块相匹配,设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部长一名,下设资金结算组、收入核算组、成本核算组、项目核算组、综合组五个工作小组,每组设组长一名,组员若干,各小组之间的工作相互独立,如图1所示。

1.2 人员配置

A公司将项目组、子公司内部从事标准化财务工作的人员剥离出来,将其集中到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负责整体的核算工作。同时对流程进行再造,让项目组、子公司与集团层面的财务活动具备统一标准。A集团将每个流程分割成为多个相互衔接的流程节点,由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核算人员负责流程内简单易行、易于集约的节点。使得财务工作如同工厂里的流水线,而财务人员类似流水线工人,一旦重复次数足够多,将会产生集约效益,能提高工作效率,节约工作成本。

由于其流程环节操作简单,容易入手,执行层面人员的可替代性较强,因此采用大专学历人才;运营支持人员则要求较高,需要具备一定的财务分析及企业管理经验,因此采用高学历或经验丰富的人才;运营管理人员要求有几年工作经验,并更多的是从外部招聘。因此,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在人员构成上形成两极分化的现象。

A公司由传统管理模式转型为财务共享管理模式。此前,每家子公司配置1名财务部长及5名财务人员,集团总部配置1名财务部长及7名财务人员,财务部总计80名财务人员。财务共享后,集团保留子公司1名财务部长及2名财务人员,将多余的36人调回总部。这36人中,有12人留在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而其中的24人则分流到其他岗位。集团财务人员整体减员率达到30%,财务人员占公司人数的2%,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人员占公司财务人员的1/5,极大地解决了人员冗余和复杂的问题。

2 人力资源配置存在的问题

A集团实施财务共享服务模式后,集团整体财务人员减少24人,减员率高达30%。然而,财务集约后,由于重复审核,业务流程反而变得更长;由于单据传递需要专门人员进行处理,费用报销和资金支付的工作量增加;由于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尚未完善,集约效率提升不明显。以上三者共同影响,业务处理耗时增多,人员数量降低,这就导致集团财务人员随时处于满负荷运转的状态。在这样的业务压力下,财务人员为了完成绩效目标,有可能降低工作标准,造成业务质量下降。这是A公司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在实施的过程中,由于错误估计业务工作量以及大量减员而造成的员工压力过大的问题,需要A公司对之进行改善。

3 人力资源优化建议

A公司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在岗位设置上,无专门的沟通岗位和管理岗位,由核算人员直接与业务人员沟通、共享服务服务中心部长全权负责中心管理;在人员设置上,员工数量和工作量不匹配。因此,在进行优化时要从人员上,对A公司现有业务量进行测算,以获取最佳岗位人员数量信息,并对人员数量进行调整。

实行人员优化是使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能有效地承接新增集约业务的同时,既无人闲置,也无人超负荷工作。优化方案的核心任务是测算中心工作量,由工作量确定岗位人数。具体优化流程如图2所示。

该优化方案基于业务集约前的历史数据进行分析,假定财务集约的前后,A公司的业务总量不发生变化,再加上考虑集约后给予集团工作量带来的变化,从而确定集约工作量,再根据员工测出处理效率,计算岗位人员数量。

优化过程:①通过访谈、調研、统计等方法,收集财务共享服务中心集约业务整体工作量,能够量化的业务数量用量化数进行记录,不能够量化的,则用正常耗时进行记录。②根据财务共享服务模式实施后对业务造成的变更进行分析,将业务流程的每一个步骤进行拆解,分解为两部分进行分析:一是与原模式一致的部分;二是集约优化后的部分,分析得出集约后工作的效率变化。③根据相应的岗位职责,将量化后的工作量归入到相应的岗位中,由流程节点工作量转化为岗位员工工作量。④根据岗位人员平均工作效率,计算岗位工作整体工时,并根据正常工作量的员工贡献,利用总工时除以单位员工公式,计算得出岗位人员数量。将各个岗位人员数量进行加总,形成A公司集约后的岗位人员。至此,人员测算结束。整个过程需要严格测算工作量,并科学地分析集约给予A公司工作带来的变化,本方案可引入统计软件,并根据前述优化思路构建人员测算模型,使优化过程更加具体,优化结果更加准确。

参考文献:

[]梅莉纳.大型企业基于财务共享的管理会计信息化研究——以北京移动管理实践为例[J].中国商论,2018(7).

[2]李俊江.财务共享服务中心[J].今日财富,2018(11).

[3]陈平.企业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建设重点和难点探讨[J].当代经济,2018(14).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9年度广西高校中青年教师科研基础能力提升项目“A企业财务共享模式下的内部控制研究”(项目编号:2019KY1508)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班艺芹(1990—),女,壮族,广西人,研究生学历,研究方向:财务共享、纳税筹划。

猜你喜欢

财务共享人力资源
让人力资源会计成为企业的“新名片”
试析集团企业实施财务共享存在的风险及防控对策
宝鸡:松绑人力资源
试论人力资源会计
寻找人力资源开发新路
寻找医院人力资源开发新路
人力资源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