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教”改革背景下信息化资源区域建设研究
2021-04-08史峰蔡效猛
史峰 蔡效猛
摘 要:随着“三教”改革的不断深入,职业院校对优质信息化资源的需求更加迫切。目前,职业院校仍然存在着资源开发者水平制约信息化资源质量、资源使用者的习惯制约信息化资源的有效利用、学生的学习习惯和态度影响信息化资源使用率等问题,因此,可通过优化制度保障共建、创新机制激励共享、建构标准提升质量等途径提高信息化资源的质量,实现信息化资源区域共建与共享。
关键词:信息化资源;共建共享;区域建设;“三教”改革
“三教”改革是《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提出的重要指标性任务。从概念来看,“三教”改革是指“教师、教材、教法”三方面的变革,旨在通过变革提升人才培养的能力、淬炼人才培养的载体、革新人才培养的方法 [1]。职业院校在进行“三教”改革时,应时刻坚守“整体觀”这一核心要素。如果用一个词来概括“教师、教材、教法”,这个词就是“课程”。在课程体系中,“三教”形成了一个闭环的整体,教师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实施者,教材是课程实施的重要内容,教法则是课程实施的策略 [2]。教学信息化资源建设是课程开发的重要一环,是将“三教”改革引向智能化、智慧化的关键,信息化资源的建设与应用是现代化教育改革的新起点和新动力。
一、信息化资源建设与应用的困境
信息化资源丰富是大数据时代的显著特征,教育信息化资源同样如此,这为获取教学资料提供了便利。但“大数据”同样也意味着网络资源的繁杂。在全面加快智慧校园建设的今天,信息化资源的“建与用”已经成为一对矛盾体,主要体现在“建的热火朝天,用的寥寥无几”。当前,在诸多项目的推动下,一大批“信息化”资源横空出世,但是信息化资源却“建多用少”,这就造成了极大的人力和财力的浪费。在智慧校园快速推进的同时,如何提高教学信息化资源应用效能应成为教学信息化资源建设的价值取向。
(一)资源开发者水平制约信息化资源质量
信息化资源质量的高低是影响资源能否被使用的第一因素。有效平衡教学资源的普适性与特色性、简洁性与完整性、知识性与趣味性等关系,是提高信息化资源质量的关键。
教学资源建设主体的制作技术与教学艺术单一性缺失是造成信息化资源质量良莠不齐的根本原因。教学资源的建设主体通常有两类,一是开发教育产品的行企或科研单位,二是以学校为单位的一线教师。现有教育信息化资源或平台建设的主力军都是制做教育产品的行企或科研单位,他们开发的资源无论是画质或音质都较高,但往往由于其缺乏基本的教学经验,开发的资源只能作为知识载体,而不能引发学生的深度思考,这类资源的教育价值较为贫乏。而拥有丰富教学经验的一线教师由于缺乏信息化专业技术,虽然他们所开发的教学资源实用性较强,但资源的“颜值”普遍一般。因此,职业院校组建“能力互补型团队”是提升资源开发者水平的关键。
(二)资源使用者的习惯制约信息化资源的有效利用
作为信息化教学资源使用者,教师的教学习惯和信息化素养是影响资源使用率高低的重要因素。影响教师对信息化资源有效利用的因素主要包括以下三点:第一,职业院校尤其是中职学校普遍存在教师使用信息化教学动力不足、教师信息化素养偏低等问题,这与教师的教学习惯有关。例如,一本教案用多年的教学习惯使得教师更青睐于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因而参与信息化教学改革的积极性不高。第二,现行的许多教育平台在开发过程中过分追求技术性,没有充分考虑资源利用的实用性、便捷性,没有从服务教学视角进行设计和开发。信息化平台使用不方便、操作复杂、技术难度较高等问题容易引发教师对新技术的畏惧。在这种情况下,教师会认为信息技术非但没有提高工作效率,反而增加了工作负担。第三,因“政绩观”作祟,大部分学校领导着眼点于“成绩”,热衷于能立竿见影、成绩显著的改革项目 [3],部分校领导表面上要求“高度重视并推动信息化的应用”,实际上却表示“资源平台并没有什么实用价值,花了钱没效果,不如添加设备、购买硬件”,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信息化资源的应用,并导致智慧校园平台“重建轻用”情况的出现。
(三)学生的学习习惯和态度影响信息化资源使用率
信息化资源开发与使用的最终受益者是学生,因此,学生的学习习惯与态度也是影响信息化资源使用率的关键因素。但是,这一因素却常常被忽视。在开展的信息化资源使用率调查中,只有6.1%的被调查者认为,信息化资源使用率不高与学生兴趣有关。随着智慧校园建设水平不断提高,学生使用信息化平台资源开展自主学习是教育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趋势,但因为学生受学习习惯等因素的影响,他们没有意识到新环境下主动使用资源进行自主学习的重要意义。比如,学生课前不习惯登录学习空间查看课前学习任务,不善于主动应用平台资源完成“课前学”环节,这直接了导致课上使用学习平台的形式化。同样,“被动”的学习习惯导致学生习惯于等待教师的“问题”,而不善于利用平台主动发问,不能充分发挥信息化平台的提问、讨论、交流、展示等教育功能。
二、信息化资源区域共建共享要义
信息化资源区域共建共享包含区域共建与区域共享两个方面,二者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有机整体。共建是共享的前提,共享是共建的目的。因此,信息化资源的建设应在共建中共享、在共享中共建。
首先,要进行信息化资源区域共建。现行信息化资源建设的主体呈现“两端化”趋势。一是国家、省级教育科研部门主导建设的标准化教学信息化资源以及基于经济收益、由企业主导开发的教学信息化资源。但是,这些信息化资源往往脱离学生实际情况,与一线教师的常态课堂适配度不高,因而导致资源的教育价值有限。二是由各校一线教师自主开发的教学信息化资源。这类资源具有一定实用性,但由于信息化技术水平有限,质量通常偏低,这就导致资源的普适性不强,较难推广。由此可见,无论是“宏观”层面还是“微观”层面,现有的信息化资源都存在着诸多不足。因此,打造一支市域信息化资源共建队伍可以有效解决这些问题。所谓市域信息化资源共建队伍是指以地级市为区域,统筹区域内优秀师资、行企优秀专家等优质人力资源,按专业分类别组建若干信息化资源建设队伍。以市域为单位共建信息化资源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资源共建队伍的成员主体是一线教师,他们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所建资源教育价值高;第二,市域平台囊括了不同区域的自然风情、人文特征、经济类型等,市域平台所开发的资源更接近该区域内学生的经验,建构的情境也更贴近学生的生活习惯,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第三,市级职业教育主管部门可以充分利用好本地区政府政策,更紧密地联系行业企业,制定出符合地情、更加灵活的专项政策。因此,资源“区域化”建设能通过整合区域内优秀师资优化资源的质量和技术,为信息化资源高质量开发提供保障,解决教学信息化资源“适配度不高、普适性不强”的问题。
其次,要进行信息化资源区域共享。十八大以来,“共享”理念被应用到各个领域,有力推动了我国事业发展的综合改革。信息化资源的使用为何要共享?一是不同区域有不同的自然风情、人文特征、经济类型等,不同区域内的学生生活习惯不同,在某区域内的学生拥有相同或相似的经验。杜威认为,经验是认知事物规律的基础[4]。与学生经验接近的信息化资源能更有效地帮助学生走进情境。二是共享是共建的目的。目前,部分学校斥巨资建设“精品资源”,各校把这部分资源视为学校教学改革的镇校之宝,不愿意与其他学校进行分享,形成一个又一个“信息孤岛”,这就破坏了资源多方“共建”的基础,共享才能促进资源最大限度地发挥教育功能,才能共建出更优质的信息化资源。三是共享能提升资源建设者责任心和荣誉感。在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中[5],第四层是尊重需求层次,即个体希望他人能尊重自己的能力和价值。作为市域信息化资源共建团队的一员,教师承载着建设优质信息化资源的责任,这本身就是对其能力的认可。教师设计、制作的高质量信息化资源在市域平台进行共享,教师的知名度也因此而得以提高。
三、信息化资源区域共建共享策略
信息化资源区域共建共享是突破资源使用瓶颈的理想路径,对“三教”改革的推动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那么,如何推动信息化资源区域共建共享就成为职业院校需要研究的一个十分重要的议题。高质量的区域资源建设离不开资源共建共享制度的优化、机制的创新和通用标准的建构等三方面。
(一)优化制度,保障资源共建
1.优化组织机构。建立由市教育主管部门牵头的信息化资源建设自治联盟,该联盟牵头人由分管职业教育的副局长担任,相关职能处室(职教处或职教教研室等)具体负责推进建设任务,联盟校联络人由各校分管资源建设的副校长担任。教育主管部门主要负责牵头搭建校际间交流、合作等平台,承担组织联络、统筹协调、服务院校等工作,学校具体承担建设任务,以确保在资源建设过程中推动有抓手、落实有主体、内部有协调。
2.优化管理制度。一是实施定期汇报制度,确保资源按时间节点有序推进,同时协调解决资源建设过程中的难点问题。二是强化责任制度。职业院校结合自身实际,牵头建设龙头专业或整合优势学科信息化资源,对通过市级验收的院校可提供资金、政策支持;对不能完成相关任务的院校,在省争取建设项目上给予其限制,增加牵头学校责任感、压力感。三是出台保障制度。各级政府应建立多元化的投入机制,促进各牵头校与企业加强合作,引入企业资金、人才、设备等,保障资源建设的有效开发。
3.优化团队管理制度。信息化资源建设团队成员来自于区域内不同职业院校和行企,因此必须建立严格的团队管理制度,才能形成合力。一方面,要建立成员与学校的利益共同体,将团队成员的工作成效与学校考核结合,推动学校全力支持成员工作;另一方面,要建立团队的核心领导制度,明确团队负责人的权利及其对团队成员的管理责任,促使团队成为质量上有压力、合作上有意愿、数量上有追求的高素质创新型团队。
(二)创新机制,激励资源共享
信息化资源区域共建共享的最终目的是共享,建构一种合适的共享机制是改革顺利推进的关键[6]。Lighthouse集团总裁 Edwards认为,公司应向员工表明共享知识是他们的利益所在,只有在具体量化并能衡量知识共享计划成功尺度基础上,教育方法才能发挥最佳作用,而且最重要的是公司必须向员工表明知识共享能为他们带来什么,能如何帮助他们改进工作。因此,共享机制要具有测量、评价、激励功能,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团队成员以及成员所在单位的参与热情。所以,创新机制应以促进共建资源的应用、师生信息化素养的提升、教学与资源深度融合为目的[7],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容。
1.多层激励机制。信息化资源区域共建共享是一项涉及多层级、多类型人员或单位的工作,多层激励机制应该能够调动县区级教育部门、全市各职业院校等单位的组织热情,同时能够激发市县区级教研员、各职业院校一线教师、行企专家等多层次不同个体的参与欲望。在县区教育主管和学校行政管理层面,必须让行政人员意识到资源共建共享对教学改革的迫切性,把资源共建共享绩效作为不同层级单位年度考核的重要数据,与学校智慧校园年度评比紧密结合。在个体层面,职业院校应实施资源共建共享积分制,制定包括资源贡献量、资源分享量、资源下载率、资源满意度评价等不同维度积分量化细则,而教师可以凭借积分数量换取资源使用的优先权。
2.公众认可激励机制,即采取荣誉激励,通过提高优秀资源开发者的知名度来激励更多人参与学校的投入。但荣誉激励不是目的而是手段,其目的在于通过激励机制推动优质资源、资源使用、荣誉贡献三者之间良性的动态匹配,具体如图1所示。
(三)建构标准,提升资源质量
信息化资源区域共建共享的核心是标准,如若缺失标准,资源就不具有普适性,互通共享将无法实现[8]。所谓标准是指按照规定的程序经协商一致制定的,为各种活动或其结果提供规则、指南,供共同使用和重复使用的一种文件。通俗而言,标准是某特定群体就某特定事件所形成的共识。由于信息化资源区域共建共享具有开发人员组成多元化、资源类型多样性等特征,因此,建构标准是高质量建设信息化资源的必由之路。从质量角度来看,标准应能约定资源的技术性、艺术性、教育性、融合性、思想性、独创性、科学性等多项指标,真正实现资源的共建共享[9]。关于信息化资源区域共建共享标准的核心指标见表1。
信息化资源区域共建共享的探究较为复杂,事关“三教”改革的成功落地。队伍组建、机制创新、标准研发是资源区域共建共享能否成功的关键性因素,但影响该项信息化资源共建共享成效的因素遠远不止以上三个方面,比如,域内各职业院校智慧校园软硬件建设状况、域内教育工作者的信息化素养也影响着信息化资源的共建共享。这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探索,以更好地推动“三教”改革高质量运行,提升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秦华伟,陈光.“双高计划”实施背景下“三教”改革[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9(33):35-38.
[2]周建松,陈正江.高职院校“三教”改革:背景、内涵与路径[J].中国大学教学,2019(9):86-91.
[3]毕进.实施好中职“领航计划”就要“拼校长”[J].江苏教育,2020(12):79-80.
[4]蔡效猛.基于经验连续性的中职生核心素养生成教学组织策略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2018(11):65-69.
[5]晋铭铭,罗迅.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浅析[J].管理观察,2019(16):77-79.
[6]夏琪,沈书生,王家文.区域基础教育资源应用现状与建设新思路——基于对南京市江宁区的调研[J].中国电化教育,2018(5):103-109,124.
[7]蔡效猛.创新资源应用方式提高教学质量[J].中国教育学刊,2016(12):99.
[8]王瑛,郑艳敏,贾义敏,等.教育信息化资源发展战略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14,32(6):3-14.
[9]周红春.高校教育信息化的新发展:信息化教育——我国高校教育信息化试点学校建设的启示[J].电化教育研究,2012,33(6):5-11,28.
[责任编辑 刘素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