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美贯形音义,脉通上下文

2021-04-08宋献普党俊莉

读写月报(高中版) 2021年3期
关键词:王昭君昭君谐音

宋献普 党俊莉

杜甫《咏怀古迹(其三)》借题咏昭君村、怀念王昭君来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忧怨之意。第三联对句的“环珮”一词在人物形象、气氛渲染、主题表现、构思照应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可谓“一石四鸟”,别具意味。

代美人,写美德

环珮是一种佩玉,乃女性装饰品,陶今雁先生在《唐诗三百首详注》里说“这里借指王昭君”,“空归夜月魂即王昭君不能活着归汉”。代指美女的词汇很多,譬如“独有长门里,蛾眉对晓晴”(杜牧《长安夜月》)之“蛾眉”,“马前红袖簇丹襜”(韦庄《冬日长安感志寄献虢州崔郎中二十韵》)之“红袖”,“红颜老昨日”(李白《代美人愁镜其一》)之“红颜”,但杜甫都弃之不用,而以“环珮”形容之,原因有二:

环珮为玉器,表面光洁莹润,常借指美人,如“二妃游江滨,逍遥顺风翔。交甫怀环珮,婉孌有芬芳”(阮籍《咏怀》)。王昭君是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被称有落雁之貌,“丰容靓饰,光明汉宫,顾景裴回,竦动左右”(《后汉书?匈奴列传》)。环珮代昭君,玉饰写玉人,正可突出其冰清玉洁之美。此其一也。

《礼记?玉藻》:“古之君子必佩玉,君子无故,玉不离身。”古人常以玉比德,表现佩戴者对美好品德之追求,对坚定人格之钦慕,甚至含有对吉祥如意之向往,如元好问《以玉连环为吕仲贤寿》“玉环何意两相连,环取无穷玉取坚”。杜甫以环珮代指昭君,讴歌其远嫁匈奴、立志换取和平的大道德以及身留北国、心怀家国的大境界,于兹可见!此其二也。

声璆然,境凄凉

“环珮”作为女子佩戴的玉饰,不仅代指美人,具有视觉形象和画面美感,而且声璆然、韵悠扬,具有听觉美。因为古代女子常将其佩于膝部以下,用来压住裙角;这样,当女子迈开凌波微步,便会发出玉石相扣的清脆响亮之声,如“行步则有环珮之声,升车则有鸾和之音”(《礼记·经解》),“夫人自帏中再拜,环珮之声璆然”(《史记·孔子世家》)。因此,历代诗人常以环珮之声衬托美人之神韵、环境之清幽:

1.霭霭沉檀雾,锵锵环珮风。(隋·张昭《郊庙歌辞·汉宗庙乐舞辞·显仁舞》)

2.神仙高缥缈,环珮碎丁当。(唐·杜牧《华清宫三十韵》)

3.词客墨苔观照耀,飞仙环珮听玲珑。(唐·李皋《游南雁诗》)

“璆然”“铿锵”“丁当”“玲珑”等环珮之音令人遐思、使人神往。老杜将其信手拈来,以舍形传神之法传达出无限苍凉之意。“也许在幽寂的月夜里,依稀可听到环珮作响,那应该是昭君的魂魄归来了吧!”(《教师教学用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年)

寄夙愿,谐音“还”

古人所戴的佩器饰物,大多具有特殊的内涵和寓意,寄托着美好的愿望,如玉鱼之“鱼”谐音“余”,寓意吉庆有余。屈原“纫秋兰以为佩”,以此表达高洁志向。玉玦之“玦”谐音“决”,如《鸿门宴》中亚父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乃是暗示项羽早作决断,斩除刘邦。环珮之“环”谐音“还”,寓意归来、团圆,如“蓬转俱行役,瓜时独未还……胡霜如剑锷,汉月似刀环”(骆宾王《在军中赠先还知己》)。无论是王昭君还是杜子美,“还”在二者心中都是一个巨大的坎。试想,竟宁元年(前33)昭君出塞,远适苦寒之地,从此离了故乡,远嫁他乡;二十年南归无望,最后葬身匈奴。东汉蔡邕《琴操》载,昭君久居北国,心思惆怅,作《怨旷思惟歌》。其诗曰:“秋木萋萋,其叶萎黄……翩翩之燕,远集西羌。高山峨峨,河水泱泱。父兮母兮,道里悠长。呜呼哀哉,忧心恻伤。”杜甫的人生经历与之略同:生于河南巩县,游于齐鲁吴越,求功名于长安,追肃宗于灵武,漂泊于西南,老死于湘江。真可谓“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所以,昭君的不还正是杜甫的难归,与其说“环佩空归月夜魂”是悲悯伊人,不如说是伤感自己。最终,羁旅漂泊的绵绵愁绪凝聚成一个精美绝伦的意象——环珮。

呼应“去”,照应“归”

刘勰《文心雕龙?章句第三十四》说:“启行之辞,逆萌中篇之意;绝笔之言,追媵前句之旨;故能外文绮交,内义脉注,跗萼相衔,首尾一体。”意思是:开篇的言辞,要为中間设下伏笔;尾篇的言辞,要照应前文的语句;这样才可以做到文字如花纹交织,意义一脉相通、一气贯注,如同花房与花萼紧密依托,首尾连成一体。杜甫的诗歌不止于文辞雅正工美,亦追求构思谨严细致。“环”既呼应前文“一去紫台连朔漠”之“去”,又暗中照应下文“空归夜月魂”之“归”,且有天然工巧、不着痕迹之妙!

其实,将“环”与“珮”对举并照应并非老杜独创,如唐·徐安贞《程将军夫人挽诗》“环珮声犹在,房栊梦不归”,王维《故南阳夫人樊氏挽诗》“不言长不归,环珮犹将听”,白居易《蜀路石妇》“夫行竟不归……如闻环珮声”。

总之,“环珮”二字如珠如玑,在《咏怀古迹(其三)》一诗中代美人、赞美德,声璆然、境凄凉,寄夙愿、谐音“还”,呼应“去”,照应“归”。其他文字,实难取而代之!

(作者单位:陕西省西安市西光中学)

猜你喜欢

王昭君昭君谐音
勇闯长龙阵
《谐音词里的民俗》
谐音词的规则
民族团结视角下的昭君文化
《汉宫秋》中王昭君的形象解读
脑筋急转弯
马致远《汉宫秋》中王昭君的爱情与婚姻
绝妙的数字灯谜
透过历史文化还原昭君的多维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