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分析测试中心实验室安全管理探索和实践
2021-04-08严丽娟陈息林姚志刚
严丽娟,陈息林,姚志刚,张 峰
(苏州大学分析测试中心,江苏 苏州 215123)
近年来高校实验室安全事故频发,社会影响较大。高校实验室是从事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等实验、科学活动的重要场所,实验人员素质普遍较高,但实验室涉及学科门类多、化学品种类多,实验室很少有安全测试和安全论证,加上安全意识不强,安全检查通常流于形式,导致安全事故时有发生。分析测试中心开放共享的大型仪器是服务高校教学、科研的重要支撑,也是学校合理配置资源、节约科研成本和提高科研效率和水平的重要手段,还是高校服务社会、服务地方企业的重要场所。分析测试中心实验室的安全关系到广大师生的安全,也关系到国家大型精密仪器的财产安全,因此至关重要[1-6]。尤其近年来,随着学校科研实力的飞速发展,苏州大学分析测试中心大型仪器设备开放时间和开放对象均大幅增加。核磁和电镜等机组全年双休日和晚间开放,还有的机组甚至是全年每天24小时开放,开放时间内大都是由经过培训合格的学生自行操作,此举虽然大大提高了仪器的有效利用率,但同时对安全管理工作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分析测试中心实验室与一般实验室有一定区别,有其自身的特点,本文分析了高校分析测试中心实验室特点和现状,结合我校分析测试中心(以下简称:中心)的工作,探索并提出了一些安全管理措施,以期不断完善和加强实验室安全管理。
1 分析测试中心实验室特点及现状
1.1 实验室特点
分析测试中心是学校各类大型贵重仪器的集中营,仪器种类多、价值高、涉及学科门类多,具有以下特点。
(1)实验室环境要求较高。很多仪器对湿度、温度、粉尘和水电控制均有要求,甚至对场地的震动、磁场都有较高要求。比如高分辨透射电镜、扫描电镜、核磁等大型仪器对温度、湿度、震动、磁场都是有严格要求的,否则仪器无法达到要求的分辨率,环境不合要求甚至会加速仪器的老化或损坏。
(2)实验室安全管理范围较广。高校分析测试中心实验室安全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除需要落实普通实验室安全管理中的水电气、化学品、仪器、辐射等安全外,其安全管理工作还面临更大的挑战。具体表现为仪器设备种类、实验人员、存放实验样品的种类和数量等的增多,使实验室公共资源占用增多,实验空间减小,导致安全管理更加复杂、范围增大,实验室环境安全就更加难以保障[4]。
(3)实验室具有开放、共享的特点,是高校里人口流动较大的场所。分析测试中心的仪器大部分是面向全校师生开放的,师生经培训合格后,自行在共享平台上预约、自行上机测试,不少仪器还是24小时连续开机开放的。因此,人员的安全操作培训和设备的安全使用问题便是分析测试中心实验室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4-6]。
1.2 实验室安全现状
(1)安全意识淡薄。很多血的教训告诉我们,其实很多事故是完全可以避免的,就是因为我们安全意识不强,责任心不强,出现小问题不当回事,对各类安全隐患视而不见,导致最终酿成大事故。掌握了安全知识和拥有安全意识是两回事,测试平台上的人员都有较高的安全操作实验的水平,但不一定时刻有较强的安全防范意识。很多安全事故就是由平时的小隐患越积越大,最终由量变到质变引发的。
(2)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责任不明确。实验室安全管理需要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与之相匹配, 脱离健全的管理制度谈管理将是纸上谈兵[7]。目前,各高校实验室虽然普遍建立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但普遍存在制度不够完善的问题。人员流动大的实验室,安全责任不明确,出了事故,你推我,我推你,没有真正落实安全责任制。
(3)安全教育、培训流于形式。加强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必须从安全教育和培训入手,强化师生的安全意识,切实落实“以人为本,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指导思想,使实验室安全成为一种发自内心的自觉行为[8-9]。虽然高校已经越来越注重安全培训,经常安排专业的实验室安全知识讲座,进行事故演习等等,但是不少培训依然流于形式,抑或培训的力度还远远不够,无法让师生从内心把实验室安全摆在最重要的位置。
(4)资金投入不足,安全设施不完善。目前,高校实验室受安全经费投入不足的因素制约,存在安全设施配备缺失或不足的现象[2]。安全设施的不完善会造成仪器平台的种种安全隐患,严重威胁到人身安全、国家财产安全和环境状况。
2 分析测试中心实验室安全管理措施探索和实践
2.1 逐步完善健全安全管理制度,构建安全测试平台
依据学校对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结合中心自身特点,制定和完善了《仪器设备培训、预约和使用制度》、《化学品申购、领用和保管制度》、《实验室废弃物、污染物处置制度》、《实验室安全标识制度》和《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等安全管理制度。实行“实验室安全责任承诺书”制度,谁使用谁负责。寒暑假开放的实验室,制定了“假期实验人员备案表”,做好假期进出实验室人员管控和安全防护。成立安全工作小组,定期或不定期地对各仪器实验室巡视检查,排除安全隐患,逐步强化整体安全意识、养成良好的实验和操作的习惯,共同构建安全的仪器测试平台。
学校系统性地构建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实验室安全“双体系”预防体系——风险分类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卓有成效地降低了实验室安全风险,减少了事故隐患[8]。中心根据学校的精神,对所有实验室的危险源进行辨识、分类、分级,针对各类危险源制定不同的应对方案,对实验室存在的安全隐患逐一逐次排查,一排查出隐患,立马发出整改通知,事后检查整改效果。制定了制度,便严格按照制度办事,对年度内认真执行的实验室进行奖励;对不认真或出事故的实验室,相应地做出惩罚。就这样轮番排查,轮番整改,中心的实验室安全状况得到较大地改善。
2.2 增大实验室安全投入,逐步消除潜在的安全隐患
中心在针对实验室安全危险源和隐患排查中发现不少问题,最主要的是危险化学品的管理、废弃物的处理、气路设计及气体钢瓶的存放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对此,中心逐步增大实验室安全设施投入。先后购入易燃易爆化学品、腐蚀性化学品、剧毒等化学品的专用药品柜,强化化学试剂管理;购入废弃物和污染物的集中保存及基本处置设施;完善了气路的科学化设计和气体钢瓶固定;更新升级各实验室通风设备;更换老化的水管、电气、消防设备;解决房屋漏水情况,确保汛期防汛设施的正常使用;持续完善各种安全警示和指示牌的张贴;配备仪器室贵重仪器专用灭火器,完善防毒面罩、防护工具的配备等。
在确保安全设施硬件到位后,中心严把易燃易爆、有毒、强酸等危化品的领用和保存关,按需领用,待用或未用完的药品保存于每层楼统一的专用药品柜中,从源头上杜绝危化品隐患。对于测试后多余的样品,除必须留样的,其余均不保留,由送样人带回。对有产生废弃物的,按照学校要求分类存放,统一处理。表1是近几年中心针对实验室存在的安全隐患采取的主要措施和增加的设施投入。
表1 近几年实验室安全隐患的整改措施Table 1 Rectification measures of laboratory safety hazards in recent years
2.3 制定防范措施和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开展专项整治活动
人和仪器设备是分析测试中心的根本,制定相应的科学防范措施和应急预案,有利于高效处理突发事件,最大程度降低事故伤害。各实验室通道、准备室、操作间均装备监控系统,尤其是全天开放的实验室、人流量大的实验室更要监控无死角。根据各实验室仪器特点制定相应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比如突然断水断电、仪器故障等突发事件的处置;化学品打翻、水管漏水、气体泄漏等突发事故的处置。总之,制定科学的防范措施和应急预案,才能确保事故发生时能够镇定有序地做好救治工作。
此外,配合学校的实验室安全专项整治,中心也专门对易燃易爆等危化品、易燃易爆气体等做了专项整治,进一步规范实验室对危险品及仪器设备的使用和管理。对于特种设备和射线装置未建立台账或使用台账不规范;设备无登记证即投入使用;设备及安全附件未定期检验;人员未持证上岗;安全管理规章制度不健全;应急措施及警示标识张贴不到位;设备未履行环评手续;设备及环境未按规定进行监测等不规范行为进行了专项整治,确保设备使用合法合规。为进一步提升实验室安全管理水平,还开展了一系列的实验室安全月活动,如 “辐射安全与防护安全活动月”、“实验室防火防爆安全月”等,并举办安全专题讲座、安全宣传海报等。
2.4 从安全思想源头抓起,提高安全意识,强化安全培训
提高安全意识是防止安全事故发生的根本,只有“安全第一,实验第二”的思想观念深入每个实验人员的大脑,只有在全体人员的周围营造出了安全实验和管理的文化氛围,秉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我们才能真正地减少或杜绝实验室安全事故的发生[10-13]。中心要求所有进入实验室的人员都要经过仪器机组的专业培训,培训考核通过后方能上机操作仪器,未经培训或未通过考核,坚决不得进入实验室。培训形式可以多样,培训内容必须涵盖相关仪器的基础理论、实际操作、注意事项、紧急操作和实验室安全事项等等。
现行开放的仪器共享平台要求送样人自己测试,所以各仪器机组的专门的安全操作以及实验室安全方面的培训就显得格外重要,培训不过关,后果不堪设想,中心实验室安全知识培训在所有仪器实验室都是强制实施。
3 结 语
实验室安全事故频发,需提高安全意识,健全和严格执行安全管理制度,加大安全设施投入,制定科学的防范措施和应急预案,强化实验室的安全知识和操作培训,逐步消除安全隐患。从源头上最大努力切断安全事故的发生,才能有效地保障分析测试中心大型仪器开放共享平台的正常运行。安全无小事,安全工作需要我们一直紧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