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高校摄影专业团队的建设研究
2021-04-08杨静
杨 静
(四川传媒学院,四川 成都610000)
一、引言
我国民办本科教育起步较晚,但是随着经济科技的快速发展和高等教育的普及化推进,民办本科教育顺应时代的潮流和需求迅速壮大。民办高校的出现极大的促进了莘莘学子们上大学的愿望,改变了我国高等教育主要集中在一、二线大城市的结构布局。民办本科高校虽然在高等教育迈向大众化、普及化的过程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整体的基础较为薄弱,在发展的过程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
尤其在民办本科高校的师资队伍和专业教学团队建设上与国家标准差距较大,主要体现在:一是专业教学团队建立时间较短,负责人的年龄偏大、水平不高,教学团队的师资结构不合理;二是校企合作的模式还需要深入探讨,专业和行业之间没有建立起长期的有效机制;三是教学团队的教师数量不够,质量较低,对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的培养意识较为薄弱;四是缺少行之有效的组织及管理制度。
本文以“摄影团队建设和研究”为课题,探讨了如何在民办本科高校中进行摄影专业团队的建设。
二、“双师型”摄影专业团队建设
何谓“双师型”,大致分为五种,即双职称型、双素质型、双证书型、双能力型、双融合型。按照教育界的理解可以总体归纳为:
1.具有教书育人的理论能力,良好的教学管理能力和创新能力。
2.具备与讲授专业和课程相对应的行业基础技能和素质,有较强的实践和指导能力。
3.具备相当的社会沟通、组织和协调能力,善于指导学生开展具体实践创作的能力。
通过专业教学团队建设,加快调整师资的转型升级,建设出一支结构合理、教学和科研水平高、专业技能过硬、爱岗敬业的教师队伍。建成一个由专业带头人负责,团队的骨干教师相对稳定,注重对青年教师的培养,注重理论和实践教学双管齐下,勇于创新,具有团结合作精神的教学团队。形成在专业背景、行业资历、学历层次、职称结构、年龄比例这些方面稳定合理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形成“老、中、青”三代教学力量,全面提高民办本科高校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加快专业教育内涵发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水平。
三、建立校企合作工作机制
本科教学是大学的根和本,突出“以本为本”,推进“四个回归”,通过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完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培养具有创新精神,适应摄影行业和地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是目前高校人才培养的重中之重。
首先,由学校和企业共同建立专业委员会,按照摄影专业岗位群的需要,确定从事行业应具备的能力,明确人才培养的目标;其次,通过校企双方提供的指导老师和相关的管理制度,确保企业能提供稳定质量和数量的校外指导教师,校内指导教师能够在企业挂职和锻炼。
根据摄影专业人才培养需要,校内和校外指导教师在教学和实践中发挥各自优势,分工协作,形成校内指导教师完成课程的理论教学内容和设计,校外指导教师讲授课程的实践技能,并且在专业实践、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中对学生进行指导。
让学生真正实现在学校的学习中能够和企业行业的工作内容和岗位技能进行无缝对接,最终形成通过校内理论讲授,校企合作实践,培养适应社会地方经济和行业的应用型人才。以专业团队建设作为开展校企合作的教学和工作平台,双方共同研讨、修订和实施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人才培养模式。
四、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的培养
专业教学团队和专业带头人是建立优秀教学队伍的关键因素,是提高教师队伍在教学、科研、管理水平的有力保证。通过加强教学团队的建设来加快师资队伍建设,通过发挥专业带头人的作用,优化“传、帮、带”教学梯队,以团队促进个人发展,构建团队之间团结协作的氛围,促进教师队伍整体水平的提高。
对新进的教师实行导师制,由教学经验丰富的骨干教师给予“传、帮、带”,制定青年教师导师制度。培养新进教师具有从事教学和科研的能力,掌握正确的教学方法,合理的备课方式,熟悉教学环节、场地和器材设备,遵守教学规范,主动结合所授课程的内容、特点和步骤,运用各种教学手段进行有效授课。同时培养青年教师在教学工作中认真严谨、注重细节、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敬业精神,通过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带领青年教师进行教学改革和创新,全面提高本专业的整体教学质量。
专业带头人带领教学团队开展实践教学活动,一方面教师们在实践中进行教学,另一方面,学生在教学实践中进行学习,既调动了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和能动性,又培养了学生们实践和动手能力,同时增加了教师的团队合作意识,进一步促进摄影专业教学团队建设,努力提高本专业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水平。
通过优先提供给团队的骨干教师参加教学研讨会、学术和技术交流、参观访问等培训学习的机会,重点培养团队中骨干教师的专业能力和双师型素质。同时以师德师风建设和正确的教育观念建设为核心,加强团队教师的职业道德、技能和素质的培养,建立起一套完整的教学及专业团队的管理制度,重点将师德师风的建设纳入教学工作的各个环节之中。
五、专业教学团队管理和目标
教学团队以教授、副教授为专业带头人,以讲师、助教和教辅人员为主干,以专业和课程群为建设平台,以院系、专业教研室、专业实验室、校外教学基地为建设单位,具有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较长远的发展目标,老中青教师搭配,职称、学历和专业知识结构合理的教学团队。
教学团队的建设要以规范化、标准化为准则,以特色化建设为追求,根据教学需要,做好课程群建设、专业带头人和学科梯队建设、师德师风和团队精神建设。教学团队需要长远的规划,设立短期、中长期建设目标,保持团队的稳定性,通过不同的渠道吸引各层次人才,不断充实和调整团队的实力。
在教学团队的建设中,积极组织引导团队教师申报教改科研项目、精品课程、示范课程、特色专业、出版教材及各级教学成果奖等,并把相应的成果运用到实际教学活动中去,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六、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
人才培养教学改革的根本目标就是为了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首先,要以社会、企业、行业需要为基准,调整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模式、专业培养目标、专业培养规格,使人才培养更好地适应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各方面、层次的需要;其次,还需要遵循一定的教育教学的内部规律,以专业培养目标、专业培养规格为参照,及时调整修订专业培养方案、培养方法和途径,使人才培养模式中各个要素之间的关联性增强,大大提高协调性,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与人才培养目标规格之间的吻合程度。
因此,优秀的专业教学团队有利于制定高质量的人才培养方案,科学分析企业行业的岗位定位和需求,将岗位需求转化成校内的学习内容,通过对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之间进行有效的梳理,合理修订人才培养方案,为高质量的人才培养奠定基础。
七、结语
摄影专业教学团队作为专业建设和课程群建设的重要组织,其目的在于落实民办高校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过程紧密对接产业生产流程,专业结构紧密对接产业生态链,教学条件紧密对接产业一线标准。继续推进教学改革,规范教学管理过程,提高教学的质量,培养具有一定创业创新精神和符合行业要求的,具有较高专业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摄影专业教学团队建设也是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一项基本建设,它能够反映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水平,教学团队建设要以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为核心,以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为重点,分层次、分类别的开展。
通过专业教学团队的示范性和引领性作用,开发优质的教学资源及平台,对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对教学内容进行更新,推进教学团队中教师之间的传帮带,在教学和实践环节改革中,在学科、专业、课程群、实验室和校外实践基地的建设中发挥重要的模范作用。搭建优秀的教学团队平台,建立一支与人才培养模式相适应的可持续发展的教学队伍。
民办本科高校的摄影专业教学团队建设,还需结合民办高校的具体情况,认真履行“以理论为基础,以实践创作能力为主,以社会需求为先导”的办学理念和“建成特色鲜明、与区域经济发展相匹配的高水平专业”的办学目标。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以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创新精神,适应行业和地方经济发展需求的高素质人才为出发点,对教学团队、课程体系、实习实训等各方面进行改革和完善。
通过各种方式和政策鼓励教师积极参加教学方法改革及实践技能培训,改变传统的“教”与“学”的观念,参加有针对性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参与教学改革和课程建设,参加本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研讨、教学内容、计划和方法的制定、课程教材的撰写、编写工作,参与校内外实训实践基地的建设,参加相关专业的学术交流活动和展览等。
摄影专业团队建设以培养“双师型”的骨干教师为重点,构建以专业带头人为核心,以专业教研室为教学团队组织,专业和兼职教师相结合、分工明确、结构合理,具有团结合作精神的“双师型”专业教学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