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莫地平联合依诺肝素钠治疗子痫前期的效果观察
2021-04-08张晓磊
张晓磊
(河南省孟州复兴医院妇产科 孟州454750)
子痫前期是孕妇妊娠期特有的症状,如不及时治疗,易导致病情加重,出现昏迷、抽搐等症状,危害母婴安全[1]。 临床治疗子痫前期多采用解痉、降压等药物治疗。尼莫地平属于双氢吡啶类钙离子拮抗剂,可通过抑制平滑肌收缩达到解除血管痉挛、降低血压的效果[2]。 子痫前期患者血液呈高凝状态,可引起胎盘缺血、缺氧[3],因此需在抗压治疗的基础上进行抗凝治疗。 依诺肝素钠是小分子肝素,可与抗活化凝血因子Ⅹa 联合发挥强抗血栓和溶血栓的作用,从而改善胎盘血供[4]。 为提高子痫前期患者治疗效果,本研究将尼莫地平与依诺肝素钠联合应用于子痫前期患者中,以观察该治疗方式在子痫前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 年1 月~2019 年12 月我院收治的80 例子痫前期患者,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 例。 对照组年龄21~40 岁,平均年龄(29.34±1.67)岁;孕周20~38 周,平均(28.36±1.15)周;身体质量指数19~25 kg/m2,平均(21.69±1.03)kg/m2。观察组年龄21~41 岁,平均年龄(29.45±1.66)岁;孕周20~39 周,平均孕周(28.44±1.12)周;身体质量指数19~24 kg/m2,平均(21.58±1.06)kg/m2。两组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入选标准 (1)纳入标准:符合子痫前期诊断标准[5];血压多次测量均≥140/90 mm Hg;子宫及子宫附件发育均正常; 患者均知情并签知情同意书。(2)排除标准:伴有严重肝肾功能障碍患者;有精神疾病及语言交流障碍患者;伴有妊娠结局相关的染色体异常患者;对治疗药物存在严重过敏反应患者;依从性差无法配合调查患者。
1.3 治疗方法 对照组口服硝苯地平缓释片(国药准字H20073908), 起始剂量10 mg/次,3 次/d,维持剂量为20 mg/次,3 次/d;口服尼莫地平片(国药准字H13022559)治疗,60 mg/次,3 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依诺肝素钠注射液(国药准字H20173386)治疗,0.6 ml/次,1 次/d。 两组均治疗7 d。
1.4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治疗前、 治疗7 d 后的血压水平与凝血功能。(1)采用汞柱式袖袋血压计,测血压前休息15 min, 取坐位测量右肱动脉血压,连续测量3 次,取其平均值。(2)采集两组空腹静脉血5 ml, 采用凝血分析仪(江苏鸿恩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检测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采用免疫比浊法测量D-二聚体(D-D),试剂盒购自武汉艾迪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采用SC-2000 血小板聚集测试仪(上海涵飞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检测血小板计数(PLT)。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 处理数据,以(±s)表示计量资料,组间用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用配对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结果以%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血压水平比较 治疗前, 两组收缩压、舒张压水平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 治疗7 d后,两组收缩压、舒张压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更低(P<0.05)。 见表1。
表1 两组血压水平比较(mm Hg,±s)
表1 两组血压水平比较(mm Hg,±s)
注:与同组治疗前对比,*P<0.05。
时间 组别 n 收缩压 舒张压治疗前观察组对照组40 40 t P治疗7 d 后观察组对照组40 40 t P 156.88±13.13 156.11±13.60 0.258 0.797 102.47±10.03*122.81±11.39*8.476<0.001 113.66±10.89 113.38±10.61 0.117 0.908 79.41±8.35*96.61±8.74*9.104<0.001
2.2 两组凝血功能指标比较 治疗前, 两组PLT、PT、APTT、D-D 水平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7 d 后,两组PLT、PT、APTT 水平高于治疗前,D-D 水平低于治疗前, 且观察组PLT、PT、APTT 水平高于对照组,D-D 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 见表2。
表2 两组凝血功能指标比较(±s)
表2 两组凝血功能指标比较(±s)
注:与同组治疗前对比,*P<0.05。
时间 组别 n PLT(×109/L) PT(s) APTT(s) D-D(mg/L)治疗前观察组对照组40 40 t P治疗7 d 后观察组对照组40 40 t P 81.23±10.84 81.67±10.89 0.181 0.857 125.74±13.19*113.28±12.55*4.328<0.001 6.89±1.27 6.72±1.29 0.594 0.554 12.14±1.96*9.35±1.78*6.665<0.001 26.37±2.49 26.34±2.12 0.058 0.954 38.82±3.57*31.67±3.31*9.289<0.001 0.98±0.09 0.96±0.08 1.051 0.297 0.32±0.04*0.49±0.06*14.910<0.001
3 讨论
子痫前期是妊娠期特有的疾病,轻症患者仅出现血压升高、蛋白尿、水肿,如不进行有效治疗,可引发重症子痫前期,导致母婴死亡。 针对子痫前期的特点,临床以降压、解痉为主要治疗原则。 尼莫地平属于钙通道阻滞剂,能阻止平滑肌细胞外的钙离子内流,抑制血管内平滑肌收缩,实现降压的效果[6]。尼莫地平可选择性地作用于脑血管平滑肌,扩张脑血管,增加脑血管血流量,改善脑部血液循环,且可通过阻滞钙离子通道来缓解脑血管痉挛[7~8]。 但子痫前期患者血液的高凝状态会加重血管内皮细胞通透性,导致胶体渗透压降低,血液浓缩,且血管内皮损伤可导致微血栓形成,造成FIB、APTT 等凝血功能指标异常[9]。 因此,需在降压治疗基础上给予抗凝治疗。
凝血功能检测中,D-D、APTT、TT、PLT 等指标较为常见,其中D-D 是交联纤维蛋白原特异性的降解产物,可反映血液高凝状态;APTT 反映内源性凝血系统的改变;PT 反映外源性凝血系统的改变;PLT 反映凝血酶原活性、内源性凝血系统及外源性凝血系统是否正常[10]。 本研究结果显示, 治疗7 d后,观察组收缩压、舒张压与D-D 水平低于对照组,PLT、PT、APTT 水平高于对照组, 表明尼莫地平与依诺肝素钠联用可提高子痫前期治疗效果,降低患者血压水平,改善凝血功能。 分析原因在于,依诺肝素钠是一种常见的抗凝药物, 可结合抗活化凝血因子Ⅹa,从而发挥抗凝血因子Ⅱa 活性的作用,影响血浆纤溶酶原水平,抑制血栓形成,改善凝血状态[11]。依诺肝素钠对其他凝血因子及凝血酶所造成的影响较小,主要与抗凝血酶Ⅰ相互结合发挥抗凝效应,抗凝作用较好, 且依诺肝素钠分子量相对于肝素而言较小,故其引起过敏反应、肝素诱导性血小板减少症及对肝功能的影响较低[12]。因此,尼莫地平与依诺肝素钠联用可发挥协同作用,降低患者的血压水平,改善其凝血功能。
综上所述, 尼莫地平与依诺肝素钠联用治疗子痫前期效果较好,可降低患者血压水平,改善凝血功能,值得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