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IMB 模型对卒中后偏瘫患者康复锻炼依从性及生活质量影响

2021-04-08刘文君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21年3期
关键词:偏瘫肢体依从性

刘文君

(河南省郑州人民医院 郑州450003)

卒中属于神经系统多发疾病类型,可造成不同程度的大脑损伤,影响四肢运动功能,从而导致偏瘫等后遗症发生,对预后改善造成严重不良影响[1]。 目前康复锻炼是卒中后偏瘫患者改善肢体运动功能、提高生活质量的主要方式,但由于多数患者对疾病缺乏认知,且伴有不良情绪,导致康复锻炼依从性较低, 需给予相关护理措施干预。 信息-动机-行为(Information-Motivation-Behavior, IMB)模型属于行为改变理论模式,可有效改变患者健康行为。 本研究选取我院卒中后偏瘫患者74 例, 以探究IMB 模型对其康复锻炼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6 年7 月~2018 年10 月收治的卒中后偏瘫患者74 例, 按照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和IMB 组,各37 例。对照组女13 例,男24 例;年龄42~73 岁,平均年龄(55.37±4.91)岁;卒中类型:脑出血7 例,脑梗死30 例;受教育程度:小学、初中10 例,高中、中专16 例,大专及以上11 例。IMB 组女14 例,男23 例;年龄43~74 岁,平均年龄(56.20±5.28)岁;卒中类型:脑出血6 例,脑梗死31例,受教育程度:小学、初中9 例,高中、中专18 例,大专及以上10 例。 两组一般资料均衡可比(P>0.05)。 本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

1.2 入组标准 (1)纳入标准:均属于卒中后偏瘫;临床资料完整;患者及家属均知情,签订知情同意书。(2)排除标准:因关节疾病、脊髓损伤等其他原因而致运动功能障碍者;伴有认知障碍、意识不清、精神疾病者;处于病情不稳定期者;合并其他严重并发症者。

1.3 护理方法

1.3.1 对照组 给予常规护理。(1)常规宣教卒中后偏瘫相关疾病知识;(2)给予心理疏导与支持,缓解患者不良情绪;(3)指导功能锻炼正确方法,包括合理摆放良肢位、患肢关节屈伸活动、坐位平衡、翻身活动、肌肉锻炼、步行及负重锻炼等内容。

1.3.2 IMB 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IMB 模型。(1)信息干预:由护理人员主动与患者沟通、交流,可在患者家属陪同下进行交流, 主要内容为卒中后偏瘫原因、康复锻炼方法、相关注意事项及可能出现的并发症,期间针对患者及其家属疑问进行详细解答,30 min/次。(2)动机干预:护理人员应与患者建立彼此信任良好护患关系, 主动引导其认识卒中后偏瘫康复锻炼的必要性、获益情况及良好预后等,改变其焦虑、悲观等不良情绪,提高战胜疾病的信心,产生行为改变动机;根据患者实际病情程度、偏瘫情况制定个体化康复锻炼任务计划,争取其家属配合,营造良好康复氛围,并给予鼓励、支持。(3)行为技巧干预:指导患者正确康复锻炼方法,强化其自身行为技巧,鼓励、指导其家属按摩患者患肢,提高其辅助技巧,如协助患者改变体位、翻身、行走、防止跌倒等;出院时发放卒中后偏瘫日常生活相关注意事项手册;出院后6 个月内进行电话随访,第1 个月1 次/周,之后1 次/月,明确其功能锻炼中所遇问题,给予解答,巩固、增强行为技巧。

1.4 观察指标 (1)康复锻炼依从性,分为不依从、部分依从、完全依从3 个等级。 依从性=(部分依从例数+完全依从例数)/总例数×100%。(2)肢体运动功能, 于两组干预前、 干预6 个月后采用Fugl-Meyer 运动功能(FMA)量表判定,分组范围0~100 分,评分越高,则提示肢体运动功能越好。(3)生活质量,于两组干预前、干预6 个月后采用简明健康状况(SF-36)量表判定,分值范围0~100 分,评分越高,则提示生活质量越好。(3)护理服务满意度,采用纽卡斯尔护理服务满意度量表(NSNS)判定,共19 项内容,每项1~5 分,分为非常满意、满意、一般满意、不满意、非常不满意,总满意度=满意度+非常满意度。

1.5 统计学分析 运用SPSS25.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采用%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行t检验,P<0.05 表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康复锻炼依从性比较 IMB 组康复锻炼依从性91.89%高于对照组的72.97%(P<0.05)。 见表1。

表1 两组康复锻炼依从性比较[例(%)]

2.2 两组肢体运动功能、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干预6 个月后,两组FMA、SF-36 评分均较干预前显著升高,且IMB 组高于对照组(P<0.05)。 见表2。

表2 两组肢体运动功能、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分,±s)

表2 两组肢体运动功能、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分,±s)

注:与同组干预前相比,*P<0.05。

组别 n FMA SF-36干预前 干预6 个月后IMB 组对照组干预前 干预6 个月后37 37 t P 31.57±6.01 32.28±5.83 0.516 0.608 72.19±3.96*64.17±4.75*7.889<0.001 41.22±5.10 41.64±4.88 0.362 0.719 75.06±4.15*68.03±3.71*7.682<0.001

2.3 两组护理服务满意度比较 IMB 组护理服务总满意度94.59%高于对照组的72.97%(P<0.05)。见表3。

表3 两组护理服务满意度比较[例(%)]

3 讨论

近年来,卒中已成为全球范围内第三大致残疾病,严重降低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及生活质量[2~3]。 卒中后偏瘫可形成不同程度肢体运动功能障碍,是影响预后改善的主要原因之一[4]。 研究显示,卒中后偏瘫患者极易受其不良情绪、康复欲望不高、无法积极面对等原因影响,延缓康复进程[5~6]。 因此,临床应给予合理、可靠护理措施干预,以提高康复信心及依从性。

司树梅等[7]研究将IMB 模型应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康复,患者运动康复依从性显著提高。本研究针对卒中后偏瘫患者给予IMB 模型, 结果显示,IMB 组康复锻炼依从性高于对照组(P<0.05),可见IMB 模型可明显强化康复锻炼依从性。IMB 模型是一种现代护理模式,通过信息、动机、行为技巧等一系列干预手段, 可使患者明确疾病康复目标信息,增强康复动机,促进行为转变,在多种疾病康复中具有促进作用,有利于加快康复进程[8~10]。 本研究主要是通过交流卒中后偏瘫相关康复知识给予信息支持,可提高患者的康复认知程度;再主动引导其认识康复锻炼的必要性、获益情况及良好预后等,使其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产生行为改变动机;最后通过强化患者自身行为技巧,提高其家属辅助技巧,可保障康复锻炼有效性;且于出院后进行电话随访,可不断巩固、增强行为技巧,进一步加快病情康复。 本研究结果显示,IMB 组干预6 个月后FMA、SF-36 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可见IMB 模型可明显改善肢体运动功能及生活质量。

综上可知,IMB 模型应用于卒中后偏瘫患者可显著强化康复锻炼依从性,改善肢体运动功能,还可明显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偏瘫肢体依从性
应用PDCA循环法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对医院感染的影响
膈肌训练在脑卒中中促进偏瘫康复恢复中的应用
痉挛型偏瘫患儿注意力与运动功能的相关性
计划行为理论在药物依从性方面的应用
探讨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早期康复护理效果
中药药学服务对患者依从性的干预作用研究
健康教育对改善癫痫患儿治疗依从性的效果
肢体语言
肢体写作漫谈
漫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