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慢性乙肝患者HBV-DNA、乙肝两对半及肝功能指标检测结果分析

2021-04-08罗家宏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21年3期
关键词:乙肝病毒乙肝肝功能

罗家宏

(广东省江门市妇幼保健院医学遗传中心 江门529050)

乙型肝炎是临床常见传染病之一,主要是由于患者感染乙型肝炎病毒引起[1]。 临床将肝炎且血液内证实乙肝病毒检测阳性,病程超过6 个月定义为慢性乙型肝炎,相关研究显示全球约20 亿人曾感染乙肝病毒,其中2.4 亿人为慢性乙肝[2]。 慢性乙肝临床表现为乏力、恶心、黄疸以及肝区疼痛,治疗以降低和保持血清乙肝病毒DNA(HBV-DNA)在最低水平,减轻肝纤维化和肝细胞炎症坏死,延缓疾病发展,缓解患者临床症状为目的[3]。 慢性乙肝还可导致肝硬化、肝功能衰竭及肝癌,早期对疾病类型进行诊断有利于临床开展治疗,控制病情发展,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本研究主要分析慢性乙肝患者HBV-DNA、乙肝两对半及肝功能指标检测结果。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8 年7 月~2019 年7月收治的慢性乙肝患者100 例为研究对象。 纳入标准:(1)符合慢性乙型肝炎诊断标准[4~5];(2)可正常交;(3)知情并自愿参与本研究。 排除标准:(1)心、肾、肺功能障碍者;(2)有甲、丙、丁、戊肝炎病毒感染或艾滋病患者;(3)有免疫系统、内分泌系统、感染性疾病及恶性肿瘤者;(4)妊娠或计划妊娠者;(5)拒绝参加本研究者。 100 例患者中男59 例,女41 例;年龄25~60 岁,平均(33.63±7.59)岁。 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检测试剂及方法

1.2.1 HBV-DNA 检测 采用荧光定量PCR 检测,仪器选择美国罗氏480 实时荧光定量PCR,所用试剂购于厦门安普利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所有操作遵循说明书进行。

1.2.2 乙肝两对半检测 采集患者清晨空腹静脉血4 ml,分离血清后保存于4℃以下,利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 乙肝病毒标志物ELISA 试剂盒、 病毒核酸扩增检测试剂盒均购于北京诺康生物有限公司, 所有操作遵循说明书进行。 检测内容包括HBsAg、HBsAb、HBeAg、HBeAb、HBcAb。

1.2.3 肝功能检测 采用西门子Au640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 检测内容包括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血清白蛋白(ALB)、碱性磷酸酶(ALP)、直接胆红素(DBil)、总胆红素(TBil)、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γ- 谷氨酰转移酶(γ-GT),所有操作遵循说明书进行。

1.3 观察指标 HBV-DNA: 检测结果<5.0×102IU/ml 为阴性(-),检测结果≥5.0×102IU/ml 为阳性(+);(2) 乙肝两对半:HBsAg、HBsAb、HBeAg、HBeAb、HBcAb 阳性、 阴性检出情况;(3) 肝功能:ALT 正常值0~40 U/L,ALB 正常值40~55 g/L,ALP正常值45~125 U/L,DBil 正常值0~7 μmol/L,TBil正常值2~22 μmol/L,AST 正常值0~40 U/L,γ-GT正常值10~60 U/L;(4)肝硬化:符合《肝硬化诊治指南》[6]相关诊断标准。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0.0 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 计数资料以例(%)表示,行χ2检验;利用Pearson 相关性分析法确定相关系数。 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HBV-DNA 与肝功能 36 例HBeAg 阳性患者HBV-DNA 阳性检出率80.56%(29/36),肝硬化检出率 66.67%(24/36);64 例 HBeAg 阴 性 患 者HBV-DNA 阳性检出率59.38%(38/64),肝硬化检出率43.75%(28/64)。 HBeAg 阳性患者HBV-DNA 阳性检出率、 肝硬化检出率高于HBeAg 阴性患者(P<0.05)。 见表1。

表1 HBV-DNA 与肝功能检测结果[例(%)]

2.2 乙肝两对半检测结果 100 例患者乙肝两对半结果显示主要以HBsAg、HBeAg、HBcAb 阳性和HBsAg、HBeAb、HBcAb 阳 性 两 种 类 型 为 主,其HBV-DNA 阳性率分别为84.62%、67.50%。 见表2。

表2 乙肝两对半检测结果[例(%)]

2.3 肝功能水平 HBeAg 阳性患者ALT、ALB、ALP、DBil、TBil、AST、γ-GT 等肝功能指标水平均高于HBeAg 阴性患者(P<0.05)。 见表3。

表3 肝功能水平(±s)

表3 肝功能水平(±s)

组别 n ALT(U/L) ALB(g/L) ALP(U/L) DBil(μmol/L) TBil(μmol/L) AST(U/L) γ-GT(U/L)HBeAg 阳性HBeAg 阴性8 92 t P 69.08±1.71 58.25±2.09 14.227 0.000 58.82±13.84 50.23±10.15 2.229 0.028 123.35±34.19 103.31±26.37 2.013 0.047 10.52±2.83 8.11±2.21 2.893 0.005 22.51±5.12 18.37±5.51 2.048 0.043 87.95±2.31 61.13±3.39 21.886 0.000 103.65±30.72 87.29±20.08 2.112 0.037

2.4 HBeAg 阳性表达、HBV-DNA 阳性表达与肝功能指标水平相关性 相关性分析显示,慢性乙肝患者HBeAg 阳性表达、HBV-DNA 阳性表达与肝功能指标水平呈正相关(P<0.05)。 见表4。

表4 HBeAg 阳性、HBV-DNA 与肝功能指标水平相关性

3 讨论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慢性乙肝发病率越来越高,其主要通过母婴传播、血液传播和性传播三种途径进行传播[7],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临床常通过检测HBV-DNA、乙肝两对半及肝功能对患者进行确诊以采取针对性治疗措施[8~9]。 机体内HBV 病毒如复制量过高可进一步加剧炎症反应及肝纤维化速度,随着病情发展形成坏死、肝硬化,甚至最终发生肝癌,对患者生命构成威胁。

HBV-DNA 是临床反映HBV 复制情况的可靠指标,是HBV 遗传物质基因。 乙肝病毒复制方式是利用HBV-DNA 作为模板进行复制,临床可通过其检测结果判断乙肝病毒传染性强度,通过对病毒扩散进行抑制而达到治疗目的[10]。 此外抗病毒药物可对病毒DNA 产生干扰而起作用, 使病毒不能进行有效复制。 临床治疗中常根据HBV-DNA 水平判断药物是否有效, 从而调整治疗方案。 本研究结果显示,HBeAg 阳性患者HBV-DNA 阳性检出率高于HBeAg 阴性患者,这与龚蔷[11]的研究结果相似,提示HBeAg、HBV-DNA 可反映乙肝病毒复制情况及患者感染乙肝病毒情况。 分析原因为,HBeAg 为乙肝病毒核心颗粒中一种可溶性蛋白质, 在乙肝活动期检出率较高[12~13],HBV-DNA 是病毒核心组成,是病毒检测具有灵敏性、 特异性和最直接的指标。 另外64 例HBeAg 阴性患者HBV-DNA 阳性检出率和肝硬化检出率分别为59.38%、43.75%, 提示HBeAg 结果阴性并不能代表患者病情好转,应结合其他情况综合判断, 而HBeAg 转阴原因可能与患者机体内HBV 基因突变或者HBV-DNA 与肝细胞染色体发生整合导致血清中无HBV 颗粒有关。

乙肝两对半是临床检查是否感染乙型肝炎病毒的基本检查,主要是检测患者感染乙肝后免疫情况,乙肝大三阳和乙肝小三阳是临床判断乙肝病情的两种重要疾病类型[14]。 本研究中乙肝两对半检测结果显示慢性乙肝患者感染类型主要以HBsAg、HBeAg、HBcAb 呈 阳 性 和HBsAg、HBeAb、HBcAb呈阳性为主, 即“大三阳、 小三阳”, 且大三阳HBV-DNA 阳性率高于小三阳HBV-DNA 阳性率,提示大三阳患者HBV 复制能力及传染性均较高,这与相关报道的结果基本一致[15~16]。 大三阳患者体内HBV-DNA 高水平可加重肝组织损伤,增加肝癌发生率。

肝功能发生损害时其储备功能也会受到影响,肝细胞损伤后免疫器官因被病毒侵袭而导致体内相关指标水平下降,ALT、ALB、ALP、DBil、TBil、AST、γ-GT 是临床常见肝功能评估指标,可判断肝细胞实质损伤情况, 反映肝脏合成功能等。 本研究中HBeAg 阳性患者ALT、ALB、ALP、DBil、TBil、AST、γ-GT 肝功能水平均高于HBeAg 阴性患者, 原因可能是患者体内HBV 含量过高,致使胆红素代谢、运输障碍。 本研究结果显示HBeAg 阳性表达、HBV-DNA 阳性表达与肝功能水平呈正相关, 提示患者HBeAg 阳性、HBV-DNA 阳性与肝功能紧密相关。 慢性乙肝患者除接受治疗外,还应控制饮食,并加以锻炼,同时保证足够休息,劳逸结合。 此外应对患者加强健康宣教,指导其遵医嘱用药,定期复查肝功能、乙肝两对半、病毒量及B 超。 综上所述,根据慢性乙肝患者HBV-DNA、 乙肝两对半及肝功能指标检测结果可全面评估患者病情,这有利于临床及时开展治疗。

猜你喜欢

乙肝病毒乙肝肝功能
肝功能报告单解读
李玉芳:如何提高口服抗乙肝病毒药物的疗效
乙肝病毒感染在妇科恶性肿瘤发生发展中的研究进展
乙肝病毒携带者需要抗病毒治疗吗?
不同胎龄、不同出生体重新生儿的首次肝功能指标的差异性
新冠患者合并肝功能损害较普遍
为什么乙肝病毒是最厉害的肝炎病毒?
五项报告教你看懂乙肝
不再为乙肝“愁断肠”
B[a]P和DDT亚急性联合暴露对小鼠肝功能酶ALT、AST和γ-GT的影响及作用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