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医针灸联合中药热敷治疗颈肩腰腿疼痛的临床观察*

2021-04-08庞智文周方园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21年3期
关键词:功能障碍针灸中药

庞智文 周方园

(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郑州450003)

颈肩腰腿疼痛在临床中比较常见,在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的工作群体中发生率较高,通常有功能受限、患处肿胀、压痛等临床表现,病程较长、不断反复,致使患者正常工作和生活受到严重影响[1~2]。 目前,西医通常采用抗炎、止痛药物治疗,使症状得到暂时缓解,治疗效果不甚理想[3]。 有研究指出,中医治疗颈肩腰腿疼痛可获得较为显著的临床疗效[4]。本研究旨在探讨中医针灸联合中药热敷治疗颈肩腰腿疼痛的临床效果。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 年9 月~2019 年4 月我院收治的118 例颈肩腰腿疼痛患者为研究对象。 按入院顺序奇偶性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9 例。 对照组男31 例,女28 例;年龄23~67 岁,平均年龄(44.76±8.48)岁;病程1~6 年,平均病程(3.26±0.97)年;疼痛部位:肩部13 例、腿部14 例、颈部17例、 腰部15 例。 研究组男33 例, 女26 例; 年龄24~68 岁,平均年龄(44.91±8.62)岁;病程1~7 年,平均病程(3.46±1.04)年;疼痛部位:肩部14 例,腿部15 例,颈部16 例,腰部14 例。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同意。纳入标准:存在不同程度的颈肩部和腰腿疼痛、 肿胀、 活动受限症状,与颈肩腰腿疼痛的临床诊断标准[5]相符;患者及其家属均自愿参与本研究并签订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既往接受过其他镇痛治疗;合并恶性肿瘤;存在严重皮肤疾病;妊娠期或哺乳期;存在严重认知、精神方面障碍。

1.2 治疗方法

1.2.1 对照组 采用中医针灸治疗,颈部疼痛患者:针刺位于患者第4、5 掌骨之间即指掌关节前凹陷处的颈痛穴;腿部疼痛患者:针刺位于患者肘横纹外侧皮肤纹头的膝痛穴;肩部疼痛患者:针刺位于患者腓骨小头与外踝连线上1/3 处的肩痛穴及颈痛穴;腰部疼痛患者: 针刺位于患者肩峰至腋皱襞连线1/2处的臀痛穴和腰痛穴。 针灸实施的实际过程中以具体疼痛情况为依据交叉取穴,待患者出现针感后取针,不作留针操作,每日灸1 次,持续治疗14 d。

1.2.2 研究组 采用中医针灸联合中药热敷治疗,中医针灸方法和对照组相同。 中药热敷药包组方:独活30 g、透骨草30 g、海桐皮30 g、苏木30 g、桃仁30 g、千年健30 g、槲寄生30 g、艾叶30 g、威灵仙30 g、防风30 g、鸡血30 g、伸筋草30 g、苏木30 g、三棱20 g、莪术20 g、川乌15 g、太子参15 g、草乌15 g、水蛭10 g,上述诸药研磨至粉末状后,用500 g 黄酒或500 g 米醋浸泡约1 h, 去除水分之后留取药渣,装入布袋,置于篦子上蒸1 h,布袋取出后静置片刻至温度合适,利用毛巾兜裹妥当后敷于患者疼痛部位,每日热敷2 次,每次1 h,每3 天更换1 次药物,持续治疗14 d。

1.3 观察指标 (1)临床疗效:患者颈肩腰腿疼痛症状在治疗结束后消失或得到显著改善,对其正常工作与生活不造成任何影响视为显效;患者颈肩腰腿疼痛症状在治疗结束后得到一定改善,对其正常工作与生活造成的影响较为轻微视为有效;患者颈肩腰腿疼痛症状在治疗结束后未得到任何改善或加重,对其正常工作与生活所造成的影响十分严重视为无效。显效与有效之和为总有效。(2)疼痛程度:两组治疗前后疼痛感觉改善情况采用视觉模拟疼痛评分量表(VAS)完成,得分越低则代表其疼痛程度越轻微。(3)功能障碍改善情况:两组治疗前后功能改善情况的评估利用Oswestry 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表(ODI),得分越高则代表其功能障碍越严重。

1.4 统计学分析 数据采用SPSS19.0 统计学软件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61%(57/59),高于对照组的77.97%(46/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例(%)]

2.2 两组治疗前后VAS 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VAS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VAS 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且研究组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VAS 评分比较(分,±s)

表2 两组治疗前后VAS 评分比较(分,±s)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组别 n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研究组59 59 t P 6.57±0.94 6.61±0.96 0.133 1 0.894 8 4.26±0.63*2.35±0.32*#12.088 4 0.000 0

2.3 两组治疗前后ODI 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ODI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ODI 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且研究组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前后ODI 评分比较(分,±s)

表3 两组治疗前后ODI 评分比较(分,±s)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组别 n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研究组59 59 t P 27.58±2.74 27.62±2.81 0.0456 0.9639 21.79±2.92*18.34±2.27*#4.1716 0.0002

3 讨论

有数据表明,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人们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的变化, 我国每年收治的颈肩腰腿疼痛患者数量呈逐年上升的趋势。 颈肩腰腿疼痛是由慢性劳损、无菌炎症等引发,常见病包括肩周炎、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膝关节炎等,以功能受限、局部疼痛为最主要临床症状[6]。 相关研究显示,与西医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相比较,中医在对颈肩腰腿疼痛进行临床治疗过程中优势明显, 患者更容易接受中医治疗方案[7~8]。

中医认为颈肩腰腿疼痛属“痛痹、骨痹、伤筋”范畴,通常由寒主凝滞、经脉不畅、气血不通、寒胜则痛等病理改变所导致, 在治疗中以活血理气、 祛风散寒、温经止痛为主要原则[9~11]。对于颈肩腰腿疼痛,中医方面可供选择的治疗方案较多, 所用治疗方案不同,所收获的疾病治疗效果亦不尽相同[12]。

中医针灸能够通过对穴位进行刺激,平衡阴阳、消肿止痛、活血行气,有效打通患处穴脉,令其局部血液循环得到良好改善,进而达到缓解疼痛的目的。中药热敷将药物敷于患处,可使药效直达病灶部位。中药热敷方中草乌、川乌、透骨草、鸡血、伸筋草、威灵仙等药合用可发挥祛风除湿、 温经止痛、 壮筋强骨、舒筋活络、活血化瘀、戒毒化疹功效,与中医针灸联合更能发挥较强协同作用, 使穴位刺激与中药热敷药物浸润达到里应外合的效果, 有效提升临床疗效。 本研究结果显示,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61%(57/59),高于对照组的77.97%(46/59);治疗后研究组VAS 评分与ODI 评分均较对照组低,说明中医针灸联合中药热敷临床治疗效果更为显著,疼痛感受和功能障碍亦明显改善。 综上所述,中医针灸联合中药热敷治疗颈肩腰腿疼痛临床效果显著,能更有效地缓解患者疼痛,改善其功能障碍,值得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功能障碍针灸中药
Las nueve agujas de Fuxi Cómo surgieron estos implementos para practicar la acupuntura
中药久煎不能代替二次煎煮
您知道吗,沉香也是一味中药
中医,不仅仅有中药
勃起功能障碍四大误区
Efficacy of acupuncture on treating obesity and adipose-incurred illnesses
中药贴敷治疗足跟痛
中医针灸的发展与传承
高血压与老年人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性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诊断方法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