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参注射液联合等速肌力训练对康复期脊髓损伤患者肢体功能、细胞因子分泌的影响
2021-04-08郝红颜
郝红颜
(河南省安阳市中医院门诊部 安阳455001)
脊髓损伤是一种严重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导致受损部位以下的运动、感觉功能完全或部分丧失。目前对于重建脊髓损伤患者受损的神经功能并无有效的治疗手段,只能通过一些康复训练进行改善[1]。有实验证明,一些中药提取物作为补充治疗方法能够改善脊髓损伤患者神经功能,例如脊髓损伤中瘀血阻滞是其重要证型,而丹参有活血化瘀,有效改善脊髓损伤的作用,但其作用机制不明了[2]。 本研究旨在探讨丹参注射液联合等速肌力训练对康复期脊髓损伤患者肢体功能的恢复情况和对细胞因子分泌的影响。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 年6 月~2019 年3 月我院收治的60 例脊髓损伤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 例。对照组男19 例,女11 例;年龄25~67 岁,平均年龄(34.1±12.7)岁;入院原因:交通事故15 例,砸伤8 例,坠落7 例。 观察组男21 例,女9 例;年龄27~65 岁,平均年龄(32.9±14.2)岁;入院原因:交通事故13 例,砸伤7 例,坠落10 例。 两组年龄、性别、入院原因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综合康复治疗(心理疏导、物理因子治疗和等速肌力运动)。 脊髓损伤导致受损部位以下神经功能完全或部分丧失, 患者生活自理能力急剧下降,多致较严重的心理障碍,因此加强与患者的沟通,树立信心,加强患者治疗依从性[3];利用超声、磁波、电疗等方法,1 次/d,20 min/次;采用德国生产的IsoMed2000 型等速肌力训练系统,患者在IsoMed2000 型等速肌力训练系统上进行膝关节屈、 伸肌群等速离心训练, 每组训练运动速度60°/s、90°/s 和120°/s。 每次训练3 组, 一组10 min,共30 min,每周训练5 次[4]。 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丹参注射液(国药准字Z33020177),1次/d,1 支/次,用250 ml 生理盐水稀释后静脉滴注。两组患者均进行4 个疗程,2 周为一个疗程,共8 周。
1.3 观察指标 (1)两组运动功能评分比较。 采用Fugl-Meyer 评定量表(FMA)对患者上下肢运动功能进行评分[5]。 满分100 分,共有4 个等级,<50 分表示患者具有严重的运动障碍;50~84 分表示患者有明显的运动障碍;85~95 分,表示患者有中度运动障碍;96~99 分表示患者有轻度运动障碍。分数越高表明患者的肢体功能越好。(2)两组患者平衡功能比较。采用Berg 平衡量表(BBS)[6],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平衡功能变化进行评定。 总分56 分,包括评定患者从坐位到站位、 独立站立、 独立坐和从站到坐等14 个项目,分数越高表明患者的平衡功能越好。(3)两组炎症介质水平比较。 取患者肘部静脉血3 ml,由杭州联科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的ELISA 试剂盒, 采用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中炎症介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水平,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书操作使用。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 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s)表示,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和平衡功能评分比较治疗前,两组FMA 评分和BBS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后, 两组FMA 评分和BBS 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 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和平衡功能评分比较(分,±s)
表1 两组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和平衡功能评分比较(分,±s)
组别 n FMA BBS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前 治疗后30 30 33.83±4.76 43.19±4.81 t P 45.67±6.87 45.13±6.91 0.121>0.05 62.40±8.77 88.37±9.21 6.346<0.05 27.67±5.53 27.82±5.46 0.592>0.05 7.331<0.05
2.2 两组患者炎症介质水平比较 治疗前,两组血清TNF-α、IL-6、IL-8 水平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后,两组血清TNF-α、IL-6、IL-8 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炎症介质水平比较(ng/L,±s)
组别 n TNF-α IL-6 IL-8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前 治疗后治疗前 治疗后30 30 t P 60.11±8.31 60.23±8.64 0.054 0.960 49.32±7.14 40.65±6.35 4.969 0.000 106.77±13.21 106.45±13.13 0.094 0.930 44.16±5.42 31.37±4.83 9.649 0.000 31.11±6.41 30.87±6.63 0.142 0.890 27.02±5.51 21.37±5.72 3.986 0.000
3 讨论
脊髓损伤会导致患者受损以下部位出现感觉及运动障碍,造成脊髓功能和结构的损伤。 引起脊髓损伤的原因很多,如车祸、坠落、生活中损伤等。 脊髓损伤还会出现尿路感染、肺炎等并发症,给患者生活带来了严重不便,同时也给患者家庭和社会带来较大压力。 目前,临床上对于治疗脊髓损伤患者常用的康复手段主要是运动训练。 等速肌力训练是指患者利用等速仪器,在训练过程中,等速仪器根据患者肌力的改变,产生与之相匹配的顺应性阻力,让整个关节根据预先设定的速度进行训练的一种康复训练方法[7~8]。 仪器提供的顺应性阻力能够感应到患者肌力较弱或关节病变疼痛时,阻力随之变小,减少关节病变,使肌力得到科学有效的训练。 同时,有研究证明,等速肌力训练不仅能改善患者膝关节屈伸肌肌力,还能根据患者的屈伸肌比值进行针对性训练,有效改善患者步行功能和肢体功能。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FMA 评分和BBS 评分均较对照组高,炎症介质较对照组低(P<0.05)。 近年来,中药提取物作为重要补充治疗手段能够有效改善脊髓损伤后患者肢体功能。 本研究所采用的丹参注射剂,主要成分为丹参酮,丹参酮具有扩张血管,改善血液黏稠度的功能,能够有效降低血液细胞中的TNF-α、IL-6、IL-8 等促炎细胞因子,从而促进患者血液微循环[9]。 现代实验研究证明,丹参注射液能够有效清除自由基, 抑制NO 浓度的异常升高,减少细胞脂质膜受到NO 的损害,从而达到保护脊髓的作用。 中医学认为,脊髓损伤后所产生的症状主要为瘀血阻滞、三阳经气血逆乱所致,“瘀血”为主要病因[10~11]。 而丹参具有活血化瘀、祛瘀止痛的功效。综上所述,丹参注射液联合等速肌力训练的治疗方法能够有效改善康复期脊髓损伤患者的肢体功能,降低炎症介质水平,减少病残率,提高患者的生活水平,值得进一步在临床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