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三烯受体拮抗剂联合丙酸氟替卡松气雾剂对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肺功能及复发率的影响
2021-04-08成英姿
成英姿
(河南省长垣市中医医院儿科 长垣453400)
咳嗽变异性哮喘(Cough Variant Asthma, CVA)是哮喘的一种特殊类型,主要以慢性咳嗽为主,不包含喘息、气促等哮喘症状,但仍存在气道高反应性。目前临床治疗CVA 主要是以抑制炎症反应为主。丙酸氟替卡松气雾剂是一种强效糖皮质激素类药物, 可调节机体免疫功能, 抗过敏及降低炎症反应等。 有研究表明,白三烯是一种重要的炎症介质,在CVA 疾病中发挥关键作用[1]。 因此白三烯受体拮抗剂的应用对CVA 症状具有改善作用, 该药属于非激素类抗炎药物,能扩张气道、缓解咳嗽症状。 本研究选取我院116 例CVA 患儿, 旨在探讨白三烯受体拮抗剂联合丙酸氟替卡松气雾剂的治疗效果。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8 年8 月~2019 年10 月收治的CVA 患儿116 例, 按照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8 例。 对照组男28 例,女30 例;年龄3~13 岁,平均(7.68±2.20)岁;病程1~8个月,平均(5.63±1.52)个月。实验组男30 例,女28例;年龄3~14 岁,平均(8.03±2.75)岁;病程1~10个月,平均(5.33±1.72)个月。 两组年龄、性别、病程等一般资料均衡可比(P>0.05)。
1.2 入组标准 (1)纳入标准:咳嗽时间>4 周,清晨及夜间加重,运动及吸入冷空气时咳嗽加重;家属自愿参与本研究且签署知情同意书;对本研究药物无过敏反应;肺功能通气正常;无其他呼吸系统疾病。(2)排除标准:合并严重代谢性疾病;患有严重肝肾功能障碍性疾病;患有支原体感染、气管异物等其他原因造成的慢性咳嗽;患有先天性心脏病。
1.3 治疗方法 两组均给予止咳、平喘及抗感染等常规治疗。
1.3.1 对照组 给予丙酸氟替卡松气雾剂(注册证号H20130189) 治疗,50 μg/次,2 次/d, 早晚各一次。 持续用药8 周
1.3.2 实验组 给予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孟鲁司特钠咀嚼片(国药准字J20130054)+丙酸氟替卡松气雾剂治疗,丙酸氟替卡松气雾剂用量、用法同对照组。孟鲁司特钠咀嚼片2~6 岁4 mg/次,7~12 岁5 mg/次,>12 岁10 mg/次, 温水口服,1 次/d。 持续用药8周。
1.4 疗效判定标准 临床痊愈:咳嗽、咳痰消失,停药后2 周未复发;显效:咳嗽症状明显改善,咳痰症状基本消失,咳嗽频次降低80%以上;有效:咳嗽频次降低50%~79%;无效:咳嗽、咳痰症状无改变甚至加重。 临床痊愈、显效及有效计入治疗总有效。
1.5 观察指标 (1)两组治疗效果比较。(2)两组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比较, 包括第1 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3)两组治疗前后血清炎症介质水平比较,包括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及白细胞介素-12(IL-12),抽取患儿空腹静脉血, 离心取血清后以酶联免疫吸附法进行检测。(4)两组复发率比较,选取临床痊愈患儿为随访对象,以停药6 个月内临床症状反复,呼气一氧化氮高于正常、 糖皮质激素治疗后咳嗽缓解判定为CVA 复发。复发率=复发例数/临床痊愈例数×100%。
1.6 统计学分析 通过SPSS22.0 统计学软件分析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检验标准α=0.05。以P<0.05 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 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例(%)]
2.2 两组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比较 治疗后实验组FEV1、FVC 高于对照组(P<0.05)。 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变化比较(L,±s)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变化比较(L,±s)
组别 n FEV1 FVC治疗前 治疗后实验组对照组治疗前 治疗后58 58 t P 0.92±0.24 1.05±0.28 0.097 0.923 1.78±0.41 1.55±0.34 3.146 0.002 1.26±0.23 1.31±0.25 1.121 0.265 1.92±0.38 1.75±0.31 2.951 0.004
2.3 两组治疗前后血清炎症介质水平比较 治疗后实验组IL-6、TNF-α 低于对照组,IL-12 高于对照组(P<0.05)。 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前后血清炎症介质水平比较(ng/L,±s)
表3 两组治疗前后血清炎症介质水平比较(ng/L,±s)
时间 组别 n IL-6 IL-12 TNF-α治疗前实验组对照组58 58 t P治疗后实验组对照组58 58 t P 30.67±8.23 30.24±8.06 0.284 0.777 12.61±4.06 21.53±5.22 10.273<0.001 48.10±7.52 47.93±7.40 0.123 0.903 84.50±12.05 68.24±11.21 7.524<0.001 1.38±0.22 1.33±0.19 1.310 0.193 0.67±0.17 0.90±0.28 5.347<0.001
2.4 两组复发率比较 治疗后随访6 个月,实验组复发0 例;对照组复发3 例。实验组复发率为0.00%(0/12), 低于对照组的37.50%(3/8)(χ2=5.294,P=0.021)。
3 讨论
CVA 是导致儿童慢性咳嗽的常见疾病,约占专病门诊患儿的三分之一[2]。 既往临床实践表明,糖皮质激素对缓解咳嗽症状具有较好效果,但终止治疗后CVA 复发率较高, 因此需采取进一步研究寻求更有效药物,提升治疗效果[3]。
CVA 是由嗜酸粒细胞、T 淋巴细胞及肥大细胞等多种炎症细胞参与的慢性气道炎症,这些细胞均可产生白三烯,不仅会增加气道高反应性,还具有维持和促进气道炎症作用,同时能刺激呼吸道产生分泌物,加重哮喘症状[4]。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FEV1、FVC 高于对照组(P<0.05), 表明两种药物联合应用可提高治疗效果,改善CVA 患儿肺功能。 丙酸氟替卡松气雾剂作为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具有强大的抗炎、抗过敏作用,其主要通过与细胞内受体结合形成受体-类固醇复合物, 可抑制炎性细胞渗出, 降低气道黏膜的损伤程度,促使支气管舒张,从而缓解咳嗽症状[5]。 有研究报道指出, 单一应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无法有效抑制白三烯合成与释放[6]。 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可阻止机体内白三烯与其受体结合, 同时还能抑制肽素生长因子合成,降低嗜酸性干细胞的成熟速度,可减轻气道炎症反应,缓解气道阻力,改善肺功能。
临床实验研究表明,在CVA 患儿血清中IL-6、TNF-α 炎症介质水平明显升高,IL-12 降低,分析原因在于TNF-α 可趋化嗜酸粒细胞、中性粒细胞等释放炎症介质,加重气道炎症反应;IL-6 是一种促炎性细胞因子, 与气道慢性炎症及哮喘病情加重具有重要作用;而IL-12 可促使干扰素-γ 释放,进而抑制其他炎症介质分泌,可发挥对哮喘发作的拮抗作用[7]。本研究结果显示, 治疗后实验组IL-6、TNF-α 低于对照组,IL-12 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白三烯受体拮抗剂+丙酸氟替卡松气雾剂对CVA 患儿炎症介质表达有调节作用,可减轻炎性反应,缓解病情。在对治疗后患儿进行6 个月随访后, 实验组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表明两种药物联合应用可产生协同、互补作用,能快速控制咳嗽症状,降低复发率。 综上所述,将白三烯受体拮抗剂+丙酸氟替卡松气雾剂应用于CVA 患儿后, 治疗效果明显提升,患儿肺功能及炎症水平均得到改善,复发率显著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