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针刺配合独活寄生汤加减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寒湿型)的临床价值体会

2021-04-08阴杭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21年3期
关键词:独活腰椎间盘证候

阴杭

(河南省荥阳市中医院针灸推拿科 荥阳450199)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上较常见的腰部疾患之一,由于外伤、劳损、长期劳累等原因引起[1]。 目前治疗主要有手术和非手术两种方法,西药主张手术治疗联合西药口服,但大多数患者担心手术治疗的风险性,药物存在不良反应[2]。 因此,需要采取更安全且有效的治疗方法进行干预。 本研究选取75 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旨在探讨针刺配合独活寄生汤加减治疗的临床作用与效果。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9 年2 月~2020 年2月收治的75 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常规组37 例与观察组38 例。 常规组男21例, 女16 例; 年龄38~78 岁, 平均年龄(54.64±4.43)岁。 观察组男20 例,女18 例;年龄38~77 岁,平均年龄(54.82±4.51)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通过。 纳入标准:符合《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3]中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标准;中医证候为寒湿型,即腰腿冷痛重着,转侧不利,受寒或者阴雨时病情加重,肢体发凉,舌质淡,苔白或舌腻,脉沉紧或濡缓;患者及其家属对本研究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由外伤、肿瘤等疾病引起的腰椎间盘突出症者;证型非独立单一者;哺乳期或妊娠期妇女;入组前2 周接受过同类治疗者;严重原发性疾病者;过敏及特殊体质者;难以坚持服用中药治疗者;病情危重者。

1.2 治疗方法 常规组患者行针刺治疗,取主穴为肾俞穴、委中穴、关元俞穴、大肠俞穴、气海俞穴;取配穴为风市穴、环跳穴、悬钟穴、殷门穴、承山穴、昆仑穴、秩边穴等。 寒湿型腰痛取双侧风府穴、腰阳关穴;风寒湿邪侵袭机体选风池穴,手法为提插泻法,针尖微向鼻尖斜刺,深度以0.8~1.2 寸为宜,风府穴为风邪内传之门户,与风池穴同用,通过远端取穴,能够共同起到奏泻风除湿作用[4]。 采取平补平泻等针刺手法行针, 刺激穴位的强度适中, 得气后留针30 min/次,1 次/d,10 d 为一个疗程。 观察组在常规组治疗基础上配合独活寄生汤加减治疗, 独活寄生汤方剂组成:独活15 g、桑寄生20 g、细辛5 g、肉桂5 g、党参10 g、川芎10 g、熟地黄10 g、当归10 g、秦艽12 g、防风12 g、炒杜仲12 g、茯苓15 g、赤芍15 g、川牛膝15 g、甘草5 g。 患者存在强烈痛感则加红花、桃仁;病程较长则加全蝎、蜈蚣;存在明显下肢放射性疼痛则加鸡血藤、伸筋草。 每天服用1 剂,分早晚2 次服用,10 d 为一个疗程,规范治疗1 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 (1)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显效:患者腰背疼痛、坐骨神经痛等临床症状完全消失;有效:患者腰背疼痛、坐骨神经痛等临床症状有所缓解;无效:患者腰背疼痛、坐骨神经痛等临床症状无任何改善[5]。 治疗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2)两组疼痛程度评分比较,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患者疼痛程度,0~10 分,分数越高,则代表患者疼痛程度越强烈,分数越低,则代表疼痛程度越低。(3)两组日本矫形外科学会(JOA)评分比较, 采用日本骨科学会制定的下腰痛功能评定表进行评定,最高分29 分,分数越高代表越优,反之则越差。(4)两组中医证候量化积分比较,根据《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3]将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证候分级量化,分数高则差,分数低则优。(5)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采取SF-36 量表来评定躯体疼痛、生理功能、生理职能、精力、情感职能、精神健康以及社会功能,分数越高,则代表患者生活质量越高,分数越低,则代表生活质量越低。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20.0 统计学软件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较常规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2.2 两组疼痛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疼痛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2。

表2 两组疼痛评分比较(分,±s)

表2 两组疼痛评分比较(分,±s)

组别 n 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常规组38 37 t P 3.84±0.23 3.87±0.22 0.57>0.05 1.13±0.04 2.41±0.18 42.77<0.05

2.3 两组JOA 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JOA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JOA 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 且观察组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3。

表3 两组JOA 评分比较(分,±s)

表3 两组JOA 评分比较(分,±s)

组别 n 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常规组38 37 t P 22.81±3.08 22.21±3.55 0.78>0.05 10.12±1.26 15.75±1.08 20.75<0.05

2.4 两组中医证候量化积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中医证候量化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量化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4。

表4 两组中医证候量化积分比较(分,±s)

表4 两组中医证候量化积分比较(分,±s)

组别 n 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常规组38 37 t P 14.06±3.22 14.79±3.32 0.96>0.05 7.26±2.33 10.35±2.65 5.36<0.05

2.5 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均较治疗前升高, 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5。

表5 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分,±s)

表5 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分,±s)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常规组治疗后比较,#P<0.05。

项目 常规组(n=37)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n=38)治疗前 治疗后躯体疼痛生理功能生理职能精力情感职能精神健康社会功能总生活质量52.24±5.68 51.97±4.87 51.54±5.25 51.37±5.62 52.07±4.85 51.85±5.63 50.96±5.25 52.27±6.14 62.14±6.98*60.56±7.83*62.17±7.12*62.63±7.34*62.27±7.25*62.64±7.18*62.32±7.64*62.54±7.16*52.17±5.25 51.54±4.52 51.49±5.32 51.35±5.58 52.05±4.82 51.82±5.66 50.91±5.13 52.31±6.18 80.24±8.05*#80.33±8.41*#80.53±8.15*#81.01±8.03*#81.11±8.12*#81.29±8.33*#81.49±8.08*#82.32±8.21*#

3 讨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属于中医“痹症、腰痛”范畴,通常是由风寒湿邪侵袭所造成,容易反复发作,并呈进行性加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与生活质量[6~8]。 针刺能够对患者经络所对应的穴位进行刺激, 从而激发经气,有利于缓解患者诸多症状[9]。 独活寄生汤加减治疗能够促进局部血液循环, 改善局部缺血缺氧情况,从而达到抗炎、镇痛作用。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疼痛程度、JOA 评分、中医证候量化积分、 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优于常规组患者(P<0.05),说明针刺配合独活寄生汤加减治疗的重要临床价值。 究其原因为独活寄生汤中的茯苓、党参、甘草有行气畅血、益气扶脾的作用[10];肉桂有驱寒止痛、帮助患者减轻疼痛的作用;独活、桑寄生有活络通痹、祛风除湿的作用;杜仲有补肝益肾、强筋健骨的作用;赤芍、当归有补气活血作用;秦艽有防风祛湿的作用;细辛有剔寒祛邪的作用[11~12]。 针刺配合独活寄生汤治疗,能够加快药物的吸收,有助于药物治疗效果的提升。

综上所述, 针刺配合独活寄生汤加减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能够提高临床疗效,缓解疼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独活腰椎间盘证候
肥胖中医证候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
16排螺旋CT在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中的应用观察
独活寄生汤加减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观察
针灸联合加味独活寄生汤治疗风湿性关节炎临床观察
16排CT在腰椎间盘突出诊断中的应用
昆明地区儿童OSAHS中医证候聚类分析
独活水提部位化学成分的HPLC-ESI-Q-TOF-MS分析
腰背部肌肉锻炼联合TDP照射腰痹痛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37例
独活寄生汤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47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