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内服外敷辅助西药治疗慢性宫颈炎的临床效果
2021-04-08许小辉
许小辉
(尉氏县妇幼保健院 妇产科,河南 开封 475500)
慢性宫颈炎是临床常见的妇科疾病,致病因素与不洁或粗暴性生活、流产、经期不卫生等有关,有研究指出,育龄期女性超过50%患有宫颈炎,经产妇超过90%患有宫颈炎[1]。对于慢性宫颈炎临床可采用微波、电熨、激光治疗,但症状改善有限[2]。中医理论认为,慢性宫颈炎是由于湿热瘀毒、脾虚湿剩所致,其治疗应清热利湿、健脾化瘀。本研究选取尉氏县妇幼保健院慢性宫颈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旨在分析中药内服外敷辅助西药的应用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7年4月至2019年4月尉氏县妇幼保健院收治的98例慢性宫颈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9例。对照组年龄28~46岁,平均(35.89±3.58)岁;病程0.5~5.5 a,平均(2.68±1.01)a;有生育史32例,无生育史17例;妇科检查宫颈炎症程度:Ⅰ度19例,Ⅱ度22例,Ⅲ度8例。研究组年龄26~49岁,平均(36.08±3.61)岁;病程0.5~6.1 a,平均(2.83±1.09)a;有生育史34例,无生育史15例;妇科检查宫颈炎症程度:Ⅰ度17例,Ⅱ度23例,Ⅲ度9例。两组年龄、病程、生育史、宫颈炎症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尉氏县妇幼保健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
1.2 选取标准(1)纳入标准:①经妇科常规检查、阴道超声检查确诊为慢性宫颈炎;②患者签署同意书。(2)排除标准:①合并宫颈器质性病变;②妊娠期或哺乳期女性;③对本研究药物不耐受。
1.3 治疗方法(1)对照组接受常规西药治疗:诺氟沙星注射液(江苏神龙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46593),静脉滴注250 mL;甲硝唑(陕西新丰禾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61020197),口服,每次0.2 g,每天3次;制霉素片(安徽艾珂尔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4022657),口服,每次50万U,每天3次。(2)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中药内服配合外敷。内服药物组方:黄柏14 g,人参10 g,益母草18 g,白术9 g,山药28 g,苦参12 g,熟地黄10 g,生地黄16 g,墓头回16 g,甘草8 g,腹痛者加当归、白芍,接触性出血者加白及、三七,常规煎煮,分早晚两次温服,每天1剂,服药5 d后间隔2 d再次服药,2周为1个疗程。外敷药物组方:冰片48 g,血竭60 g,儿茶62 g,白矾98 g,蛇床子48 g,五倍子58 g,硼砂100 g,研成粉末,睡前外用于患处,敷药5 d后间隔2 d再次敷药,1个疗程4周。两组均治疗1个月。
1.4 疗效评估标准治愈:临床症状基本或完全消失,宫颈表面光滑,宫颈炎症消失,性交未出现接触性出血。好转:临床症状缓解,宫颈表面较光滑,宫颈炎症面积缩小>50%。无效:治疗后未达到以上标准或恶化。将治愈和好转计入总有效。
1.5 观察指标(1)治疗效果。(2)两组治疗前后症状评分。分值0~10分,评分越低表明症状改善越好。(3)临床症状缓解时间,包括阴道出血时间、阴道排液时间、糜烂愈合时间。(4)两组治疗后3个月生活质量。以生活质量量表进行评估,包括活动能力、生活感受、健康感受、家庭支持、日常生活等方面,共10分,分值越高表明生活质量越好。(5)不良反应(恶心、呕吐、头晕、嗜睡)发生率。
2 结果
2.1 治疗效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治疗效果比较(n,%)
2.2 症状评分治疗后两组症状积分均降低,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症状积分比较分)
2.3 临床症状缓解时间研究组临床症状缓解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临床症状缓解时间比较
2.4 生活质量治疗后3个月,研究组生活质量评分为(7.08±1.34)分,对照组为(4.18±0.95)分,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385,P<0.001)
2.5 不良反应治疗期间,研究组出现恶心、呕吐2例,头晕1例,嗜睡1例;对照组出现恶心、呕吐1例,头晕1例;研究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16%(4/49),对照组为4.08%(2/4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78,P=0.674)。
3 讨论
宫颈是女性生殖系统重要器官,自主防御能力强,保护子宫,但由于不良性行为、阴道分娩等易出现宫颈组织损伤,自主防御能力下降,在病原微生物刺激下出现感染,从而形成慢性宫颈炎[3]。常规西药治疗短期内可改善临床症状,但停药后易复发,远期效果有限。
慢性宫颈炎属于中医“带下病”范畴,病位在胞宫、前阴,该病系湿邪为患,核心机制为带脉失约,表现为脾虚运化失职,肾阳不足,湿热内蕴,其治疗当清热除湿、益气健脾。结合多年临床经验,以中药内服、外敷相结合,以期标本兼治。内服药物由黄柏、人参、益母草、白术、山药、苦参、熟地黄、生地黄、墓头回、甘草组方而成,其中黄柏性寒,味苦,归肾、膀胱、大肠经,可清热燥湿,泻火解毒;人参性平,味甘味苦,归脾、肺、心经,可补脾安神;益母草性微寒,味苦辛,归心、肝、膀胱经,可活血祛瘀;白术性温,味苦甘,归脾、胃经,可燥湿利水,健脾益气;山药性平,味甘,归脾、肺、肾经,可补益脾肾;苦参性寒,味苦,归心、肝、胃、大肠、膀胱经,可清热燥湿;熟地黄性微温,味甘,归肝、肾经,可补肾益气;生地黄性寒,味苦甘,归心、肝、肾经,可清热祛毒;墓头回性寒,味苦涩,归心、肝经,可清热解毒,燥湿止带;甘草性平,味甘,归心、脾、肺、胃经,可补气益脾,调和诸药;同时随症加减,诸药合用,共奏补益脾肾、清热燥湿之功效。外敷药物有冰片、血竭、儿茶、白矾、蛇床子、五倍子、硼砂。其中冰片性微寒,味苦辛,归心、脾、肺经,可散郁火,消肿止痛;血竭性平,味甘咸,归心、肝经,可止血生肌,散瘀定痛;儿茶性凉,味苦涩,归心、肺经,可收湿,敛疮、生肌;白矾性寒,味酸涩,归肺、肝、脾、大肠经,可燥湿止痒;蛇床子性温,味苦辛,归肾经,可祛风除湿;五倍子性寒,味甘涩,归肝、肾、大肠经,可止血解毒;硼砂性凉,味甘咸,归肺、胃经,可清热解毒;诸药外敷于患处,可达消肿定痛、散瘀生肌之效。现代药理学表明,黄柏具有抗菌、提高免疫力作用;益母草可兴奋子宫,调节肾脏功能;白术可抑制子宫收缩,调节免疫功能[4-5]。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治疗后研究组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临床症状缓解时间短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表明中药内服配合外敷治疗慢性宫颈炎效果确切,可有效缓解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提示中药内服配合外敷安全性高。
综上,中药内服配合外敷治疗慢性宫颈炎效果显著,可有效缓解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安全性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