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述《卫河全览》与清初卫河

2021-04-08任昳霏

关键词:河道

任昳霏,陈 健

(国家图书馆 古籍馆,北京 100081)

一、《卫河全览》的版本与内容

《卫河全览》,一册,清顺治八年(1651 年)单色木刻本,单页幅面长27 厘米,宽16 厘米,工部都水司主事马光裕编绘。卷首有明末清初理学家孙奇逢写《叙卫河图说》,后列马光裕写《卫河图说小引》《卫河图说》《小丹河图说》《淇水图说》《洹水图说》五篇。图说后为卫河河道全图。此图采用传统的形象画法,绘制出位于太行山的卫河河源至卫河汇入临清南运河之间的河道。河道两旁的山脉、城池、村庄、树木,以及河道上的桥梁、船只都用形象画法画出,精细生动。图末卷尾另有邺河臣张肇昇的跋文。

卫河,因与南运河相连,成为海河水系最南端的支流,又因主要流经地域是春秋时期卫国的封地,被称为卫河。卫河发源于太行山南麓,由山西省南部流经河南省、河北省、山东省多地,并在临清汇入南运河。南运河一路向北,最终流入海河。卫河的开发利用,始于汉献帝建安九年(204 年)。此时,卫河称白沟。曹操利用白沟作为运粮通道。《三国志》记载:“九年春正月,济河,遏淇水入白沟以通粮道①[晋]陈寿撰:《三国志·卷一·魏书·武帝纪第一》,北京:中华书局,1959 年,25 页。。”生活在南北朝时期的郦道元,在《水经注》中也曾记载“清河水”,其实就是后来的卫河。隋朝开凿京杭大运河,永济渠是其中重要环节。大业四年(608 年),隋朝在清水和白沟的基础上开凿永济渠。《隋书》记载:“四年春正月乙巳,诏发河北诸郡男女百余万,开永济渠,引沁水南达于河,北通涿郡”②[唐]魏徴、令狐德棻撰:《隋书·卷三·帝纪第三·炀帝上》,北京:中华书局,1973 年,70 页。。从此,永济渠成为沟通黄河水系和海河水系的重要水道。北宋以后,更名为御河。明清时期,始称卫漕。

卫河河道全图从右至左,依次展开,大致呈西北-东南走向。此图基本遵循上南下北,左东右西的图向,但随河道走势变化,图向也发生一定的变化。从图上看,卫河河道从太行山南麓的沁河、丹河发源处开始绘制。沁河发源于沁州,丹河发源于泽州。丹河在太行山南麓分为两支。一支在怀庆府河内县附近汇入沁河。沁河又向东经武陟县,注入黄河。另一支,小丹河是卫河的支流。小丹河流经清化镇、宁郭驿、修武县、获嘉县、辉县。在合河镇附近,汇入卫河。小丹河入卫后,卫河流经新乡县、辉卫府汲县、淇县。在新镇附近,淇水汇入卫河。又经滑县、浚县、汤阴县、内黄县、彰德府安阳县。在彰德府安阳县下游,洹水汇入卫河。后又流经大名县、大名府元城县、小滩镇。在小滩镇附近,可见河道两侧有存储粮食的米厂,河道中停留着大量运输粮食的货船。之后,各种船只,带着漕粮顺流而下。经过馆陶县,最终在临清州外城,汇入南运河河道。地图至此为止。

《卫河全览》河道全图,是现存最早的卫河河道全景地图。根据图说记载,卫河发源于辉县苏门山下搠刀泉,也就是现在辉县市的百泉。小丹河、淇水、洹水是卫河的支流,为卫河通漕增加水量。河道全图没有选择从辉县苏门山下搠刀泉作为起点,而是从太行山丹河发源处开始绘制,体现了作者重视支流河道的治河思路。

二、《卫河全览》的作者与创作背景

《卫河全览》是时任工部都水司、卫河分司主事马光裕编绘而成。马光裕,号玉笋,别号止斋,解州安邑人①[清]曾国荃、张煦等修:《光绪山西通志》卷153《儒行录》,清光绪十八年(1892)刻本。,顺治四年(1647)进士②[清]曾国荃、张煦等修:《光绪山西通志》卷153《儒行录》,清光绪十八年(1892)刻本。,顺治七年(1650)授工部都水司主事③《钦定四库全书·史部·河南通志》卷35《职官六》。,奉命管理卫河,以兴修卫河河道,保证河道畅通,防止淤塞为职掌。治理卫河,是马光裕一生之中最为辉煌的事功。

入仕后,马光裕到工部都水司主事驻地辉县④《钦定四库全书·史部·河南通志》卷35《职官六》。(今河南辉县市)上任,并在苏门山下百泉胜地夏峰村置办田宅产业。此时,明末清初大儒孙奇逢,因故宅被清军圈占,举家迁往新安(今河北安新县),后落脚在苏门百泉。当朝进士遇到归隐大儒,孙奇逢与马光裕,形成亦师亦友的关系,同在卫河河源生活,马光裕常与孙奇逢谈到治理卫河之事。据孙奇逢《叙卫河图说》记载,马光裕曾对治河之事十分忧虑,曾说“卫河发源百门,受丹、淇、洹三水,千里流注,以达于漕。助飞輓之洪波,为国家之急务。但前此受事之人,以莅任未久,统未立俱,未及留心为图为说,令当事者无所考。岂修明职掌之意乎?”显然,作为河官,马光裕非常了解卫河河务的重要性。

明代定都京师以来,漕粮北运的压力激增。然而,运河时常淤塞,水流不稳,且水量较小,承载能力有限。永乐年间,为保证漕粮转运,缩短漕运里程,重开会通河,沟通黄河与海河水系。会通河在北端临清州,与南运河相接。为解决水量不足,漕运能力有限的问题,承接小丹河、淇水、洹水的卫河主河道,在临清注入运河。以水闸控制水量,千里流注,以济漕运。因此,治理卫河对于保证漕运畅通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卫河水量有限,明代中晚期,已出现司济漕河和灌溉农田之间的用水矛盾。又因治河官员在任不为,放弃职掌,荒废河务,导致卫河济运的能力愈发有限。明清易代,卫河故疾仍存。

马光裕初到卫河,感慨此前卫河主事,以任期不久,规则不明为由,没有记录治河的地图和说明,以致治河没有任何依据,更谈不上做好份内事务。显然,此时的马光裕是心存怨念的。孙奇逢激励马光裕,认为疏浚河道,经营河工是造福万代的事情,不必在意之前的河官都做过什么。因此,马光裕考察卫河流经的山川、城址、村落、桥梁等,无论崎岖险阻,都事必躬亲。随行画工,将实地考察的山水形势画在图上。绘图完成之后,马光裕又根据考察所见,为图著说,记录卫河及支流的整治思路。图并说完成之后,马光裕将全书带给孙奇逢。孙奇逢为马光裕“在河言河”的精神所打动,称赞“先生醇儒也”。于是《卫河全览》有了卷首孙奇逢的题说。明末清初,实学流行。倡导“实学”的名儒孙奇逢明确主张“躬行实践,舌上莫空谈”⑤[清] 张斐然:《三贤集·孙征君》,光绪二十四年刻本。,后来形成经世致用的思想。既然儒学来自躬行实践,那么躬行实践的人也可以成为儒者。马光裕以进士身份入仕。一介儒生倾力治水,这与孙奇逢倡导的主张不谋而合。“醇儒”之赞也就顺理成章了。

顺治七年(1650)四月,孙奇逢辗转至辉县苏门山百泉。七月,马光裕慕名来访。马光裕与孙奇逢关于治卫的对谈当在这一年。《卫河图说小引》落款“顺治辛卯仲冬”,即顺治八年(1651)十一月。根据这两个时间点确定,马光裕踏查河道,绘制全图,整治河道,前后历时一年。顺治九年(1652),马光裕转任吏部文选司主事,升任考功司员外郎、稽勋司郎中。将要离开辉县的马光裕,将夏峰田庐赠与孙奇逢①赵尔巽等撰:《清史稿》卷480《列传二百六十七·儒林一》,北京:中华书局,1977 年,13101 页。九年,工部郎马光裕奉以夏峰田庐,遂率子弟躬耕,四方来学者亦授田使耕,所居成聚。。孙奇逢在此开辟山堂,读经讲学②《钦定四库全书·兼济堂文集》卷11《孙征君先生传》。因田庐充采地,移家于卫。慕蘓门百泉之胜,为宋邵康节、元姚许诸儒,髙尚讲学之地,遂家焉。水部郎马光裕赠夏峰田庐,辟兼山堂,读《易》其中,率子若孙躬耕自给,门人日进。,颇具规模。顺治十年(1653)十一月,因房之骐铨补山东驿传道一案牵连,马光裕被罚俸一年③《清实录·世祖实录》卷79《顺治十年十一月至十二月》,北京:中华书局,1985 年,624 页。。顺治十三年(1656),曾掌计典,后以母老请辞还乡。还乡后,马光裕潜心治学,创建书院,与孙奇逢、魏象枢交流辨论④[清]曾国荃、张煦等修:《光绪山西通志》卷153《儒行录》,清光绪十八年(1892)刻本。潜心濂洛诸书,与容城孙征君、蔚州魏尚书往复质辨。一以躬行实践为主,所著有《止斋集》。。康熙十年(1671)去世,著有《止斋文集》。同僚魏象枢的《寒松堂全集》,著有怀念马光裕的纪念文章,评价马光裕为“此世祖皇帝培养之人才,开国元气之所钟也。”并劝勉后辈“取其言行而光大之,勿以文人自画,见天地生民,为吾人分内事”。马光裕治卫,成为“见天地生民,为吾人分内事”的最佳例证。

三、《卫河全览》反映的清初卫河河道

《卫河全览》河道全图,绘制了顺治八年(1651)整治河工、疏浚河道之后,卫河及其支流流经地域的山川形势、河工水道。纵观全图,卫河全图具有以下特点。首先,此图重视卫河支流河道流经地域的刻绘。在图上,三条支流小丹河、淇水、洹水与卫河主河道处于同等重要的地位。全图用四分之一的幅面,绘制卫河河源之前,丹水流经的地域。同样发源于太行山的沁水,也一并详细绘制。也就是说,凡是与卫河产生关联的,可能对治卫产生影响的各条河道,都尽量在地图上展现。其次,此图标注各条河道的发源、分流、汇流处,同时用文字标注地图没有完整展现的河道流向。治理卫河,首先要弄清楚河道的自然走向、水流来源、汇流港汊等情况。此图对河道自然走势的标注,是为了确定治河重点,锁定目标。再次,此图重视对河道流经区域地形地势、途经城池村落、名胜古迹和桥梁水闸的标绘。地形地势是河流走向、水量来源和水流缓急的重要参照。城池村落和桥梁水闸是疏浚河道和漕粮转运途中的参照。强调这些地理要素的刻绘,都是为治河服务。最后,此图标注河道途经地点之间的道路里程。道里的标注,有助于计算治河工程量,也便于确定水运航路行程,是河道图不能忽视的要素。正因为卫河全图的精准刻绘,观图者遍览全图,便可对卫河走势一目了然,也很容易掌握治卫的关键点所在。通过读图,本文将治理卫河的几处关键地点分列如下,以此反映清初卫河河道的情况。

(一)卫河河源

辉县搠刀泉,也称百泉,是卫河河源,也是治卫首先关注的地点。马光裕赴任卫河使,就常驻此处。搠刀泉在辉县县城西北方向。从图上看,苏门山南麓是百泉发源处,百泉流下,在山脚下形成池塘(图一)。顺治八年(1651)初春,趁农闲间隙,马光裕督导卫河源河工工程,增修卫河源搠刀泉的堤岸,并清理池底,淘去沙石。这一系列治理工程的目的就是为了澄清卫河河源,防止河源诸泉溢出泛滥,同时,减少沙石顺流而下,淤塞上游河道。经河工开凿修砌,整治一新的卫河源诸水,汇集在一个规则的方池之内。宋元以来,在苏门山上及方池周边,形成了众多人文景观,图上均一一刻绘标注。整治后的卫河源,因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汇聚,成为著名的风景。

图一 卫河全览(局部)·搠刀泉

(二)五闸分流

卫河水出方池,分两股东流,经过马家桥后又合流,经过善明桥。此时,卫河水有司济漕运和灌溉农田两个功能。《辉县志》记载卫河源“印以灌田,其利甚溥”。显然,依靠卫河灌溉农田的面积广大,需要水量也非常大。为缓解靠近河道的农田屡次遭受水患,明嘉靖年间开始在卫河修建水闸。嘉靖二十四年(1545),时任辉县知县郭淳,在分流南侧河道建马家桥上闸。此后,嘉靖三十年(1551),分受参议敖宗庆在分流北侧河道建马家桥下闸。并在善明桥下游建张家湾闸、稻田所闸。嘉靖三十八年(1559)①[清]周济华主修:《辉县志》卷7《渠田》,道光十五年刻本。《辉县志》记载:“嘉靖乙未,巡抚章焕建。”因章焕建任都御史巡抚的时间是嘉靖三十八年(1559),所以推测此处修裴家闸时间应为嘉靖己未。,巡抚章焕建又在稻田闸下游一侧修建裴家闸。至此,卫河源五闸形成。五闸开合,控制百泉分水,兼及漕运和灌田,官民都因此获益。万历年间,曾于万历元年(1573)重修张家湾闸,万历七年(1579)重修张家湾闸和稻田所闸,万历十四年(1586)重修裴家闸②[清]周济华主修:《辉县志》卷7《渠田》,道光十五年刻本。。从五闸的频繁修复来看,五闸在嘉靖、万历年间的使用频率非常高。期间,万历六年(1578),知县聂良杞曾忧虑五闸分水有碍漕政,在闸上里条格刻石,监控水量③[清]周济华主修:《辉县志》卷7《渠田》,道光十五年刻本。。从嘉靖年间建闸以防水患淹没农田,到万历年间立石以保济漕水量,卫河源水量逐年减少,济漕与灌田的矛盾并没有解决。顺治八年(1651),马光裕修复五闸,试图在济漕与灌田之间寻求平衡。卫河全图上,从上游到下游,五闸以仁、义、礼、智、信命名,寄托了官民对五闸的美好期望。五闸启闭,控制通漕与灌田分水量,与明代河工作用相同。康雍乾时期,卫河济漕与灌田的矛盾加剧。河官曾采取限时分流,试图拆除五闸,建立分渠等方法,缓解水量不足,效果均不明显。卫河济漕的水量减少,卫河之于运河的重要程度就会降低。节流灌田水量,周边良田荒废,影响民生。这组矛盾与卫河济漕的历史相伴始终,随着晚清运河转运功能的衰退而逐渐消失。

(三)小丹河入卫

由卫河源搠刀泉东流,至合河镇附近,是小丹河与卫河汇流处。此处距卫河源三十里。在汇入卫河之前,地图用大量幅面表现丹河河道。图上显示,丹河源出太行山泽州界,在太行山脚下丹河口分流,主河道汇入沁河,支流小丹河补给卫河。丹河入沁,水流湍急,成为流经地区水患的主因。小丹河分流丹河水,一方面缓解水流对丹河、沁河下游的威胁。另一方面,小丹河水注入卫河主河道,以调节水量不足的压力。此外,小丹河流经的城池、村落也因此受益。马光裕在《卫河图说》中,曾就引小丹河水入卫,而不是引水量更大的沁河入卫,作出说明。崇祯十三年(1640),总河侍郎张果维曾有因沁入卫的建议,补充卫河水量。如此,可以减少黄河水量,避免水患。但马光裕认为沁水涨势迅猛,而卫河水道既浅而窄。在卫河河道保持现状的情况下,沁河入卫,卫河承载不了沁河水量,势必造成水患。相比之下,取丹河支流小丹河入卫河,水势平缓,携带沙石有限,是补充卫河的最佳水源。为此,《小丹河图说》对此河功能的概括是:“此小丹河渠,资益漕运者也。或旱则虞其涸也,涝则虞其溢也。”司济漕运,调节卫河主河道水量,是小丹河的主要作用。

(四)漕粮交兑小滩镇

大名府元城县小滩镇,是卫河全图在下游河段刻绘的重点。小滩镇位于大名府城东北三十五里处,河道穿城而过,形成河东、河西两部分。小滩镇作为漕粮转兑地,有十分悠久的传统。据《读史方舆纪要》记载,小滩镇自元代以来就是转运要道。明代,此处是河南漕运的转兑之地,设小滩巡检司。嘉靖三十七年(1558),又设税课司①[清]顾祖禹撰:《读史方舆纪要》卷16《北直七》,北京:中华书局,2005 年,702 页。小滩镇,府东北三十五里卫河滨。自元以来为转输要道,又东北三十里而达山东冠县。今河南漕运以此为转兑之所,有小滩巡司。嘉靖三十七年,又设税课司于此。。《明史·食货志》记载:“由是海陆二运皆罢,惟存遮洋船,每岁于河南、山东、小滩等水次,兑粮三十万石”②[清]张廷玉等撰:《明史》卷79《志第五十五·食货三·漕运 仓库》,北京:中华书局,1974 年,1916 页。。据以往学者研究,认为小滩监兑最初由户部主事专官专事管理,明代后期由河南督粮道兼管,政治地位的不断下降③郑民德:《明代河南漕粮交兑地研究——基于治理元城小滩镇为对象的历史考察》,《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 年第4 期。。但无论如何,明代小滩镇一直是漕粮交兑的重要地点。

清承明制。清初,小滩镇仍然承担漕粮交兑的任务。卫河由彰德府进入大名府境内,三条支流均已汇入卫河。相比淇水、洹水汇流之前,下游河道水量相对充足。经过马光裕治卫,大名府辖境至临清州段河道,卫水专门司济漕运,而再无灌田功能。此段河道流经的唯一漕粮交兑地——小滩镇,成为地图重点(图二)。图上,小滩镇河东区域包围在半圆形的城墙里,河西区域周围由树木环绕。河东与河西之间是宽阔的河道。河道之上,以两座桥梁沟通两岸。小滩镇下游码头,舟楫停靠,等待转运。清初,小滩镇的漕粮交兑继承明代制度,河南诸县漕运以此为转兑之所。位于卫河两岸的米厂和繁忙搬运漕粮的力工,构成小滩镇独特的交兑场景。马光裕将此处称为“聚米之所”。此时,中州大地各处漕粮汇集于此,数量超过十三万石。各地漕粮交兑后,从小滩镇装船北运,直抵京师。也正因为清初小滩镇的交兑功能,人群密集,民间商贾同样汇集于此。小滩镇一时如大都会般,帆樯林立,车水马龙。有清一代,小滩镇的交兑地位一度被彰德、卫辉码头取代。但因河南漕粮北上,必经此处,所以小滩镇始终是卫河水运的咽喉要道。

图二 卫河全览(局部)·小滩镇

(五)卫河济漕临清州

卫河出小滩镇,经馆陶县,过尖塜铺,流入临清外城南水口。图上,临清州分为内城和外城两部分,内城处于外城东北角。内城城墙呈缺角的近方形。外城城墙与内城东墙、南墙相接,形成近圆形的外城区域。临清外城,是卫河与会通河河流注入南运河的地点。漕运河道、水闸、桥梁构成外城一道独特的风景。卫河从南水口进入外城,然后分流,其中一支直接北上,经工部西桥直接注入南运河。另一支向东北流,经板闸、砖闸、工部东桥,与由东水口进入外城的会通河相汇。汇流后,河道再向北流,经过善人桥、小闸、天桥、问津桥,与直接北流的卫河水汇合,形成南运河。南运河从北水口出临清外城,继续北上(图三)。

清初,继承明代临清州的旧城。顺治年间,此段河道主要河工集中在疏浚方面。卫河在临清外城分流汇入运河,与明代无异。江南启程北上和卫河转运的漕粮一起,供给京师。马光裕认为临清州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南北数百万漕粟,从此达天津,抵通州,飞輓帝京,所关军国甚巨。”因此,河官的主要职责就是疏浚河道,保证漕运。乾隆年间《临清直隶州志》有一幅《州城图》。此图对临清外城河道的描绘与《卫河全览》相似,但河道上的桥梁、水闸大都改用新名,以示沿革。

图三 卫河全览(局部)·临清州

四、《卫河全览》反映的清初卫河漕粮转运

顺治年间,天下初定。供给京师的漕粮转运,仍延续明代的漕粮转运制度。《卫河全览》河道全图,不仅反映了马光裕治卫的成果,同时刻绘了卫河漕粮转运的诸多细节。根据地图刻绘,本文梳理清初卫河漕粮转运的情况如下:

卫河河源至五闸处,河水具有司济漕运和灌溉农田两个功能。五闸之下,云门桥开始,河道开始增加了漕粮转运的功能。辉县辖境各地的粮食,在云门汇集,登舟转运。图上,云门下游第一次出现了行驶在河道中的船只,用来表示河道的通航功能。云门桥在辉县城外与小丹河入卫之间,虽运输能力有限,但却是集中辉县周边漕粮,同时方便转运的最佳地点。辉米由此登舟,河道曲折,水势较小。船行不远,就是小丹河注入卫河的汇流处——合河镇。卫河接受小丹河的补充,通航能力提升。图上用两只前后相继的扬帆大船来表示通航能力的变化。

卫河流经河透村、曲里村,又有船扬帆于河道之上。此处位于新乡县和卫辉府之间,推测为两地周边漕粮汇集、转运的地点。康熙年间,河南漕粮交兑地曾短暂设置在卫辉府水次,距离河透村、曲里村很近。从图上看出,在卫辉府码头交兑漕粮,并没有转运的优势。首先,卫河只承接了小丹河水,实际运输能力有限。其次,此处靠近太行山脉,山路崎岖,不便陆运。最后,在通航能力有限的情况下,卫河下游诸县向此处运粮,逆流而上,异常艰难。因此,卫辉府码头承接新乡县和卫辉府两地漕粮,再顺流而下,去往漕粮交兑地,是更明智的选择。

此后,卫河流经淇县。在淇县下游,距淇县八里的薛村口,淇水东流入卫。至此,卫河水量再次增加。位于淇水入卫处下游的新镇和李家道口,凭借漕粮转运和水陆通道交汇,带来了大量的人群聚集。商舟盐楫贸易往来于此,成为卫河沿途重要的商业枢纽。图上,河道中前后相继的货船,也正好反映了淇水入卫后的河运能力提升,以及沿河城镇的兴盛。过李家道口,卫河经过滑县、浚县。此段河道舟楫盛行,以示水路繁忙。在浚县城下游,有屯子码头,船只聚集,推测是周围漕粮汇集之地。

卫河过汤阴县、内黄县,在内黄县楚王集(今楚汪镇)附近,出现两船并行的场景。相比之前船只前后相继的画法,此处凸显河道增宽的真实变化。乾隆年间,内黄县楚汪替代小滩镇,成为河南漕粮的交兑地。从地图上看,楚汪同样存在水量有限,运力不足的问题,但相较卫辉府,已经是不错的选择。卫河全图绘制时,应该是周边府县漕粮聚集之地。

卫河过彰德府,洹水在伏恩村附近注入卫河。至此,小丹河、淇水、洹水都已经汇入卫河,河道宽阔,水量激增。此处开始,卫河专门司济漕运和转运漕粮。河道之上,船只增多,反映水路运输十分繁忙。卫河经过大名府,就是小滩镇。此前在各处登船的漕粮,在小滩镇清点、交接、入仓、转运。河道中,大量船只沿岸停靠,等待装运。船只聚集处,可见三船并排的场景。卫河过小滩镇,流经馆陶县,直达临清州。馆陶县和临清州都曾作为河南漕粮的交兑地,但清初,最终选择小滩镇作为转运枢纽。

五、马光裕治卫对后世的影响

清初,马光裕治理卫河并作《卫河全览》,为后世治理卫河提供了可以借鉴的经验。本文从治卫思路、河官设置、城镇变迁和对后世地图产生的影响几个方面分述如下。

对治卫思路的影响。明清时期,关于治理卫河,有引漳、引沁和引丹三种不同的思路。也就是说,在卫河上游至下游的不同河段,选择一条合适的水源引入卫河,是主政者一直思考的问题。但无论哪种思路,都是为了增加卫河水量,达到以卫济漕的目的。元明两朝,引漳入卫曾是补充卫河水量的重要方式。万历年间之后,漳河北流,无法补充卫河。至明末清初,卫河水弱的局面已持续数十年,这促使马光裕重新思考如何补充卫河水量的问题。从《卫河全览》来看,马光裕采用引小丹河入卫的思路,基本沿用明末卫河河道,集中在河源河道疏浚、水闸水量控制和河堤码头修筑三个方面整治卫河。与此前治卫不同的是,马光裕特别重视对卫河支流的考察。这也是为了找到补充卫河水量的稳定水源。在增加水量的问题上,马光裕认为并不是支流水量越多越好,还需综合考虑卫河的承载能力,否则操之过急,必将引起卫河水患。在考察之后,马光裕放弃了开新河引水的想法。沿用引小丹河水入卫河上游,但水量过于舒缓,开源治卫的思路受限。转而,马光裕考虑一系列节流的治河方法。此次治卫,采取河源汇流成湖,上游水闸严控分水,下游疏浚河道的措施,尽可能在旧有河道的基础上进行优化。这样的治河思路,虽然仍然无法根本解决卫河水弱的问题,但也没有将水患引入卫河,保证了卫河两岸之后数十年的安居乐业。康熙年间,因卫河水弱,漕运难行,朝中引水入卫的声音再起。而解决漕运供水不足最快的方法,就是将漳河水直接引入卫河下游。康熙四十五年间(1706),引漳由山东馆陶县入卫①《清实录》卷111《乾隆五年二月下》,北京:中华书局,1985 年,643 页。,以济漕运。漳河入卫根本上解决了漕运水量不足的问题,同时引发了马光裕曾经的忧虑。漳河水量太大,裹挟大量泥沙。漳河以浑流入卫,导致卫河下游,乃至鲁运河沿岸遭受水患。洪水退去,淤积大量泥沙,又导致漕运更加不畅。雍正、乾隆年间,史料中频繁出现治理卫河的记载,或为洪水淹浸田舍,或为河道淤浅兴挑。究其根本,康熙年间清廷重视开源,轻视节流的治卫思路出现了问题。

对河官建制的影响。从顺治三年(1646)开始,工部都水司卫河分司建立,并承袭明代建制,驻辉县,负责管理卫河河政。顺治一朝,工部都水司一职前后共有六人,遵循每两年更换一次的频率。马光裕作为清朝第三任工部都水司,任职于顺治七年(1650)至九年(1652)。在马光裕治卫之后,改善了济漕与灌田用水之间的矛盾,同时保证了水运河道的畅通。一时间,卫河河政事务减少,河工清明。顺治九年(1652),马光裕回京赴任之后,举人刘元芳、进士许瑶先后继任工部都水司。顺治十三年(1656),在许瑶任职期满后,清廷裁撤工部卫河差,卫河河务归并卫辉府同知管理②《清实录》卷103《顺治十三年八月至九月》,北京:中华书局,1985 年,805 页。。裁撤工部都水司,归入地方行政机构管理的治河制度,可能与当时河务减少有关。顺治十四年(1657),复设卫河分司一员③《清实录》卷109《顺治十四年四月至五月》,北京:中华书局,1985 年,852 页。。进士李震生上任,成为最后一任工部都水司。此后卫河河官长期缺任。康熙四年(1665),工部都水司裁撤,河务由地方官代理。相比其它河段的工部都水司,卫河分司的裁撤时间较早。一方面来说,裁撤工部都水司,归入地方行政管理,有利于多方面治河力量的协调。另一方面来说,卫河河官的制度变化,与马光裕治卫的成果不无关联。

对沿河城镇的影响。马光裕治卫后,卫河两岸数十年的平静安宁,保证了漕粮转运通道的平稳,也带动了卫河沿岸城镇的发展,直接影响到沿河城镇的经济发展和行政建置的设立。据《卫河全览》反映的清初河道情况来看,卫河沿岸设置巡检司的地点,大都因漕粮转运而设。据《河南通志》记载,卫河沿岸曾设置巡检司的地点包括元城县小滩镇、内黄县回隆庙、浚县新镇、滑县老岸镇④《钦定四库全书·史部·河南通志》卷35《职官六》。。地图描绘的漕粮汇集地,与巡检司设置地点高度重合。水路通畅,陆路运输一并被盘活。在明末清初百废待兴的大背景下,卫河水路带动了中原地区物资转运的提速。沿河城镇不仅仅是漕粮转运的中心,更成为各地商贸经济的中心。可以说,马光裕治卫客观上推动了卫河城镇在清初的繁荣。诚然,卫河水弱直接影响到水运通航能力,但保持中州腹地有一条相对可靠的水路通道,对于沿岸的城镇来说,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对清代河道地图谱系建立的影响。马光裕治卫之后,留下了可供后人参考的治河文献《卫河全览》。明清时期,治河资料的刻绘流传,逐渐成为官方治河过程中的绘图传统。清初刻绘的《卫河全览》,从一定程度上来说,还代表马光裕的个人观点,是官方治卫活动与河官私人思想的融合。后来,随着清朝河官建制与治河制度的逐步完善,无论是治河筹备,河工进程还是治河完成阶段,都需要绘制大量的河道地图。而且,这些在官方治河工程中绘制的河道地图,官绘属性越来越强。由于地图的绘本属性和幅面限制,流传至今的清初河道地图数量极为有限。幸运的是,《卫河全览》为我们呈现了治河地图由私人绘制到官方刻绘的过渡状态,成为建立清代河道河工地图谱系的重要环节。纵观清代卫河地图的绘制,流传至今的地图还有乾隆年间《大名县志》的刻本《漳卫河渠图》、国家图书馆藏光绪年间彩绘本《豫省卫河全图》等。这些地图时间上从清初延续至清末,可以建立一个完整的清代卫河地图谱系。

《卫河全览》是清初卫河使马光裕治理卫河的成果。这部著作的刊刻与马光裕的个人经历有关,与明末清初流行的“实学”思想有关,更与卫河在明清运河中的历史地位相关。时至今日,《卫河全览》对卫河河道河工的记录和对卫河漕粮转运的描绘,仍是我们研究明末清初运河水道的珍贵史料。

猜你喜欢

河道
城市河道综合治理的理念及应用
弯道之妙
生态修复理念在河道水体治理中的应用
生态护坡技术在河道治理中的应用探究
水利工程河道治理常见问题及对策分析
绿色生态理念在河道综合治理中的应用
环保
河道底泥脱水固化处理处置技术的研究
水利工程河道治理存在的问题
撮粮之术(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