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医馆健康信息平台建设研究

2021-04-08李肖凤于大江

医学信息 2021年6期
关键词:病历医疗卫生中医药

陈 翔,汪 涛,李肖凤,刘 春,忻 凌,于大江,宋 伟

(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信息中心,安徽 合肥 230031)

基层医疗机构的服务能力历来受到各个国家的重视,我国医疗卫生行业已经开始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诊疗区(中医馆)建设的研究和实践工作[1]。中医馆的建设是医改“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重要支撑,也是区域卫生信息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2]。中医馆健康信息平台的构建,为安徽省内的中医馆提供中医特色电子病历、辅助开方、辅助诊断、名老中医知识库、古籍文献知识库、远程诊疗、远程教育等信息化服务,推动各级中医药管理部门加强基层中医药服务管理,让群众就近享有规范、便捷、有效的中医药服务。现将中医馆健康信息平台建设情况总结如下。

1 建设进展

1.1 系统调研 项目启动之前,为了便于项目后期的顺利开展,借助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中医馆健康信息平台基线调研系统(图1)对安徽省范围内的409 家基层中医馆的相关情况进行了线上调研。调研具体内容包括:①中医馆概况包括中医馆业务用房面积、中医诊室个数、中医治疗室个数、中药房个数、中医馆执业(助理)医师数;②中医馆年门诊业务包括门诊总人次、中医诊疗人次、预约门诊人数、门诊处方总量、西药费用、中药饮片方数、中成药方、非药物开方数、中药饮片方费用、中成药方费用、非药物治疗处方费用、西医处方数、西医处方数;③中医馆网络包括内部主干网络带宽(M)、外部网络出口带宽(M)、网络出口方式、是否采用VPN 接入、是否采用CA、外部网络出口带宽年费(万元)、外部网络出口带宽经费来源;④中医馆信息化概况包括中医馆所在单位有无医院信息管理系统、是否依赖本地基层医疗信息平台构建、平台厂商、技术架构、平台部署地点、EMR、EMR 厂商、HIS、HIS 厂商、LIS、LIS厂商、PACS、PACS 厂商、门户网站、内部主干网络带宽、外部网络出口带宽、网络出口方式、外部网络出口带宽年费(万元)、外部网络出口带宽经费来源、是否采用VPN 接入、是否采用CA。通过以上调研可知:目前各基层中医馆在信息化方面的投入经费较少,信息化水平较低,故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诊疗区(中医馆)健康信息平台项目对各基层中医馆十分有必要。

1.2 项目实施 通过构建中医馆健康信息平台,为各基层中医馆提供中医特色电子病历、辅助诊断、中医药知识库、远程诊疗与教育、中医养生保健治未病系统和临床业务监管、中医HIS 系统等信息化服务。按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总体部署并结合相关要求,先后完成安徽省中医药数据中心建设的硬件招标与部署、中医馆健康信息平台软件系统的招标及上线实施。目前,已完成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要求的355 家中医馆的软件系统的培训上线实施;完成合肥市辖区20 家试点中医馆智能语音采集上线和20家试点中医馆远程会诊设备安装培训,累计培训人次645 人次。截止目前,各中医馆累计辨证论治4273 人次,中医电子病历3464 份,治未病5630 人次。同时,安徽中医馆平台已实现与国家中医馆健康信息平台对接,业务数据定时上传至国家中医药数据中心,系统已投入正常运行。

图1 中医馆健康信息平台基线调研

1.3 项目特点 中医馆健康信息平台系统三级架构(图2)具有以下特点:1 套生产系统、1 个服务通道、1 级数据中心、1 个平台支撑。1 套生产系统(图3):以中医临床辅助诊疗为核心,包含中医电子病历、辅助开方、中医药知识库、远程医疗和教育系统、中医HIS 信息管理等[3];1 个服务通道(图4):建立连接底层(中医馆)和顶层(省中医院)的垂直联动诊疗服务通道,建立底层中医师和顶层中医大师的结对关系,培养基层名中医;1 级数据中心(图4):依托省中医药数据中心建立全省中医药临床数据中心,与国家中医药数据中心互联互通,实现全省资源联动,系统多活备份存储;1 个平台支撑:建立基于统一标准的中医馆健康信息平台,实现国家层面对基层中医药服务情况的综合统计和监管,依托顶层资源提高基层中医馆中医药服务水平。

中医馆健康信息平台采用B/S 架构,通过VPN拨号进行系统登录,登录后可见系统所具有的所有业务模块(图5),其中中医电子病历模块已实现结构化存储(图6),后期可通过医学统计学的相关方法对该模块获得的数据进行大数据分析,以便于对相关疾病的诊疗及预后等情况进行科学的指导。截止目前,中医馆健康信息平台实施范围已覆盖了省16 个地市共计355 家中医馆,见表1,后期将逐步覆盖全省范围的所有中医馆,实现各基层中医馆间的数据互联与业务互通。

图2 中医馆健康信息平台三级架构

图3 中医馆健康信息平台的1 套生产系统

图4 中医馆健康信息平台服务通道及数据中心架构

图5 中医馆健康信息平台登录主界面

图6 医馆健康信息平台电子病历登录界面

表1 接入机构中医馆数(家)

1.4 标准体系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为了更好地促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诊疗区(中医馆)健康信息平台建设试点项目的实施落地,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规划财务司配套启动了101 项中医药信息标准研究与制订项目,我院通过积极申报并获批了其中5 项,见表2。其中《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诊疗区(中医馆)电子病历系统建设指南》规定了中医馆电子病历建设指南的范围、术语与定义、总则、基本功能、接口功能、信息资源规范、基础设施、系统安全、性能要求、组织实施及运行维护;《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诊疗区(中医馆)电子病历系统基本功能规范》规定了中医馆电子病历的总体要求、通用功能、系统管理功能,中医馆电子病历业务功能、中医馆电子病历模板功能,中医馆电子病历接口功能,中医馆电子病历系统安全功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诊疗区(中医馆)电子病历基本数据集》规定了中医馆电子病历信息基本数据集的日常门诊业务数据集元数据属性和数据元属性;《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诊疗区(中医馆)电子病历共享文档规范》规定了中医馆电子病历的文档模板,遵循中医馆电子病历信息共享文档编制规范中文档架构的要求以及对文档头和文档体的一系列约束;《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诊疗区(中医馆)健康信息平台终端建设指南》中医馆健康信息平台终端建设的目标、原则与总体框架。

经过一系列的标准制修订、各渠道征求意见等环节,其中4 项经中国中医药信息学会于2019 年3月20 日作为团体标准发布,于2019 年5 月1 日起正式实施;1 项经中国中医药信息学会于2020 年10月15 日作为团体标准发布,于2020 年10 月31 日起正式实施,见表3。

表2 5 项中医药信息标准研究与制定

表3 中国中医药信息学会发布的我院参与制定的5 项团体标准明细

2 建议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诊疗区(中医馆)健康信息平台项目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统筹谋划,通过项目的开展为中医馆相关信息资源共享打下了坚实基础,全面提升了基层中医馆中医药服务的能力[4];提高了各级中医药管理部门对基层中医药服务监管的效率,进一步满足了基层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中医药服务需求;培养了中医药信息标准研究的专业团队,对建立一个统一开放的中医药信息标准体系进行了有益的补充和完善。

后续应在进一步加强基层医疗机构能力提升、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基层、项目常态化管理、基层系统对接、优质医疗卫生服务提供和项目保障措施、项目协调沟通机制等方面不断加强项目建设,依托中医馆健康信息平台发挥好数据的支撑决策作用,为进一步提升基层服务能力。同时以应用带动信息化基础建设、以标准化推动信息共享,切实发挥信息化建设对中医药事业发展的促进作用[5],更好地为安徽省地方经济发展、中医药信息化事业不断努力,为全省民众带来更多的方便和福祉。

3 总结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诊疗区(中医馆)健康信息平台项目属于利国利民的民生工程,在项目推进过程中可有效提高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该项目所包含的各子系统应由国家层面统一定制,正如同中医辨证论治,系统因地制宜的个性化需求不够突出,使得其不能更好地满足基层中医馆从业人员的使用习惯,建议全国范围征求各基层中医馆从业人员的需求,然后由系统需求分析人员汇总统计并评估,对于共性的可行性需求进行开发,以提高系统便捷性。

猜你喜欢

病历医疗卫生中医药
强迫症病历簿
中医药在恶性肿瘤防治中的应用
中医药在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中的应用
“大数的认识”的诊断病历
为了医疗卫生事业健康发展
从《中医药法》看直销
为何要公开全部病历?
中医药立法:不是“管”而是“促”
村医未写病历,谁之过?
京津冀医疗卫生合作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