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语境下西柏坡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路径研究

2021-04-07宋羽冯华张余王云靳晓欣

学周刊 2021年12期
关键词:融入路径

宋羽 冯华 张余 王云 靳晓欣

摘 要:西柏坡精神具备永恒的价值和生命力,对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而言,既是宝贵素材与资源,更是思想引领与实践探索融合创新的重要切入点。但是,随着新媒体的快速发展,“00后”大学生群体面临的信息环境日趋复杂,去中心化特征明显,这与“00后”大学生的自利倾向和求异思想紧密结合之后,对西柏坡精神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有作用的发挥形成挑战。为有效应对挑战,充分发挥西柏坡精神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育人优势,今后应在西柏坡精神切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面下功夫,重点探索课堂融入、实践融入、校园文化融入以及网络阵地融入等可行路径。

关键词:西柏坡精神;新媒体挑战;融入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1)12-0003-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1.12.001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沂蒙精神与延安精神、井冈山精神、西柏坡精神一样,是党和国家的宝贵精神财富,要不断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发扬光大”。新媒体时代意味着媒体传播的技术、手段与方式发生了颠覆性的变化,但西柏坡精神的内涵与实质并不会随之改变,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成长成才更加需要西柏坡精神的滋养。依托网络思维与新媒体技术,将西柏坡精神深度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是提高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水平与质量的有效抓手之一。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西柏坡精神的理论价值与功能优势

1.西柏坡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基石。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西柏坡精神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多次强调要结合时代特点大力弘扬西柏坡精神,点明了西柏坡精神的当代价值。西柏坡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思想内涵以及价值导向方面具有高度契合性,是新时代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宝贵资源和重要载体支撑。以“两个务必”为核心的西柏坡精神蕴含丰富的育人资源,赋予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强大的红色文化育人功能,具有显著的文化先进性。

2.西柏坡精神具有坚定理想信念的价值导向功能。西柏坡精神中包含的忠于党、忠于革命利益的先进执政理念,倡导以价值为实践指向,能够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方向、指引与支撑。通过创新的形式、生动的事例和不断的延展,深入发掘西柏坡精神内涵,继承与弘扬西柏坡精神,可以让大学生获得切身感受,并将感同身受内化为精神信仰,不断增强“四个自信”,使高校始终成为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坚强阵地。

3.西柏坡精神具有厚植爱国主义情怀的教育功能。爱国主义一直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不同时期,爱国主义的表现方式虽有不同,但其精神内涵是一脉相承的。西柏坡精神中,爱国主义具体化为:同世界各国无产阶级一起争取民族独立,彻底消除封建反动势力。高校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其中的重要内容就是开展革命史教育,西柏坡精神中蕴含的丰富资源可与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充分融合,依托鲜活的载体,让青年学生感受新中国的来之不易和革命先辈的爱国之志,强有力地抵制价值虚无主义。

4.西柏坡精神具有校园文化建设指引功能。西柏坡精神是西柏坡红色文化的灵魂,集中体现了解放思想、勇于创新、谦虚谨慎、艰苦奋斗、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光荣传统,与新时期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目标导向和基本要求高度一致。用西柏坡精神教育青年学生、感染青年学生,让广大青年认识和理解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的光辉历程和巨大成就,从而使红色基因渗进青年学生的血液,使其能够主动提升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正是校园文化建设的精神主线。

二、大學生思想特点与新媒体环境结合所形成的新挑战

1.价值观嬗变的固有问题。“00后”学生群体思维方式多样,接受价值观念多元,选择性、独立性与自利倾向并存。加上西方意识形态的渗透,当前大学生对国际国内局势的变化比较漠视,更多关心自己的圈子与自身利益,言行的自利化趋势明显。根据问卷调查数据,仍有部分学生认为传播西柏坡精神是政府的事,没有树立起传承中华红色文化的责任担当,这也从侧面反映了西柏坡精神在高校传播吸引力不足和学生接受红色文化教育的思想动力不足的问题。

2.新媒体带来的冲击。新媒体环境下,信息传播的虚拟化与“网络圈群化”在改变大学生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学习方式时,也深刻影响着“00后”青年学生的价值观构建。受新媒体传播内容碎片化、传播方式娱乐化、价值导向“去中心化”的影响,“00后”学生群体在价值选择上的困惑感加深,并逐渐导致其产生信仰危机、理想淡泊等价值观游离现象。

3.二者叠加带来的新挑战。因学生群体具有数字信息先天性优势,且形成了反向信息不对称的格局,教育者的权威受到挑战。当“00后”大学生高度卷入网络空间,基于不同利益需求而形塑成不同的文化视域,极易弱化主流价值存在的意义,导致主流价值沉落、意义迷失。相对于诱惑力、渗透力和传播力很强的流行文化,西柏坡精神等主流文化在新媒体传播中往往处于边缘化和概念化的位置。这实质上是对历史和文化的一种“去价值化”,很容易出现价值判断的模糊与文化的退位。

三、应对挑战的路径探索

1.把西柏坡精神融入大学生课堂教学。西柏坡精神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鲜活教材,应切实把西柏坡精神融入教学内容,列入课堂教学计划,积极推进西柏坡精神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在内容上,充分挖掘和运用西柏坡精神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在提升西柏坡精神融入思想政治教育课堂的亲和力和针对性上下功夫。在教学方式上,应更具直观感受,内容维度更加丰富、立体,形式更加生动、简洁,教学更具针对性、个性化;酌情增加隐性教育比重,构建西柏坡精神学习互助一体化教学模式。不断优化理论教育路径,以慕课、微课、翻转式课堂为教育平台,实现主导式教育课堂创新;推动涌现各有特色的西柏坡精神“网红传播者”,打造贴近大学生实际的新媒体内容与产品,增强西柏坡精神传播的互动性,通过沉浸式课堂教学和实践来满足学生的教育需要和新期待,让“水课”变成有思想、有品质、有温度的“金课”。

2.把西柏坡精神融入实践教育。高校在将西柏坡精神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时,要切实提升实践教学比重,其形式不能仅仅局限于组织师生参观西柏坡纪念馆,更应该全方位覆盖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科教融合、学校与社会资源整合协同育人等。构建由理论研读、课内实践、基地研学、宣传推广等相互促进的立体多层的西柏坡精神实践模式,实现政府、高校、社会资源的“三螺旋”创新式实践资源共建。同时,高校可以将西柏坡纪念馆作为爱国主义教育主题德育基地,成立“西柏坡调查小分队”,通过实地走访、视频连线、网络社群互动等多种方式,深入西柏坡及与西柏坡精神直接关联的地区,把西柏坡精神研学与党史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巧妙融合,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组织如“追溯历史进程,采集精神火种”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等,依托线上线下的充分融合,重点强化第一手资料的获取。后期要适时进行学习讨论,重点发现西柏坡精神的常学常新之处,综合提升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让西柏坡精神在研学体验实践中得到更好传承,实现创新性发展和创造性转化。

3.把西柏坡精神融入校园文化建设。新媒体时代,大力弘扬西柏坡精神,就需要将西柏坡精神融入校园文化建设。在顶层设计上,要针对新媒体发展趋势和青年学生思想特征,以系统性思维为指导,统筹设计西柏坡精神融入校园文化建设的整体架构。可将讲座、论坛、报告会、宣讲等传统活动与线上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高度融合,梳理学校文脉,凝聚大学精神。在配套设施方面,学校可通过校园布置、校园网站及微信公众平台推送等多个维度,让学生时时刻刻可以通过校园景观、音乐、游戏、视频、动画甚至虚拟现实等手段接受西柏坡精神教育的熏陶,逐步引导学生将不畏艰难、敢于斗争、敢于胜利以及“两个务必”的精神境界提升为一种自觉意识,实现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的教育效果。

4.把西柏坡精神融入网络阵地教育。高校作为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主阵地,应积极推进西柏坡精神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高度融合,通过微信、微博、虚拟社区等手段,构建以“微党课”“微故事”“微心声”“微阵地”“微团队”为体系的“五微一体”交互式、共享式教育新模式。利用新媒体技术对西柏坡精神教育内容进行再延展,用学生喜欢听的网言网语,用学生喜欢看的短视频,让西柏坡精神“鲜活”起来。同时,结合高校自身的特征,充分发挥“易班”功能,培育建设“西柏坡精神易战”等易班特色应用,构建内容丰富、互动性强的沉浸式西柏坡精神宣传教育模块,有效推进西柏坡精神网络教育走深走实。此外,还可借助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融媒体传播品牌,通过线上融媒体矩阵推送西柏坡红色文创产品,使西柏坡精神成为创新创业灵感的不竭源泉。

此外,高校应按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须具有扎实的文化基础和素养”的目标,坚持“将西柏坡精神学全、学透、学深、学活,真正做到先学先知先行先受教育”的原则,打造“专职教师+辅导员”的师资队伍。一方面,通过开展任课教师骨干培训、课程轮训提高高校思政课教师开展红色文化教育的能力;另一方面,要不断鼓励辅导员深入开展理论研究,为西柏坡精神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紧密结合提供有力支撑。

参考文献:

[1]人民日報评论员.着力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政课教师座谈会上重要讲话[N].人民日报,2019-3-19.

[2]张爱芹,王以第.红色文化与道德建设研究[M].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8.

[3]王荣丽.西柏坡精神的当代价值[D].河北师范大学,2009.

猜你喜欢

融入路径
大众文化语境下民族音乐文化融入高中音乐教学的途径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路径探究
关于五大发展理念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
高职电气类专业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模式全过程路径的探索
世界史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及融入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