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对传统审计的影响

2021-04-07刘琼

中国市场 2021年6期
关键词:互动模式互联网+互联网

[摘 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更新进步,互联网技术与计算机技术也在不断地创新与发展,因此各行各业在“互联网+”的新背景下,都遭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出现了新的发展模式。“互联网+”改变着经济社会的互动模式,日常的经济活动变得越来越复杂,这也对传统的审计带来了一定的冲击和影响。文章以“互联网+”为背景,阐述了“互联网+”的定义和特征,分析了新模式下审计的现状及对审计工作的影响。进而了解传统审计在“互联网+”新环境中的改变和发展,从而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互联网+”;传统审计;互动模式

[DOI]10.13939/j.cnki.zgsc.2021.06.185

1 “互联网+”的相关理论概述

1.1 “互联网+”的定义

“互联网+”其实就是“互联网+各个传统行业”,即互联网与各传统行业之间的相互结合,但是这种结合并不是简单地进行加总,而是利用信息技术以及互联网平台,在互联网与各传统服务行业之间进行深度的融合。“互联网 +”最关键的一点就是要进行创新,通过不断地创新充分发挥出“互联网+” 的价值和优势,使各个行业在“互联网+”的背景下得到更充分地发展,使社会经济呈现出新的发展形态。

1.2 “互联网+”的特征

“互联网+”并不等同“+互联网”,两者之间有着根本上的差别。“互联网 +”的概念要比“传统行业+互联网”的概念大很多,也就是说两者在概念范围上还是有着很大的区别。简单地来说,“互联网+”尽可能地避免了市场各个主体之间获取信息存在时间限制问题。“互联网+”有六大主要特征。

1.2.1 跨界融合

跨界就是冲破传统行业间的限制,打破界限,把不同行业的优势融合到一起,再重新进行整合和重组。 通过跨界融合,各行业充分发扬了自己的行业优势,社会的资源配置更加优化,资源的利用效率也得到了极大地提高。

1.2.2 重塑结构

“互联网+”克服了之前的信息闭塞、行业限制、地域限制等障碍,打破了原有的社会结构、经济结构、地缘结构、文化结构,正努力塑造一个新的与当前相适应的社会结构、经济结构、文化结构、地缘结构。“互联网+”的不断发展,使得权力、议事规则和话语权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

1.2.3 创新驱动

“互联网+”改变了中国长期以来粗放的资源驱动型经济增长模式,转变为以创新驱动发展的新的经济增长模式。创新的载体由原来的单个领域向多个领域转变,创新的方式转变为互联网技术与传统行业深度融合,创新的组织形态以生产小型化、专业化、智能化为特征。

1.2.4 尊重人性

我国非常注重以人为本的理念,非常注重对人性光辉的展现,而“互联网+”刚好又充分展现了对人性的尊重,对人的创造性的重视,因此,“互联网+”受到了大家的欢迎、喜爱和重视,并广泛地应用。

1.2.5 连接一切

“互联网+”的目标就是要连接一切,就是要把越來越多的实体、个人和设备通过互联网连接起来,使人们可以随时随地实现互联互动,这就使得虚拟与现实世界的边界变得模糊起来,联系得更加紧密。

1.2.6 开放生态

开放生态,就是要打破原来的传统的影响人们进行创新的体制和机制,让人们能够更加自由和开放的创新,就是要把一个一个单独的创新连接起来,由市场来决定创新,由市场来激励创新,让每一个努力的创业者都有机会实现自己的价值。

2 “互联网+”背景下审计的现状

在大数据时代的背景下,传统的手工会计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人们已经不在使用原始的手工记账方式,而是通过计算机进行操作。专业的云会计服务商为公司提供专门的会计处理软件、硬件以及后续维护的服务,公司通过购买这些服务,来获得会计信息系统,从而利用这一系统来进行公司的账务处理和财务数据的储存。这也被大家称为“云会计”。随着这种全新的会计模式,会计信息化模式的出现和发展,传统的审计模式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

首先,在云会计下,在对财务数据的储存方面受限云会计服务供应商,公司的财务数据大都是通过云会计服务供应商提供的服务器进行储存。也就是说,审计人员在开展审计工作时,一方面通过企业财务人员提供的电子会计资料来获取所需要的审计资料,另一方面通过云会计服务供应商来获取所需要的审计资料。这样的话就必然会出现审计资料不完善、审计资料不能及时提供等问题。其次,云会计服务供应商提供的会计信息系统作为第三方系统,其网络安全性是否能够得到保障?是否会给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可靠性和安全性带来影响?审计人员该如何判断会计信息系统是否安全可靠?这些都是审计人员在云会计下开展审计工作需要考虑的问题。再次,在互联网全球化的今天,网络安全问题正在面临一个重要的课题,由于存在各种可能出现的网络安全问题,企业会计信息也可能存在信息失真的问题,而审计工作人员、被审计单位、云会计服务供应商又该如何解决这类问题?同样值得思考。最后,基于公司的交易量及交易性质等原因,财务数据通常更为复杂和庞大,也给审计工作增加了一定的难度。因此,在审计中,通常需要利用一些专门的技术来进行数据处理,再与审计软件对接,将处理后的数据导入审计软件系统,从而使后续审计工作能够有效地开展。总之,云会计的出现和运用也伴随着一系列的会计信息系统、会计信息安全性问题,这些问题也给审计人员开展审计工作增加了更多的困难,也对审计人员自身的专业素质和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审计人员在云会计的背景下应该如何从整体上把握审计背景,从而对其进行客观准确的评价,这是开展后续审计工作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3 “互联网+”背景下对审计工作的影响

3.1 “互联网+”对审计对象的影响

传统的审计对象就是被审计单位,其审计的主要内容就是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报表。传统审计主要是根据被审计单位提供的财务报表等审计资料,由此来开展对被审计单位的审计,通常是检查被审计单位具体的财务收支、资金流动以及经营管理活动等。但是,在云会计下,审计对象和审计内容的范围都比之前的传统审计要广泛,审计的对象既包括被审计单位,也包括云会计服务供应商,审计的内容不仅是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报表等财务资料,还应该包括云会计服务供应商提供的会计信息系统。这些云会计服务供应商和公司都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通常是一个云会计服务供应商与多个公司同时建立起联系,这样就会存在一系列的问题。比如,公司的财务信息在存储的过程中出现安全性问题,是否存在公司的财务信息被泄露出去的问题。另外,网络接口或应用接口的安全性问题也需要被考虑进去。比如,公司的用户在登录系统时很有可能因为使用了不安全的网络接口或应用接口而导致公司的登录信息泄露出去,从而导致公司的财务数据损坏或者丢失,这必然会对审计的对象造成影响。

3.2 “互联网+”对审计证据的影响

就传统审计而言,降低审计风险主要是通过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这些审计证据主要以文件的形式存在,相对较容易获得。但是,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发展,电子商务的兴起,很多企业以互联网平台进行沟通与交流,进行着财务上的交易。互联网给公司之间的交流和交易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增加了财务上的难度。这些交易记录没有了特定的形式,变得更加的网络化、更加的多元化、更加的复杂化。因此,审计人员在获取这些审计证据时变得更加困难。另外,在云会计下,财务资料变得虚拟化、网络化和复杂化,审计人员在获取一些数据资料时,可能需要查找、编辑、测试、传输等一系列复杂的操作,这些操作对专业技术的要求较高。而目前,大多数审计人员都缺乏计算机数据处理方面的专业知识,因此,对他们来说,很难获取充分适当的相关审计证据,从而导致审计工作无法有效地开展下去。

3.3 “互联网+”对审计人员的影响

在云会计的背景下,如果第三方鉴证机构对云会计服务供应商出具的鉴证报告不可信,审计人员就需要对会计信息系统本身持怀疑态度。对会计信息系统的审计主要包括嵌入会计信息系统的财务报告内部控制是否有效、网络接口与应用接口是否安全、软件是否能够安全使用以及软件在使用过程中的维护与数据加密技术。由于互联网的广泛应用,公司的交易数据也越来越复杂,审计人员需要具备有一定的数据处理能力,对数据进行挖掘和分析,以获得充分适当的审计资料。而在实际中,审计人员往往只具备专业的会计审计知识和基础的计算机知识,不具备综合的数据处理分析能力。这也给现阶段的审计工作带来一定的麻烦,很多审计工作不能有序的开展。因此,在云会计的背景下,要想推动审计工作的正常进行,就要提高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質,通过培训等方式来培养一批具备会计、财务、法律、计算机等专业知识的人才,以适应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

3.4 “互联网+”对审计风险的影响

传统的审计风险主要是通过对审计背景、审计对象以及审计证据等多种影响因素进行计算分析得来的。现在,由于云会计的出现和发展,审计的背景、审计的对象、审计的证据都发生了改变,各种客观因素度的存在增加了现在的审计风险,这也就意味着,传统的审计风险模型可能已经不再适用现在的审计。因此,现阶段需要改变传统的审计风险模型,建立一个新的审计风险模型,以实现对审计风险的合理评估。

4 结论

过去的审计单位的财务信息都是以纸质的形式存在,审计人员要获得这些审计资料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不仅降低了审计工作效率,也增加了审计的成本。另外,由于被审计单位的财务信息比较多而且比较复杂,审计人员在进行审计工作时可能会受到主观因素或者客观因素的影响,审计的结果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增加了审计的风险。然而,现在的企业财务信息基本上都是储存在公司的财务系统软件里,以电子化的形式存在,审计的背景和审计的内容都发生了变化。为了适应当前的互联网环境,就需要对当前的审计现状进行全面了解,同时了解“互联网+”对审计的影响,进而对适应当前环境的审计模式进行创新,并发挥审计在经济社会中的价值和作用,促进经济社会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志焕.“互联网+”背景下的数据审计研究[J].河北企业,2017(2).

[2]赵玉红.云会计对审计的影响与应对方式解读[J].生产力研究,2017(7).

[3]吴志红.“互联网+”背景下审计理念与方法创新[J].中国科技投资,2017(11).

[4]赵俊.“互联网+”下的审计方法创新研究[J].现代商业,2017(31).

[5]赵丽敏.“互联网+”背景下的审计方法创新研究[J].首席财务官,2019(9).

[作者简介]刘琼(1990—),女,汉族,皖马鞍山人,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审计理论与方法。

猜你喜欢

互动模式互联网+互联网
基于“平面镜”为例分析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互动模式
基于网络环境的互动英语教学分析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