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视未矫正儿童的眼表异常评估
2021-04-07陈亚娟廖良宫晓红夏燕婷谢俪君郑敏
陈亚娟 廖良 宫晓红 夏燕婷 谢俪君 郑敏
作者单位:1洛阳市妇幼保健院眼科 471000;2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 100000
我国儿童青少年近视发病率逐年提高,且发病低龄化趋势愈加明显。近视儿童如未得到及时的科学矫正,易出现诸多眼表不适症状,不同程度地影响着近视儿童的视觉、生活质量。本研究对近视未矫正儿童通过一系列相关检查分析其眼表状态,为日后临床更好地开展儿童近视矫治及眼表疾病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取2019年7月至2020年2月来洛阳市妇幼保健院眼科门诊体检且首次发现近视的30例(60眼)儿童患者为观察组,随机选取正常儿童30例(60眼)为对照组,年龄为8~12(9.2±0.5)岁,其中,观察组等效球镜度(SE)为(-1.28±0.64)D,对照组为(+0.53±0.25)D。
入选标准:近视未矫正儿童患者,矫正视力均≥1.0。排除标准:有影响泪膜稳定性或角结膜病变的全身病史,眼部过敏史,近1个月眼部用药史,眼部急性炎症反应或感染等。
1.2 方法
对所有研究对象均进行裂隙灯显微镜眼前节检查。
1.2.1 睑板腺功能指标 睑板腺开口状况、睑板腺分泌物性状、睑板腺分泌状态、Marx线(Marx's line,ML)位置变化。
1.2.2 干眼相关指标 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泪膜破裂时间(Break up time,BUT)测定、角膜荧光素染色(Fluorescent,FL)评分及泪液分泌试验(SchirmerⅠ test,SⅠT)。其中采用4级评分法评估患者睑板腺开口状况、睑板腺分泌物性状、睑板腺分泌状态及ML位置变化[1]。所有检查均由同一名有经验的检查者实施。
1.3 统计学方法
病例对照研究。应用SPSS 20.0 统计软件分析相关数据。对组间数据比较采用Kolmogorov-Smirnov正态性检验,根据检测结果决定使用参数或者非参数检验。使用Spearman秩相关性分析评估观察组眼表参数间的相关性。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
对照组年龄(9.2±0.5)岁,其中男15例,女15例;观察组年龄(9.2±0.4)岁,其中男14例,女16例;2 组年龄和性别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89,P=0.796)。
2.2 干眼相关指标比较
2 组间泪液分泌量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46,P=0.642),泪膜破裂时间、角膜荧光染色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7.10,P<0.001;Z=-2.65,P=0.008),见表1。
表1.2组干眼相关指标的比较Table 1.Comparison of dry eye related indexes between two groups
2.3 组间睑板腺功能指标的比较
相对于观察组,对照组睑板腺开口形态评分、睑板腺分泌物性状评分均明显增加(Z=-4.08,P<0.001;Z=-2.99,P=0.003),ML位置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95,P=0.05),见表2。
2.4 观察组眼表参数间的相关性分析
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观察组中BUT值与睑板腺开口形态评分呈负相关性(rs=-0.501,P<0.001),与睑板腺分泌性状评分呈负相关(rs=-0.400,P=0.002),与ML 位置评分呈负相关(rs=-0.557,P<0.001)。观察组睑板腺分泌性状评分、ML位置评分与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无相关性(rs=0.249,P=0.055;rs=0.232,P=0.075),睑板腺开口形态评分与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呈弱正相关性(rs=0.332,P=0.012)。
3 讨论
近视是指眼睛在调节放松时,平行光线通过屈光系统后聚焦于视网膜前的视觉状态。临床研究表明儿童青少年近视如未得到及时的科学矫正,不仅表现出视力不良,且易出现诸多眼表不适症状,引起视力波动,进一步影响白天的视觉清晰度及舒适度,加重视疲劳,降低学习效率[2]。
泪膜分布于角结膜的表面,而泪膜-空气界面是光线进入眼内的第一个折射表面,稳定而健康的泪膜是获得清晰视觉的重要前提。泪膜的破裂导致角膜上皮表面出现不规则的暴露区域,导致眼表散射和像差急剧增加,泪膜的光学质量下降,进而降低了视觉质量[3]。睑板腺合成和分泌泪膜表面的脂质层,眼睑瞬目可促进睑板腺释放脂质,均匀涂布于眼表,可保证泪膜均匀、稳定,并形成角膜表面的光学界面。因此,正常的睑板腺功能在减少泪液挥发、保持眼表健康、维持泪膜稳定及良好的视功能等方面起到重要的作用[3,4]。ML线是位于睑板腺开口结膜面的灰白色线,ML线的形成可能与泪液与睑缘上皮细胞相互作用有关,与泪膜外缘相邻,并与睑板腺功能障碍(Meibomian gland dysfunction,MGD)相关。临床医师可通过荧光素等染料染色后观察其位置变化,并结合睑缘改变、睑板腺分泌异常等情况综合评估睑板腺功能状态[5]。
MGD患者的睑板腺分泌睑酯功能紊乱,使睑酯的质和(或)量改变,从而导致泪膜稳定性下降,进一步造成眼表出现炎性反应和损伤。我国MGD诊断标准(2017版)[6]指出,MGD的诊断主要根据异常体征。当出现睑板腺开口异常或睑酯分泌异常,结合相关眼部症状,有症状者诊断为MGD,无症状者诊断为睑板腺功能异常,而这部分患者最终会发展为MGD。本研究发现,与正常对照组儿童相比,近视未矫正儿童群体发生的眼表异常主要表现在睑板腺开口形态、分泌物性状改变、FL异常及BUT缩短。因此,近视未矫正儿童可能是睑板腺功能异常的高发人群,同时也是MGD发病的危险群体。
此外,近视未矫正儿童的眼表参数间的相关性分析显示受检者BUT值与睑板腺开口形态评分、睑板腺分泌性状评分及ML位置评分呈负相关性,且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与睑板腺开口形态评分呈弱正相关性。上述眼表参数间的相关性分析提示近视未矫正儿童的睑板腺功能异常与泪膜功能下降、角膜上皮损伤具有不同程度相关性,而上述眼表异常的持续存在可能会进一步造成眼部炎性反应和损伤。而近视未矫正状态下的诸多眼部不适症状体验不但会对其视觉、生活质量产生不良影响,可能还会使得患者对学习产生逆反心理,进而影响身心健康。
儿童青少年近视发病是遗传因素、发育因素及环境因素的共同作用的结果。相关研究发现频繁接触视频显示终端(Video disply terminals,VDT)、与电脑屏幕之间的距离过近是近视发生的危险因素[7,8]。VDT使用时精神高度集中,过度注视屏幕,视线向上倾斜,且瞬目频率明显减少,睑板腺分泌的睑酯无法正常均匀的排出和分布,促使泪膜稳定性降低并造成MGD[9,10]。此外,儿童不适症状主观体验及表达能力较差,自控力较差,部分孩子会通过反复揉眼以缓解与近视相关的视疲劳症状,从而增加眼表炎症发生的可能[11],而炎症反应会使睑板腺睑酯成分改变及睑酯代谢异常,造成持续眼表组织损伤。
表2.2组睑板腺功能指标的比较Table 2.The comparison of meibomian gland indexes between two groups
诸多临床研究报道角膜塑形镜对儿童近视具有良好的控制作用,而角膜塑形镜需置于角膜上并于夜间配戴。由于儿童不适症状主观体验及表达能力较差,作为眼科医师和视光师,面对近视未矫正儿童,对其近视状态进行科学矫正的同时,也应关注患者的眼表状态并对其进行全面评估,针对异常给予适当的处理,避免病情进一步加重,有利于提高治疗的安全性。
利益冲突申明本研究无任何利益冲突
作者贡献声明陈亚娟:参与选题、设计,资料分析及解释,撰写论文,根据编辑部的修改意见进行修改;廖良,宫晓红:指导、对文章的知识性内容作批评性审阅;夏燕婷:顶层设计,参与修改论文中关键性结果、结论。谢俪君,郑敏:统计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