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地理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的探讨

2021-04-07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21年11期
关键词:保护环境人类教材

刘 杰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和人口急剧增加带来的环境污染和环境破坏已影响到人的健康并制约了经济的发展。环境问题逐渐成为备受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所以,增强各国各地区人民的环境保护意识已成为刻不容缓的大事。中学生是21世纪的主人,因此非常有必要对他们进行环境教育,提升其环保意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初中地理学科是一门兼具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基础性学科,它的研究对象是我们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地理环境。在实际学习中,它也蕴含着对人口、资源、环境的相关知识,特别是由关于可持续发展的相关内容,这是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的重要载体,所以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我们要提高学生对环境问题的危机感,培养学生为保护环境做出应有贡献的责任感和为建设一个富强而美丽的国家而努力奋斗的爱国情感。在教材中涉及的环境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乱砍滥伐森林

在《巴西》一课中,教材向我们介绍了森林的作用:森林在为人类提供大量动植物资源的同时,对于维持生态系统平衡、防止水土流失、涵养水分、防止沙漠化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然而由于开发不当和保护不利,亚马孙雨林正遭受着严重破坏。随着雨林面积的减少,这个地区的生态系统在遭受着破坏,进而带来了环境的恶化,如水土流失问题、沙漠化问题,对此教师可以结合教材内容以及学生认知提出问题:“如果这种状况不加制止,可能会产生哪些严重问题?”这时,学生们的思维就被打开,积极地参与到问题的研讨中,最终学生们达成共识,那就是森林资源对于人类是非常重要的,必须要保护森林资源,这也是在保护人类共同家园,明确爱好花草树木、植树造林的意义,进而承担起大自然义务管理员的职责。

《长江的开发与治理》则以真实的图片和惊人的数据揭示了1998 年特大洪灾给人类带来的灾难。通过讨论学生们明确了几次洪灾越来越严重的重要因素——人类愈演愈烈地破坏环境:上游毁林开荒、陡坡垦殖;中游人湖争地,围湖造田。以此提高学生珍爱环境、尊重自然的意识,使他们认识到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更是以大量的图片、资料向我们展示了历史上不注意保护环境、乱砍滥伐森林导致的严重后果:地表光秃、缺少植被;支离破碎、沟壑纵横;气候干旱、灾害频发……而初见成效的生态建设说明了人类已经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在“亡羊补牢”。由此使学生们认识到只有人类善待自然,自然才能善待人类。活动题关于黄土高原生态建设的辩论,使学生们站在了主人翁的位置去关注环境建设。这样,既培养了学生正确的人地观念和时代主人的责任感,又训练了辩证地思考问题的能力。

二、大气污染

教材在《世界的气候》活动题中向学生们介绍了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和危害。在学习之后,让学生讨论“各种温室气体的主要来源与我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之间有什么关系? 为防止气候变暖可以采取哪些措施?”通过讨论使学生明确减少石油、煤炭等能源的使用,控制温室气体的排放和提高森林覆盖率是当务之急。从而使学生关注周围的工矿企业是否违规排放废气、乱排废水、乱丢废物,是否对周围的环境造成污染,进而关注国家节能减排的相关规定和措施。并关注家乡的绿化工作,爱护每一棵小树。

在《美国》一章中,教材在介绍了美国发达的经济之后,揭示了美国作为世界经济大国迅猛发展的另一面——世界上最大的资源消耗大国和环境污染大国。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可以通过对“美国对保护世界资源和环境应尽的责任和义务”的大讨论,使学生认识到发展经济的同时要注意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树立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相互协调、共同发展的可持续发展观念。从而增强维护地球洁净环境的责任感。

三、土地荒漠化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成了环境教育最好的反面教材: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人们为了维持生存,砍伐林木、开垦草原,种植粮食作物,或在草原地区过度放牧,使土壤肥力丧失,沙漠面积扩大,气候逐渐趋于干旱,自然灾害频发,人类的生存受到威胁……在教学过程中,通过“人口、粮食、环境与贫穷问题及如何解决”的讨论活动,既对学生进行了正确的人地关系教育,又培养了学生综合分析问题、辩证思考问题的能力。

《西部开发的重要阵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向学生们展示了我国西部广大地区面临的严重环境问题——荒漠化。教师应补充材料让学生们明确新疆的严重生态问题:美女如云的神秘古国楼兰消逝了,绿树环绕、清澈见底的仙湖罗布泊干涸了;自建国以来塔里木河河道缩短了200 千米以上,全区湖泊总面积减少51%,沙漠面积平均以每年84.2 平方千米的速度增加……在活动题中,用“塔里木盆地的沙漠与绿洲分布图”及三个递进式问句,把土地荒漠化问题从塔里木盆地推广到新疆全区,再扩展到整个西部干旱地区。以人地关系为主线,引发学生思考人们的生产、生活与环境的关系,以及人类活动可能引发的环境问题。通过讨论完成问题,学生们明确了我国西部开发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有利于树立人地协调和可持续发展观念。

上面简单列举了环境问题中比较典型的例子,教材中环境教育素材还有其他许多方面如:土地、矿产、水资源的过度开采与污染问题;过度放牧;任意排放有害物质等等。

初中地理教师要细心钻研教材,挖掘教材中的环境教育素材,并适当扩展相关课外知识。最好以小故事或影像资料等直观的方式展现给学生们,以使他们更真切地感受到环境问题的严重性。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通过对学生强化环境教育,有意识地培养他们对环境知识的认知能力与保护环境的道德意识,以此逐渐在社会上树立起“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的环境道德价值观。

猜你喜欢

保护环境人类教材
保护环境
保护环境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人类能否一觉到未来?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人类第一杀手
1100亿个人类的清明
保护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