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化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的策略研究

2021-04-07姚立礼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21年11期
关键词:信息化思维数学

胡 凯 姚立礼 田 江

数学课程在小学阶段是一门基础性课程,挖掘小学数学课堂对于学生成长的重要作用是新课改的基本遵循。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多媒体技术、微课等多种现代化教学方式逐步成为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激发学生兴趣、挖掘学生潜力、促进学生成长具有积极作用。尤其是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有效发挥信息技术在课堂上的促进作用,优化课堂教学模式,构建高效课堂是教育领域必须研究的时代课题。

一、小学数学教学与信息化相结合的优势分析

结合新技术、信息资源研究小学数学教学模式,不是简单地将信息化资源作为教学辅助手段运用到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而是从理念上、思维模式上、教学环境的营造上创造全新的教学模式。这种模式下能够将信息化的教育资源的作用发挥到最大化,更强调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倡导探究合作式教学。信息化的教学模式能够满足教师根据教学目的而需要创设的情景教学、探究教学、对话教学等。更有利于学生自主性、积极性、创造性的发挥,使小学数学课堂所呈现出来的理念更符合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更符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二、信息化资源与小学数学课堂相结合应遵循的原则

信息化背景下,信息资源成为普遍性资源,各类教学资料层出不穷,在资源的选择上、活动的开展上都应该树立全新的理念、遵循教育的基本原则。一是在课外教学资源的选择上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综合水平和数学能力,避免学生接受信息的弱化和资源的错置。二是要把握教学设计的思想性,信息技术丰富了课堂的形式,但是教师还是应该注重教学的内容,应该以为学生提供创新思维、动手实践,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的机会为原则为学生配置教学课堂内容。三是信息化手段运用不能脱离学生的可接受范围,应该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使学生体会知识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四是体现“将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理念,让学生从需要中产生积极学习的情感,在操作中感悟和体验到数学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从而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促进学生的发展。

三、信息化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的核心要素

1.现实化情境构建

小学数学课堂上所谓的情境是指与学生的需求相适应的教学环境[1]。信息时代带来的不仅仅是技术带来的便利,更多的是提供了新的思维,促进了社会文明的进步,同样的在教学实践中自由、民主、平等、开放的教学环境更易于学生思考和接受新知识。并且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新技术的出现教学不仅仅局限于教学课堂,对于小学数学教育来说,启发式、自由的教学布局更有利于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为此结合多媒体技术营造现实化的教学情景,能够营造轻松地学习氛围,也有利于学生讨论问题、探究问题[2]。

2.时代性话题探讨

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不仅仅改变了成年人接触世界的方式,对于小学生来说也带来了巨大的改变。在信息化背景下,新媒体技术发展,几乎所有的小学生都掌握了网上冲浪的本领,对于他们生活圈子以外的世界也有一定的了解,并且也有了一定的见解[3]。结合小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目标,小学数学的教育也应该适当的拓展知识范围,扩大学生学习的外延、挖掘学生学习的内涵,在教学中尝试引入学生可接受的时代话题,在掌握知识的同时使数学课堂更具人文精神也是时代发展的必然。

3.现代化思维融入

信息化时代背景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更注重与学生的交流,在对话教学中引导学生形成适应时代发展的思维方式,促进学生更加理智地看待问题。现代社会对于人才的要求更加的苛刻,数学对于个人思维能力的培养、逻辑思维的锻炼等都具有关键性作用,小学数学教师应该把握这一点,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四、信息化与小学数学教学相结合的策略研究

1.利用现代化技术创设悬念情境,抓住思维

“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这句话运用到小学数学教学中也同样适用。课程导入环节对于迅速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来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是十分重要的,为此在课程导入环节抓住学生的兴趣,新课的教授将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教学实践中,悬念式导入是最受欢迎的导入方式。受知识的深度和广度的影响,小学生对于未知的新鲜事物会更加关注,悬念式情景,会引起学生的思考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好的悬念情景就像是一根线,能够牵制学生的思维,有利于教师对课堂的把控[4]。在传统的教学时代,教学的展示都是通过教师的板书,纸质图片等,课堂导入的效率低,很难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但是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对这一缺陷进行了优化,现代化技术的运用使得教学取得事半功倍的作用。如在“轴对称图形”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展示具有对称特点的图片、动画,启发学生探索所见到事物所具备的共同特点,以问题导入课程,不仅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而且促进了学生的观察力的发展。

2.综合信息时代特点创设问题引导,激活思维

好的问题应该能够解开学生的疑惑,使学生在高涨的情绪推动下思考和体验。因此教师在设计对话问题时要据教学内容、学生心理特点及认知规律,创设与学生现实生活和以往知识体系有密切关系的富有挑战性、探索性的问题情境,站在小学生的角度上来思考问题,步步深入,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展开联想和思考,引导学生自主解开疑问。信息化时代,教师可以借助网络教育学习新的创设问题情景的方式,也可以从信息流中捕捉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问题,结合时代、结合现实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5]。

3.利用信息化手段创设兴趣话题,创新思维

产生疑问甚至是质疑,是小学生思考的表现。为激活学生的思维,教师在设计课程时可有意留下破绽,为学生营造质疑的条件和情景,让学生利用已有知识进行分析,在解决问题的同时加深对知识点的印象,由疑激思,以疑获知[6]。信息化时代,学生的接触面被拓展,对于世界的理解程度与传统时代也发生了变化,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育更加注重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引导,为此,小学数学课堂应该更加注重对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引导,联系生活实际和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培养学生探索世界的能力成为新要求[7]。因此,信息化时代的下学数学教师,要注重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设备去激发学生好奇心,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结语:总而言之,信息时代改变的不仅是社会,也为教育提供了更大的可创造空间,教育具有了更多的可能性,尤其是作为基础教育的数学学科,借助信息时代的新技术、新思想能够弥补数学课堂枯燥、严肃的缺点,更加关注到学生核心素养和课堂人文精神的传递,切实发挥数学学科逻辑性强,思维性强的学科特点,促进学生个人成长。

猜你喜欢

信息化思维数学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幼儿教育信息化策略初探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信息化是医改的重要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