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地理教学中学生识图能力培养分析

2021-04-07杜秀远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21年11期
关键词:作图图表绘制

杜秀远

地图是初中乃至整个地理学科的基础,“没有地图就没有地理学”更是充分体现了地图在地理当中的重要作用和价值。在新课改的教育背景下,初中教师要尤其注重对学生识图能力的训练和培养,这对于中学生地理成绩的提高和学科综合素养的提升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时也将有效提升初中地理学科的整体教学质量。

一、积极使用图表语言,完成文字语言向图表语言的转变

初中地理的图表信息中,有很多专业化的元素,学生如果想要快速地进入状态,完成读图作业,就必须在日常的学习过程中积累足够的图标语言,争取做到看到相应的图表就能立即识别图表中参数,进而获取到有价值的信息。这样可以最快的锻炼和培养学生的图标语言思维,因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有意识地积极渗透。

例如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它涉及的主要知识点是气候因素,通过曲线和柱状数据表现某一区域气温和降水量之间所存在的关系,对于初中生来说,在探讨和研究这种关系的同时归纳气候类型是一个重点和难点。因此,对于这种类型的图表,教师就应该教学过程中使用图表语言,使学生形成一定的图表语言的积累,最终形成图表语言思维。

具体来说,首先,学生在看到一张图表的时候,一定要先仔细确定该图表的名称,即对该图表所表示的具体内容要做到心中有数。统计图当中的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一般情况下,通过表头信息或者图例,我们就可以确认该图在地理信息的方向上是表示气候的。接下来,通过统计图中的坐标信息就可以界定该统计图所表示的区域范围。通常情况下,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的横坐标表示月份,纵坐标表示降水量和温度。表头信息、图例和区域范围等内容确定后,就要根据具体的数据进行相关探究。通过观察图表能够发现,这种统计图主要是反馈趋势以及变化程度的,同时辅以横纵坐标,既可以明确气温与降水量的变化呈季节变化的趋势。

二、将识图和作图有机融合,强化学生应用图表的意识

在学习初中地理的过程中,学生会接触到越来越多的地理图表。这就要求学生不但要达到能够识别各种图表的能力,更要掌握自主绘制图表的技能。也就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学生要具备识图和绘图的双重技能,达到识图和作图的有机融合。

初中地理的“中国政区”这部分知识点细碎而繁杂,所以在进行地图识别的时候,教师可以指导学生通过自行绘制的方法来进行教学。教师首先以方位为基准,将整个中国政区划分为七个板块,学生针对各个区域进行分别的识别和记忆,随后学生尝试讲述各板块所对应的省、自治区或直辖市,通过形象记忆的方式来识记中国各行政区域。根据这种形象化的记忆方式,学生会对各板块所对应的行政区域形成更加深刻的理解和记忆。在对行政区域进行绘制的时候,教师要引导学生先绘制比较有标志性或者印象深刻的地理元素,包括北回归线、长江、黄河等,同时带着问题进行思考:北回归线在我国穿过了哪些省份? 长江黄河各自流经哪几个省? 这样学生一边思考问题一边绘制地图,更能够加深记忆。接下来可以进行更加深入的教学,例如我国的沿海省份自南而北都有哪几个省份,为了训练学生的识记能力,在这里可以要求学生使用各省的简称来回答。如果学生对于这些问题都能够进行自如的归结和回答,那么就代表学生的识图和作图能力达到了融合的状态。通过这样的强化训练,初中生应用地理图表的意识会更加强烈,地理识图绘图能力也将得到进一步提高。

三、使用小组合作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使用图表的兴趣

要想提升初中生的图表识别能力,单纯依靠课堂上的图表训练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要在更加理想化、更加广阔的课外环境中进行训练和强化。在实际的地理教学中,学生往往对于地理图表有较高的兴趣,因此,教师应该把握住学生的这一兴趣点,引导学生以小组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选取适宜的课外地理图标主题进行针对性的训练,在这样的练习和探究中,提升学生应用地理图表的能力。

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将本地区的地理空间特点作为图表绘制的主题,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调查本地区的某一项地理特征,如可以和本地区地质部门的有关人员沟通,对本地的地质元素进行了解,同时在了解的基础上根据实际地理特征进行总结,最终绘制出本地区的地质元素图。在绘制的过程中,学生往往会选择不同的角度和维度,如有人以气候为主导元素,有人借助等高线的方式,也有人从地貌的角度绘制,也有人从本区域内当天温度的层面进行绘制。通过探究的方式进行图表绘制,学生往往会根据自身经验以及自己掌握的情况进行方案的制定,最终所形成的图表也会各有不同。

但是在进行小组合作探究的时候,对于如何分组、小组长的人选以及一些相应的呈现方式都应该由地理教师决定,因为如果分组失误或者组长人选任命不当,就很容易会对接下来有效进行探究造成不利的影响。例如,一些学生对天气预报中所呈现的图表有强烈的兴趣,教师就可以引导其以此为背景知识,让其化身为天气预报中的播报员,对图表进行播报,完成地理教学中的识图能力的提升。同时,这样的角色扮演和融入也会使学生对试图作图训练的兴趣得到进一步提高,最终实现学生识图能力的强化和提升。

综上所述,在初中阶段对学生进行识图能力的锻炼和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教师格外重视以下细节:在日常的地理教学中注意图表语言的使用和积累,引导学生理解并使用图表语言,完成学生文字语言向图表语言的转变,不断强化学生使用的图表意识;正确处理识图和作图二者之间的关系,使学生随时处于图表训练的状态,帮助其提升识图作图能力;采用小组合作的教学模式,对学生进行识图能力的培训,在课堂上积极营造探究和使用图表的氛围,不断激发学生识别和绘制图表的兴趣。实施以上举措,会使学生的地理识图能力得到快速提升,最终实现学生地理学科素养的强化。

猜你喜欢

作图图表绘制
巧用三条线 作图不再难
反射作图有技巧
超萌小鹿课程表
放学后
三招搞定光的反射作图题
双周图表
双周图表
双周图表
图表
作图促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