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疫情角度看初中生社会责任感培育途径

2021-04-07张伟红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21年11期
关键词:责任感法治道德

张伟红

疫情之下,从线上教学及学生日常行为中可知部分学生严重缺失社会责任感是当今学生的成长现状。针对这个问题,教师需要施行该有的措施,在日常的道德与法治教学活动中,重视增强学生责任感的培养方面,对培养策略进行研究探讨。教师应该正确认知培养学生责任感的重要意义,在日常的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充分发挥培养学生责任意识的重要作用,加强学生责任感培养策略的应用,同时也需要对比结合学生间的个体差异性,精心定制教学方案,对学生因材施教,根据实际教学情况进行补充。从而达到加强学生社会责任感与使命感的目的,促使学生全面均衡发展。

一、言传身教,培养学生责任感

作为初中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道德与法治教学不仅具备了非常明显的人文特质,同时社会性和科学性也非常强。疫情下,培育学生社会责任感成为重中之重,对国家生计有重要作用。如今新课改不断推进,当前教学模式的主体活动是主打师生间进行比较频繁的互动交流,教师在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不但要注重对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还要在促进实现学生综合素质、心理健康和情感价值观念方面做出努力,这样学生就能够实现成长过程中自身多元化方向均衡发展,从自身认知疫情防控的重要性。作为学生成长道路必不可少的传道授业者,教师对学生起着重要带头作用,特别是平时的言行举止方面。教师的作用不可替代,他是学生成长过程中的路牌和指明灯。

二、正确引导,培养学生责任感

人们立足社会、实现自我价值的基本前提就是自身的责任感,疫情之下,自身责任感培育有利于提升学生自身价值。在初中阶段,德育教学教育有着极高的地位,教师应该充分了解实际情况,结合教学实际,制定满足学生学习需求的一些教学方案,这些方案在对学生专业知识体系构建与完善的同时,学生责任意识的培养和道德意识的提升也是教师需要关注的部分,这些措施能够确保学生均衡协调发展,给社会稳定和谐提供保障,尤为疫情防控所需要。因此,教师在道德与法治课程上,不仅要跟学生讲解书上的理论知识,还需要引导延伸,让学生认识到责任感对自身成长发展的重要性,不论遇到什么问题,都不要逃避,疫情之下,要敢于承担责任。举个例子,教师可以在疫情防控方面引领学生,教导学生深刻理解责任感的真实意义,在推动社会发展进步中重要地位,对自身健康发展的重要地位。

三、设定目标,培养学生责任感

教师在开展道德与法治教学工作时,要充分发挥主渠道课堂教学的重要作用,要做到将课堂内容与责任感道德感进行有机结合,将责任感全面渗透到我们平日的教学工作中,在教学实践中融入疫情相关案例,以疫情之下的大爱作为行为引导者,培育学生责任感。教师在讲解理想与信念相关方面的时候,可以利用疫情发生人民万众一心该事件作为案例,采用鼓励和组织学生自主发言的方式,让学生畅所欲言,表达自己的意见,说出自己的理想和抱负,让他们结合自身实际设立自己的成长计划和目标,疫情来临,如何去做才是正确的。教师要下达作业任务,督促他们进行定期的目标更新,定期对自身成长发展进行总结。我认为这种方式既可以使学生认识到努力对于实现目标的重要作用,又可以让他们在无形之中明白自己不仅是疫情更是日常生活中自己需要担当的责任,提高自身责任感。让他们通过设立和完成自身成长目标的方式,来促使自己明白事情无论或大或小,面对它时,都应该拿出严谨认真的态度和自身的努力。以上所说的实现成长目标的方式,在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和坚定自身理想方面都有着巨大作用,它从根本上解决了学生责任感的培养问题。

四、付诸实践,培养学生责任感

道德与法治教师要时刻牢记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也就是说,教师在进行教学工作时必须从生活实际出发,用身边常见的、正在发生的事件或者是问题比较突出的具有代表性的社会事件——疫情作为案例,来帮助学生真正的地理解疫情抵抗中所表达的道德与法治思想,从而可以理解性记忆课本中的基础理论知识,从疫情中,真正领会社会责任感的时代内涵和深刻意义,让学生可以用正确的眼光看待身边的事物。教师可以在道德与法治教学课堂上,利用一些搜寻组合而来的互联网教学资源,运用多媒体教学课件以视频图文的方式播放一些祖国各地如何抗疫防疫纪录片,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还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开放学生的眼界,让学生真切了解祖国快速发展的新局面。这也有助于学生从历史的积淀中感受家国情怀,培养学生的爱国之情。从热爱祖国方面,促使学生形成自身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五、结语

综上所述,加强学生责任感的培养是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主要目标。疫情之下,学生应该培养良好的责任感,这对于学生日常的交际以及自身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不仅有助于学生妥善处理自己的人际关系,还可以用科学的思想去思考国家发展问题和民族进步问题等社会性问题。开展道德与法治实际教学工作时,要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教师要懂得言传身教去引导学生,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鼓励和促使学生设立和实现自身成长目标,让学生可以用正确的责任观去融入社会,从而实现自身价值,为国家提供可造之才。

猜你喜欢

责任感法治道德
英国“大爷”的责任感
送法进企“典”亮法治之路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国企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要有“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责任感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反家庭暴力必须厉行法治
以德促法 以法治国
媒体品牌推广中的社会责任感
用道德驱散“新闻雾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