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美学视域为切入点分析高中小说阅读教学
2021-04-07赵卫娟
◎ 赵卫娟
如今随着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很多语文教师都以美学视域为切入点,带领学生分析高中语文课本中的小说内容。经过调查发现,“接受美学”这一观点最早是由国外一位著名的文学教授提出的。他认为,当读者在阅读一本作品时,应当先从接受作品中的美学观点开始,通过这样的方式读者就能够在阅读的过程中创造自身的审美经验。因此,在高中语文小说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使用这一理论进行辅助教学,从而提升教学效率。
一、目前高中语文小说阅读教学的现状分析
1.教师方面
在以往的小说阅读教学过程中,很多语文教师只是按照以下流程来带领学生欣赏小说:其一,熟悉作者的创作背景;其二,对小说中的每一段落内容进行概括分析;其三,对小说中每一人物形象的性格特点进行分析;其四,阐述作者写小说的思想与内涵;其五,对文本中的艺术特点进行分析。经过调查发现,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一直作为课堂的主体,将教学内容机械地灌输至学生的脑海中,这样的教学方式没有使学生欣赏到作品背后的美学观点,也无法培养学生的语境分析能力。
2.学生方面
实际上,目前大多数高中学生都不具备小说的艺术鉴赏能力,因此,其在阅读语文教材中的小说内容时,无法真正理解人物背后的心理活动。若想对一部小说进行鉴赏,不仅需要有丰富的人生经验,还需要具备足够的理解能力,显然高中生在这两个方面都有所欠缺。
二、以美学视域为切入点的高中语文小说阅读教学实践
1.缩小美学差距
在阅读开始之前,授课教师可以为学生讲解与作品相关的美学观点,从而帮助学生代入小说人物的角色中,通过这样的方式就能够提升高中学生的阅读鉴赏能力。由此可以看出,当高中学生与小说间的美学距离变小后,审美经验就能够帮助学生理解作品背后所反映的社会现象以及人物心理[1]。以高中语文教材中的《边城》一文为例,教师在对这一小说作品进行讲解时,不能够只注重细节而忽视整体。由于作品中翠翠这一人物的年纪与学生差不多,因此,教师可以带领学生理解翠翠这一人物的心理变化,这就能够使学生明显感受到翠翠的情感。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时代不同,学生并不能理解翠翠所有的行为方式,例如,很多学生不理解翠翠为什么没有对暗恋的人表白,仅仅在梦中自己摘虎耳草。这就需要授课教师为学生解释虎耳草所代表的花语以及含义,进而使学生明白小说中的美学元素。
2.个性阅读
实际上,教师在使用美学视域进行小说阅读教学时,应当注重学生的个性阅读。个性阅读强调以学生为主体的阅读教学方式,要求学生在接触一个小说作品时不要过度依赖教师的讲解,而是进行自主阅读,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使学生有足够的时间思考人物背后的美学含义。在个性阅读的过程中,学生就能够积累足够的文化品位以及生活领悟,进而实现升华。值得注意的是,授课教师在进行小说阅读教学的过程中,为了能够使学生拥有足够的个性阅读体验,需要进行以下操作,分别为:其一,鼓励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对小说情节做出个性反应;其二,授课教师还可以在阅读中提出一系列问题,鼓励学生带着问题进行阅读,并在文中寻找答案。通过这样的方式,也能够帮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思考问题,进而感受人物的情感[2]。
3.人物形象再创造
以《祝福》这一小说为例,通过阅读能够发现,鲁迅先生在塑造鲁四爷以及祥林嫂这两个人物时运用了不同的手法。不仅如此,文中仅仅是使用对话以及书房描写的方式来进行人物形象的塑造,因此,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根据阅读中自己的理解来对人物形象进行再创造,从而使人物更加立体、饱满。例如,在对鲁四爷这一人物进行再创造时,有的学生会认为他是一个穿着长袍、身材瘦小、虚伪冷酷的老人。不仅如此,在文中还对鲁四爷书房的对联有细致的描写:“一边的对联已经脱落,松松的卷了放在长桌上,一边的还在。”因此,在课堂中,教师就可以鼓励学生对这一现象进行思考,当学生在阅读中明白鲁四爷对祥林嫂的种种行为时,就能够理解小说中描述的不完整的对联。实际上,对联就是对鲁四爷这一人物形象的二次塑造。由此可以看出,人物形象再创造也是一种基于美学视域的高中语文小说阅读教学的重要途径之一。
通过上述的分析能够发现,高中语文教师在小说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合理使用美学视域作为阅读的切入点,能够帮助学生快速理解小说中人物的形象以及作品背后的情感,进而大大提升课堂效率。实际上,大多数高中语文教材中的小说均来源于国内外名著,因此,只有使学生在鉴赏小说的过程中善于发现文中的美学观念,并对这些美学观点进行深入理解,才能够大大提升学生的文学品位。具体需要进行以下操作,分别为:其一,缩小学生与作品之间的美学差距;其二,积极鼓励学生进行个性阅读教学;其三,通过人物形象再创造[3]。在今后的教学中,笔者也会尝试更多的教学方式,紧扣美学视域的切入点,让学生从小说阅读中领会小说的魅力所在,真正让这种美溶进血液、深入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