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进境SPF 鼠传入疫病风险分析

2021-04-07黄忠荣

中国动物检疫 2021年4期
关键词:实验鼠进境后果

王 艳,周 洁,黄忠荣,张 强,李 健

(1.上海海关动植物与食品检验检疫技术中心,上海 200135;2.上海实验动物研究中心,上海 201203;3.上海海关,上海 200135)

实验动物是生命科学研究的重要支撑条件,为基因、疫病等方面研究做出了重大贡献[1]。我国常用的实验动物包括大小鼠、豚鼠、非灵长类实验猴、小型猪等。其中,小鼠、大鼠在各种实验研究中用量最大、用途最多。近年来,随着我国生物医药产业的蓬勃发展,SPF 实验鼠的需求量逐渐增大,因此进境SPF 实验鼠数量逐年增加。据上海口岸进境数量统计,2003 年上海市进境SPF 实验鼠9 批次306 只,2018 年增长到184 批次3 796只,货值达120.23 万美元,同时引进地由美国、法国、瑞士等3 个国家增加到12 个国家或地区。进境SPF 鼠携带的病原可引发不同范围的公共安全风险,还对隔离单位原有SPF 实验鼠造成威胁。为识别并防范进境SPF 鼠传入疫病的风险,本研究从风险识别、风险评估和风险管理3 方面展开评估,继而提出相应的管理措施,以期最大限度降低进境SPF 鼠带来的疫病传入风险。

1 风险识别

根据《一、二、三类动物疫病病种名录》《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境动物检疫疫病名录》(简称进境名录)、原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公告2017 年第94 号(简称公告)、实验动物国家标准(GB14922.2—2011、GB14922.1—2001,简称标准)、国际实验动物科学理事会(International Council for Laboratory Animal Science,ICLAS)有关要求,根据疫病传播特点,确定鼠痘、汉坦病、淋巴细胞脉络丛脑膜炎、小鼠肝炎、仙台病等5 种疫病需要进一步评估(表1)。

2 风险评估

在确定风险因素基础上,从病原学特征、疫病发生、易感动物、传播途径等方面进行相关疫病定性评估,对疫病随进境SPF 鼠传入发生以及后果进行分析评估。传入评估,讨论可能影响进境SPF 鼠传入疫病的因素;发生评估,讨论随进境SPF 鼠进入的病原在我国传播、定殖的可能;后果评估,讨论病原侵入或繁殖后,对我国SPF 鼠养殖和使用的不利影响。使用“高”“中”“低”“极低”“可忽略”,来描述各风险因素随进境SPF鼠传入我国及在我国发生的可能性(表2);使用“极端严重”“严重”“中等”“温和”“可忽略”,来描述各风险可能引起的后果(表3);在综合评估基础上,使用风险评估矩阵确定风险水平(表4)。

2.1 鼠痘

鼠痘由鼠痘病毒(ectromelia virus,ECTV)引起。该病原属于痘病毒科正痘病毒属,是感染实验小鼠的一种烈性传染病病原。

2.1.1 传入发生评估 鼠痘在世界各国广泛存在[2],多呈暴发性流行,致死率较高。本病的传染源主要是病鼠和隐性带毒鼠,经皮肤病灶和粪尿向外排毒,污染周围环境[3]。不同品系小鼠的敏感性不同。C57BL/6、C57BL/10、AKR 小鼠不易感,感染后无临床症状;而A、CBA、C3H、BALB/c、DBA/2 小鼠特别易感,感染后表现临床症状,甚至死亡。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饲养管理不当及消毒、隔离、检疫制度不严均会促使该病发生。近年来,通过肿瘤的接种移植,可将ECTV 直接接种给实验小鼠。因此,本病的传入发生风险为“高”。

2.1.2 后果评估 鼠痘目前没有治疗方法。鼠群一旦传入病原,就很容易发生持续性、隐性感染,且很难清除病原,只能淘汰整个鼠群,从而造成经济损失。因此,一旦鼠痘被携带传入,后果风险为“中等”。

2.2 汉坦病

汉坦病由汉坦病毒(hantavirus,HV)引起。该病原属于布尼亚病毒科(Bunyavirales)汉坦病毒属(Hantaviridae),是一种重要的人兽共患病病原。

2.2.1 传入发生评估 汉坦病在欧洲、亚洲、非洲和美洲均有流行[4],主要流行于亚欧大陆,在一些区域可呈地方性流行,具有季节性和周期性流行特征。自然宿主主要为小型啮齿动物,大鼠、小鼠、沙鼠、兔以及人类等均易感。此外,一些家养动物,如猫、兔、狗、猪也可以携带病毒。传染源主要是小型啮齿动物。实验动物可通过排泄物(粪便、尿液和唾液)、螨叮咬、带毒血尿污染伤口而传播;人主要通过接触带毒动物及其排泄物,或吸入污染的气溶胶而感染。因此,本病的传入发生的风险为“高”。

表1 进境SPF 鼠风险识别

表2 传入发生评估术语及说明

表3 后果评估术语及说明

表4 风险评估矩阵

2.2.2 后果评估 1997 年,Wells 等[5]提出了HV 在人间传播的可能性。HV 可引起两种自然疫源性疾病,即肾综合征出血热(hemorrhagic fever with renal syndrome,HFRS)和汉坦病毒肺综合征(hantavirus pulmonary syndrome,HPS)。HFRS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乙类传染病[6]。由实验鼠引起的流行性出血热实验室感染在韩国、日本和我国已有报道[7],因此该病一旦随实验动物进入,后果风险为“严重”。

2.3 淋巴细胞脉络丛脑膜炎

淋巴细胞脉络丛脑膜炎由淋巴细胞脉络丛脑膜炎病毒(lymphocytic chorimeningtis virus,LCMV)引起,是一种人兽共患病。该病原能感染啮齿类动物与人。

2.3.1 传入发生评估 LCMV 于1933 年分离到,之后广泛流行于欧洲、亚洲以及美国。近年来,LCMV 感染率有所下降,北美地区感染率约为0.1%,欧洲地区约为0.2%,日本近几年未有检出[8]。本病的易感动物为大小鼠、豚鼠、仓鼠、犬、猴、马和兔。LCMV 既可以垂直传播,也可以水平传播。患病鼠或者带毒鼠可通过唾液、尿液、乳汁、鼻腔分泌物感染其他啮齿动物或人类[9]。我国近年来也时有LCMV 阳性小鼠、大鼠和豚鼠的报道。应贤平等[10]对近20 家单位抽查的5 319 只实验动物进行LCMV 检测,发现抗体阳性率为0.3%。因此,本病传入发生的风险等级为“中”。

2.3.2 后果评估 我国SPF 鼠饲养和使用量巨大,许多品种和品系的SPF 鼠非常珍贵,且该病目前尚无疫苗可防,也无治疗办法。我国卫生部制定的《人间传染的病原微生物名录》(2006 年)将嗜神经性的LCMV 根据危害程度划为第二类,其他亲内脏性的LCMV 划为第三类,因此该病后果风险为“严重”。

2.4 小鼠肝炎

小鼠肝炎由小鼠肝炎病毒(mouse hepatitis virus,MHV)引起。该病原属于冠状病毒科、冠状病毒属。

2.4.1 传入发生评估 小鼠肝炎呈世界性分布,其流行无明显的季节性,对鼠群危害极大,严重影响实验和生产[11-12]。MHV 的自然感染途径是经口和呼吸道感染,也可以通过母婴传播。传染源主要是感染小鼠的粪便或者垫料[13]。因此,本病的传入发生风险为“高”。

2.4.2 后果评估 MHV 不仅是GB14922.2—2011、GB14922.1—2001 中要求的清洁级小鼠和SPF 小鼠必须排除的项目,也是《中国药典》和WHO 乙型脑炎减毒活疫苗制检规程中要求的应用于疫苗生产的仓鼠必须排除的项目[14]。一旦引入的SPF 鼠感染MHV,同群的实验小鼠通常会无临床症状感染。我国1979 年在裸鼠中分离到MHV;1982 年经血清流行病学调查发现,我国普通小鼠群中MHV 感染率为20%~80%[15]。因此,本病的后果风险为“中等”。

2.5 仙台病

由仙台病毒(Sendai virus,SeV)引起的仙台病是啮齿类动物的呼吸道疾病,临床表现被毛粗乱、弓背、呼吸困难、发育不良、消瘦等症状。

2.5.1 传入发生评估 啮齿类实验动物是SeV 的自然宿主。自然条件下SeV 可感染小鼠、大鼠、仓鼠和豚鼠[16]。不同品系小鼠对SeV 的易感性不同。1952 年,SeV 首次在日本分离到,继而世界各地都有发现该病原的报道。本病一年四季都可发生,但春季多发。环境因素的突然变化会加重该病的发生和流行。该病的主要传播途径为空气传播和直接接触传播。SeV 对人类有一定的致病性,特别是幼儿易感,日本和我国都曾有人类感染的报道。因此,本病的传入发生的风险为“高”。

2.5.2 后果评估 SeV 传染性极强且容易扩散,是实验用鼠最难控制的病原之一[17]。因SeV 常呈隐性感染,所以实验动物一旦感染就难以清除。因此,本病传入的后果风险为“中等”。

2.6 综合评估

综合传入发生评估和后果评估结果,依据表4的评估矩阵,确定进境SPF 鼠需管理的风险因子为鼠痘、汉坦病、淋巴细胞脉络丛脑膜炎、小鼠肝炎和仙台病(表5)。如果检出其中任何一种疫病,均不能接受该批SPF 鼠进口。

表5 综合评估结果

3 风险管理

依据综合评估结果,对进境SPF 实验室鼠应采取相应的风险管理措施:(1)重点监测鼠痘、汉坦病、淋巴细胞脉络丛脑膜炎、小鼠肝炎和仙台病;(2)每批均需有出口国官方出具的相关动物卫生证书,以证明该批SPF 实验鼠符合卫生要求;(3)持续运输时间不宜过长,以减少SPF 实验鼠的应激反应;(4)提高进境SPF 实验鼠隔离场的管理水平、应急反应水平、饲养管理水平;(5)增强SPF 实验鼠卫生与健康管理意识。

猜你喜欢

实验鼠进境后果
“耍帅”的后果
这些行为后果很严重
吃夜宵可能让人越来越笨
众荣的后果8则
“互联网+监管”提升连云港口岸进境粮食规范化管理水平
上朝迟到了 后果很严重
爱吃咸与基因有关
山东青岛口岸首批韩国冰鲜水产品顺利进境
合成气味可让老鼠恐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