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大疫情下压弹心理影响因素分析

2021-04-07李春青万春秀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1年2期
关键词:患病经历家人

■李春青,万春秀

(黑龙江农业经济职业学院,黑龙江 牡丹江 157041)

一、压弹心理弱化引发的问题

压弹原本是一个物理学的概念,指物体受到外力挤压时的回弹。在心理学中,曾有人把它译为“抗逆”“反弹”等。“压弹”是香港城市大学岳晓东博士的译法[1]。美国心理学会将压弹定义为面对生活逆境、创伤、悲剧、威胁及其他生活重大压力的良好适应,也就是个人在面对生活压力和挫折时所拥有的一种积极应对的心态和能力。

2019年年末爆发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是近百年来人类遭遇的影响范围最广的全球性大流行病。百年不遇的全球性流行病,对人们的生理和心理造成了极大的影响,这对于心理发展尚未完全成熟的青年大学生来说无疑是一个重大的压力事件。

为了阻断疫情向校园蔓延,教育部要求2020年春季延期开学。对大学生而言,假期延长,长期居家,减少外出,无法正常到校学习和参与社交活动,这种非正常生活状态不仅影响学生的学业,而且加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产生。虽然大学生对新冠肺炎疫情的认识度较高,但不同人群之间还是存在着差异[2]。在重大疫情面前,对于没有经历过挫折或重大生活变故的大学生来说,可能会引发一系列的问题,导致部分大学生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应激反应,如:恐慌、担忧、焦虑、抑郁等。

二、影响压弹心理的因素分析

疫情下高职学生易产生焦虑和抑郁等情绪,加之线上教学过程中可能出现各种突发事件,教师利用网络教学平台进行直播时,可能出现影像卡顿甚至是声音缺失等现象,师生间无法构建完整的沟通回路[3],也会加剧学生的焦虑和抑郁情绪的产生。压弹心理的强弱与多种因素有关,主要从外部因素和个体的内在因素进行分析。

(一)外部影响因素

通过对黑龙江省2353名高职学生进行广泛性焦虑量表(GAD-7)、抑郁症状群量表(PHQ-9)、简易应对量表(SCQ-20)、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SSS)在线调查发现,高职学生在疫情下的应激反应主要是情绪的变化。问卷调查主要以调查学生的焦虑和抑郁情绪为主。通过对调查数据的分析,发现学生的焦虑和抑郁情绪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主要与有无隔离经历和患病经历以及应对方式、社会支持因素有关。

1.有无隔离经历和家人有无患病经历

为了考察不同性别、隔离经历、家人患病经历的学生焦虑、抑郁的情绪状态,以高职学生性别(男、女)、隔离经历(有、无))以及家人有无患病并治愈经历(有、无)为自变量,以焦虑情绪、抑郁情绪为因变量进行方差分析。有无隔离经历、家人有无患病经历,在高职学生的焦虑情绪和抑郁情绪上存在显著的差异。

表1的多因素方差分析统计结果表明:性别在焦虑情绪上主效应不显著;有无隔离经历在焦虑情绪上主效应显著(F=4.990,p=0.026,p<0.05);家人有无患病经历在焦虑情绪上主效应显著(F=4.787,p=0.029,p<0.05)。这表明有无隔离经历、家人有无患病经历,在高职学生的焦虑情绪上存在显著的差异。

表1 不同性别、隔离经历和家人患病经历的高职学生在焦虑上三因素方差分析表

表2的多因素方差分析统计结果表明:性别在抑郁情绪上主效应不显著;有无隔离经历在抑郁情绪上主效应不显著;家人有无患病经历在抑郁情绪上主效应显著(F=10.239,p=0.001,p<0.01)。这表明有无患病经历在高职学生的抑郁情绪上存在显著的差异。

表2 不同性别、隔离经历和患病经历的高职学生在抑郁上三因素方差分析表

如附表1所示,家人有无隔离经历在抑郁情绪上显著性差异F=11.047,p=0.001,p<0.01,具体表现为被隔离过的学生抑郁情绪值(1.52±0.61)高于未隔离过的学生的抑郁情绪(1.26±0.46),有过隔离经历学生的抑郁情绪要大于未被隔离学生,有无隔离经历成为影响抑郁情绪的主要因素。

附表1 抑郁情绪在有无隔离经历上的单因素方差分析表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有无隔离经历和家人有无患病经历成为焦虑和抑郁情绪的主要外部影响因素。

鉴于中小学课后服务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在相关理论和政策基础上,建议有关部门跳出单一的中小学义务教育思维模式,从课后服务的属性定位、服务范畴、经费来源、人员配置、时间安排、场地规划、沟通机制和政策保障等方面入手,勾画出具有可操作性的中小学课后服务施工蓝图。

2.应对方式、社会支持因素

为了了解不同应对方式、社会支持与高职学生焦虑、抑郁情绪间是否存在关系,采用线性回归分析方法,具体分析各变量对焦虑和抑郁情绪的影响。

(1)焦虑情绪与应对方式、社会支持的关系

将消极应对方式、积极应对方式、社会支持作为自变量,而将焦虑平均数作为因变量进行线性回归分析发现,消极应对方式会对焦虑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关系;积极应对方式、社会支持会对焦虑情绪产生显著的负向影响关系(如附表2)。

附表2 不同应对方式、社会支持对焦虑多元回归的方程描述表

(2)抑郁情绪与应对方式、社会支持的关系

将消极应对方式、积极应对方式、社会支持作为自变量,而将抑郁平均数作为因变量进行线性回归分析发现,消极应对方式会对焦虑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关系,积极应对方式、社会支持会对抑郁情绪产生显著的负向影响关系。

附表3 不同应对方式、社会支持对抑郁多元回归的方程描述表

(二)个体内在因素

压弹心理还受个体的内在因素包括认知因素、人格因素和解决问题的应对技巧等方面影响。

1.压弹的认知因素主要包括主观幸福感和乐观态度。主观幸福感高的人在各种不利的应激状况下,多体验到愉悦的情绪并对未来充满了乐观期盼。如何认知疫情是压弹心理的重要影响因素,保持积极愉悦的情绪状态和乐观的态度对大学生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可以有效应对因疫情而产生的不良情绪。

2.压弹的人格因素包括自信乐观、自主行动、人际温暖与洞察、表达自如以及对自我独特性的欣赏等[1]。在重大的疫情面前,大学生能够正确看待疫情的产生,保持自信乐观,能够面对疫情自主行动,合理地进行防护,加强人际间的沟通交流,自如地表达对疫情的感受,并且相信自己可以通过有效的预防措施保护好自己和他人,有效增强压弹能力。

3.学会解决问题的应对技巧。在面对重大压力事件下,学会解决问题的应对技巧也很重要。面对不同的情况学会运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应对,可以大大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提高压弹心理的基本策略

在重大疫情面前,大学生可以结合内外部因素,通过以下方法提高压弹能力。

(一)保持乐观心态积极应对

保持乐观心态,积极应对是面对重大疫情的有效方式。我国采取一系列重大措施,有效防控。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一切考量都必须以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作为第一考量[4],可见国家对疫情防控的决心,以及所提供的有力保障。一方面,学生在疫情期间要保持积极心态,遇到问题想方设法积极主动解决问题;另一方面,教师在网络授课过程中要向学生传递积极信息,使学生保持积极乐观心态,增强战胜疫情的信心,坚信我们终将会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

(二)逆境中培养乐观人格

心理学界早在20世纪70年代就将乐观作为一个重要的人格特质来加以研究。在逆境面前,大学生不同的人格特质会有不同的反应。面对重大疫情,乐观的人会保持积极愉悦的情绪状态,而悲观的人可能产生恐慌、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影响身心健康甚至正常的生活。所以培养乐观的人格是提高压弹的有效手段。

(三)调整认知正确面对

美国心理学家艾利斯提出的合理情绪疗法中指出,诱发事件、由事件而引发的信念、个人对诱发事件而产生的情绪和行为的后果三者之间,诱发事件只是一个间接的原因,而直接原因是由事件而引发的信念,也就是说一个人的情绪困扰是由事件所引发的信念而决定的。在重大疫情面前,对疫情所持的信念决定了一个人的情绪反应状况。如果大学生面对疫情的信念是积极乐观的,那他就会坦然面对疫情;如果大学生面对疫情的发生,觉得这太糟糕了,我们没有办法战胜疫情,显然在疫情面前就会出现各种不良的应激反应。

(四)制定计划积极行动

面对生活学习中的各种问题和困难,仅仅停留在认知层面是不够的,还要制定计划积极行动。在疫情期间,居家隔离、线上学习,会出现生活无规律、学习状态不佳、自我管理能力欠缺等情况。针对这样的情况,大学生们要自主制定生活学习计划,并积极地付诸行动,保持生活学习有规律、常态化。

(五)主动寻求社会支持

社会支持是指一个人所能获得的社会资源的总和,本质上是个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到目前为止,大学生居家隔离已有半年多的时间。此阶段家人的陪伴、朋友的关心、教师的关爱、社区的帮扶等对学生应对在学习生活中的困难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建议大学生在线上学习期间多与老师进行沟通互动,课下多与朋友同学沟通交流,在家中多陪伴家人,多与家人承担家中事务,遇到困难及时向老师、朋友、家人求助等,增加自己的支持系统,有效应对学习生活中的困难。

除外之外,还可以通过网络咨询的方式,有效缓解疫情带来的情绪困扰。目前教育部、各省市教育系统、各个高校都已经开通了线上咨询服务热线,当学生遇到问题,通过自我调整不能达到理想效果时,可以通过线上咨询服务热线向心理咨询师求助。

在重大疫情面前,压弹心理直接关系着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有无隔离经历和家人患病经历、个体的认知、人格特质、积极应对的技巧和社会支持等都是影响压弹心理的重要因素。所以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培养乐观人格、调整认知,在疫情面前自主行动,多增加人际间的良性互动,保持愉悦体验可以有效增强压弹能力,提高个人的主观幸福感和生活满意度。

猜你喜欢

患病经历家人
很多事你只能独自经历
野生动物与人兽共患病
我经历的四个“首次”
最好的养生是对家人和颜悦色
回忆我的打铁经历
与家人一起进餐有助于身体健康
完形填空训练
高二生物测试题
完形填空三则
一次奇妙的就餐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