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型种植体支抗在正畸前牙内收中的临床应用

2021-04-07马行健

实用临床医学 2021年1期
关键词:牙弓切牙前牙

石 平,陈 昶,马行健

(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O八医院口腔科,南昌 330002)

微型种植体支抗是一种新型的口腔正畸技术,它是将微钛钉植入骨骼内,借助颌骨抵抗矫治力所产生的反作用力[1]。相比于传统的支抗方法,种植体支抗使患者的异物感更小,更高效、创伤更轻[2]。同时,微型种植体的植入、取出、加力等临床操作也非常简便。因此,近年来微型种植体支抗成为正畸界的研究焦点[3]。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O八医院口腔科在患者正畸前牙内收过程中,应用微型种植体支抗治疗,将结果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及分组

选择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本院收治的需前牙内收的正畸患者58例。纳入标准:1)上牙弓前突或者双牙弓前突;2)侧面观软组织呈凸面型;3)上下牙列轻度或中度拥挤。排除标准:拒绝拔牙矫治者。

根据正畸治疗中支抗方法的不同,将58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29例。对照组,男15例,女14例,年龄10~35岁,平均(17.5±2.1)岁;研究组,男18例,女11例,年龄11~38岁,平均(15.8±2.3)岁。2组性别、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均存在上牙弓前突或双牙弓前突,且侧面观软组织为凸面型。患者均知情同意本研究,同时经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支抗方法

对照组患者应用头帽口外弓加强支抗,嘱患者每天佩戴不小于10 h[4]。研究组患者在植入微型种植体时,主治医生详细检查微型种植体植入部位的空间大小及软硬组织状态,然后选择适合患者的微型种植体支抗(好必特/HUBIT,直径为1.4 mm,长度为8或10 mm)。微型种植体植入后拍摄X线片,以确定患者微型种植体种植部位是否准确。

1.3 观察指标

1)头影测量。观察记录2组患者在正畸治疗前后,覆盖(OJ)、覆牙合(OB)、上下中切牙夹角(U1/L1)、下中切牙与下颌平面夹角(L1/MP)、上中切牙与SN平面夹角(U1/SN)、SNA(上颌基骨相对于颅部的前后位置关系)、ANB(上下颌基骨相对于颅部的相互位置关系)、SNB(下颌基骨相对于颅部的前后向位置关系)、Z/Angle(面部软组织凸度)的变化情况。

2)根据美国正畸学会的客观评分系统(ABO-OGS)[5],对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评价。治疗效果分为:显效即完全治愈,有效即明显好转,无效。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应用SPSS18.0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的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矫治前后头颅侧位X线片和投影重叠图

2组患者经过治疗后前牙内收均有明显改善,见封四图1—2。

2.2 头影测量

与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头影测量结果优于治疗前(P<0.05),且研究组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2组治疗前后头影测量结果

2.3 治疗效果

研究组有效率为96.6%,高于对照组的75.9%(P<0.05),见表2。

表2 2组治疗效果对比

3 讨论

牙齿畸形是一种常见的口腔疾病,在影响着人们外貌美观的同时,严重的口腔畸形更是会影响口腔的健康[6]。有报道[7]显示,我国口腔畸形患病率达到30%~50%,如果以正常健康的牙颌为标准的话,口腔畸形的发生率更是高达90%以上。因此,及时矫正牙齿畸形是十分迫切和需要的。口腔正畸是一种通过科学合理的手段对牙齿进行矫正的方法,以期在外观美观的同时,还能够稳定牙列,达到恢复口腔健康的目的[8]。

正畸治疗成功的关键因素是正确的设计和合理的使用正畸支抗。在传统的治疗方法中,对支抗的设计有许多的不足之处,例如,在支抗设计中加入头帽口外弓术、横腭术、腭托术等,这些元素的加入不仅依托在患者的高度配合上,而且患者体验的舒适度差、矫正效果也不易控制且疗程时长较长,同时还影响患者外貌的美观[9]。微型种植体支抗技术,在拔除上颌第一前磨牙治疗上颌前突时,可利用滑动法关闭拔牙间隙,此时后牙的支抗被消耗,常需配合口外弓等增强支抗。微型种植钉在植入骨骼内后可承受的最大横向拉力为2.1 kg[10],这远远大于正畸时常规所需的拉力值[11]。因此,微种植体支抗能够作为稳定的骨性正畸支抗,而且不依赖于患者的高度配合。

微型支抗种植体在临床应用时也要警惕并发症的发生,比如牙根和邻近组织上颌窦、下齿槽神经的损伤。因此在植入微型种植体时,首先拍摄X线片以确定根尖部的植入空间;在临床植入过程中还应参照相邻牙齿的牙冠形态,确定植入角度。此外预防微型种植体脱落,也是微型种植体支抗临床应用的关键一环。在植入后要叮嘱患者注意口腔卫生,避免微型种植体周围炎导致种植体脱落。

本研究中,2组患者经过收前内牙正畸治疗后,情况均有明显的改善。研究组接受微型种植体支抗的患者有效率为96.6%,高于接受传统治疗对照组的75.9%(P<0.05)。2组患者正畸治疗后头影测量指标OJ、OB、U1/L1、L1/MP、U1/SN、SNA、ANB、SNB、Z/Angle均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优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在治疗收前内收正畸的过程中,应用微型种植体支抗治疗,不仅操作简单,且效果确切。

猜你喜欢

牙弓切牙前牙
上颌阻生尖牙牵引治疗后邻近切牙牙根吸收情况的研究
口腔正畸治疗牙周病致前牙移位患者的效果探讨
骨性Ⅲ类错畸形患者前牙弓形态的特征分析
托槽类型对前磨牙拔除病例前牙转矩控制的比较
骨性Ⅰ类女性下切牙先天缺失者颏部形态的三维研究
切牙管与上颌中切牙位置关系的定量研究
成年骨性Ⅱ类错患者上颌中切牙牙根与切牙管的位置关系研究
微种植支抗对正畸拔牙患者上颌牙弓宽度影响的研究
整平Spee曲线影响牙弓形态变化的研究
牙弓与基骨形态的相关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