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性Ⅲ类错畸形患者前牙弓形态的特征分析
2022-04-14曾佳
曾佳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8年1 月~2019年10 月沈阳市口腔医院正畸科门诊收治的40例骨性Ⅲ类错畸形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择40例正常人群作为对照组。对照组男23例、女17例;年龄25~78 岁,平均年龄(54.7±10.5)岁。观察组男22例、女18例;年龄24~77 岁,平均年龄(54.2±11.8)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对照组纳入标准:正中咬合时双侧第一恒磨牙、尖牙为中性关系;正常生长型、覆盖正常;上下颌牙列完整;上下颌中线对齐、牙齿排列整齐、无拥挤和间隙或其他情况;颜面对称无畸形而且正侧面形态协调;无口腔外伤史、颌面外伤史、手术史、正畸史、口腔修复史。观察组纳入标准:正中咬合时双侧第一恒磨牙、尖牙均为近中关系;上齿槽座点、鼻根点与下齿槽座点构成角<0°;侧面外凹,Ⅲ类均角骨面型,上唇后缩,下颌前突;成人患者;无其他系统性疾病,而且无手术、外伤、正畸史。所有受检者均知晓并同意参与本次研究。
1.2 方法 两组研究对象均使用丹麦3Shape 口腔扫描扫描仪R700 进行扫描,扫描观察组患者石膏模型,建立数字化牙颌模型,利用3Shape OrthcAnalyze 软件对数字化牙颌模型进行三维分析,患者保持坐位,眶耳平面和地面保持平行,正中矢状面与锥形束CT 机长轴保持一致,让患者上下颌牙自然咬合接触。所有研究对象均由同一位摄片师进行检查,扫描范围:16 cm×10 cm,层厚为0.2 mm。将所得数据均进行三维重建测量。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对比两组研究对象上、下颌牙牙弓宽度、牙弓深度、牙弓角度。牙弓标志点:牙弓4 象限内从切牙到尖牙的临床冠轴面点(FA)。①牙弓宽度:U1W、L1W:上、下中切牙FA 点间的直线距离;U2W、L2W:上、下侧切牙FA 点间直线距离;U3W、L3W:上、下尖牙FA 点间直线距离。②牙弓深度:U1L、L1L:1121MID 点、3141MID 点到中切牙FA 点连线的垂直距离;U2L、L2L:1121MID 点、3141MID 点到侧切牙FA 点连线的垂直距离;U3L、L3L:1121MID 点、3141MID 点到尖牙FA 连线垂直距离。③牙弓角度:U1A、L1A:以一侧中切牙FA 点为顶点,与同侧侧切牙FA 点和对侧中切牙所形成的角度;U2A、L2A:以一侧侧切牙FA 点为顶点,对侧中切牙所形成的角度;U3A、L3A:以一侧尖牙FA 点为顶点,对侧尖牙所形成的角度。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上、下颌牙牙弓宽度比较 观察组上颌牙牙弓U1W、U2W、U3W 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下颌牙牙弓L1W、L2W、L3W 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上、下颌牙牙弓宽度比较(,mm)
表1 两组上、下颌牙牙弓宽度比较(,mm)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
2.2 两组上、下颌牙牙弓深度比较 观察组上颌牙牙弓U1L、U2L、U3L 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下颌牙牙弓L1L、L2L、L3L 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上、下颌牙牙弓深度比较(,mm)
表2 两组上、下颌牙牙弓深度比较(,mm)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
2.3 两组上、下颌牙牙弓角度比较 观察组上颌牙牙弓U1A、U2A、U3A 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下颌牙牙弓L1A、L2A、L3A 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上、下颌牙牙弓角度比较(,°)
表3 两组上、下颌牙牙弓角度比较(,°)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
3 讨论
受到遗传因素和牙周肌肉发育情况等影响,牙弓形态也存在较大差异性。特别是上下颌牙弓前部弓形,临床上表现差异十分明显。以往临床认为牙弓形态包括方圆形、卵圆形、尖圆形等。随着研究不断的深入,有关学者借助数学模型进行设计,并且能够有效建立复杂、有效的牙弓模型[5]。临床研究对牙弓正常形态已有了较为严谨的标准,可以作为临床诊断参考指标。有学者研究指出,安氏Ⅲ类上颌磨牙间牙弓宽度小于理想,其余测量值类似。也有相关文献表明,采用锥形束CT 测量,安氏Ⅲ类错畸形中下颌尖牙牙弓及基骨弓宽度大于正常。
随着数字化技术在医学领域的发展,CT 影像学结合数字化软件广泛应用于临床中,三维CT 能较清晰观察畸形的部位与程度,测量的准确性较高,可对其进行定量诊断与分析。文中通过丹麦3Shape 扫描仪R700成像技术进行分析,该诊断技术具有较高的重复性和准确性,能够直接反映出临床正畸弓丝前段形态所表达出的实际牙弓形态。尽管临床上对安氏Ⅲ类错畸形病例牙弓形态展开研究,但是有关骨性Ⅲ类错畸形病例的研究尚且较少。如今,三维扫描技术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各种领域,其中以激光扫描应用最为广泛,这种扫描方式以主动三角距离成像为原理,由扫描激光器发射的近红外波长的激光束经过物体表面形成漫反射,再经过接收器接受反射信号转换为点云数据,其优势在于分辨率高、精密度高、数据采集高、非接触测量等优点,缺点在于存在阴影效应,当模型倒凹比较明显时容易出现模型信息丢失。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上颌牙牙弓U1W、U2W、U3W 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下颌牙牙弓L1W、L2W、L3W 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上颌牙牙弓U1L、U2L、U3L 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下颌牙牙弓L1L、L2L、L3L 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上颌牙牙弓U1A、U2A、U3A 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下颌牙牙弓L1A、L2A、L3A 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上述结果与刘浩等[6]的研究结果相似,在刘浩等[6]的研究中,患者治疗后面形改善明显,前牙覆盖2 mm,反解除。提示通过对比骨性Ⅲ类错畸形患者的上颌前牙弓相关指标能够为患者诊断提供参考依据,同时对治疗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在治疗方面,建议采取正畸-正颌外科联合治疗,术前正畸首先需要去除上下颌前牙代偿性倾斜,调整上下前牙覆盖情况,利用弓丝形态调整上下颌牙弓形态的协调性,最后根据上下颌牙弓形态的协调性判断是否需要借助外科手术辅助扩宽上颌基面骨弓宽度,使得上颌扩弓能够满足基骨条件,从而实现患者咬合关系协调及软组织侧面外貌和谐统一。在对患者进行上下颌扩弓治疗时注意矢状面、横向、前牙倾斜度关系的影响,在正畸治疗精细调整中注意调整前牙覆盖,从而适应上下切牙唇舌向协调度[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