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年冠心病无痛性心肌缺血临床护理措施及应用效果观察

2021-04-06刘敏

健康护理 2021年1期
关键词:老年冠心病护理措施应用效果

刘敏

摘要:目的:观察老年冠心病无痛性心肌缺血临床护理措施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5年07月~2019年07月这一时期内收治的老年冠心病无痛性心肌缺血患者6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为分组依据,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就组间心肌缺血发作持续时间、发作次数及患者护理满意度数据展开对比。结果:组间心肌缺血发作持续时间及发作次数经对比,观察组均比对照组要低;组间护理满意度对比,观察组数据(96.67%)高于对照组(70.00%)。两两对比,都有P<0.05。结论:老年冠心病无痛性心肌缺血临床护理措施的应用,不仅能够改善患者的心肌缺血发作情况,同时也能够提高护理满意度,在临床中值得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老年冠心病;无痛性心肌缺血;护理措施;应用效果

作为冠心病的常见并发症之一,无痛性心肌缺血在我国冠心病患者之中已经呈现出了逐渐上升的趋势,患者数量也在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而不断增加[1]。导致该疾病发生的原因有很多,其中就包括身体因素、心理因素以及年龄因素等[2]。对于无痛性心肌缺血患者而言,其不仅需要接受及时的诊断和治疗,还需接受临床护理措施的干预,这对其身心健康的恢复以及生活质量的提高均具有重要意义。为探究老年冠心病无痛性心肌缺血临床护理措施及应用效果,现纳入我院60例患者,对其进行护理干预,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基本数据

将我院2015年07月~2019年07月这一时期内收治的60例老年冠心病无痛性心肌缺血患者进行分组,分组的原则为随机数字表法。观察组(30例):女14例,男16例;年龄区间为60个月~80岁,平均为(71.25±2.39)岁。对照组(30例):女18例,男12例;年龄区间为62个月~79岁,平均为(70.51±3.52)岁。就两组患儿性别、年龄比较,均衡性显著(P>0.05)。

1.2 方法

常规护理——对照组。所有患者均采用常规的护理措施,相关护理人员需叮嘱患者按时用药、正确用药,同时也要密切监测其各项体征。

综合护理——观察组。所有患者在接受基础护理干预的同时,相关护理人员还需对其进行综合护理,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心理护理:对于老年冠心病无痛性心肌缺血患者而言,由于其往往会受到年纪、病情等因素的影响而产生一些消极的情绪,比如焦虑和抑郁等,这样很容易导致其冠心病症状加重。因此,护理人员有必要对其进行心理疏导,主动与其进行交流和沟通,以此来提高其治疗的依从性。(2) 健康宣教:护理人员需向患者介绍冠心病无痛性心肌缺血的相关知识,使其了解发病的原因、症状和治疗期间的注意事项等。(3)病情监测:护理人员需密切监测患者治疗期间的各项指标,其中包括血压、心率、血糖以及心电图等。(4) 饮食护理和运动护理:为提高治疗效果,护理人员需根据患者个体的实际情况,对其饮食进行合理搭配,注意控制维生素和蛋白质的摄入量,同时也要结合实际情况为其制定运动计划,通过打太极拳、慢走等方式来改善患者的机体血液循环。

1.3 观察指标

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心肌缺血发作持续时间、发作次数及患者护理满意度数据。其中,护理满意度的评分标准为:90分以上为非常满意,60~90 分为比较满意,60 分以下为不满意。

1.4 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的计量资料包括老年冠心病无痛性心肌缺血发作持续时间及发作次数,表示方法为(),行t检验;计数资料为护理满意度,表示方法为n(%),行X2检验。利用SPSS23.0 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若最终的结果显示P<0.05,则代表组间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3]。

2 结果

2.1 2组老年患者心肌缺血发作时间及次数对比

表1数据显示,观察组心肌缺血发作时间及次数均比对照组少,两组对比差异性显著,P<0.05。

2.22组老年患者护理满意度反馈情况对比

表2数据显示,组间护理满意度对比,观察组数据(96.67%)高于对照组(70.00%),两组对比差异性显著,P<0.05。

3 讨论

冠心病又被称为缺血性心脏病,其主要是由于冠状动脉供血不足或狭窄而造成的,其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胸骨压榨性疼痛,疼痛程度因人而异,而且亦可牵涉到患者的后背、胃等部位,同时还有可能伴有寒颤、眩晕以及出汗等症状,严重者还有可能会致死[4]。而无痛性心肌缺血普遍存在于各个类型的冠心病患者中,如果未能进行及时且有效的治疗和护理,则会损伤心肌,严重者还会发展至猝死或心肌梗死的地步。因此,对老年冠心病无痛性心肌缺血患者进行护理干预极具重要意义。

从本次研究的结果(表1、表2)可以看出,不管是组间心肌缺血发作持续时间及发作次数,还是护理满意度,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由此充分证明综合护理干预在老年冠心病无痛性心肌缺血患者中所存在的价值以及可行性。

综上所述,对老年冠心病无痛性心肌缺血患者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可在改善其心肌缺血症状的同时,提高临床护理满意度,总体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并应用。

参考文献:

[1]张婷婷.探究优质护理在无痛性心肌缺血老年患者中的效果[J].东方食疗与保健,2016,24(8):418.

[2]汤迎春,刘海燕,李丹.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在老年冠心病无痛性心肌缺血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保健营养,2019,29(4):358.

[3]肖荣.老年冠心病无痛性心肌缺血临床护理效果观察[J].医学食疗与健康,2019,15(21):120-121.

[4]廖冬琴.老年冠心病无痛性心肌缺血临床护理效果观察[J].医药前沿,2019,9(28):193-194.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 心内科 湖北武漢 430000)

猜你喜欢

老年冠心病护理措施应用效果
老年冠心病介入治疗过程中应用替罗非班的分析
体验式教学法在小学品德与生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C 语言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化疗联合CIK细胞治疗卵巢癌的临床观察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四肢创伤复杂创面的临床应用分析
硝苯地平缓释片联合依那普利治疗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效果
老年冠心病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心脏不良事件的回顾性分析
观察常规静息心电图ST—T改变在老年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