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支撑东莞产业转型升级的城市空间优化研究

2021-04-06于蓉

中国市场 2021年2期
关键词:产业转型升级东莞

[摘 要]东莞作为大湾区“9+2”城市群一员、制造业名城,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势在必行。东莞早期发展模式在实现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城市集聚能力不足、城市品质不高等问题,反过来也影响着新历史阶段的东莞经济的转型升级。文章给出了东莞产业转型升级面临的瓶颈原因,提出了基于产业转型升级的发展建议。

[关键词]东莞;产业转型升级;城市空间优化

[DOI]10.13939/j.cnki.zgsc.2021.02.020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作为国家改革开放、创新发展的重要战略之一,成为促进中国经济增长的中国驱动力量。东莞作为大湾区“9+2”城市群一员、制造业名城,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势在必行。新时期随着高质量发展需求及产业结构的调整,传统的产业空间已无法适应新兴产业、产业升级的需求,迫切需要新的空间来承载甚至推动产业的转型升级。这种形势下,东莞城市存量空间的更新再利用、城市空间的优化成为东莞转型发展亟须解决的问题。《东莞市人民政府关于拓展优化城市发展空间 加快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东府〔2019〕1号文)、《东莞市城市总体规划 (2016—2030 年 )》《东莞市土地1.5级开发操作指引》《东莞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建设用地使用权带设计方案出让实施办法(试行)》都是积极探索东莞城市空间优化的有益尝试。

1 东莞产业结构及城市空间历史演变

城市空间是支撑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而产业结构、产业发展模式也会直接影响到城市空间形态。梳理分析东莞产业发展和城市空间的历史演变轨迹将有助于找到目前问题的症结,对于目前产业转型升级面临的空间瓶颈将有一个更为客观的认识。根据东莞经济发展特点,将东莞的产业发展分为五个阶段,而每个阶段的发展模式、产业结构都与城市空间生产直接相关。东莞独特的产业发展模式带来了经济的不断发展,也促使村镇经济爆炸式发展,形成了独有城市空间。东莞产业结构及城市空间历史演变见表1。

2 东莞产业转型升级面临的城市空间瓶颈

东莞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先行区和“珠三角发展模式”的典型代表。改革开放以来,东莞以“外资驱动、多轮并转、以地生财、增长导向、自下而上”的模式,以加工制造业为突破口推动东莞经济飞速发展,实现快速现代化、城镇化,发展成为世界制造业名城[1]。然而,该模式也带来了城市空间分散化、城市品质不高等问题,反过来也影响着新历史阶段的东莞经济转型升级。2011年以来,东莞产业发展进入创新发展的新阶段,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进一步加速东莞产业转型升级的紧迫性。

2.1 离散式城市空间

东莞毗邻深圳、广州两个特大城市,目前更是拥有三区叠加的独特区位优势。但独特的位置在带给其产业集聚辐射效应的同时,也面临着“中间城市”的尴尬。作为身处广深两大城市之间的“中间城市”,东莞发展受到周边城市的强烈影响[1]。东莞在其产业发展过程中,为了更好地发挥其区位优势,尤其是早期为了享受特大城市产业集聚效应、适应产业转移的承接需求,在产业空间布局中过度依赖周边,从而也造成其城市交通、产业布局的分散、边缘化。另外,相对被动产业承接辐射的模式,造成产业空间的离散与被动,也严重影响城市自身产业空间整体战略谋划。“中间城市”的区位特点、被动的产业布局生成了开放的城市空间,呈现出分散化、离散式的特征。

2.2 分散发展的镇域经济,土地高度碎片化

截至2019年,东莞下辖 4 个街道办事处、28 个镇和 4 个园区。东莞早期以村镇经济为主体,是分散、多轮驱动的发展模式,这充分发挥了民间资本的市场活力。以村为基本单位的农村经济和社会生活在东莞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各镇街依托自身资源,齐发展共繁荣,形成了差异互补的产业成长模式和格局。这种发展模式一方面充分调动了镇街和基层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也形成了相对弹性、灵活的网状结构。但以村镇为主体的产业发展,用地规模一般较小。加上早期增长导向下的无序规划,导致土地高度破碎、分散。建设面积小,数量多,密度大,“小而密”特点突出[2]。

2.3 增量土地有限,存量空间资源的再利用不够

经过多年的粗放型扩张建设,东莞土地资源过量消耗,增量土地有限,城市空间面临无地扩张的巨大压力。早期的以制造业为突破口的工业化推动东莞经济腾飞,但同时也带来了城镇的迅猛、无序扩张,导致东莞城镇土地已经占到总面积的一半左右。根据 2014 年“土规二调”现状数据,东莞建设用地已经占市域面积的 40%,已经难有增量用地支撑东莞转型升级[3]。“三旧”改造是城市空间再造,支撑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重要途径。但目前东莞“三旧”改造范围较小、成效不显著。“三旧”改造范围、力度与产业升级、空间动能优化及城市整体规划结合有限[4]。

2.4 创新平台城市功能未完善

作为产业升级重要战略,东莞成功打造了创新产业聚集的高新技术区,例如松山湖、滨海湾新区。这些高新技术发展区域目前已初步形成高科技、新興产业的聚集,也吸引了大量高科技企业纷纷落户,如华为终端总部落户松山湖、平安科技总部等。目前,东莞大力将人才、项目、技术、资金、服务全部向高新区空间载体集聚。高新区作为人才要素的承接载体要打造更适宜的人居环境,实现生产、生活、生态的融合;项目承载也需要更高品质的产业生产空间;技术承载也需要更现代、便捷和舒适的科技创新办公研发场所;而投融资活动、法务活动等配套服务的要素承载需要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目前创新城区仍存在空间功能较为单一,公共服务明显不足的弊端。教育、医疗、文化、社保等领域尚处于起步阶段,基础设施缺口较大,城市功能不足,休闲、文化、娱乐、餐饮等功能相对薄弱,缺乏大型文体设施,基层文化设施配备不足,公共产品及社会事业服务无法与经济发展相匹配。

2.5 交通枢纽的地位削弱

随着港珠澳大桥、深中通道等跨江通道的建设,东莞不再是未来香港、深圳资源外溢的最佳选择。随着内地经济的发展,劳动力、成本优势也对东莞造成巨大冲击,面临两类城市挤压的困境。同类城市发展迅猛,东莞高水平的轨道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的短板也不断突显。各镇街交通基础建设分散、凌乱现象则更为突出。随着湾区中心化进程的推进,东莞急需在时间窗口期重新建立领先优势。

3 基于产业转型升级的东莞空间发展建议

3.1 加强国际化活动空间的建设

国家性活动不仅是扩大城市影响力的重要途径,也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然而目前,东莞尚缺乏开展国际性活动的空间。相对于广深港澳,东莞可以考虑两个发力点:一是东莞拥有保留完善威远岛的生态历史优势,成为国际会议会址、国际性展览馆的理想空间;二是发挥散裂中子源等已有国家级重点研究室、研究所的集聚效应,引进国家重点实验室,定期举办国际学术论坛,扩大国际影响力。

3.2 打造世界级文化空间,打造人文东莞

东莞具有1000多年的建城史,不仅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历史遗迹;也拥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应充分利用东莞绿色资源、文化资源,打造湾区的世界级融文化、自然于一体的滨海文化景观长廊。该长廊不仅要充分运用优质海岸线、良好自然生态环境,更要注重东莞文化空间的打造,实现东莞文化空间集聚,打造东莞文化品牌。

3.3 加大“三旧”改造,培育优质空间环境

“三旧”改造应充分利用“旧城镇、旧厂房、旧村庄”进行改造,以满足高质量的产业结构、更广泛的空间功能,盘活存量土地,提升已有空闲的承载力和功能,从而让城市空间得到优化,提高城市高质量发展。东莞市正处于产业结构优化、产业转型升级、城镇转型的关键时期,要突破早期发展遗留的产业空间困境,实现城市空间生产、生活、生态、文化等功能的整合,就需要对存量的土地进行全面系统的整合和优化。通过“三旧”改造,盘活存量土地补充高新产业发展所需用地,激发传统空间的创新活力,促进产业升级改造。

3.4 鞏固走廊地区已有的创新优势

创新是产业升级的关键要素。东莞应进一步加强创新平台的建设,形成集聚、规模的创新产业空间。一方面,需要实现东莞的产业园区的组团发展。尤其协同周边城市共同打造粤港澳产业的重点平台,注重城市间产业协调、分工,充分利用深圳、广州创新人才向东莞外溢;另一方面,进一步提升已有重点平台的吸引力、竞争力。东莞应充分利用目前的区位优势、政策红利,加强与粤港澳大湾区节点城市合作,提供更为灵活、人性化的人才选用政策;提高松山湖片区的综合功能及配套设施与服务,实现片区产业、文化、生活、社会功能协调统一;发挥水乡经济区优质环境的生态优势,加强湾区高等教育建设,吸引国际、国内知名高校建设分校。

当前,我国发展已经进入新时代。东莞应把握三区叠加的优势与机遇,通过城市空间优化探索,推动东莞的产业转型升级,寻求深度、广泛地参与区域竞合,实现东莞从“中间城市”走向“中心城市”,从“世界工厂”走向“创新型城市”,从“镇村拼合”走向“湾区都市”,实现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邹鹏,罗彦,陈俊峰.东莞城市总体规划的空间治理探索与规划应对[J].规划师,2017(12):24,25.

[2]李极恒,龚岳,李贵才.珠三角村镇建成区的空间型态:特征、类型和产业影响因素[J].地理科学进展,2019(6):833.

[3]吴晓峰,彭建东.基于生态城市理念的“三旧”改造模式研究——以东莞市“三旧”改造为例[J].城市发展研究,2012(6):19.

[4]陈伟劲,黎智枫,谢蔚翰.粤港澳大湾区战略下东莞城市空间发展策略探讨[J].规划师,2019(6):72.

[基金项目]东莞理工学院智库项目“支撑东莞产业转型升级的城市空间优化研究”(项目编号:2019ZK15)。

[作者简介]于蓉(1979—),女,山西侯马人,南昌大学博士生,东莞理工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文化资源与产业管理研究。

猜你喜欢

产业转型升级东莞
东莞振宗机械展
东莞固达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东莞可园琴事
东莞长联
公益金救孤的“东莞样本”
走进东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