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高中体育田径教学中的训练强度及训练量
2021-04-06谢元
谢元
【摘 要】 在我国高中体育教学活动中,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充分运用体育教学专业技能,并对学生体能、心理等进行细致观察,了解学生的真实情况,促使学生的学习训练技能和训练意识有效提升。在传统田径体育训练中,一味地追求结果,而忽视了训练过程中的训练强度和训练量,是否符合高中生的身体素质,会不会对高中生造成反作用。因此,在实际训练活动中,教师要注重对训练强度、训练量,进行统筹安排、统一规划,找到学生感兴趣的内容,促使学生的训练积极性显著提升,进而全面提高高中体育田径教学整体效率。本文对高中田径教学中存在的不足进行介绍,并从多个方面阐述训练策略。
【关键词】 高中 体育 田径教学 训练强度 训练量
引言:在高中体育教学活动中,要想提高高中生的身体体能、田径技能等,教师就要合理设计训练强度和训练量,来保证田径训练科学、高效、全面。教师要充分掌握训练的强度和训练的量,既要促进高中生的田径技能全面提升;又要保证高中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下文对如何进行体育田径教学进行了解读:
一、高中体育田径教学中存在的不足
(一)训练定位不明确
对于高中体育田径教学来说,由于教师思想观念的滞后,导致在实际训练过程中过于重视训练量,造成学生的体能和心理负担过重,对学生造成训练伤害,影响高中生健康成长。并且如果这种训练方式保持过长时间,会使学生对体育田径训练产生畏惧心理,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田径训练动力和训练兴趣,导致学生出现厌烦情绪,不能充分感受体育训练的精髓和魅力;不能将体育精神发扬光大。
(二)训练目标不明确
在高中体育田径教学中,虽然教师已经认识到田径训练的重要作用,但是却不能在实践中,将这些训练作用具体体现,导致学生训练过程中目标性不强,不能有效发挥自身的田径技能。较多数高中生认為:进行有效的田径训练,就可以在竞技中获得好成绩,为学校、为班级争光。但是这种训练目标仅仅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要通过田径训练过程,来帮助高中生提高身体素质、感受体育精神,进而提高体育综合素养。
二、高中体育田径教学中的训练强度及训练量的策略
(一)创新田径训练理念,优化田径训练体系
由于当前我国高中体育田径训练中,教学理念相对滞后,不能保证训练任务的有效完成,导致大部分高中生不能完成田径训练目标。针对这一情况,教师要创新田径训练理念,在训练过程中,教师运用多手段、多方法来规划训练强度,促使学生的训练量符合高中生的体能要求和心理承受能力,进而全面提高学生的田径综合技能。通过田径训练理念的创新,教师会认识到田径训练的过程需要不断完善、内容需要不断创新,这样才能帮助高中生保持饱满的训练热情,以及积极的参与兴趣。
例如:在进行“100米短跑”训练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展开分层训练模式,促使存在差异的高中生,可以得到相对应的训练,有效提高自身的田径水平,有效缩小班级内“100米短跑”的差异。比如:对于身体素质好、爆发力强的高中生来说,教师要在提速上加以训练,帮助他们完善起跑姿势、心态、反应速度等,利用爆发力提高速度,缩短跑步时间。对于身体素质弱、爆发力弱的高中生来说,教师要运用暗示法干预,使学生树立自信、夯实100米短跑的基础姿势,引导学生锻炼爆发力,进而提高短跑速度。
(二)注重训练强度、训练量,有效平衡二者关系
在田径训练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学生训练强度的掌握,保证学生在合理的范围内,充分施展自身的田径技能,高效完成训练任务。在训练强度上,教师要注重整体性和个体性,既要制定出适宜高中生整体训练的强度;还要制定出适宜具有显著体育特长高中生的训练强度,以保证因材施教训练理念的实践。与此同时,在训练量上,教师也要进行有效规划,使学生的学习动力、学习兴趣全面提升,以保证高中生的训练形式和水平内容。训练量关乎着高中生的身体素质培养、心理素质培养的水平,较强的训练量会造成学生疲累、困乏;较弱的训练量会造成学生懈怠、忽视。因此,作为高中体育教师来说,要充分发挥自身的引导和组织作用,帮助学生将训练强度和训练量进行平衡,以保证学生的正常训练,提升学生的训练水平。
例如:在进行“高中篮球技巧训练”时,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特点,注重强化训练与专项训练相结合的训练方法,让学生一边通过训练强度来掌握篮球技能;一边通过训练量来夯实基础技能,有效拓展篮球能力,进而全面提高高中生的篮球水平。
(三)突出教师指导作用,提高田径训练效率
对于高中生来说,良好的田径训练过程,需要有明确的目标、高效的训练方法,最重要的是教师的指导作用。教师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作用,来辅助和指导高中生进行田径训练,这样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田径综合能力,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训练方法和技巧。与此同时,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有效设计田径训练强度和训练量,有效突出高中生的主体地位,使高中生的体育技能和体育素养全面提升。
例如: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个体特点等,进行分类教学活动,有效突出教师的专业化指导,有效提高田径训练的综合效率。比如:对于高中阶段的男生来说,比较喜欢训练强度大的运动,运动幅度越大、越激烈,就会越引发学生的训练欲望;对于高中阶段的女生来说,比较喜欢训练量大的运动,可以进行反复训练,来提高自身体育素质。因此,高中体育教师要针对学生的差异,有效拓展训练项目和形式,有效实施因人而异教学,促使高中生的体育核心素养全面提升。
结语:总之,高中体育教师要结合高中生的心理、能力等,来设计出适宜的田径训练计划,保证学生在训练过程中,保持抖擞的精神状态、以及积极的进取心态,促使高中生主动参与田径训练项目,高效完成田径训练任务。
参考文献
[1] 贺盛,辛艳军.新课标、新方向、新理念——高中田径教学内容的优化设置[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9(02).
[2] 王小丽.引入游戏、趣味教学——游戏教学模式在中学田径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田径,2019(12).
[3] 苏济海.浅谈专科学校体育教学中田径训练强度及其训练量[J].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4,22(10):292-293.
[4] 刘伟.高职院校田径教学中训练强度与训练量分析[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4,34(12):169-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