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方法探究
2021-04-06罗宏英
罗宏英
摘 要:历史这门课程有非常丰富的人文性,教学内容中古代与近代知识都有包含。新课改的实施让初中历史的价值观培养过程要求变得更高,这就意味着教师应该从自身的教学方法入手,结合课本教材优化教学策略,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价值观。以下就当前初中历史课堂中的教学现状与课堂教学开展策略列出几点观点。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方法
引言
对于初中的历史教学而言,这一时期的历史教学不只是为了让学生认识历史,还是为了让学生在认识历史的前提下思考现在,这对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所以,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需要让学生用心研究历史事件,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来思考问题。另外,教师需要营造轻松且具有趣味的历史课堂环境,让学生在课堂上活跃起来,从而提升课堂的教学效果。因此,本文从以下几个部分入手来对核心素养下的初中历史教学进行研究。
一、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现状
(一)教学模式过于单一
在初中历史的教学课堂中,历史教材局限于篇幅设计和考试需求,所涉及的知识点大多都围绕中考,对于历史知识的讲解通常只选用了历史事件中某个片段,教材内容多是由这些历史片段拼凑而成。这样的形式对于学生的优势部分,可以让他们更好地掌握考试所需求的知识点,能更直观地对教材内容进行学习。但一些教师往往将这种教学模式单一的进行运用,在课上教学时只是一味地讲解课本,并没有通过其他渠道为学生扩充历史知识,使学生长时间地受到教材的限制,无法拓展更多的历史课外知识。初中阶段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吸收能力,而这些能力在历史课堂中并没有为教师所承认,所提供给学生的历史知识面较窄,学生没有较强的自主学习探索意识,对于日后历史课程学习的阻碍影响愈发严重。
(二)缺乏课堂交流互动
在以往历史课堂教学的开展中,教师总是以自己为主体展开课堂教学,学生自觉地成了教学活动的客体。在课堂上,学生遵从教师的教学命令,对教师对问题进行探讨的过程中,由于与教师产生一定距离,从而在面对教师提出的问题时不敢进行质疑,将教师提出的观点在潜意识中认为是正确的。并且在教师讲解历史教材中的基本知识时,即使同学们发现教师出错,也不敢对教师出现的错误进行指出,很大程度上干扰了部分学生的学习进度。
二、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开展策略
(一)让导入更有趣
有趣的历史教学导入可以在一开始就将学生的目光吸引到课堂中来,可以让他们对接下来要学的内容抱有一定的期待,有助于提升他们的学习主动性,还能让他们对历史学习改观,认识到历史学习并不无趣。所以,为了让导入能够更有趣,教师需要对学生觉得有趣的事物进行研究,还需要将之与历史课程内容进行结合,力求让学生产生爱屋及乌的心理,进而提升学习历史的热情。例如:在《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的教学导入中,因为很多学生都对人类的祖先感兴趣,所以笔者问了他们一个趣味问题:你们觉得自己的祖先是猴子吗?对于这个问题,很多学生在之前就已经接触过,因此问题一提出,他们开始了热烈讨论。比如,有学生觉得自己的祖先不是猴子,因为猴子身上的很多特征自己并没有;也有学生会觉得自己的祖先就是猴子,因为现在的很多猴子跟人类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因为学生的积极讨论,课堂氛围非常活跃,并且形成了较为激烈的争论场面。在这种时候,学生都想证明自己说的是对的。笔者顺着这种势头告诉学生本节课的课程内容中或许有他们想要的答案,因此很多学生主动翻开了教材,并进行了仔细地阅读。由此可以看出,趣味导入对课堂效果有着较大的影响,教师需要了解学生并巧妙增添趣味导入。
(二)提问要注意循序渐进
教师课堂提问要按教材内容和学生年龄及认知水平,由浅入深、由易到难。根据难易度,历史课堂提问大致可分为四个层次的问题水平和分类。第一级是单纯的记忆性问题,即为识记级水平;第二级是识别性问题,即为简单理解级水平;第三级是推理性问题,要求学生运用分析和综合方法进行论证;第四级是评价性问题,要求学生史论结合,评价历史人物和事件。历史课堂提问的设计要有系统性,使学生的思维能力随着问题的层层深入逐步得到发展,使整个思考过程环环相扣,有条不紊,符合学生学习规律和认知规律,也就是要有科学性。
(三)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
中学历史教育教学的改进,也是对教育者综合素养的考验。为了适应新时期的教学任务,教师应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和教学质量。伴随着新课程变革的不断发展,对历史创新教育的需要愈来愈高,这就要求教育者不断提升教学创新本领,选取各类教学用具,创新教学方式。在课堂教学过程当中,教师要以学生为中心,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创造开放的课堂,是教学的最基本要求。同时,教师应不断学习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模式,提高教学专业技能和个人素质,以适应新教学形式发展的需要。例如,对于儒家文化学习课程,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也提高了教师的整体素质。历史教师可以从儒家教育思想中领悟和学习,并结合现代教学方法和新课程改革的要求,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整合。从儒家思想中,初中历史教师可以学到很多现代教育学不到的教育思想,可以升华现代教师的思想,可以使现代教师从中学习到爱无边的爱国主义,对儒家思想的研究,是提高现代教师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
结束语:
综上所述,初中时期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认知能力,历史教学可以多给予他们一些发展空间,让学生自主进行思考。并且,在历史教学中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多角度引导,让他们在教师的引导下对历史进行多角度的探索和合作学习,并深入了解历史、以史为鉴。如此既能促进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发展,又能强化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学生其他方面的学习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张志燕.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时空观”的培养策略[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7.
[2]张思思.核心素养视野下学生历史解释能力的培养[D].苏州:苏州大学,2017.
[3]李新英.浅谈初中历史教学对历史核心素养的解读[J].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7(33):71—73.
(广东省深圳市羅湖区桂园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