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021-04-06成柳昊
【摘要】初中教育阶段,阅读能力是语文课程的重要考查内容,既包括语言表达、文字写作能力,又包括信息提取、处理、分析能力。本文以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思维导图的优势为基础,从四方面分析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具体对策,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语文课堂活动,绘制思维导图,以搭建多元化的阅读模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素养和水平。
【关键词】思维导图;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应用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490(2021)09-0056-02
【本文著录格式】成柳昊.思维导图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课外语文,2021,20(09):56-57.
引言
随着现代社会对学生语文阅读能力要求的不断提高,学生既要具备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又要具备信息获取、筛查、处理能力。绘制思维导图,提高学生课文阅读能力,既能让学生明白文章的总体思想,又能及时关注到学生在课堂中的思维形成和发展,受到了广大初中语文教师的青睐。
一、思维导图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优势
(一)可以优化学生在语文阅读中的知识结构
在传统语文阅读教育模块中,学生存在认不清文章主题、知识结构模糊等不足,思维导图的运用,优化了学生在阅读中的知识结构,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课堂氛围。同时,采用合理的教学手段,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同时,增强自主学习意识,杜绝精力涣散等情况的发生。因此教师应积极发挥思维导图的优势,深入挖掘教材内容,在提高理论传输的同时,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态度。比如教师利用思维导图,可以提高学生运用左右脑机能的效率,从而更科学地记忆、阅读和理解,激发其大脑潜能。在《最后一课》教学时,教师引导学生通读全文,理解大致中心思想,然后结合具体的思维导图,让学生仔细阅读、分析韩麦尔先生和小弗郎士的外貌、神态、动作,逐一比较,层层递进,让学生充分了解课文饱含的思想和情感。
(二)可以让学生理解、掌握阅读教学中的难点
对于初中语文阅读而言,深入理解、掌握文章中心思想是教学难点。思维导图的运用,一方面优化了学生语文学习中的知识结构,另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快速理解掌握阅读中的难点、重点,促进教学反思。目前,受智力、个体知识结构差异等影响,很多中学生在语文阅读的理解和掌握上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尤其在逻辑性思维较强的知识点上,会出现模棱两可的现象,一方面初步领会了教师讲授的难点和重点,另一方面在脱离教师时,学生又不能独立地解决问题。因此,教师在语文阅读教学时使用思维导图教学模式,对于较难的知识概念,思维导图可以巧妙地将文字与图片相结合,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与分析能力,方便学生更高效地掌握重点、难点,及时弥补学习中的不足与错误,以形成系统的语文知识结构,提升语文阅读素养。
二、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运用思维导图的意义
(一)有利于丰富阅读教学手段
阅读教学是初中语文教育教学中的重点难点:一方面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可以有效地掌握解题思路;另一方面部分学生在脱离教师时,独自解题能力差。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运用思维导图可以增加学生对知识的把握能力。另外,单纯的讲授式教学缺乏感染力,而运用思维导图,可以丰富教学手段,使课堂更加活跃,提高学生课堂活动的参与度,增加师生互动力度,营造良好的语文课堂氛围。
(二)有利于践行“生本理念”
思维导图是实践性较强的语文教学手段,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进一步优化、创新、完善传统教学手段,转变教师的教学理念,将生本思想与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深入结合,学生不再被动接受理论知识,进一步成为学习活动的主动参与者、执行者。这既激发了学生阅读兴趣,又提高了语文素养。利用思维导图的散发性,可以从一个知识点辐射全文,达到以点带面,向外延伸、辐射的目的,学生从原来的“平铺式”掌握知识结构,转换成“环环相扣”的网络知识结构,激发了学生語文知识的整合力,从而更加深刻地掌握课本内容,提高课堂效果。
(三)有利于发挥学生的创造性
在传统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扮演了教学中的极重要角色,利用讲授式教学,向学生单向传输理论知识,忽略了学生的创新性、自主性,削弱了学生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思维导图教学模式恰恰相反,在教学中,教师重视学生的创新性、自主性,利用思维导图提供的思维模式,让学生自主开展阅读,优化语文知识结构,帮助学生更快地掌握并记忆知识点。除此之外,思维导图教学模式还能够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提高思维能力,以《骆驼祥子》为例,利用插图代替文字,将知识点从中心向四周发射,按照表现形式次序不同,利用图像或者关键词直观地显示文章内容,用左右脑共同活动,从视觉和语言皮层刺激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提高记忆效率与学习效果。
三、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运用思维导图的具体策略
(一)做好课前预习和阅读笔记
思维导图可以将阅读内容与知识点具体化、形象化,教师通过学生绘制思维导图的知识点与全面程度,可以初步检测学生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再帮助学生正向理解课文,形成系统的知识结构,进而解决问题。传统初中语文课堂,教师授课缺乏课堂互动环节,对于学生的语文知识结构,重点、难点把握程度不够重视,运用思维导图构建知识模拟轴,展示知识的主次程度,不仅让学生更容易梳理文章知识点,而且还可以促进学生全面理解文章内容。其次,思维导图直观地展示了知识点间的关联性,将文章的主题思想利用关键词的形式展示出来。以《出师表》为例,填鸭式教学只能让学生记住关键知识点,却很难真正理解文章。教师利用时间轴,将关键词绘制成思维导图,也突出了课文重点、难点,又让学生在绘图的过程中,反思整个思维过程,既促进了师生之间和谐的交流关系,又通过丰富的思维导图教学模式,将知识点与图片文字相结合,学生清晰地把知识点记忆在脑海中,提高了语文阅读效率。
(二)构建完整的知识结构
语文阅读教学时,教师通过线性表达或直观表达方式,帮助学生迅速掌握知识点,快速理解文章。思维导图可以帮助学生利用网状知识结构,在一个知识点的基础上,辐射出较多个相关联的知识点,进而用网状结构将整个文章的知识体系呈现出来,既简洁又直观。对于初中生而言,阅读资源、阅读能力有限,教师很难利用课堂时间,完整地呈现所有教学资源的思维导图,因此需要学生进行思维完善与革新,通过自主学习构建完整的知识结构,从而掌握绘制思维导图的方法,进行独立思考和动手操作。教师可以在布置教学任务时,组织学生进行预习,并且独自绘制思维导图,并且在课堂上根据思维导图进行讲解,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以《背影》为例,教师引导学生以“背影”为轴绘制思维导图,辐射出事件的起因、过程、结局,形成完整的思维导图框架,既考查了学生的文章理解能力,又增强了自主学习能力,提高了自身的语文阅读素养。
(三)引导学生掌握绘制思维导图的思路
在进行思维导图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绘制思路,切勿用“展示”代替“尝试”,应鼓励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在明确文章主题的情况下,根据自己的阅读情况,确定中心轴,进而层层递进,辐射出文章所有知识点。比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文章的中心思想为主轴,根据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或者人物成长等思路,绘制逻辑性较强的思维导图。教师在引导学生时,无论学生采用哪种绘图方式,都要尊重学生的选择,在思想、知识点等出现偏差时,教师要给予及时的纠正,以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思维导图的绘制。
(四)运用思维导图可以提升记忆的持久性
学生在完成整篇文章的预习与阅读后,利用记忆对整篇文章进行知识点归纳、总结梳理,将零碎的知识点用思维导图,以网状关联的结构具体呈现出来,既提高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又让学生通过绘制过程,将信息资源中心整合,构建完整的知识结构。比如在文言文教学时,知识点不仅多而且复杂,学生可以利用思维导图,以一个知识点为核心,辐射出整篇内容,帮助学生在大脑中建立起来清晰的知识网,并且在复习时提高知识点覆盖与记忆效率。
四、结束语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思维导图教学模式是对传统教学的升华,将知识点与图片文字相结合,向学生直观地展示文章脉络,既优化了学生的语文知识结构,又利用思维导图清晰地反映了各知识点之间的主次关系,让学生在复习时更容易掌握梳理。思维导图可以将阅读内容具体化、形象化,并且以主次分明的形式表现出知识点,是学生日常思维的简化。因此,教师应发挥初中语文教学中思维导图教学模式的作用与优势,培养学生阅读中逻辑分析与归纳总结的能力,从而促进自身语文素养和综合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李立,张雪莲.运用思维导图促进初中现代文阅读教学[J].新课程,2020(36).
[2]张婧.论思维导图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辅助作用[J].参花(下),2020(9).
[3]高建芳.思维导图引导下的群文阅读教学——探析初中语文教学创新[J].课外语文,2020(21).
[4]程秀敏.淺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有效利用思维导图[J].考试周刊,2020(49).
[5]王慧.思维导图在初中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合肥:合肥师范学院,2020.
[6]李明旭.思维导图在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教学(电子版),2020(4).
作者简介:成柳昊,女,1991年生,江苏南通人,本科,中学二级,研究方向为初中语文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