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例谈基于互动协调的英语读后续写讲评课的教学实践

2021-04-06何燕燕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1年30期
关键词:讲评课读后续写

何燕燕

【摘要】读后续写讲评课是培养学生讲求读写策略、提升学生英语读写能力的重要途径。然而,很多教师在读后续写讲评课上没有将“读”和“写”融合起来,导致二者处于分离状态,使得课堂低效。在本文中,笔者试着探究读后续写讲评课如何引导学生将理解和产出有机融合,将有效阅读和模仿写作协同互动,切实提高读写讲评课课堂有效性。

【关键词】互动协同;读后续写;讲评课

一、课例背景

新高考英语全国卷写作题型——读后续写,即提供一段350次以内的语言材料,要求考生依据该材料内容、所给段落开头进行续写(150词左右),将其发展成一篇与给定材料有逻辑衔接,情节架构自然,而且结构完整的短文(教育部考试中心,2015)。读后续写考查的要点是:与所给短文有逻辑衔接;情节与结构完整。

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学生在读后续写时频频出现以下问题:续写的内容贫乏、创新不够、平淡无奇;续写内容脱离原文与所给两段开头语;续写的故事结尾仓促。究其原因,考生对所给语言材料的理解不充分、不到位、不透彻,无法在短时间内理清故事脉络以及写作意图,对所给两段开头语中提供的线索信息没有很好利用,未实现读写协同。

读后续寫的阅读非常重要,写作的完成程度依赖于阅读的质量与效果(周萍,2020)。这要求教师在指导该题型时,注重提高学生对所给阅读材料语篇分析能力,增强学生在读后续写中以读定写的能力,提高读写课堂的有效性。作为读写课堂的有机组成部分,读后续写的讲评课是培养学生的读写策略、提升学生英语读写能力的重要途径。然而,很多教师在读后续写讲评课时没有将“读”和“写”融合起来,导致二者处于分离状态,使得课堂低效。

王初明(2010,2011)指出,外语学习效率的高低取决于语言理解和产出结合的紧密程度;两者结合形成协同效应,结合得越紧密,协同效应就越强,外语学习效果也就越佳。王教授在2012年再次明确指出,读后续写是将语言输入和语言输出紧密结合,促其互动,从而提高外语学习效率的一种有效方法。

基于以上,笔者在读后续写讲评课的教学实践中一直探究如何引导学生将理解和产出有机融合,将有效阅读和模仿写作互动协同,切实提高读写讲评课课堂有效性。

二、基于互动协调的读后续写讲评课的教学实践

(一)教学分析

1.文本分析

读后续写阅读材料选用了题目为“幸运饼干”的一篇小故事,词数在350词内,难度适中,内容贴近学生日常,符合高考对该题型选材的基本要求。以下具体分析以下该阅读材料的语篇特征。

主题语境:人与自我

语篇类型:记叙文

语篇介绍:这篇文章讲述了梅梅一家搬家到了新地方。父母开了一家餐厅,梅梅在课余要在餐厅帮忙。但是,在新学校,梅梅没能融入新环境,未能结交到新朋友,心情很沮丧。餐厅开业当天,虽不情愿,梅梅还是按照父母的要求到餐厅帮忙,认真招呼客人。此时,梅梅发现她的一对双胞胎同学来餐厅就餐。她尴尬,心情低落,躲进了厨房……这篇文章主要以梅梅的情绪变化为主线索进行叙述。因此,考生在续写时应该将重点放在细致、精彩描绘梅梅的情绪变化上。

2.学情分析

授课对象为广州市某普通高中学校的高三学生。虽然他们对英语谈不上很感兴趣,但总体愿意投入时间去学英语。学生的英语读写能力尚可,但面对英语高考新题型——读后续写,依然存在畏难情绪,处于难以提高的困境。月考后,笔者拿到授课对象答题卷,认真审阅续写作文。及后,笔者发现他们中的大部分在续写中,因未能充分理解文章的故事情节、作者的写作意图以及段首句对后续情节的暗示线索,而导致续写的故事情节与原文脱节、人物性格不一致、故事矛盾未解决、结尾仓促等问题。由此可见,授课对象的以读定写策略、读写协同能力均有待加强,且他们也迫切想掌握一些有效的技巧。

3.教学目标

本课结束时,学生能够:

(1)初步掌握通过以主题为中心进行读后续写内容深挖与拓展的方法;

(2)推断续写所给的段首句中隐藏的信息点,理清续写部分的情节逻辑,做出合理的上下文预测;

(3)理解原文作者的写作意图与故事主题,并体现在续写文段中;

(4)利用所学知识技巧,进行同伴点评。

(二)教学过程

1.基于语篇,巧设情境,语境相伴

在认真分析阅读材料以及学生学情后,笔者从与语篇主题高度一致的动画电影《头脑特工队》中剪辑出小短片作为本课引入材料。接着,笔者抛出三个问题: What happened to the girl? What upset her? When challenged with problems in life or study, will you face it or conceal(掩盖) it? 学生积极回答,活跃了课堂气氛。在处理第三个问题时,笔者让学生先思考,待课堂结束时再下定论。

[设计意图]

人们在表达交际意图的过程中使用语言,而语言使用总是发生在语境中,语境对学会并用好语言的重要性怎么强调都不为过(王初明,2009)。在导入环节中,笔者结合语篇主题,选用主题一样、贴近学生生活且学生感兴趣的动画电影创设主题情境,激活学生的背景知识图式,激起学生的交际意图,创造恰当准确的相伴语境,为后面促进读写互动做铺垫。

2.深度阅读,加强理解,情境协同

在导入之后,笔者带领学生分两个阶段深入研读阅读文本,即“Reviewing the story”和“Analyzing and discovering the theme”。在“Reviewing the story”环节,笔者利用图表引导学生快速概括出文章主旨,即who, when, where, what。对于学生普遍感到困难的what,笔者再利用“故事山”曲线图,帮助学生理清故事脉络。最后,学生通过填写表格的任务分析故事主要人物性格。而在“Analyzing and discovering the theme”环节,在曲线图的帮助下,学生清楚分析出梅梅的情绪变化。接着,在问题导向以及佳作示范下,学生找出了故事的核心矛盾、所给两段开头语的线索,理解了作者的写作意图、文章主旨。

猜你喜欢

讲评课读后续写
浙江省英语新高考首考卷写作试题的评析与教学建议
新高考背景下高中英语以读促写的教学实践
提高“高三政治试卷讲评课”有效性之我见
浅析如何上好高中生物讲评课
如何上好中职数学讲评课
初中物理试题讲评课的有效性研究
刍议英语阅读理解讲评课
英语阅读教学提高记叙文读后续写能力策略
读后续写的解答策略和教学建议
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努力上好历史“三堂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