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术性中学能建成吗

2021-04-06吴克勇

教育家 2021年9期
关键词:学术性学术研究普通高中

吴克勇

最近几年,在大江南北,先后有一些高中提出建设学术性中学。例如,深圳某中学提出“建设全球化时代中国卓越的学术性高中,提升学生‘学术素养‘专业精神和‘审美情趣,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办学目标,东北某中学提出“坚持教育家办学,建设现代化、国际化的学术型中学”的学校特色发展定位,更有学界大咖为之站脚助威,学术性中学似乎指日可待。那么,学术性中学真的能建成吗?

从词源的演变来看,学术性中学来源于外文的不当翻译

以学术性中学为搜索词在中国知网上进行全文检索,共检索到286条结果,最早的文章可追溯至南京大学汪霞在1991年第3期《外国教育资料》上发表的《日本的普通高中教育》,文章中第一次出现“学术性高中”字样:“日本高中分普通高中(学术性高中)、职业高中和战后出现的综合高中。”在这里,普通高中等同于学术性高中。笔者无法找到日文中的说法,但有充分的理由相信这多半源于翻译词不达意。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张丰在2013年第9期《中国教师》上发表的文章《“鲶鱼”的意义:印州学术高中课程与教学管理的启示》里表达出同样的无奈:“Indiana Academy是一所面向少数优秀学生、以学术发展为方向的特殊高中。学校全称是The Indiana Academy:for Science,Mathematics,and Humanities。这样的校名确实是第一次见到,我们无法直译它,便简称为印州学术高中(以科学、数学和人文科学为主要方向)。”在美国,许多中学的名字里嵌有academic、grammar等字样,笔者曾就academic school请教资深的英语教师,问能否翻译成“学术性中学”,他明确表示不能,但具体的意思又说不清楚。有道词典将academic school翻译成文理中学,并指出其侧重于为儿童进入大学(university)或学院(college)做准备,这有些类似于我国升学预备型学校的提法。

从语义学来看,学术性中学是一种矛盾的存在

学术,是指人类借助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探索自然界、人类社会与人类自身的客观规律和真理的高级心智活动,是对各学科领域的理论问题或非共识性知识进行专业性、学理性的研究、探讨、思辨或争论。在一个分工明确的社会中,学术已到达空前专业化的发展阶段,而且这种局面会一直继续下去——进行学术研究并非人人可为、处处可为,而是只有受过专门训练并在专门的环境中才能进行。学术是对未知的探求,其价值在于创新;而基础教育需要做的是把人类已经获得的知识传授给新的一代,尽管这些知识来源于前人的学术探索和积累,学生将来也可能要运用获得的知识去解决新问题、获得新知识,但其重点在于学懂悟透已有知识。因此,学术研究的目的和学校教育的目的并不一致,甚至存在着矛盾。孔子早就说过:“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字安错了则句子没有意义,句子没有意义则所对应的事就不成立,由是观之,学术性中学建不成。

从普通高中的培养目标定位来看,中学不适合搞学术

《普通高中课程方案(2017年版2020年修订)》进一步明确了普通高中教育的定位:我国普通高中教育是在义务教育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国民素质、面向大众的基础教育,任务是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为学生适应社会生活、高等教育和职业发展做准备,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普通高中的培养目标是进一步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着力发展核心素养,使学生具有理想信念和社会责任感,具有科学文化素养和终身学习能力,具有自主发展能力和沟通合作能力。

由此可见,普通高中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并不是所有的学生将来都要从事学术研究工作,正如2018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本庶佑所说:“我做了这么多年研究,一直都觉得做研究很快乐。我从没有感到痛苦而想要放弃研究的时候。不过,不管是谁,或多或少都曾考虑过自己生命的意义。有的人想赚钱,也有的人想把一生倾注在自己喜欢的事情上。人各有所好。因此,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成为研究者就是一件好事。”《教育部关于“十三五”时期高等学校设置工作的意见》中指出:“以人才培养定位为基础,我国高等教育总体上可分为研究型、应用型和职业技能型三大类型。研究型高等学校主要以培养学术研究的创新型人才为主,开展理论研究与创新。”在我国,只有少部分大学可以称得上研究型大学,而研究型大学中也只有博士生才算接受了真正的学术训练,可现在我们却有许多高中开始提学术性中学建设,这与人们长期诟病的幼儿园小学化何其相似。

从师资水平来看,中学强调学术性非常不现实

师资是决定学术性中学建设成败的关键因素。学术型教师是学术氛围的营造者和学术品质的维护者,没有学术型教师,如何建设学术性高中?现实是,目前我国中学教师的整体水平与学术研究的要求相去甚远,尽管某些中学声称招聘了多少博士或拥有多少获得博士学位的教师,但无法回避的事实是,其中大部分博士是在职读取。我一直佩服这些人的能力,他们能一边攻读学位、一边在学校教书,个别人甚至还在外面兼职补课,这可真是个奇迹。当然,也有接受过严格学术训练的全日制博士到中学工作,但其中的不少人早已改变投身学术的初心,看中的不是中学的学术环境,而是户口、收入等。中学教师每天要备课、上课、批作业、找學生谈话,单单做好这些事情就要用去大部分精力,哪还有时间搞学术研究呢?

中学强调学术性与教育面临的社会发展现实相冲突

提出建设学术性中学的学校,大多是曾经的重点中学、示范性中学,在历史上因为政策的原因,在师资、生源、办学条件等方面得到倾斜和眷顾,取得过不俗的成绩。但是,在日益强调教育均衡的今天,他们仍旧沉浸在过去的辉煌中不能自拔,还想在过去的河流中捕捉曾经的印记。只不过,时移世易,在配额生接近70%的情况下,生源已经发生巨大变化。各个学校应拿出更多的努力,积极探索如何适应新的生源结构,使每个学生都成才,使每个学生都幸福。

每一所高中都希望成为省内或国内的一流高中,然而,把所有学生都作为精英而不是大众来教育,希望学生都能升入一流大学,这显然是不现实的。但愿学术性中学不是“拉大旗作虎皮”的虚张声势,不要变成一股风,更不要出现“学术性中学建设轰轰烈烈,应试教育拼死拼活”的景象。“学术”两字听起来确实有一种“高大上”的感觉,但它并不会真正地提升学校的办学内涵,搞教育、抓教学,需要凝神聚力,尊重事实,遵循规律。管理者应将低负高效、师生幸福作为办学的第一追求,而不要靠创造新名词来浪得虚名。

(作者单位:哈尔滨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责任编辑:刘洁

猜你喜欢

学术性学术研究普通高中
普通高中
普通高中文化育人的思考与实践
高中:普通与特色同步发展
Analysis on the importance of autonomous learning ability in university English
教育部要求各地防止建设大规模普通高中
我国大学出版学术性和商业性失衡问题研究
数字生活方式对高校教师学术研究之影响
育儿必读的宝典
用“问题化学习”模式改革教育硕士教学的行动研究
哲学百科全书的经典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