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个人任务的气象服务产品人机交互制作发布系统设计与实现

2021-04-06马守存代青措马玉芳

气象水文海洋仪器 2021年1期
关键词:班次气象模板

郑 玲,郭 广,马守存,代青措,马玉芳,刘 玮

(青海省气象服务中心,西宁 810001)

0 引言

专业气象服务作为气象服务领域的重要组成内容,是确保气象事业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因素。大力发展专业气象服务,建立科学、高效、集约的新业务流程,是适应现代业务及服务改革,提升服务质量、发挥服务效益的有效途径[1]。通过对气象服务产品的专业化加工和信息技术的应用,构建专业化、精细化、个性化的专业气象服务平台,满足国民经济各行各业的不同生产对象和不同生产过程的具体要求,从而达到提高工效、减少消耗和损失的目的[2]。姜燕敏[3]、崔新强[4]、李超[5]等分别设计开发了专业气象服务系统,提高了专业气象服务产品加工的自动化程度。青海省气象服务中心主要承担公众、影视、专业气象服务产品的制作,承担全省气象部门公共气象服务的业务指导,业务涵括公众、影视、专业和专项气象服务等多个领域。近几年气象服务能力得到了较大程度的提高,但是仍存在气象服务业务系统分散、自动化程度低、数据源不统一、发布渠道不一致等问题,加之气象服务用户的需求是动态变化的,相应的业务制作任务和业务流程也是随时需要变更的,原有“低、小、散”的业务系统逐渐不能满足气象服务的需求。为了提高服务产品制作发布效率,建立省、市、县三级统一的产品制作发布平台,文章基于B/S架构,设计并开发了基于个人任务的气象服务产品人机交互制作、发布系统,系统根据值班情况自动推送当日工作任务,个人工作任务自动关联产品模板和发布渠道,并建立了产品制作、审核、签发、发布4级流程,产品在4个步骤中流转后,实现一键式全媒体发布。

1 系统设计

1.1 系统架构

系统包括运行环境、综合数据库、数据引擎、应用系统和发布渠道5级架构。运行环境包括硬件环境和软件环境,硬件环境包括虚拟服务器、虚拟存储资源和硬件服务器等,软件环境包括服务器操作系统、数据库软件、GIS软件和虚拟化软件等;综合数据库包括基础信息库、服务产品库、产品模板库、用户信息库和系统数据库,为系统运行提供数据支撑,并存储系统生成的产品;数据引擎负责对综合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质控和标准化处理,并建立标准的应用接口,供系统各个模块调用;应用系统主要包括人机交互制作子平台、综合发布管理子平台和综合管理监控子平台,采用模块化的建设思想,各功能模块为松耦合关系,提供了模块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发布渠道为全媒体阵容,包括传统媒体如手机短信、广播、电视、报纸、声讯电话、传真、电子邮件、专业网站、大喇叭和电子显示屏等,还包括新媒体如微博、微信、APP手机客户端等,同时通过共享平台面向省、市、县三级业务用户提供产品共享服务。

1.2 系统功能及实现

该系统主要通过将值班人员、值班班次和产品类别进行配置形成个人任务,并配置产品发布策略,实现气象服务产品的人机交互制作和产品的一键式自动发布。

1.2.1 基于个人任务的产品制作发布

产品制作是该系统的核心功能,主要通过个人任务来实现对值班人员工作内容的分拣。当值班员登录系统并打开个人任务时,只显示当天值班员所在岗位的制作任务,制作任务包括未完成任务和已完成任务。任务可以按照类别和制作时间顺序进行排列和组合,产品任务呈多层树状菜单式显示,可对菜单进行灵活折叠和展开。系统自动显示未完成任务和已完成任务的数量,产品制作完成后,自动转入已完成任务,同时各自数量自动改变。

功能设计的特点为:根据业务需要,目前产品模板支持word文档和txt文本两种类型,另外根据产品发布渠道对格式的要求,衍生出短信产品和led产品两种产品类型。产品类型可以进一步扩展,经过简单开发即可实现EXCEL、HTML、JSON和XML等多种类型;个人任务只显示当前值班员当日工作任务,可灵活定制工作任务分类,任务制作完成后会转移至已完成任务;产品根据配置在制作、审核、签发、发布流程中流转,每个步骤均可驳回重做,审核和发布步骤可省略,并可临时保存未完成的产品;产品制作窗口使用weboffice插件,与word功能同样强大。

1.2.2 为实现个人任务的值班管理

将产品类别与值班班次进行关联,通过对值班人员进行排班,形成当日个人任务,值班人员根据获取到的个人任务制作产品,提高了工作效率。该功能的设计优点为:每个单位、科室均可对本部门的产品和人员进行管理,根据不同班次设置不同的值班任务,并能够根据产品制作时间进行排序,极大节省了值班人员分拣任务的时间和精力。

1.2.3 基于书签和模板的产品类别配置

系统可以对产品类别进行配置,提高了业务的可扩展性。产品类别中对制作班次、审核班次、签发班次和发布班次进行配置,实现不同值班人员对同一产品不同阶段任务的值守,实现产品在各阶段业务流程的流转,提高了产品审核签发的效率;该模块最大的特点为:产品模板和书签均可进行灵活配置,便于业务扩展和服务产品的增加、删除和修改,极大提高了系统的灵活性和可用性(图1)。

图1 人机交互制作发布流程

2 系统的特点和创新性

1)“一级部署、三级共用”的设计理念和思路:实现权限集中、分级管理、数据自动备份和云端共享。省、市、县三级用户均可在平台上进行业务交流、数据检索、产品制作和共享,建立了以市、县个性定制为主的集约化公共气象服务业务流程。

2)统一的公共气象服务综合信息库:在统一的安全机制认证下,建立融合多行业数据的信息库,对全省的产品、数据进行统一管理。

3)覆盖气象服务业务全流程的管理和监控功能:对业务和软硬件实现全流程监控、管理。

4)基于自定义书签、模板的人机交互制作:通过对书签和模板的灵活配置,满足了业务拓展和新产品快速上线的需求,提高了工作效率水平。

5)可灵活配置的发布策略:实现对产品发布渠道和发布策略综合管理,实现服务产品和发布渠道一对多、多对一、多对多等多种形式的配置,提高了产品发布效率。

6)自动化智能产品制作和热点、要点提示功能:实现基于模型、指标和算法的图文产品自动加工制作,以及服务热点和要点提醒,提高对多元化气象数据的加工处理能力和可视化表达能力。

3 应用情况

2017年11月,西宁、海东、海南州气象局作为市、州级试点单位,经过培训后开始进行业务试用。2018年5月,完成所有功能模块的修改完善和调试,在省级服务单位开展试运行。2018年9月完成对市、县功能的简化和完善,开展了全省9个市(州)局和43个县局的应用培训,并全面投入业务试运行[6]。2019-01-20,青海省气象局应急与减灾处发文,该平台在青海省各级气象部门的公众、决策、专业气象服务领域开始正式业务化运行。

基于个人任务的气象服务产品人机交互制作系统减少了产品采集、制作、发布、评估管理和共享等流程中不必要的人工处理信息环节,能够极大地缩短服务产品的制作过程和流转过程,提高产品各传输环境的稳定性,高时效地应对社会经济各行业辅助决策活动[7]。

4 结束语

基于个人任务的气象服务产品人机交互制作系统,具有以下特点:

1)将产品类别与值班班次进行关联,通过对值班人员进行排班,形成当日个人任务,值班人员根据获取到的个人任务制作产品,提高了值班效率;

2)通过产品类别中对制作班次、审核班次、签发班次和发布班次的配置,实现不同值班人员对同一产品不同阶段任务的值守,实现产品在各阶段业务流程的流转,提高了产品审核签发的效率;

3)通过对书签和产品模板的配置,实现各种类型产品模板的灵活定制,便于今后业务的扩展和服务产品的增加;

4)实现了发布渠道和发布策略的灵活定制,从而实现产品与发布地址的多对一、一对多、多对多的关系,真正实现服务产品一键式发布。

猜你喜欢

班次气象模板
铝模板在高层建筑施工中的应用
高层建筑中铝模板系统组成与应用
铝模板在高层建筑施工中的应用
气象树
考虑编制受限的均衡任务覆盖人员排班模型①
《内蒙古气象》征稿简则
Inventors and Inventions
客服坐席班表评价模型搭建及应用
大国气象
美丽的气象奇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