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徐州苏轼符号

2021-04-06刘清泉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21年2期
关键词:苏辙徐州洪水

刘清泉

(三苏文化研究院,四川 眉山 620010)

在苏轼的政绩之中,徐州抗洪可谓举足轻重。熙宁十年(1077),七月十七日黄河在澶渊决口,八月二十一日洪水到达徐州城下。苏轼知徐,到任四个月,便率领官吏、士卒和百姓,筑高河堤,加固城墙,守御城池。两个多月之后,洪水终于退去,徐州得以保全。面对朝廷的褒奖、百姓的颂扬,苏轼很谦虚,认为自己命穷运恶,所到之处,皆招灾至凶,因此“水来非吾过,去亦非吾功”[1]1951。

元丰元年(1078),为了防止洪水再至,又改筑外城,并在东门之上修筑高楼,以黄土刷墙,名曰黄楼。徐州黄楼作为苏轼徐州抗洪的标志性建筑和徐州苏轼文化的标志性符号,它所承载的文化精神,至今仍然具有借鉴意义。

一、符号的生成

徐州苏轼符号的生成,源于苏轼徐州抗洪。关于苏轼徐州抗洪的文献,常见的有以下三种:A.苏辙《黄楼赋叙》[2]334;B.苏辙《亡兄子瞻端明墓志铭》[2]1117;C.元脱脱等撰《宋史·苏轼传》[3]10808。三种文献皆记述了洪水泛滥、苏轼抗洪、预防水患等史实,其中两种文献,出自苏辙之手。下边略作比较分析。

(一)洪水泛滥

洪水泛滥三种文献叙述如下:

A.熙宁十年秋七月乙丑,河决于澶渊,东流入钜野,北溢于济,南溢于泗。八月戊戌,水及彭城下,余兄子瞻适为彭城守。水未至,使民具畚锸,畜土石,积刍茭,完窒隙穴,以为水备。故水至而民不恐。

B.自密徙徐。是时河决曹村,泛于梁山泊,溢于南清河。城南两山环绕,吕梁、百步扼之,汇于城下,涨不时泄。

C.徙知徐州。河决曹村,泛于梁山泊,溢于南清河,汇于城下,涨不时泄。

三种文献叙述的事实大同小异,皆有苏轼知徐、洪水泛滥情况。A无“涨不时泄”,B、C有,但是C只是叙述了事实,而B还有原因“城南两山环绕,吕梁、百步扼之”。A独有:“熙宁十年秋七月乙丑”交代黄河决堤时间——七月十七日;“八月戊戌”交代洪水到达徐州时间——八月二十一日;“水未至,使民具畚锸,畜土石,积刍茭,完窒隙穴,以为水备。故水至而民不恐”,洪水到达之前,让老百姓做了防洪工具、防洪材料的准备,洪水到来的时候,老百姓并未惊慌失措。

(二)抵御洪水

抵御洪水三种文献的描写如下:

A.自戊戌至九月戊申,水及城下者二丈八尺,塞东西北门,水皆自城际山。‖雨昼夜不止,子瞻衣制履屦,庐于城上,调急夫发禁卒以从事,令民无得窃出避水,以身帅之,与城存亡。故水大至而民不溃。‖方水之淫也,汗漫千余里,漂庐舍,败冢墓,老弱蔽川而下,壮者狂走无所得食,槁死于丘陵林木之上。子瞻使习水者浮舟楫载糗饵以济之,得脱者无数。

B.城将败,富民争出避水。公曰:“富民若出,民心动摇,吾谁与守?吾在是,水决不能败城。”驱使复入。‖公履屦杖策,亲入武卫营,呼其卒长,谓之曰:“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宜为我尽力。”卒长呼曰:“太守犹不避涂潦,吾侪小人,效命之秋也。”执梃入火伍中,率其徒短衣徒跣持畚锸以出,筑东南长堤,首起戏马台,尾属于城。堤成,水至堤下,害不及城,民心乃安。然雨日夜不止,河势益暴,城不沉者三板。‖公庐于城上,过家不入,使官吏分堵而守,卒完城以闻。

C.城将败,富民争出避水。轼曰:“富民出,民皆动摇,吾谁与守?吾在是,水决不能败城。”驱使复入。‖轼诣武卫营,呼卒长曰:“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且为我尽力。”卒长曰:“太守犹不避涂潦,吾侪小人,当效命。”率其徒持畚锸以出,筑东南长堤,首起戏马台,尾属于城。雨日夜不止,城不沉者三版。‖轼庐于城上,过家不入,使官吏分堵以守,卒全其城。

首先,描写了当时情势。A有时间交代——从八月二十一到九月初一,有洪水情势——水淹没城墙二丈八尺,堵塞徐州城的东、西、北三个城门,大水从城墙蔓延到与山相平,苏轼《答吕梁仲屯田》[1]1608诗云“晓看雪浪浮鹏鲲”;而B、C仅仅只有“城将败”写洪水情势,却有“富民争出避水”写市民情势,以及苏轼严令制止的语言。苏轼说,若富民出城,将动摇民心;若动摇民心,城就守不住;并且说“吾在是,水决不能败城”,从而坚定了大家抵御洪水的信心。

其次,描写了抵御洪水。A与B、C描写不同,着重写苏轼冒着风雨,穿着官服,踏着草鞋,庐于城上,以身作则,与城存亡,而调动民夫、调派士卒来抵御洪水写得简略。B、C则着重写苏轼前往武卫营,与卒长的对话,B与C中的对话大同小异。呼其卒长,曰:“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宜为我尽力。”卒长曰:“太守犹不避涂潦,吾侪小人,当效命。”为什么说“虽禁军宜为我尽力”呢?知州虽为一州军政长官,但却没有调动禁军的权利。涂,指泥;潦(lǎo),指大雨。涂潦,即泥水。苏轼《九日黄楼作》[1]1805有“泥满城头飞雨滑”之句可以辅证。“吾侪”,“侪”指同辈、同类的人;“吾侪”,即吾辈,我们。苏轼与卒长的对话表现出了他们审时度势的危机应对能力。结果怎样呢?A洪水突至,而百姓没有四散溃乱。B、C大同小异。卒长率领士卒短衣徒跣,持畚锸以出,筑东南长堤,从戏马台到于城。这条长堤即苏堤,亦是苏轼徐州抗洪的重要遗迹。虽然雨日夜不止,洪水暴涨,城墙被淹没到只剩下三板了,但是百姓却没有惊慌失措。

再次,描写救助百姓。A洪水肆虐,千里之内,水波浩瀚,漂走房屋,冲垮坟墓,老弱者的尸体遮蔽河面顺水而下,强壮者至高丘或树木之上躲避洪水,但缺少吃的多半饿死。苏轼派人驾着小船、载着干粮去救助那些人,得以脱离死亡的人不计其数。B、C写苏轼“庐于城上,过家不入”与A的前一层类似,另有“使官吏分堵以守”,让官吏分段负责,责任到人,最终保全了徐州城,以及全城的百姓。

(三)灾后预防

灾后预防三种文献的叙述如下:

A.水既涸,朝廷方塞澶渊,未暇及徐。子瞻曰:“澶渊诚塞,徐则无害,塞不塞天也,不可使徐人重被其患。”乃请增筑徐城,相水之冲,以木堤捍之,水虽复至,不能以病徐也。故水既去,而民益亲。

B.复请调来岁夫增筑故城,为木岸,以虞水之再至。朝廷从之。讫事,诏褒之,徐人至今思焉。

C.复请调来岁夫增筑故城,为木岸,以虞水之再至。朝廷从之。

三则文献皆有为了预防洪水再至,上奏朝廷,请求拨款,增厚城墙,易于被洪水冲击之处,“以木堤捍之”,在河道两岸用木桩修建木岸。A洪水退去之后,朝廷才开始堵塞澶渊的决口,“未暇及徐”,没有闲暇顾及徐州,此处有苏轼语言,澶渊的确堵上了,那徐州就没有什么危险了。能否堵住是天意,但不能再让徐州人民遭遇水灾了。可见其勤政为民之心。“而民益亲”,苏轼亲民得到百姓认同;B有朝廷下诏褒奖,徐人至今思之;C无。

黄楼修建,仅仅A有交代:“于是即城之东门为大楼焉,垩以黄土,曰:‘土实胜水’。徐人相劝成之。辙方从事于宋,将登黄楼,览观山川,吊水之遗迹,乃作黄楼之赋。”于是在徐州城的东门之上修筑了一座高大的楼房,用黄土进行粉饰,据说“五行之中土能克水”。徐州人互相劝勉修建了这座大楼。恰好苏辙在应天府做签判,准备登上黄楼,观览山川胜景,凭吊洪水遗迹,就写下了这篇《黄楼赋》。

二、符号的载体

徐州苏轼符号的载体,乃徐州黄楼,作为徐州抗洪的纪念性建筑,它所承载的那段记忆,至今让人惊心动魄,荡气回肠,唏嘘不已。

(一)黄楼之筑

关于黄楼的修筑,从苏轼的《书子由黄楼赋后》[4]7394可知。其文曰:

子城之东门,当水之冲,府库在焉。而地狭不可以为瓮城,乃大筑其门,护以砖石。府有废厅事,俗传项籍所作,而非也。恶其淫名无实,毁之,取其材为黄楼东门之上。元丰元年八月癸丑,楼成。九月庚辰,大合乐以落之。始余欲为之记,而子由之赋已尽其略矣,乃刻诸石。

此文作于约元丰元年(1078)十月徐州。由此可知修筑黄楼的原因、目的、用料、时间等重要信息。

修筑黄楼的原因是什么呢?徐州城有一座附属的小城,小城东门之外地面狭窄,没有办法修筑瓮城。瓮城,城门外的月城,有掩护城门、加强防御的作用。郭祥正《徐州黄楼歌寄苏子瞻》[5]34云:“公来相基垒巨石,屋成因以名黄楼。”不能修筑月城,苏轼相机而行,用火砖、巨石增厚城墙,扩大城门,从而加固城门,并且在城门之上修筑了一座门楼。此与苏辙有关。苏轼《次韵和刘贡父登黄楼见寄并寄子由二首》(其二)[1]2087诗云:“吟哦出新意,指画想前模。”自注:“子由初赴南京,送之出东门,登城上,览山川之胜,云此地可作楼观。于是始有改筑之意。”“模”谋划、规划之意。“前模”即以前的想法、规划。熙宁十年四月,苏轼到徐州上任,苏辙亦随同前来,八月离徐州赴南京。当时洪水尚未到达徐州。苏辙见东门的山川形胜,曾建议在此建楼观。

修筑黄楼的目的是什么呢?当时东门之外,泗水滚滚而来,“当水之冲”,地势险要;当时东门之内,“府库在焉”,府库是用来储藏衣物、粮食、兵甲等物质的军事重地。修筑的门楼,“垩以黄土”,“垩”,以……涂饰。以黄土涂刷之后的门楼,命名为黄楼,取“土实胜水”,象征黄土必将战胜洪水之意,有镇守此门、抵御洪水之意,体现了苏轼爱民之心。当然,我们不能以今人之心去揣度古人之意。

洪水洗劫之后,百废待兴,哪里来的人力、物力、财力修建黄楼呢?原来,秦朝末年,项羽自立为西楚霸王,以彭城作为都城,故徐州多有关于项羽的传说遗迹。“府有废厅事”,府衙之内有一座废弃已久的大厅,相传为项羽修建,其实不是。“恶其淫名无实”,厌恶它有名无实,便拆了它,用它的砖石、木料等建筑材料,作为修筑黄楼之用。苏轼《答范祖禹》[1]1761云:“重瞳遗迹已尘埃,惟有黄楼临泗水。”自注:“郡有厅事,俗称之霸王厅,仆拆之以盖黄楼。”可以相互印证。

黄楼是什么时间落成的呢?元丰元年(1078),八月十二日修建完成,九月九日举行落成典礼。苏轼还交代了自己不再作记的缘由。“合乐”,众乐同时合奏之意,即举行落成典礼。“子由之赋已尽其略矣”,苏辙的《黄楼赋》已经把我想说的话都说完了。苏轼诗“自写千言赋,新裁六福图”[1]2087,自注:“近以绢自写子由《黄楼赋》,为六幅图,甚妙。”“乃刻诸石”,可知,黄楼之中的苏辙《黄楼赋》刻石,乃苏轼书法。

从苏轼《书子由黄楼赋后》这篇短文,我们可以了解到黄楼修建的若干情况。

(二)黄楼之赋

黄楼落成,群贤毕至,赋诗作文,佳作琳琅。苏轼门生竞相作赋,秦观之赋着重描写黄楼的雄伟和四周的风光,陈师道之赋侧重歌颂朝廷和太守治水有方……其中苏辙之赋最具代表性。苏辙《黄楼赋》[2]334曰:

子瞻与客游于黄楼之上,客仰而望,俯而叹曰:“噫嘻!殆哉!在汉元光,河决瓠子,腾蹙钜野,衍溢淮泗,梁楚受害二十余岁。下者为污泽,上者为沮洳。民为鱼鳖,郡县无所。天子封祀太山,徜徉东方,哀民之无辜,流死不藏,使公卿负薪,以塞宣房。瓠子之歌,至今伤之。嗟惟此邦,俯仰千载。河东倾而南泄,蹈汉世之遗害。包原隰而为一,窥吾墉之摧败。吕梁龃龉,横绝乎其前,四山连属,合围乎其外。水洄洑而不进,环孤城以为海。舞鱼龙于隍壑,阅帆樯于睥睨。方飘风之迅发,震鞞鼓之惊骇。诚蚁穴之不救,分闾阎之横溃。幸冬日之既迫,水泉缩以自退。栖流枿于乔木,遗枯蚌于水裔。听澶渊之功,非天意吾谁赖?今我与公,冠冕裳衣,设几布筵,斗酒相属,饮酣乐作,开口而笑,夫岂偶然也哉?”

于是众客释然而笑,颓然就醉,河倾月堕,携扶而出。

元丰元年(1078)重阳节,举行黄楼落成典礼,大宴宾客,时苏辙为南京(今河南商丘南) 签判,因为公务繁忙,不能亲临盛会,便写下这篇著名的赋。其正文可分为前后两个部分。

前一部分,把这次徐州洪灾和汉代河决瓠子相比较,表现了防洪成功的喜悦之情。黄河决口给徐州百姓带来了深重的灾难。汉武帝元光三年(公元前132),瓠子(河南濮阳县南)决口,令汲黯、郑当时修堤抗洪,以失败告终,水患二十多年。汉武帝元封二年(公元前109),令汲仁、郭昌发民工数万堵塞瓠子,汉武帝亲临,祭祀水神,令群臣及将军以下官兵负薪塞河,战胜洪水后,筑“宣防宫”于堤上,写下《瓠子之歌》。条例清楚,一唱三叹。

后一部分,凭楼四顾,集中描写徐州东南西北的形胜,慨叹徐州古代的英雄业迹早已“化为虚空”。先总览天宇宏大,山川苍茫,然后分写四方景色,如“西望则山断为玦,伤心极目,麦熟禾秀,离离满隰,飞鸿群往,白鸟孤没,横烟澹澹,俯见落日”,如珠玑相连,赏心悦目,油然而悟“涉于害者而后知乐”的哲理。最后由景及人,凭吊古人,感伤时事,从而“知变化之无在,付杯酒以终日”。

末以颓然就醉作结,回味无穷。全赋的中心是“安于乐者,不知乐之为乐也,必涉于害者而后知之”,而又充满了古今兴废的深沉感慨。

苏辙之文以冲雅淡泊、不事雕琢为特征,但此赋却截然不同。苏籀《栾城遗言》[6]记载,苏辙晚年曾谈及此文的写作说:“余《黄楼赋》学《两都》也,晚年来不作此工夫之文。”《两都》即汉代班固的《两都赋》,其中对大汉帝国京城长安的描写,极尽铺张雕琢之能事。《黄楼赋》写登黄楼远眺徐州山川形胜一段,东望则连山参差、南望则戏马之台、西望则山断为玦、北望则泗水湠漫,显然是对《两都》的摹写,采用了“铺采摛文、体物写志”的赋体写法,不过没有大赋那么多生僻险怪的字句,读起来声情并茂、摇曳多姿,体现出苏辙散文纡徐婉转的特色。苏辙不但晚年不作此工夫之文,即使早年也所作不多。正因为这篇赋与苏辙的固有文风不同,当时有人认为是苏轼代作。苏轼在《答张文潜县丞书》[4]5322中说:“(子由)作《黄楼赋》,乃稍自振厉,若欲以警发愦馈者,而或者便谓仆代作,此尤可笑。”

三、符号的意义

(一)危机应对

苏轼知徐州,到任四个月,便遭遇洪水。可以说,这是百年不遇的公共危机事件。

首先,不可预知。夏季暴雨,倾盆而下,淹没田地,淹没村庄,黄河随时可能决堤,也可能不决堤,说不清楚,无法准确预测。

其次,破坏严重。“城不沉者三板”[2]1117,“板筑”的“板”,筑墙用的夹板。徐州的城墙仅三板、约三尺没有淹没。城外水位达到二丈八尺九寸,比城内平地高出一丈零九寸,徐州成了一座水下城。据史料记载:徐州城历史上遭遇洪灾达200多次,多少次城毁屋塌,给居民带来灭顶之灾。唯有苏轼率军民降洪水于城下(而且那次洪水是最大的),明朝以来还淹没过三次。现在的宋城已被淹没在8米以下。

再次,时间紧迫。“雨日夜不止”[3]10808,暴雨持续不断地下,黄河决堤之后,仿佛转瞬之间,洪水就围困了徐州,反应过来之后,已经面临生命危险。

最后,不可控制。人在自然面前,显得渺小、无能,战胜洪水,谈何容易啊,大部分民众只能祈祷上天给自己一条活路。

那么,当时的徐州城能够在滔天洪水中巍然屹立,有什么值得借鉴的经验呢?有什么值得学习的精神呢?

第一,忠于职守的担当精神。熙宁九年(1079)十二月,诏知徐州。熙宁十年(1080),四月到达徐州,八月遭遇洪水。面对特大洪水,苏轼没有胆怯,没有退却,没有迟疑,他没有忘记自己是一州之长,他没有忘记一州之长的责任。“子瞻衣制履屦,庐于城上,调急夫发禁卒以从事,令民无得窃出避水,以身帅之,与城存亡”[2]334,作为徐州的父母官,苏轼勇敢地肩负起自己的使命。洪水围城45天,苏轼睡在大堤上45天,过家门不入。直到十月十五日,洪水回归黄河故道,向东在海州附近入海,洪水才开始退去。这种职业操守、担当精神,是战胜洪灾的先决条件。

第二,危机应对的果断精神。“水未至,使民具畚锸,畜土石,积刍茭,完窒隙穴,以为水备”[2]334,苏轼果断地组织力量防患于未然:洪水将至未至之时,准备畚箕铁锹,蓄积泥土石块,集聚干草,堵塞城墙的漏洞缝隙等。果断地劝阻出逃的富人和百姓:话语铿锵有力,掷地有声,充满信心,极具感染力;并且果断下达了死命令:不准出城,擅出城者杀无赦。果断地动员禁军参与,增加数千人的力量,参加筑堤抗洪,并且制定城外堤坝修筑和城墙墙体加固的规划方案,并开始加固城外护堤和城墙墙体。果断采取“使官吏分堵以守”的措施[2]334:派遣下属官吏,分段负责,包干到人,责任到人,严防死守。洪水眼看就要超过东南外墙了,他亲临现场,镇定自若指挥,加厚墙基,加高墙体,以至挡水的防御工事长987丈,高10丈,宽2丈。

第三,凝心聚力的协商精神。为了凝心聚力,共同抵御洪水,苏轼动员广大群众有钱出钱、有物出物、有力出力,齐心协力,团结一致,抗洪救灾。动员出逃群众和富人回家,他说:“只要我苏轼在,绝不会让洪水进入徐州城。”苏轼动员禁军抗洪说,洪水即将冲毁徐州,事态紧急,虽然你们武卫营,我不能调动,也希望你们为我尽力。卒长说,城池危在旦夕,虽然没有朝廷的命令,现在也顾不得那么多了。苏大人不顾个人安危,我们禁军也应出力,共保城池。于是军民联合抗洪。

以上这些经验,与现代危机应对的观念,有诸多类同。不禁让人感慨,苏轼精神的现代意义。抗洪救灾结束之后,苏轼又争取朝廷的资金支持,加固堤坝、城墙,以防患于未然。他一心为民的精神,值得当今的公务人员学习借鉴。

(二)文化自觉

修筑黄楼,苏轼广邀文人墨客、亲朋好友吟诗作画,然后刻石其上,由此可见,他的文化自觉。苏轼《与文与可十一首》(七)[4]8539云:

轼辄有少恳,托幼安干闻。为近于守居之东作黄楼,甚宏壮,非复超然之比。曾告公作《黄楼赋》,当以拙翰刻石其上。其临观境物,可令幼安道其详,告为多记江山之胜,仍不用过有褒誉。若过誉,仆即难亲写耳,切告。又有少事,甚是不识好恶,辄附绢四幅去,告为作竹木、怪石少许,置楼上为屏风,以为彭门无穷之奇观,使来者相传其上有与可赋、画,必相继修葺,则黄楼永远不坏,而不肖因得挂名,公其忍拒此意乎?见已作记上石。旦夕寄书去。正月中遣人至淮上咨请,幸少留意,不罪,幸甚。轼惶恐。

此文作于元丰二年(1079)初。托石幼安携简,主要有二事相求:一是求作赋。类似滕子京求范仲淹作《岳阳楼记》,“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作者并未亲临,而是仅凭转述,以此作赋,亦类似《岳阳楼记》的写作。苏轼嘱多写江山形胜,但不可褒誉过度,否则自己书写,就有点王婆卖瓜之嫌。二是求作画。又说自己厚着脸皮,不知好歹,送四幅绢,希望画竹木、怪石,以作屏风之用。从苏轼的《与文与可十一首》(十)[4]8541中,可以看到他后来又去信催促:“《黄楼赋》如已了,望付去人,如未,幸留意!留意!”

作者求取赋、画的目的是什么呢?是要以此营建一个文化奇观、传承一种文化精神,那就是以民为本、勤政为民的精神。“使来者相传其上有与可赋、画,必相继修葺,则黄楼永远不坏”,借助文与可,以及其他名人的影响力,让黄楼永垂不朽。此文之意,让人不禁想起苏轼的《凌虚台记》[4]1099,末段云:

轼复于公曰:“物之废兴成毁,不可得而知也。昔者荒草野田,霜露之所蒙翳,狐虺之所窜伏,方是时,岂知有凌虚台耶?废兴成毁相寻于无穷,则台之复为荒草野田,皆不可知也。‖尝试与公登台而望,其东则秦穆之祈年、橐泉也,其南则汉武之长杨、五柞,而其北则隋之仁寿、唐之九成也。计其一时之盛,宏杰诡丽,坚固而不可动者,岂特百倍于台而已哉!然而数世之后,欲求其仿佛,而破瓦颓垣无复存者,既已化为禾黍荆棘丘墟陇亩矣,而况于此台欤?‖夫台犹不足恃以长久,而况于人事之得丧,忽往而忽来者欤?而或者欲以夸世而自足,则过矣。盖世有足恃者,而不在乎台之存亡也。”既已言于公,退而为之记。

首先,提出观点“物之废兴成毁,不可得而知也”并稍加分析。其次,以秦穆公之祈年宫、橐泉宫,汉武之长杨宫、五柞宫,隋之仁寿宫,唐之九成宫的兴废为例论证。最后,由台而人,“盖世有足恃者,而不在乎台之存亡也”。那么,世界上可以依靠而永存的东西是什么呢?《唐宋八大家文钞》[7]卷六清高嵣评语:“台以‘凌虚’名,谓凌出乎空虚之中也。坡公即从‘虚’字着想。悟到荒地既可成为台,而台将来势必成为荒地。自古帝王名宫,无不如是,总归空虚上去,故人须求其实在不朽,而不同归于虚境者,方有可恃。真见道之言,不止作达观旷识,齐得丧,忘古今也。”沧海桑田的变迁之中,唯有勤政为民的功业,才能在人世之中永远不朽。

苏轼《墨妙亭记》[4]1116亦有此论,末段云:

或以谓余:凡有物必归于尽,而恃形以为固者,尤不可长。虽金石之坚,俄而变坏,至于功名文章,其传世垂后,乃为差久。今乃以此托于彼,是久存者反求助于速坏。此既昔人之惑,而莘老又将深檐大屋以锢留之,推是意也,其无乃几于不知命也夫。余以为知命者,必尽人事,然后理足而无憾。物之有成必有坏,譬如人之有生必有死,而国之有兴必有亡也。虽知其然,而君子之养身也,凡可以久生而缓死者无不用,其治国也,凡可以存存而救亡者无不为,至于不可奈何而后已。此之谓知命。

有人说,世上万物一定会归于湮灭,而那些凭借着坚固形体的东西,尤其长不了。即使金属石头那样坚硬的东西,过不了多久也会变坏,功名文章之类,传世还要稍微长久一些。孙觉把可以长久流传的文章词赋,雕刻在很快就毁坏的金石载体上,又建造宏伟敞亮的亭子来保存它们,太没有道理了吧。然而孙觉却以为,万物有出生必然会有消亡,就像人有出生就会有死亡、国家有兴起就会有灭亡一样,虽然人人都清楚这一简单的道理,然而君子修身养性,凡是可以延缓生命的方法无不采用。治理国家也是这样,凡是可以挽救衰亡的方法无不采用,直到实在无可奈何才罢休。这就是所谓懂得事物规律。

由此可见,为了实现德治仁政的政治理想,苏轼身上具有凭借名人效应,传承以民为本、勤政为民精神的文化自觉。

四、结语

总之,在苏轼的政绩之中,徐州抗洪可谓举足轻重,其标志性建筑为徐州黄楼。徐州黄楼作为徐州苏轼文化的标志性符号,它所承载的文化精神——忠于职守的担当精神、危机应对的果断精神、凝心聚力的协商精神,以及传承以民为本、勤政为民精神——的文化自觉,至今仍然具有借鉴意义。

猜你喜欢

苏辙徐州洪水
疫散待春回
苏辙晚年诗中“老卢”为谁?
爆笑三国 第三回 三让徐州
徐州过年纪实
苏翠2号梨在徐州的引种表现及配套栽培技术
苏辙骂皇帝不为拆台为补台
苏辙:做苏东坡的弟弟是一种什么体验
苏辙的诗歌创作特点研究
又见洪水(外二首)
该做的和不该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