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节中节竹节纱的纺制

2021-04-06

纺织器材 2021年1期
关键词:竹节罗拉纺纱

周 团

(长乐佳纶纺织实业有限公司,福建 长乐 350211)

0 引言

竹节纱是在普通棉纺环锭细纱机上附加装置使前罗拉变速,从而改变纱线的牵伸倍数,使普通纱体上产生状如竹节的粗节;也可使中后罗拉突然超喂,同样使牵伸倍数改变而生成竹节[1]。

节中节竹节纱是利用新型控制系统,即ZY503型节中节竹节纱生产系统使棉纺环锭细纱机的中后罗拉有2种速度的超喂,从而产生2种不同粗度的多个粗节组成节中有节的节中节竹节纱。利用该控制系统可使2种不同粗节的节长、节粗数量可变,节中节的节长、节距、节粗也可变,各种变化进行创意组合,可开发生产出各种形态的新型节中节竹节纱。

1 节中节竹节纱的结构

节中节竹节纱,是基于普通竹节纱的结构形态演变出的另一种结构形态的新型竹节纱。普通竹节纱、节中节竹节纱结构变化特点如图1所示。

a) 普通竹节纱

普通竹节纱由节长、节距、节粗组成;节中节竹节纱改变了单一的竹节纱只有“节长+节距”的组成模式,由若干小竹节组成1组竹节,组间由基纱(节距)连结,每组竹节的数量、节粗、节长可以任意变化。节中节竹节形态见图2,每组竹节由2个不同节粗的竹节交替组合成形。

1—小竹节;2—大竹节;3—节距。

如图3所示的节中节由6个2种不同节粗的小竹节组成,小竹节长度最小可以为1 cm,即这组节中节的竹节长度至少为6 cm,在长度为6 cm的一组节中节竹节是由6个1 cm长的2种不同节粗小竹节组成;一组节中节的竹节最长可以为100 m。

图3 节中节竹节纱

2 节中节竹节纱生产系统操作实例

以纺制T 19.7 tex节中节竹节纱品种为例,将ZY503型节中节竹节纱生产系统安装于环锭细纱机上,并将伺服电机安装于环锭细纱机传动机构;断开中后罗拉与原细纱机的传动联接,使中后罗拉的传动由控制系统的伺服电机带动;进入控制系统进行纺制节中节竹节纱的各项配置设定。

2.1 纺纱类型设定

依次设定纺纱类型:纺纱模式为竹节纱;纺纱规律为无规律;长度单位为mm;参数组随机为随机;节中节纺纱为开启。

选择所设参数组中的长度单位为毫米(mm)或米(m)。因为普通竹节纱的节长、节距都不大于1 m,所以默认选择单位为毫米(mm)。如果特殊客户需要纺制超长竹节(节长为数十米),此时要将单位改为米(m)。

2.2 纺纱参数基本设定

根据环锭细纱机的配置、传动及所纺节中节竹节纱的号数计算出传动比与牵伸值,完成以下设定:后罗拉传动比为38.17;中罗拉牵伸值为29;前罗拉直径为27 mm;单个节中节长度为5 cm。

后罗拉传动比是纺纱中基纱节长、节距准确性的重要参数,必须准确计算;若该参数有误差,则牵伸节长、节距的值都可能有误差,而且随着长度延伸误差会越来越大;所以在进行试纺时,要注意实际节长、节距的校正。

中罗拉牵伸值即基纱总牵伸,与正常工艺牵伸算法相同,即:(粗纱号数÷所纺基纱号数)×运行效率。如果纺纱的实际结果与要求有误差,须按工艺进行调整。

2.3 单个节中节长度

在纺竹节纱状态并开启节中节纺纱功能时,可通过设定此值来调整小竹节的长度,其值越小则每组竹节的节长越短;反之,越长。

2.4 节中节竹节纱基本要素设定

a) 编号为01;品种为T 19.7 tex;平均号数为19.7 tex;基纱号数为17.4 tex;节长修正为100%,节距修正为100%。

b) 节粗为2.5; 节长为500;节长微调为±0.2; 节距为300,节距微调为±0.2。

上述设置在控制系统中确认后,开启环锭细纱机即可生产出所需参数的节中节竹节纱。

3 技术要点

3.1相对于普通纱线,节中节竹节纱主要体现的是布面视觉效果与风格,节中节竹节纱的纺制应着重于节粗、节长、节距要素的设定,节中节竹节纱长度宜偏大设计、节距偏小设定,使节中节效果明显,确保织物布面视觉效果及与众不同的布面风格。

3.2使用ZY503型节中节竹节纱生产系统,应注意棉纺环锭细纱机车速不宜过快(一般应低于纺制普通纱速度约15%),以减少断头;捻系数宜偏大掌握(不小于360);选择钢丝圈应偏重1~2号;应根据设备型号、车况以及运行效率等,在生产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适宜调整。

4 结语

节中节竹节纱是基于普通竹节纱的纱线形态演变出的具有另一种结构形态的新型竹节纱,其织物布面显现出形态与众不同的视觉效果与风格。纺制节中节竹节纱时,节长、节距、节粗的设定尤为重要,小竹节的节长、节粗、数量可变,节中节的节长、节距、节粗也可变,各种创意变化组合,可开发出各种风格的节中节竹节纱。

猜你喜欢

竹节罗拉纺纱
廖瑞霖:竹节人
竹节人风波
学做“竹节人”
全流程数字化智能化纺纱装备的开发与实践
有只象鼻爱聊天
圆梦歌舞厅
“竹节人”中说“趣味”
罗拉的礼物
罗拉的自行车
纺织机械行业新标准4月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