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福建省技工院校创业创新教育模式的探索
——基于技工院校学生创业创新大赛视角

2021-04-06马光凯

就业与保障 2021年24期
关键词:技工福建省大赛

文/马光凯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明确指出,要全面实施弹性学习和学分制管理,支持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创新创业、竞赛活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的通知》有55处提到“创业”,37处提到“创新”,从创业环境、创业公共服务体系、创业指导专家、创业支持体系服务、创业促进计划、创业示范平台、创业孵化基地、创业补贴等多维度作了明确规定。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印发的《关于印发技工教育“十四五”规划的通知》明确规定要深化就业创业服务。在创业指导、技工院校毕业生享受就业创业政策、创业创新培训师资培养、技工院校创业创新培训、创业服务载体建立、全国技工院校学生创业创新大赛举办等方面,鼓励技工院校师生积极参与“中国创翼“等各类创业创新大赛。可见,不论是人才培养还是促进就业,创业创新已然成为培养和选拔优秀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途径。创新创业大赛的举办已成为推进技工院校创业创新教育打开新局面的重要抓手,是促进技工院校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平台和推动“产学研用”结合的关键纽带。

一、福建省技工院校学生创业创新大赛现状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发布的《关于推进技工院校学生创业创新工作的通知》明确要求,要广泛开展各类创业计划、创业技能等专题竞赛,规划开展各级各类技工院校学生创业创新大赛。2019年、2021年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依次举办了全国第一届、第二届技工院校学生创业创新大赛。全国29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参加了两届比赛。第一届共113所技工院校参赛,133个项目进入国赛;第二届228所技工院校参赛,302个项目进入国赛。福建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高度重视,两届大赛均积极响应国家号召,举办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省赛,呈现出许多新特点。

(一)参赛技工院校数量多、服务类获奖项目多

从网络评审和现场评审参与的院校数量分析可知,入围网络评审的技工院校第一届、第二届分别为21所、25所,在当年符合招生条件技工院校总数中占比分别为48%、62.5%。第一届大赛共156名学生、62名指导教师参与,第二届大赛共393名学生、154名指导教师参与,参赛热情逐年增加。

表1 福建省第一届、第二届技工院校学生创业创新大赛参赛覆盖面统计

从网络评审和现场评审参与的项目数量分析可知,第一届信息技术服务类获奖项目最多,第二届则降为第四;社会服务类和文化创意服务类获奖项目数第一届和第二届无论是网络评审还是现场评审数量都比较多。

(二)项目质量大幅度提升

从成绩上看,第一届比赛中,福建省内申报的项目设计明显较为粗糙。项目普遍存在编写格式规范不标准、创业要素描述不全面、商业模式设计不创新、盈利分析不深入等严重问题。不少项目停留在构思创意层面,项目的应用价值、商业投资前景分析都缺少专业、系统的创业指导。福建省只有1个项目最后走到了决赛现场,并最终取得一等奖(第5名)的成绩。到了2021年第二届比赛中,可以发现制造业的项目增加,项目申报书质量也有所提升,83个项目中有17个持有专利,其中,14个项目为实用新型专利,3个项目为发明专利。经过省内比拼和全国网评,福建省共有5个项目入围全国决赛,这5个项目最终以题材新颖、创新性强,应用前景广阔,展现出福建技能人才在创业创新中的“创力量”,最终获得2个一等奖(第2名和第4名),2个二等奖(第18名和第25名),1个三等奖(第46名)的好成绩。其中一等奖项目中,福州第一技师学院的“首创螺旋顶出式可拆卸机床莫氏锥套”项目已发展至第三代,该项目解决了传统锥套易损坏、效率低、安全性差等问题,操作更加高效安全,产品更为耐用实惠。经过本次比赛,一些企业认识到商机,纷纷与项目方签订销售协议。同时通过比赛也给“双创”团队很大的鼓舞,进一步激发了他们创业创新的动力。龙岩技师学院的“新型防虹吸马桶进水阀”项目实现5项技术创新,聚焦市面马桶进水阀产品存在的虹吸回流、浪费水、难维修、噪音大等问题,历经7次易稿、18个结构方案,研发出三代产品,保证用水安全,实现水源零污染。通过本次比赛,不仅学校增强育才能力,帮助学生实现更高质量就业,也能够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三)指导队伍专业教师多,创业创新专职教师少

从两届参赛项目指导教师构成可知,指导教师队伍超过半数由专业课教师担任,让人可喜的是专业教育和创业创新教育融合初步形成,让人忧虑的是专职的创业创新教育专业师资配备不足。2019年福建省赛41个项目的63位指导教师,专业课教师占58.7%;2021年福建省选拔赛83个项目的157位指导教师,专业课教师占50.3%。两届均未见技工院校设置专职创业创新教师指导,据访谈调研可知,未有学校设置专任教师。

二、福建省技工院校学生创业创新教育短板与不足

虽然福建省技工院校在创业创新比赛中取得了一定成绩,但福建省院校在创业创新体制体制、院校创业创新教育方面还存在一些短板和差距。

(一)创业创新教育指导常设机构未设立

福建省技工院校在各级政策中虽然提到高度重视创业创新教育,但从省级指导性政策到技工院校自身建设执行文件均未形成体系,学校没有成立创新创业教学工作领导小组或创新创业学院,更没有设立类似于“福建省创新创业技工教育指导委员会”等创业创新教育常设机构,无法开展相关的教育研究、咨询、指导、评估、服务等工作,从而也无法引导、推动、指导全省技工院校创业创新教育。

(二)创业创新教育体制机制未完善

福建省技工院校大部分没有建立创业创新教育体制机制,没有建立创新创业学分积累与转换、教师创新创业创造教育工作绩效考核、创新创业兼职导师管理、创新创业学生管理、教师兼职离岗创新创业制度。

(三)创业创新投入经费不足

虽然福建省技工院校对中级工以上学生创业给予一次性2000元补助,但是仅几所重点、示范性技工院校有专项投入,大部分院校没有投入,总体上创业创新投入经费不足。

(四)创业创新专业未开设

目前,国家只开设技工院校创新创业课程,创业创新教育多数还停留在使用在线课程选修或者未开课状态,没有设立如“中小企业创业与经营”等相关的专业,福建省技工院校当前还没开设该专业,也没有“技工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没有开展类似于“产创融合教育实践示范建设基地”“孵化基地”的建设和评估,没有引导性标准建设文件,还未形成创业创新教育建设示范典型案例。

(五)创业创新大赛仍然成效不明显

虽然福建省技工院校第二届创业创新大赛成绩大幅提升,但是在氛围营造、学生参与人数方面还有所不足,仅仅从省级层面搭建了赛事管理平台,还缺少创业数据沉淀、创业成果推荐、创业之星评选、创业教育服务等综合服务。创业师资培养方面目前也还未形成规模、形成品牌,当前还停留在为参赛项目提升而培训的阶段。

三、福建省技工院校学生创业创新教育模式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技能人才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贯彻落实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实施“技能中国行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印发技工教育“十四五”规划的通知》、福建省委、省政府关于实施“技能福建行动”工作部署、《福建省“十四五”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专项规划》等文件精神,鼓励支持技能人才创业创新。笔者认为,应整合“政、产、学、研、训、赛、创、就、孵、投”十位一体资源,构建“一部多点、五创融合、六位一体”技工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新模式,开拓福建省技工院校创业创新教育新局面,培育“会创新、乐创业、能创造”的技术技能人才。

(一)构建“一部多点”省校联动运行机制

在福建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的领导下,整合龙头企业、行业协会等社会力量成立常设机构,作为福建省技工院校创业创新教育指导“指挥部”,致力于福建技工教育创业创新教育建设示范院校的标准制定、运行评估、诊断提升。在各院校设立专门服务创业创新执行机构,作为与省指挥部直接联络“工作点”,作为技工院校开展学生创业创新教育活动的组织管理结构,是协助在校学生获取创业创新学分的职能部门,是支持创新活动、孵化项目、开展创业培训,培养优秀技术技能人才综合性教学教辅服务平台。通过试行、整改、推广,逐渐形成具有福建特色的“一部多点”,省级有“参谋长”“智囊团”,校级有“生力军”“推动队”,形成省校通畅联动的运行机制。

(二)树立“五创融合”创业创新教育导向

技工院校开展创业创新教育,要将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课程、科技、产业、技能与创业创新进行有机融合。一是思创融合。深挖课程思政元素,将思想政治教育与创业创新教育融合,上好思政“金课”、实践大课,启发学生新思想、新精神、新实践,树立正确的创新发展观。二是专创融合。探索建立跨学科、跨专业交叉培养“创业创新”人才的新机制,推动创业创新教育融入学科建设,培养多学科融合型人才。三是科创融合。研究核心技术,高科技解决“卡脖子”问题,服务国家高科技领域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工作,培养输送高质量人才。四是技创融合。以技术创新项目引领,培养“工匠精神”与“卓越精神”并举的中国工匠,推动中国创造。五是产创融合。成立人才培养联盟,推动技工院校“拳头”专业与区域“龙头”企业的融合发展,带动区域经济发展。

(三)构建“六位一体”创业创新教育模式

创业创新教育是个系统工程,福建省技工院校创业创新教育底子薄,应将创业创新教育贯穿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全过程,推行“六位一体”创业创新教育模式,全方位发力,快速度领跑。

一是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将创业创新课程作为必修或选修课程纳入人才培养计划,注重“全”;将创业创新活动、赛事成果与专业学习学分互认,强化“通”;开设创新创业专业,培养专业化人才,培养“专”;允许学生通过创新创业专项职业能力认证成绩兑换实习实践成绩,输入“证”。

二是培养创业创新新师资。配“专职”:每个院校按学生比例配置创业创新专职教师;强“技能”:所有专业教师考取创新创业专项职业能力证书、创业指导师、创业咨询师等创业相关证书;多“培训”:可依托省技工教育中心,创新培训形式,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定期组织全员教师接受创业轮训;推“课改”:推动创业创新“进课堂”“进专业”教学教法改革实施,注重专创融合;重“成效”:将创业创新成果、创业指导成绩纳入职称评定条件;育“专家”:建立创业指导专家库纳贤纳才,通过系列活动选优选能。

三是搭建创业创新新平台。搭建一个集“创业创新数据、创业创新课程、创业创新师资、创业项目孵化、双创赛事、双创学分转化、双创教育工作评估”为一体的“资源型+内容型+工具型+培训型+评估型”的综合服务平台,让创业创新教育“数据可查、成果可溯、资源共享”,锤炼创业示范平台。

四是打造创业孵化新基地。开发校内专业实训基地,引入市场机制,整合社会力量,构建线上平台,赋能“校企合作、产教融合、项目孵化”使命,盘活物理空间、教学资源打造“专业教育与创业教育”融合的创业孵化基地。

五是拓展创业创新新培训。立足创业过程“市场、产品、技术、团队、营销、业绩、风控、规划”等八大要素,研发系列化培训课程,开发颗粒化资源,认证专业化讲师团队,推行项目化主题教学,形成“分行业、分层次”精准精细培训。鼓励学生参加创业创新培训,提升职业技能,获取相关证书,如对技工院校中级工以上学生创业给予一次性2000元补助。

六是举办技能福建新赛事。用好创业补贴,将创业创新大赛纳入职业技能大赛;变隔年举办创业创新大赛为每年举办,提前“选苗”,深入“孵化”。选原创:鼓励学生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特点,发挥聪明才智开展原创项目;树真创:引导学生真实开展创业创新实践,实事求是;重职创:强调学生选择创业方向与未来岗位、生涯规划关联;推小创:引导学生不追求高大上,聚焦小而精,解决某领域某需求;做深创:引导学生弘扬大国工匠精神,追求卓越,在某领域深入和坚持研究,根植创业,持续创新,不断创造。

猜你喜欢

技工福建省大赛
“鸟人”大赛
插秧大赛
从技工到英雄
福建省“两会”上的“她”声音
第四届福建省启明儿童文学双年榜揭榜
第三届福建省启明儿童文学双年榜揭榜
福建省巾帼馆开馆
抓住机遇 迎接挑战 拓展技工教育发展空间
技工院校“一体化”教师培养研究
“7匹狼”征联大赛启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