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大斌带领群众建设生态曹家塔的事迹和启示
2021-04-04樊秉更
樊秉更,王 勇,成 璞,雷 淼
(1.吕梁市水利局,山西 吕梁 033000; 2.柳林县水利局,山西 柳林 033300)
2020年12月,吕梁市水利局以吕水字〔2020〕355号文件批准柳林县西王家沟乡曹家塔村为吕梁市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示范园区。是谁让这个小山村的水土保持工作在新形势下焕发出如此蓬勃生机与活力呢?带着这个问题,笔者进行了深入的调查。
一、战略抉择
曹家塔村位于柳林县城西北25 km处,全村总人口650人,土地面积140 hm2,其中耕地110 hm2,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恶劣,群众生活十分困难。新中国成立以来,该村持续不断地开展了水土保持工作,从20世纪50年代培地埂、人工修梯田、合伙打坝,到六七十年代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尤其是1998年该村被列为国家八大片重点治理区后,他们抓住机遇,精心组织,苦干实干,大大加快了治理进度,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因管理不善,梯田、道路冲毁和坝坡地埂损坏现象时有发生,加之原本工程质量不高,林草覆盖率低,致使该村水土保持措施效益得不到充分发挥。这一问题让曾经为柳林县农田基本建设和小流域治理尽心尽力的曹大斌同志(当地农民出身,曾任柳林县分管农业的副县长)陷入了深思。特别是在习近平总书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鼓舞下,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从自己家老母亲0.5 hm2责任田试点示范开始,用水土保持生态保护与高质量的生动实践诠释着他一颗朴素的初心。
二、成功模式
2010年曹大斌同志从柳林县政协主席岗位上退休,他看到村里面貌依旧、山沟未改,便思谋如何进一步搞好水土保持工程,支撑美丽乡村建设。当时遇到的最大问题是一家一户田块分散,群众并不接受他的倡导。于是,他选在自己家责任田内先行开展了3年的小范围试验示范,待群众看到实实在在的效益,基本接受他的思想后,他又根据全村地形地貌和治理基础,带领全村村民,按照因地制宜、分类施治、因害设防、效益第一的原则,从2018年开始,按地貌类型分区实施,先后推出6个不同类型的治理模式,有效提升了水土保持工程质量和效益。
(1)山顶集雨池及环山治理(1号治理模式)。这是一块面积0.53 hm2的山顶机修小平原,在平原四周,人工修筑宽2 m、高1 m的环周土埂,将雨水集蓄在小平原内,起到蓄水保土、增产增效作用。为进一步减少山顶小平原内水土流失,还配套了生物措施,即在土埂内侧栽植爬墙草,用以覆盖土埂,既防水、风侵蚀,又有景观效益;在爬墙草里侧分别栽一圈月季、一圈榆叶梅和木槿。小平原山高风大,主要栽植了核桃等经济林,实现了水保、生态、景观、经济效益多赢。全村有类似山顶小平原10处,都采用这种模式进行了治理。
(2)大焉红枣采摘园坡面治理(2号治理模式)。这是一块1 hm2的陡坡枣园,治理方式是采取四种集雨措施确保水土不流失。一是在枣树周围人工修筑“大肚鱼鳞坑”,坑内栽植板蓝根、黄芪等中药材。“大肚鱼鳞坑”上下侧挖小鱼鳞坑栽连翘,这样中小降雨基本被集蓄,红枣产量、品质显著提高。二是在坡底修筑砖埂梯田,在通往枣园的田间小路两边选用就地修剪的枣枝建木桩保护梯田。三是把坡度平缓的田间路建成生态路,路边用土修建宽1.5 m、高0.8 m的土埂,在土埂顶栽“馍馍花”“扫帚花”,在土埂内侧砖埂梯田下面栽植爬墙草,在田间路面培育耐旱乡土花草,收到良好的水保、生态、景观效益。四是在田间路外侧较低处的公路边打旱井,配套沉泥池,把生态田间路下渗的雨水集蓄到旱井内,既可补充灌溉,又可确保坡面、田间路面雨水泥土不下山坡。全村有类似的陡坡枣园8处,推广这种模式后效果很好。
(3)枣渠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3号治理模式)。这个治理点山高沟深、地形复杂、地貌特殊,决定着全村的治理水平和综合效益,全村有类似点4处。先整体规划,一次修通宽4 m、长3 km的骨干田间路,并根据坡度分别硬化和生物化,外侧一次性栽植油松,内侧栽植爬墙草。进入坝系的沟道修了宽2.5 m、长1.5 km支线田间通车路,且培植为乡土花草生态路。修复了沟道内年久失修的3条坝堰,在坝系两侧较陡坡面分别栽植了油松、柠条。平缓的坡地全部机修梯田,软埂配套花灌。治理后沟坡效益显著,景观具有特色。
(4)阳凹人工梯田、陡坡、沟坝治理(4号治理模式)。原来在老旧人工梯田内栽植的枣树,近年因红枣销路不畅,基本无人管理,呈现荒芜状态。他们先后争取了红枣林管护、红枣林退耕还林、林下经济等项目,完成修剪、锄草、杀虫等精细管理,在红枣林下栽植连翘,在陡坡凹地、荒山荒坡全部栽植侧柏、山地柏,修复沟底坝,淤泥造地,变荒沟为良田沃土。
(5)桑沟公路视线内立体绿化美化(5号治理模式)。449县道穿村而过,道路两侧景观是乡村的脸面,在保土蓄水的同时要兼顾绿化美化。为此,在公路两侧栽了旱柳、侧柏行道树,公路两边行道树内侧栽植了金叶榆、木槿、月季和爬墙草;还在公路两侧的平缓空地规划修建了5个乡村水保公园,即1号中心水保公园、2号桑沟水保公园、3号枣林水保公园、4号石畔水保公园、5号桥湾水保公园。现已建成1号公园,正在建设2号、3号、4号,2022年将建设5号水保公园。
(6)井沟泉井、沟坡、水坝保护(6号治理模式)。在2.5 km长的沟道及山坡现有12孔泉井,村民叫“十二连灯泉井群”,在缺水干旱的吕梁山可谓一绝。现已修复8孔,2021年底将全面修复。治理后做到区域卫生、美观和安全兼备。在沟的西面有高山陡坡,规划具体措施是:在远山、高山、石山栽植油松,近山、低山、缓坡栽植苹果、梨、柿子和核桃等经济林木,近沟石坡修筑梯田作为菜园,解决村民吃菜问题,沿沟道田间路两侧栽植花灌。专家称这条沟是“千树万花生态沟”。类似的沟道全村有3条,将逐步效仿这种模式治理。
三、几点体会
柳林县西王家沟乡曹家塔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示范园区建设的成功实践,给水保工作者带来了深刻的启发,也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山区样板。只要黄河流域成千上万小山村都能像曹家塔一样,科学推进水土流失治理,那么一个又一个像曹家塔一样“绿水青山曹家塔,柳林门户小康村”的梦想便指日可待,让黄河成为幸福河的梦想就为期不远了。
(1)共产党员要时刻牢记自己的初心与使命,是贫困山村实现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的思想基础。曹大斌同志作为一个曾经为柳林农田建设、流域治理拼力尽心的分管农业的副县长,当过农民、修过梯田,是具有多方面工作经验的老干部,退休之后,积极组建柳林县水土保持学会,创建水土保持讲习所,以推广、宣传黄土高原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为己任,接续推进水土保持事业,带领村民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讲话精神,不忘初心,不辱使命,展示了新时代吕梁英雄新的传奇,展现了一位有 50年党龄老共产党员的水保情怀。
(2)科学规划是贫困山村实现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的基础。为了实现贫困山村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曹大斌带领水保学会会员,走遍了曹家塔的山山水水、沟沟岔岔,制定了《柳林县西王家沟乡曹家塔村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示范园区规划》,并经村民代表大会讨论通过,使规划建立在了科学合理的基础之上。
(3)多方筹集资金,是贫困山村实现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的保障。规划确定后,曹大斌充分发挥退休干部余热,利用国家实施扶贫战略的机遇,争取水利、林业、农业、国土和财政等有关部门的支持,为规划的顺利实施提供了资金保障。
(4)组建水保专业队, 春夏秋一年三季搞工程,是贫困山村实现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所在。为了适应大范围、高档次水保工程建设的需要, 确保质量和工期,近几年来, 他们摒弃历史上水保村村插旗、户户出动, 冬春干、夏秋停的做法,本着常年作战、 整体推进和出精品、创模式、出效益的建设思路, 组建了30余人的水土保持专业队, 改传统季节性治理为全年性施工建设。实践表明, 组织水保专业队, 是新形势下开展水土保持工程建设的最佳办法。
(5)创办水土保持讲习所为贫困山村实现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宣传阵地。曹大斌利用自家的院宅,挂牌成立讲习所,购置桌凳,利用雨天、晚上农闲时间,召集水保会员,给村民培训、讲解,相互交流,极大地提高了村民对水土保持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水平,调动了村民参与治理的积极性,为吕梁山村水保示范园的顺利建成提供了坚实的群众基础。
四、结 语
目前,曹家塔已建成高标准机修梯田44.67 hm2,建淤地坝6座,已淤地10 hm2,现有红枣林36.67 hm2、核桃林13.33 hm2、生态林13.33 hm2,成为柳林县集水土保持科普教育、科技示范、试验研究、技术交流于一体的示范平台,以及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宣传阵地和示范窗口,是柳林县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一个缩影。有理由相信,随着规划的进一步完善与实施,曹家塔必将成为吕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的示范样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