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扁豆专食性害虫
——扁豆夜蛾

2021-04-04司升云周利琳骆海波望勇王攀杨帆

长江蔬菜 2021年3期
关键词:扁豆豆荚花蕾

司升云 周利琳 骆海波 望勇 王攀 杨帆

扁豆夜蛾(Adisura atkinsoniMoore)属鳞翅目夜蛾科,又名曙夜蛾、扁豆蛀荚夜蛾,是一种为害扁豆的专食性害虫,主要以幼虫蛀食扁豆的花蕾和豆荚。 据记载,国外分布于印度、斯里兰卡等地,国内主要分布于江苏、江西、湖南、湖北、四川等省,湖北省在20 世纪80年代已有为害报道。2019年以来扁豆夜蛾在湖北省扁豆上呈大发生趋势,对扁豆生产造成毁灭性为害,该虫与甜菜夜蛾形态特征及为害特点极为相似,但有关研究报道极少,给田间识别与防治带来较大困难。

1 田间识别

1.1 为害特点

以幼虫为害扁豆,主要钻蛀取食花或荚,外部形成蛀洞,造成大量落花,严重时使花穗无蕾或花,仅剩下1 根花穗的轴;豆荚被蛀食后,荚内留有大量虫粪,推迟产品上市时间,严重影响产量与品质。

1.2 形态特征

①成虫 体长12~14 mm,翅展约28 mm,体翅黄褐色或污白色。 前翅周缘带有桃红色,以前缘外侧较为明显,内线位置只现几个黑点,外线为1 列7~8个小黑点,呈外弯的弧形,环纹及肾纹隐约可见,色暗灰。 后翅淡黄色微带褐色,翅脉暗褐色,无斑纹。

②卵 半球形,高约0.35 mm,宽约0.46 mm,初产时黄白色,后转乳黄色,并在卵的四周上半部出现淡红色斑纹, 将孵化时顶部可见黑色头壳,孵化后卵壳白色透明;卵表面有放射状纵脊,达卵底部,纵脊间无横格。

③幼虫 老熟幼虫体长25~30 mm, 体色变化大,有绿色、黄绿色、紫褐色等,以绿色型为主。 绿色型幼虫体绿色,背面有白色散纹,腹面鲜绿色,头壳黄绿色,背线浓绿色,气门下线白色,后端直达臀足。 前胸侧毛基部连线远离前胸气门下缘。 腹部各气门前上方与后下方各有1 个黑点,前上方黑点较为明显。每腹节背部两侧常有深紫红色斜斑,尤以第8 腹节大而明显,有的个体无。 腹足趾钩单序半环。

④蛹 长12~15 mm,长椭圆形,赤褐色。 背线暗绿色,腹背4~7 节前缘有一深色环带,上密布小刻点,后3 节环体一周。 腹末并列臀棘1 对,端部向腹面弯曲。

1.3 生活习性

江西南昌1年发生1~2 代, 极少数个体2年1代,湖北武汉1年2 代。以蛹在土壤表层越冬,有滞育现象。 越冬蛹翌年8月上旬扁豆现蕾时开始羽化,8~9月为幼虫为害高峰期,与扁豆的开花结荚期吻合。

成虫昼伏夜出, 有一定的趋光性,20:00~21:00是一天活动高峰,多在下半夜扑灯。 成虫取食花蜜或露水, 每雌虫产卵量200 粒左右, 卵散产于扁豆花蕾、花萼及花轴的嫩茎上,极少产在藤及叶上,常见1个花蕾上有多粒卵。 卵期3~5 天,多在中午或下午孵化。 幼虫共5 龄,初孵幼虫在卵壳附近花蕾上活动,有的食卵壳,而后蛀入花蕾取食。 2 龄后转蕾为害,3龄后可蛀荚为害,无荚则大量咬食花蕾、花瓣,导致大量落花现象,使田间常见无蕾花穗。 2 代幼虫为害高峰分别出现在8月下旬9月上旬及9月下旬10月上旬。 老熟幼虫从豆荚内爬出,在下方表土中做一土室化蛹,越冬蛹有较强的抗逆性,能耐受较不利的生存环境。 有资料显示,该虫寄主包括菜豆和豌豆,但田间调查仅发现取食为害扁豆一种作物, 以紫红色豆荚品种受害最重,白色豆荚品种受害最轻。 夏、秋2 季干旱年份发生轻,反之发生重。

2 防治措施

2.1 农业防治

提前播种,使作物开花盛期避开产卵期;种前及收获后深翻晒土,消灭越冬蛹;与其他作物进行间作或轮作;覆膜栽培;清洁田园,清除菜地残株、落叶,铲除杂草。

2.2 物理防治

结荚期及时人工摘除被钻蛀豆荚, 并集中处理。 设置杀虫灯对成虫进行捕杀。

2.3 化学防治

卵孵化高峰期,选用50%辛硫磷乳油1000 倍液、10%高效氯氰菊酯乳油1000 倍液、2.5%三氟氯氰菊酯乳油1000 倍液、25 g/L 溴氰菊酯乳油1500倍液、2%甲维盐乳剂2000 倍液、240 g/L 虫螨腈悬浮剂2000 倍液等喷雾;如已经钻蛀为害,可选择5%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3000 倍液或10%溴氰虫酰胺可分散油悬浮剂2000 倍液喷雾。 宜着重对花穗、豆荚进行处理,采收时应注意农药安全间隔期。

(本文配有彩图,详见彩色插页)

猜你喜欢

扁豆豆荚花蕾
小房子上的绿豆荚
我来了
Paper blossoms
我来了
盛夏保健宜喝扁豆汤
豆荚螟的无公害防治
豆荚儿青青豆荚儿黄
调皮鬼当家
“死心眼”的扁豆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