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地区菜用枸杞害虫新记录种
——枸杞负泥虫
2021-04-04司升云周利琳骆海波望勇杨帆王攀
司升云 周利琳 骆海波 望勇 杨帆 王攀
菜用枸杞(Lycium chinenseMill.),也称叶用枸杞,为茄科枸杞属落叶小灌木,可作一年生或多年生绿叶蔬菜栽培,由于具有特殊的营养和保健功能,其在我国福建、台湾、广东、广西、四川等南方地区规模化种植面积逐年增加,产业化发展趋势明显。
枸杞负泥虫(Lema decempunctataGebler)为鞘翅目叶甲科合爪负泥虫属害虫,别名十点负泥虫、背粪虫,寄主为枸杞,以及颠茄、泡囊草等,在国外主要分布于俄罗斯、日本、朝鲜半岛等地,国内分布于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新疆、青海、甘肃、宁夏、陕西、北京、河北、河南、山西、山东、江苏、浙江、江西、福建、湖南、四川、西藏等省(市、自治区),湖北省从未见记录或报道。近年来,随着湖北省菜用枸杞种植面积的不断发展,该虫呈大发生趋势,据2021年于武汉地区进行调查,菜用枸杞为害株率达100%,如防治不及时,造成枸杞菜减产20%~50%,甚至绝收,已成为制约菜用枸杞生产的因素之一。
1 为害特点
以幼虫和成虫取食枸杞叶、芽、嫩枝及果实表皮。幼虫为害重于成虫,常造成叶面不规则缺刻或孔洞,严重时仅剩主脉,同时伴有排泄物污染,严重影响菜用枸杞的产量与品质。
2 形态特征
①成虫 体黑色,椭圆形,长4.25~6.10 mm,雌虫略大于雄虫。头、胸黑色,略带金属光泽。头部刻点粗密,头顶平坦,中部有纵沟,中央有凹窝;触角黑色,棒状,11 节;复眼黑色,于头部两侧前端呈半球体突出。前胸背板近长方形,后部有凹陷,两侧前端外突。鞘翅黄褐色或棕褐色,宽于前胸背板,前端平截,后端较圆,具排列整齐的粗大纵列刻点,每鞘翅上常见5 个明显黑色圆形斑,排列成2 纵行,侧缘3 个较小、中间2 个较大。鞘面斑点数量及大小变异大,可部分消失或全部消失,除十点外,也见无点、二点、四点、七点、八点等类型。足黑色,腿节基部及胫节中部棕黄色。
②卵 橙黄色,长椭圆形,长0.9 mm,直径0.4 mm,光滑无纹。孵化前变黄褐色。
③幼虫 灰绿色至黄褐色,椭圆形,体短、腹部膨大。老熟幼虫黄褐色,长约7 mm,宽约3.5 mm,头部黑色,有金属光泽;前胸背板中线两侧有对称褐色长方形斑块;胸足3 对,黄褐色;自中胸背板向后各节有皱褶,腹部高隆、肥硕。气门位于虫体下部,小而圆,有明显黑点。田间幼虫常将排泄物背负于体背,使身体处于一种光滑、湿润及透亮状态。
④蛹 鲜黄色,椭圆形,长5.30~6.10 mm,腹部末端具刺毛2 根。蛹外有灰白色絮状茧。
3 生活习性
枸杞负泥虫在中国东北、西北地区每年发生3~4 代,华北及华中地区每年发生4~5 代,以蛹在土壤中3~4 cm 深处作土茧越冬,也有报道成虫可越冬。武汉地区4月后开始羽化出蛰,在寄主整个生长期均有为害,4~6月及9~10月为为害高峰期,11月后老熟幼虫入土化茧越冬。成虫喜栖息于枝叶上,不善飞翔,有假死性,遇惊即坠地。成虫5月上旬交尾产卵,卵产在叶背,少见于叶正面,以“人”字形交替排列,每列4~20 粒,1 只雌性成虫产卵量平均为90 粒左右。卵期5~10 天,卵孵化率高,且同一卵块孵化整齐。初孵幼虫常群集在叶背取食,呈不规则凹斑,2 龄幼虫开始分散,多取食叶、芽和花蕾,出现不规则的孔洞及缺刻。成虫也为害细嫩枝条。幼虫排泄物堆积在虫体背上,整体呈光滑湿润泥点状。幼虫老熟后入土吐白丝粘结土粒成椭圆形茧,化蛹其内。
枸杞负泥虫的发生与土壤性质、栽培管理等有关,土壤偏碱性、板结透气性差、施肥量少及密植地块发生较为严重。
4 防治措施
4.1 农业防治
枸杞菜及时采收,采收后清洁田园。结合田间管理,中期灌溉松土,破坏其生态环境。加强肥水管理,保持均衡营养,增强植株长势。
4.2 物理防治
结合采收,可进行植株整体修剪。于成虫发生初期,敲打植株使其落入水盆内杀灭。利用幼虫、卵的易识别特性,进行人工摘除。
4.3 生物防治
于卵孵化盛期,用白僵菌、绿僵菌及苏云金杆菌喷雾防治,也可选择2.5%鱼藤酮乳油1 000 倍液、0.5%藜芦碱乳油700 倍液、0.3%苦参碱乳油500 倍液喷雾防治。
4.4 化学防治
在低龄幼虫期,选用50%辛硫磷乳剂1 000 倍液、2.5%溴氰菊酯乳油2 000 倍液、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2 000 倍液、10%联苯菊酯乳油1 500 倍液、2.5%三氟氯氰菊酯乳油2 000 倍液、1.8%阿维菌素乳油2 000 倍液、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 500倍液或3%啶虫脒微乳剂1 000 倍液喷雾防治。需特别注意叶背面与嫩梢部位着药要均匀,10 天后视虫情进行第2 次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