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乡市夏播大豆品种比较试验

2021-04-04郭文婵浮光成

农业科技通讯 2021年3期
关键词:主茎豆荚单株

郭文婵浮光成

(1.新乡市农业技术推广站 河南新乡453003;2.获嘉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河南获嘉453800)

大豆是重要的食品工业原料,国内外大豆蛋白质食品逾万种,是世界上主要的植物油来源作物之一,此外大豆也是养地作物,其根瘤菌能固定空气中游离氮素,减少化肥的用量,维持地力,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1]。河南是黄淮海大豆产区的重要省份,大豆常年种植面积达46.67万hm2,但平均单产长期在22 500 kg/hm2左右[2]。随着秋作物种植结构调整不断升级,夏播大豆在新乡市的播种面积不断扩大,为此,2018年新乡市农业技术推广站在获嘉县进行了大豆品种试验示范,调查大豆生育状况及产量,为确定适宜新乡当地播种的夏播大豆品种提供可靠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品种

供试品种见表1,其中郑豆196由河南省农科院供种,菏豆19由许昌市农科所供种,其余品种由市场购买。

1.2 试验方法

试验在获嘉县位庄乡大位庄进行,试验田为壤土,地力均匀,排灌方便,前茬小麦,亩产550 kg。播前土壤养分测定:有机质16.3 g/kg,全氮1.04 g/kg,有效磷21.9 mg/kg,速效钾149.4 mg/kg。小区面积900 m2(9 m×100 m),行距45 cm,株距按照品种特性,驻豆19、郑豆196、科豆2号播量5 kg/亩,菏豆19播量7 kg/亩,太空8号播量6 kg/亩。周边设有10行的保护行,不设重复。

表1 大豆对比试验品种

1.3 田间管理与气候条件

前茬小麦收获后,用秸秆还田机将麦茬粉碎还田,并深翻耙匀。6月18日播种,播种时施入配方肥(N∶P∶K为13∶14∶15),施用量40 kg/亩。7月5日使用25%氟磺胺草醚80 mL、20%精喹禾灵60 mL、32%甲维盐·氯氰菊酯100 mL,对水喷雾,去除杂草,防治甜菜夜蛾。7月25日,使用5%氯虫苯甲酰胺30 g、20%多效唑25 g、钼肥10 g对水喷雾,控旺营养兼防害虫。8月15日,使用5%氯虫苯甲酰胺30 g、20%噻虫嗪10 g、钼肥10 g、43%戊唑醇25 g对水喷雾,增加营养兼防治甜菜夜蛾、蓟马、跳甲等。9月5日,使用5%氯虫苯甲酰胺30 g、5%啶虫脒50 g、磷酸二氢钾100 g,综合防治白粉虱等病虫害兼增加粒重。7月25日人工浇水。10月12日,每个小区取3个样点,每点20株,带回室内进行考种,计算产量。10月13日机械收获。

大豆生育期间,积温偏高,降水减少,日照分布不均,示范小区大豆开花期遭遇历史罕见的热旱灾害,造成其开花结荚延迟,后期遭遇阴雨寡照,影响其灌浆成熟,并且造成部分品种豆荚发霉,大豆品质受到一定影响。据气象资料,6~10月,总积温3 727.9℃,比常年增加232℃,增6.6%;比2017年减少12.8℃,减0.3%。总降雨量295.7 mm,比常年少139.4 mm,减32%;比2017年少587.6 mm,减66.5%。总日照时数933.4 h,比常年少88.1 h,减8.6%;比2017年多29.3 h,增3.2%。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播期对大豆生育期的影响

夏大豆主要生育期分为幼苗期、分枝期、花荚期、鼓粒期、成熟期[3]。由表2可知,5个品种的整个生育期为118 d,其中5个品种出苗时间相似,为4~5 d,菏豆19分枝后开花最早,播种至开花共39 d,其余品种开花期为播后48 d左右,鼓粒结荚除菏豆19是播后49 d外,其余品种在58 d左右。菏豆19最为早熟,其余品种成熟时间相差不大。

2.2 大豆植株性状分析

通过室内调查可知(表3),在大豆植株性状方面,郑豆196植株最高(85.04 cm),太空8号植株最低(58.87 cm),其次是菏豆19(65.19 cm),驻豆19和科豆2号株高相似,为77 cm左右;驻豆19主茎节数最多,平均每株17节,太空8号最少(13节),其余3个品种14~16节;太空8号和驻豆19有效分枝最多,为2个,其余均为1个;太空8号底荚高度最低(7.61 cm),郑豆196底荚高度最高(15.45 cm),其他3个品种相差不大,在12 cm左右;太空8号有效荚数最多,平均每株60个,郑豆196和科豆2号最少,为38个,菏豆19、驻豆19相似,分别为47个、50个;5个品种不孕荚数相差不大,在1~2个之间。

由表4可知,除太空8号外,其余品种均为有限生长型。收获时,郑豆196、太空8号豆荚黄色,其余均为黑色;驻豆19、郑豆196下部叶片绿色,其余叶片均发黄,科豆2号叶片较少。

综上可知,驻豆19主茎节数最多,收获时豆荚发黑成熟,叶片还有绿色,可后期继续为其提供养分;菏豆19株高较低,主茎节数较少,成熟时豆荚发黑,叶片发黄,较早熟;郑豆196株高最高,底荚高度最高,有效荚数最少;太空8号为无限生长型,株高最低,主茎节数最少,底荚高度最低,有效荚数最多;科豆2号有效荚数最少,且成熟时叶片较少,豆荚发黑。

表2 不同大豆品种生育期

表3 不同大豆品种植株性状

2.3 大豆产量结果分析

根据室内考种结果可知(表5),菏豆19百粒重最重(25.05 g),每株粒数较多(114粒),单株粒重最重(25.85 g),理论产量和实际产量都最高,分别为289.97 kg/亩、263.24 kg/亩。驻 豆19百 粒 重 较 低(22.34 g),密度较大,理论产量和实际产量分别为267.43 kg/亩、248.3 kg/亩,位列第2。太空8号千粒重最低(31.78 g),密度最低(9 340株/亩),每 株粒数最多(124粒),理论产量和实际产量分别为251.68 kg/亩、227.43 kg/亩,位列第3。郑豆196密度最大,为14 548株/亩,每株粒数最少,仅66粒,产量低,理论产量和实际产量分别为231.69 kg/亩、226.11 kg/亩,位列第4。科豆2号单株粒数最少,仅66粒/株,单株粒重最轻,为13.84 g,理论产量和实际产量分别为192.97 kg/亩、171.91 kg/亩,位列最末。

表4 不同大豆品种收获表现性状

表5 不同大豆品种产量结果

3 小结

在7月下旬至8月上旬,高温干旱,后期阴雨寡照的不利气候条件下,菏豆19秆低、早熟,百粒重最重,单株粒重最重,产量最高,表现最好。驻豆19秆高,主茎节数多,豆荚成熟变黑后,植株下部叶片仍保持绿色,能继续为其输送养分,提高百粒重,产量较高。太空8号植株最低,主茎节数最少,但底荚高度最低,有效荚数最多,单株粒数最多,在密度最低、百粒重最低的情况下,产量较高,表现较好。郑豆196株高最高,底荚高度最高,有效荚数最少,每株粒数最少,在密度最大的情况下,产量较低,表现不佳。科豆2号,主茎节数较多,有效荚数最少,豆荚成熟变黑后叶片均提前掉落,无法为其继续提供养分,单株粒数最少,产量最低,表现最差。

综上所述,新乡地区在秋季生产季节容易发生高温干旱、阴雨寡照等灾害性天气,适宜新乡地区种植的夏大豆品种是菏豆19、驻豆19,这2个品种能够做到在灾害年份稳产、增产,具有推广价值。而科豆2号产量低、性状差,则不适宜在新乡地区作为夏播大豆推广种植。

猜你喜欢

主茎豆荚单株
不同来源小麦品种主要产量性状的比较分析
金荞麦收集系株型相关性状遗传变异分析
通径分析在芸豆品种筛选中的应用探讨
无为市太平山枫香树不同单株叶片性状多样性分析
甘蓝型油菜双主茎YD 4899的选育及表型性状比较分析
西北地区芝麻单株产量与农艺性状的相关性与通径分析
种植密度对烟草主茎中化学成分运输与储存的影响
福鼎大白茶有性系后代优良单株品比试验初报
小房子上的绿豆荚
豆荚螟的无公害防治